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机率持续走高,其慢性肝脏并发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其致病机理可能与氧化应激,内质网臆激密切相关,现对糖尿病肝损伤可能机制及中药于预的现状进行综述,为将来药物治疗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起病隐匿,进展缓慢,表现为感觉障碍(对称性肢体麻木、疼痛、感觉异常、蚁走感、烧热感等),感觉过敏,呈手套或袜套样感觉,后期可表现感觉减退甚至消失.DPN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主要与高血糖的毒性、微血管病变、氧化应激、脂代谢异常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1].徐文华主任诊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独到的经验,且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DPN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普遍认为其发生与高血糖引起的代谢障碍、微血管病变、氧化应激、神经营养因子缺乏、自由基损伤及基因表达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西医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微量蛋白尿是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特征临床表现。DN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病理过程,是多种因素协调作用的结果,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包括高血糖有关的多元醇代谢物异常、蛋白质的非酶促糖基化、氧化应激、血流动力学异常、慢性炎症的作用等。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糖尿病肾病 (diabeticnephropathy ,DN)是糖尿病(DM)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 ,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 ,主要包括肾小球高滤过 ,生化代谢紊乱 (多元醇途径、蛋白质非酶糖化及脂质代谢异常等 ) ,氧化应激 ,蛋白激酶C活化 ,细胞因子异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共同作用于机体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临床特点的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可以累及多个系统和多个脏器。鉴于糖尿病研究的复杂性,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使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和技术研究糖尿病及其包括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内的慢性并发症。目前糖尿病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多集中于比较糖尿病个体与正常个体组织、血清等样品,筛查和鉴定其中差异表达的蛋白,处于对疾病研究初期的摸索阶段。随着蛋白质组学技术的不断完善、数据的累积和研究的系统化,未来发展的重点将集中于针对部分重要蛋白进行系统的功能研究,发现其在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发病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为了解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发病机制、阐明环境因素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鉴定疾病的分子标志、寻找新的药物靶点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从改善糖尿病脂代谢紊乱以及治疗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心肌病、糖尿病骨骼肌病变及其机制6方面入手对参芪复方治疗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动物实验研究进行综述,指出大量动物实验研究已证明参芪复方除了具有降糖、降脂作用外,在防治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包括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心肌病、糖尿病骨骼肌等方面具有多重作用,其机制不仅限于血糖、血脂的下降,减轻糖脂毒性,也包括抑制氧化应激、抑制细胞凋亡、抗炎、抗纤维化等多重作用。  相似文献   

8.
《辽宁中医杂志》2017,(12):2667-2671
糖尿病脑病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人们生活健康。长期慢性高血糖是其核心病理因素,可通过诱导氧化应激、神经炎症、Aβ沉积、神经营养缺乏、血脑屏障破坏等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进而发生认知障碍。近年来,中药防治糖尿病认知障碍的研究文献增多,显示出中药在防治糖尿病脑病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该综述简要概述了糖尿病脑病的主要发病机制及部分中药有效成分的防治作用,以期为糖尿病脑病的临床治疗及药物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1]。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50%以上的患者会合并不同程度的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但肯定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2],可能与代谢障碍、血管因素、神经营养因子、氧化应激等  相似文献   

10.
<正>糖尿病肾病(DN)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为糖尿病(DM)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其主要发病机制为氧化应激,氧化应激产生过多的自由基与胰岛细胞损伤、胰岛素抵抗、糖基化终末产物形成、己糖胺途径、蛋白激酶C途径、多元醇通路紧密相关[1]。因此,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有益于防治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近年来研究发现,血清胆红素为一种很强的内源性抗氧化剂。现将血清胆红素水平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其发病与血管功能障碍、代谢紊乱、神经营养因子缺乏,氧化应激等因素密切相关.早期以感觉障碍为主,通常下肢重于上肢,严重时常合并下肢足部溃疡、坏疽,以致截肢,对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笔者采用硫辛酸合中药外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4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脾气虚证与糖尿病及慢性并发症的关系和临床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脾气虚证的病因及其与糖尿病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关系 ,阐明脾气亏虚是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重要病机 ,临床应通过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积极干预 ,纠正糖尿病时的脾气虚证 ,从而起到防治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主要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其分为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非典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三类,其中以DSPN最常见,为慢性、对称性、病程依赖性的多发感觉和运动神经病变,以长期高血糖为发病基础,是代谢紊乱、血管损害、神经营养因子缺乏、氧化应激和免疫损伤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了近的糖尿病人群,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  相似文献   

14.
张倩  梁晓春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2):2285-2288
黄连为我国传统中药,现代研究发现黄连具有多种药理作用.黄连具有抗氧化作用,可能通过清除氧自由基、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抗氧化酶活性等途径对抗高糖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同时可以抑制糖尿病多个经典病理途径的损伤,对于防治糖尿病及慢性并发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该文对黄连及其主要成分的抗氧化作用与糖尿病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中药通心络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病理基础,发病机制与多元醇代谢异常、糖化反应的亢进、氧化应激、蛋白激酶C激活、己糖胺通路激活等几个途径相关。通过中药通心络作用于以上几个途径来对其进行防治,可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病变,总结了通心络对其系统效应的研究结果。提高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机体自适应、自调节、自修复、自稳态的能力等系统特征学改变,进而达到临床上防治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6.
龙海波  魏连波  王翠兰  钟娟  周伟东 《中成药》2008,30(7):1083-1085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治疗棘手、疗效差,在西方国家已成为慢性肾衰竭的最主要原因。DN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迄今尚不清楚,目前认为氧化应激是重要的共同机制,在DM的慢性并发症中可能起主要作用。我们在对DN的长期临床治疗和研究过程中,精心筛选提炼药物组方,命名为肾康丸,经反复临床验证,疗效十分确切,并己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肾康丸的组方及工艺研究,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心肌病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目前学界普遍认为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紊乱、氧化应激、心肌细胞异常凋亡、胰岛素抵抗、心肌纤维化等为糖尿病心肌病的主要发病机制。相关中药成分如黄芪甲苷、雷公藤内酯醇等可以通过不同作用机制治疗与改善糖尿病心肌病。对糖尿病心肌病相关中药及成分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总结,并以西医学理论为纲领,通过对糖尿病心肌病相关中药的总结与归类,探寻中医药对糖尿病心肌病的治疗机制与共同特征,以此为中医药治疗与干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探索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病机制及其中西药干预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由于诊断标准和调查的方法不同,其患病率各家报道不一。20世纪70年代认为约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40%左右,近年来由于检测手段提高,其患病率可高达90%以上。糖尿病神经病变可累及周围神经,也可影响中枢神经,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亦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方法及药物。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基础研究的进展,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有了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为糖尿病的重要死亡原因,其发病人数呈逐年增多趋势,大部分患者最终发展为晚期肾衰,提前死于心血管并发症,迄今尚无有效西药能阻止糖尿病肾病肾功损害的自然进程。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己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在延缓病情进展及控制疾病的恶化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肾病中医防治指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概述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又称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为糖尿病特有的肾脏并发症。西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与慢性高血糖所致的糖代谢异常、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脂代谢紊乱、血管活性因子、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氧化应激、遗传等因素有关,其基本病理改变为肾小球系膜基质增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