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目的探讨川续断皂苷Ⅵ(akebia saponin D)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定向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的影响。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大鼠骨髓MSCs,选择合适的培养基,传代扩增。采用不同浓度的川续断皂苷Ⅵ对大鼠MSCs定向诱导分化,MTT法观察各组对MSCs的增殖作用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观察MSCs诱导分化过程中成骨细胞内碱性磷酸酶(alkaliphosphatase,ALP)活性;采用ELISA法检测MSCs诱导分化过程中骨钙素(Osteo-calcin,OC)的含量;RT-PCR方法检测MSCs诱导分化过程中核心结合因子α-1(Cbfα1)mRNA表达。结果细胞生长曲线显示各组MSCs数量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中、高浓度的川续断皂苷Ⅵ能明显提高MSCs分化为成骨细胞的ALP活性和骨钙素的含量,且使Cbfα1 mRNA的表达升高。结论川续断皂苷Ⅵ具有促进大鼠体外MSCs向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这一作用可能与其升高Cbfα1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3种不同方法提取的蓝布正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采取水蒸气蒸馏(SD)法、同时蒸馏萃取(SDE)法和微波萃取(MAE)法3种方法提取蓝布正挥发油,用 GC-MS 分析其化学成分。以 HP-5MS 毛细管柱为分离柱,程序升温从50℃(保持2 min)开始以4 ℃·min~(-1)。升到180℃,再以9℃·min~(-1)升到290℃,保持5 min,气化室温度250℃,载气为高纯氦气(1.0 mL·min~(-1))。结果:通过计算机检索,共鉴定出58个化合物。结论:SD 法和 SDE 法提取的挥发油成分相似,MAE 法与前2种方法提取的挥发油化学成分有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性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20例疑似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CLIA法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对其体内HBV感染性标志物进行检测,统计并对比两种检测结果。结果应用CLIA法检测时,HBs Ag、HBe Ab及HBe Ag的阳性检出率相比于ELISA法明显升高(P <0.05);此外,CLIA法对低水平HBs Ag的检测敏感性显著高于ELISA法(P <0.05),且CLIA法与ELISA法检出的最低浓度分别为0.031 IU/mL与0.128 IU/mL。结论相比于ELISA法,CLIA法对HBV感染性标志物的检测准确率更高,可作为诊断乙型肝炎的一项重要检测方法,并动态监测患者的病情,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成骨潜能变化,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MSCs成骨潜能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MM患者和正常人的MSCs,鉴定其生物学特性.体外成骨诱导后,实时RT-PCR检测其成骨指标的变化,Von Kossa染色测定其钙质沉积,ELISA法检测MM患者和正常人骨髓血清中TNF-α的浓度.MSCs成骨体系中加入TNF-α,2周后检测MSCs成骨指标mRNA表达量及其钙质沉积程度.结果 MM患者的MSCs成骨潜能较正常人降低,其骨髓血清中的TNF-α浓度较正常人高.TNF-α可以抑制MSCs成骨潜能.结论 TNF-α抑制MSCs成骨潜能可能参与骨髓瘤骨病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血脂高血糖症的发生与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关系。方法对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200例人员进行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GLU)的检测。检测方法均为氧化酶法。结果血脂血糖增高者占有一定的比例,尤以三酰甘油(TG)增高明显,且男性高于女性。结论本地区健康体检者的血脂血糖水平相对较高。它与年龄性别有关,需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癌组织雌、孕激素受体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佳华  黄瑜 《海峡药学》2004,16(6):87-89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葡聚糖-活性炭吸附法(DCC法)对68例子宫内膜癌原发病灶组织进行ER、PR测定,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法对其中30例进行ER、PR检测。结果DCC法检测ER、PR的阳性率分别为79.4%和77.9%,免疫组化法均为86.7%。两种测定方法比较,ER与PR的总符合率分别为82.4%和95.7%。免疫组化法可在DCC法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组织来源。ER、PR水平与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组织类型中腺癌(包括乳头状腺癌)与腺棘癌的ER、PR水平高于其他癌。ER水平与肥胖呈正相关。结论ER、PR水平与组织学分级、组织学类型均反映了子宫内膜癌的生物学行为,ER、PR的测定对估计预后和临床选择激素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金属有机框架材料UiO-66为载体对盐酸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 hydrochloride,CIP)进行装载,考察其药物装载能力及对抑菌药物抑菌性的影响。方法分别以浸渍法和一锅法制备装载CIP的UiO-66(CIP@UiO-66),通过X射线衍射法(XRD)、红外光谱法(I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紫外分光光度法(UV)和扫描电镜(SEM)对CIP@UiO-66进行表征,并对其抑菌效果进行考察。结果一锅法制备的CIP@UiO-66为正八面体结构且晶型结构稳定,采用一锅法装载CIP比浸渍法载药率高,以UiO-66为载体装载CIP后可有效提高CIP的抑菌效果。结论为UiO-66作为一种良好的药物载体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tri metazidine,TMZ)能否改善骨髓间质干细胞(bone marrowmesenchymal stemcells,MSCs)在体外缺氧模型及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大鼠心脏的存活和分化,并讨论其机制。方法:加入或未加入曲美他嗪的MSCs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并缺氧暴露12 h,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查第3代MSCs的活力和凋亡。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各组n=10):AMI对照组,单纯MSCs移植组,MSCs移植+曲美他嗪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AMI模型。将MSCs(细胞数4×107)注入梗死心肌边缘(MSCs组和MSCs+曲美他嗪组)。曲美他嗪+MSCs组大鼠在AMI前3 d开始至AMI后28 d加喂曲美他嗪,剂量2.08 mg.kg-1.d-1。对照组动物注射无血清培养基。移植28 d后,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移植细胞在体内的存活和分化。TUNEL法检测梗死周围区域的细胞凋亡。通过免疫印迹检测梗死后心肌中的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结果:缺氧培养下,曲美他嗪处理过的MSCs细胞凋亡降低了一半。在体内,与对照组相比,MSCs组和MSCs+曲美他嗪组的心肌梗死面积显著缩小,心功能明显改善。与单纯MSCs移植相比,曲美他嗪与MSCs移植的组合治疗表现出了更低的干细胞凋亡,更高的干细胞存活,更小的心肌梗死面积,与进一步改善的心功能。免疫印迹法表明,与MSCs组相比,在曲美他嗪+MSCs组中,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上调,而促凋亡蛋白Bax蛋白下调。结论:联合曲美他嗪的MSCs移植治疗,在MSCs的存活和心脏功能的恢复方面优于单纯MSCs移植,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CCl_4损伤肝脏的动物模型,用硫代巴比妥酸(TBA)荧光法检测血和肝丙二醛(MDA).Hissin等法检测血和肝还原型谷光甘肽(GSH).邻苯三酚法检测肝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探讨了HPF清除自由基,保护肝脏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0.
不同提取方法对莪术油提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娟  刘汉清 《安徽医药》2007,11(2):114-115
目的 研究建立莪术油最佳提取方法.方法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提取法(SFE)、水蒸气蒸馏法(SD)及索氏提取法(SX)提取莪术挥发油,比较各种提取方法对莪术油的提取率,并用GC法测定莪术油中莪术醇的含量.结果 SFE法(含夹带剂)提取莪术油效率以及莪术油中莪术醇含量明显高于SFE法(不含夹带剂)、SD法及SX法.结论 对莪术油的提取宜采用CO2超临界流体提取法(SFE).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心肌梗死后植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对心室肌细胞复极活动的影响。方法取10只苏中幼猪作正常对照组(Control),另取23只通过球囊导管堵闭左前降支法建立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模型,并分别移植MSCs悬液(MSCs组,n=13)或等量生理盐水(MI组,n=10),6周后记录左室心内膜心肌细胞的单相动作电位(MAP),分析动作电位复极90%的时间(APD90)、复极时间(RT)、APD和RT离散度(APDd和RTd),APD重整曲线斜率及APD交替的阈值周长。结果(1)MI组和MSCs组APD90、RT、APDd和TRd值较Control组均延长(P均<0.01),但MSCs组较MI组缩短(P<0.05或0.01);(2)Control组APD重整曲线斜率<1(正常),而MSCs组和MI组重整曲线斜率均>1(异常),但前者斜率明显小于后者;(3)MSCs诱发APD交替的阈值周长虽高于Control组(P<0.01),却低于MI组(P<0.05)。结论 MI后心室复极离散度增大,MSCs可以减轻MI引起的复极紊乱,提示MSCs移植有助于降低MI后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徐卫华  沈振亚 《江苏医药》2012,38(15):1750-1753,1732
目的探讨重组血红素氧合酶1(HO-1)基因体外转染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应用于基因治疗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并鉴定MSCs。采用具有高效转染非分裂期细胞的慢病毒载体系统将HO-1基因导入MSCs中;采用RT-PCR和绿色荧光蛋白(GFP)荧光技术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台盼蓝染色及MTT法检测转染后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慢病毒感染MSCs的感染复数为20,最佳感染率可达80%;MSCs表面高表达CD44和CD105;GFP荧光表达自96h开始逐渐增强;转染细胞中显示目的基因mRNA的表达;转染对MSCs存活及增殖几乎无影响。结论慢病毒载体可成功转染猪MSCs,并使其HO-1表达增高,转染对MSCs存活及增殖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金标法(GICA)检测术前三项血液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用金标法试纸条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1142份血清标本中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Ab)、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1/2),并对两种方法检测的术前三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金标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术前三项指标检测阴性率之间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标法(GICA)检测术前三项血液指标结果相对准确且操作简便、快速,更适合急诊、门诊胃肠镜前及手术前的筛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与全骨髓培养法之间的差异,以期建立一种简便、实用的基于临床移植需要的MSCs分离方法.方法 分别应用上述两种方法分离MSCs,比较用两种方法的细胞形态、MSCs细胞得率及以及细胞表面标志的差异.结果 两种方法均能有效培养出骨髓MSCs,且获得的第二代MSCs细胞形态无明显差异,细胞形态均一,为长梭形或三角形.5 ml骨髓细胞分离培养后,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的MSCs细胞总数显著小于全骨髓培养法(t=.639,P<0.01).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与全骨髓培养法获得的第二代MSC8 CD29、CD105、CD105、CD34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0.809、0.659、0.277、0.191,P均>0.05),但前者的HLA-DR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47,P<0.05).结论 与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相比较,全骨髓培养法分离MSCs具有培养时间较短,细胞得率较多的优点,虽纯度相对较低,但仍是一种较好的MSCs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了醋氯芬酸(Aceclofenac,AC)在纳米二氧化钛(nano-TiO2)与离子液体1-苄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nMIM]PF6)复合修饰碳糊电极(nano-TiO2-[BnMIM]PF6/CPE)上的电化学行为和电化学动力学性质,建立了AC电化学定量测定方法。方法:循环伏安法(CV),计时电流法(CA),计时库仑法(CC),方波伏安法(SWV)以及电化学交流阻抗法(EIS)。结果:在nano-TiO2-[BnMIM]PF6/CPE上AC发生了受扩散控制的不可逆电化学氧化过程。测得AC在nano-TiO2-[BnMIM]PF6/CPE上的电极反应过程动力学参数。用SWV法测得AC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5.0×10-5~1.0×10-3mol·L-1呈线性关系,检测限(S/N=3)为1.20×10-7mol·L-1。采用本方法对市售醋氯芬酸片进行了电化学定量测定,RSD在1.9%~3.0%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8.6%~103.7%之间。结论:nano-TiO2-[BnMIM]PF6/CPE对AC电化学氧化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该方法可用于市售醋氯芬酸含量的电化学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16.
多种中药成分诱导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转变为神经元样细胞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 体外定向诱导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 (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方法 通过贴壁法分离大鼠MSCs,体外扩增培养 ,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抗原表达 ,中药成分定向诱导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 ,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神经细胞特异性抗原标志。结果 大鼠MSCs可通过贴壁法成功分离并可在体外大量扩增。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CD1 4、CD1 1α、CD34、CD38、CD45、CD80、CD86为阴性 ,CD2 9、CD44、CD90、CD1 0 5、CD1 66呈阳性。黄芪、天麻、人参、当归、脑新舒、人参蜂王浆等多种中药诱导 1~ 3h后大部分MSCs转变为神经元样细胞 ,出现胞体和突起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 (NSE)、巢蛋白 (nestin)呈阳性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阴性。结论 多种传统中药成分及中药制剂体外能诱导大鼠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17.
目的根据平行检测结果分析比较采用电化学发光发光法和化学发光微粒测定法检测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的效果,探讨一种合理的f-PSA的检测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前列腺疾病男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88例确诊为前列腺癌且血清标本t-PSA值异常,200例确诊为前列腺增生且血清标本t-PSA值正常,所有标本均采用化学发光微粒测定法(CMAI)和电化学发光法(ECLIA)进行检测,其中CMAI法作为参比方法,分别测定f-PSA和t-PSA值并计算f/t PSA比值,所得两组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处理分析,判断两种检测结果的异同。结果 ECLIA法f-PSA测定的相关系数、f-/t-PSA比值测定的相关系数、f-/t-PSA比值的相对灵敏度以及相对符合率均高于CMAI参比方法组,且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测方法检测f-PSA与9种血清常见标志物均不存在交叉反应,有较好的特异性,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化学发光法(ECLIA)性能基本满足临床常规检测的需要且效果优于化学发光微粒测定法(CMAI),即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和MSCs诱导后分别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AMI)修复的影响,比较不同细胞移植的作用.方法 获取、培养大鼠骨髓MSCs;5-氮胞苷(5-aza)诱导MSCs,免疫细胞化学法和RT-PCR检测诱导后MSCs特性.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分三个组.对照组:梗死部位中央及四周移植磷酸盐缓冲液(PBS),50μl/点;MSCs移植组和MSCs诱导组:在上述部位分别移植MSCs、诱导的MSCs,2×106个/50μl/点.3周后,超声观察心室腔大小、室壁厚度及运动幅度,检测左室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血流动力学测定左室收缩压(LVSP)、舒张末压(LVEDP)、压力变化最大速率(±dp/dtmax)等指标;免疫组化分析心肌组织中移植细胞情况.结果 诱导的MSCs对心肌肌钙蛋白T(cTnT)、连结蛋白43(Cx-43)表达阳性.MSCs移植组、MSCs诱导组与对照组相比,左室前壁运动增强,FS%、LVSP、±dp/dtmax均升高、LVEDP降低(P<0.05),MSCs诱导组改变更明显(P<0.05).MSCs移植组、MSCs诱导组心肌组织中移植细胞对cTnT、Cx-43表达阳性.结论 MSCs移植、MSCs诱导后移植对大鼠AMI均有修复作用,MSCs诱导后移植对AMI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CSⅡ)和皮下多次注射胰岛素法(MSⅡ)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6月—2011年1月住院治疗的68例诊断为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胰岛素泵(CSⅡ)和皮下多次注射胰岛素法(MSⅡ)治疗,依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至血糖达标,观察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所用的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CSⅡ组和MSⅡ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为(5.50±1.54)d、(7.56±1.54)d,P<0.01;胰岛素用量(33.38±5.00)U、(36.88±4.75)U,P<0.01;低血糖发生率(0.03±0.01)%、(0.13±0.02),P<0.01。两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结论 CSⅡ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短,胰岛素用量少,低血糖发生率低。CSⅡ可以更快地控制血糖,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20.
中药白芍水煎剂给予老龄小鼠灌胃(10g/kg),每日一次,连用4周。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DTNB和TBA比色法测定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和红细胞中及血浆中MDA含量。结果表明,白芍水煎剂能显著增强老龄小鼠红细胞SOD活性、全血GSH-Px的活力,而且可显著降低红细胞和血浆中MDA含量,故具有延缓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