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是胰腺癌术前诊断的重要方法。我院自1980年4月至1984年4月共完成306例ERCP检查,其中胰腺癌61例,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61例胰腺癌,男41例,女20例。年龄42~70岁,平均54.6岁。其中除12例胰体尾癌和1例胰头癌外,其余4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黄疸,黄疸指数50~240u,80u以上者46例(90.2%)病程从15天到16个月不等。胰腺癌发生部位:胰头癌43例,胰体尾癌  相似文献   

2.
ERCP对梗阻性黄疸病因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梗阻性黄疸根据B超及CT检查容易与肝细胞黄疸鉴别 ,但对其准确定位与病因诊断困难。本文是我院自 1999年 1月至 2 0 0 2年 4月对梗阻性黄疸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检查 ,并与B超、CT对比 ,探讨ERCP对梗阻性黄疸病因诊断价值。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88例病例中 ,男 ,4 6例 ,女 4 2例 ;年龄 16~ 78岁 ,胆红素定量为 38 6~ 4 5 9 1μmol/L。 88例中 6 8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 5 8例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 (EST)取石 ,12例经内镜行鼻胆管引流术(ENBD) ,2例胆总管癌经EST后置入胆道支架成功引流。1 2 操作方法 :采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照研究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与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及两种检查方法的相关性。方法有详尽、完整的手术及病理资料的梗阻性黄疸者132例。行常规MRI及MRCP,MRCP检查后48h内行ERCP检查。详细分析影像结果,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比。结果MRCP结合MRI诊断准确率为93.9%,ERCP诊断准确率为86.4%。结论MRCP在梗阻性黄疸的诊断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可以替代ERCP作为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张啸  杨德琪 《浙江医学》1993,15(4):250-251
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阻塞性黄疸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插管造影成功率及显影的满意程度则明显低于黄疸者。笔者就6年来297例阻塞性黄疸的ERCP检查方法及结果作一分析,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共297例,男188例,女109例。平均年龄50.4岁(16~83岁)。病人均有显性黄疸,伴上腹疼痛或胀痛263例,发热32例。黑便6例,首次发生黄疸98例,以往有黄疸史199例;66例有胆胰或胃手术史;发生黄疸持续时间最短3天,最长4年,绝大多数在半月~6个月之间;扪及腹块68例,实验室检查平均总胆红素185.0μmol/L(39.1~767.8μmol/L)、一分钟胆红素95.9μmol/L(13.6~343.7μmol/L),其比值在60%以上者166例;本组肝胆胰B超提示  相似文献   

5.
许景洪 《华夏医学》2000,13(1):79-80
自 1 96 8年内窥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 (EndoscopicRetrograde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ERCP)检查开展以来 ,它已成为胆胰疾病的主要检查手段之一。我院普外科自1 996年 1月对 2 2例胆道疾病患者进行了 ERCP检查 ,并与手术结果对照 ,效果满意。现结合文献 ,就 ERCP在胆道疾病检查中的地位及临床价值和 ERCP应用体会讨论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 2 2例 ,男 1 4例 ,女 8例 ;年龄 2 5~ 73岁。有不同程度右上腹痛史 2 0例 ,病程 2 d~ 1 7年不等 ,1 6例伴有黄疸。进行性无痛性黄疸 2例。其中 2例为胆囊切除术、胆总管…  相似文献   

6.
鼻胆管引流在梗阻性黄疸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鼻胆管引流(ENBD)是在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检查(ERCP)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内镜治疗技术。我院1997年8月~2000年8月对30例胆总管下段结石致梗阻性黄疸、化脓性胆管炎行ENBD均获成功,症状减轻,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0例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42~80岁,平均61岁。患者均经ERCP检查,结合B超诊断为胆总管下段结石致梗阻性黄疸或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其中合并急性胆囊炎5例,急性胰腺炎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例,冠心病、心功能Ⅳ级、频发室性早搏1例。主要临床表现:腹痛13例,黄疸14例,发烧7例,腹胀2例。肝功检查:总胆红  相似文献   

7.
我科自1997年1月~2002年11月共收治梗阻性黄疸患者227例,其中因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Lemmel综合征)引起者6例。现将其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6例Lemmel综合征患者中,男、女各3例,平均年龄61.23岁。均因梗阻性黄疸入院,其中5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检查,1例经胃肠道(GI)检查确诊。其中1例手术治疗,术式为胃肠转流术+胆道探查,T管引流,3个月后胆道镜下通过Oddi括约肌置内支架管。1例行胆肠内引流术。2例术后均未复发。4例保守治疗的患者中,1例系由肠石嵌顿十二指肠憩室引起梗阻性黄疸,于ERCP检查时取出肠石;另3例患者均经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ST)行支架治疗。4例治疗后亦未复发。  相似文献   

8.
我院于1983年1月~1986年1月3年时间,共进行纤维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430例(453次),现予报导。 临床资料 一、430例中男性205例,女性225例。年龄15~72岁,以30~50岁最多。 二、本组ERCP检查病例,主要是怀疑有胆道、胰腺疾病的腹痛待查,各种胆道手术后病症复发原因的追查,阻塞性黄疸的鉴别诊断等。  相似文献   

9.
唐历  梁朝群 《陕西医学杂志》2002,31(11):1030-1032
梗阻性黄疸对机体多个系统器官造成损害 ,大部分患者需要手术治疗 ,但手术病死率较高[1]( 4%~ 43 % )。恰当的围手术期治疗是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的重要手段。我院自 1 991年 6月至2 0 0 0年 1 2月收治梗阻性黄疸患者 83例 ,在围手术期根据梗阻性黄疸的病理变化做了相应的处理 ,现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本组 83例 ,男 47例 ,女 3 6例。年龄 3 8~ 81岁 ,平均 56.7岁。经彩超检查 83例 ,术后彩超复查 40例 ,CT检查 43例 ,ERCP5例 ,PTC 3例 ,手术探查及术后病理证实 ,良性病变引起的梗阻性黄疸 62例占 74.7% (胆总管…  相似文献   

10.
吕安虎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1):1405-140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近期黄疸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3月—2008年3月71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近期出现黄疸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内科性黄疸(肝源性黄疸)1例,外科性黄疸4例,均经B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肝酶谱及再手术证实。保守治疗1例,腹腔引流1例,内镜治疗2例,再手术1例,全部治愈。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近期黄疸,首先应根据各项检查鉴别黄疸的性质,针对不同的病因,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113例胆囊切除术后黄疸患者ERCP的诊治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丁钧  李智华  刘吉奎  陈敏  周永碧  董家鸿 《重庆医学》2003,32(6):736-737,739
目的 了解造成胆囊切除术后患者残留上腹痛及黄疸症状的原因,比较ERCP及其他影像检查在此类患者检查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3例胆囊切除术后残留上腹痛及黄疸症状并行ERCP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患者行超声、CT等其他影像学检查以及ERCP检查对患者诊断的准确性及通过ERCP对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 113例患者中,最短术后5d,最长33年出现症状;ERCP检查前106例行CT检查,105例超声检查,检查3例PTC;ERCP检查对病因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其他检查;通过ERCP对胆总管结石、胆管下端良性狭窄64例进行治疗并且效果良好;对不宜手术的胆管梗阻4例放置胆道支架能有效解除黄疸、缓解症状。结论 ERCP检查可明显提高患者病因诊断的准确率;基于ERCP的EST技术可对胆总管结石、胆管下端良性狭窄进行有效治疗,避免再次手术;对于不宜手术的胆管梗阻,可通过ERCP放置胆道支架解除黄疸,ERCP通过局部观察和组织活检对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的诊断是其他检查不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12.
ERCP在胆道外科治疗中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治疗肝外梗阻性黄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肝外梗阻性黄疸患者在外科手术前后应用ERCP或内镜下乳头Oddi括约肌切开术EST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肝外梗阻性黄疸患者成功应用ERCP或EST,其中23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了ERCP/EST+LC,2例胆管癌患者行ERCP+胆管癌根治术,2例胆囊癌患者行ERCP/EST+胆囊癌根治术,5例伴有合并症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ERCP/EST+开腹手术治疗,16例胆总管继发或复发结石患者行ERCP/EST治疗。48例均痊愈出院,半年内随访无残余结石及复发。结论:ERCP或EST是微创治疗,优于传统外科手术,合理选择适应证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行ERCP或PTB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3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男性69例,女性14例,年龄59岁~85岁。其中胆管癌18例,胰头癌48例,肝癌7例,转移癌(胃癌)10例。所有病例经临床、病理和影像学检查诊断为恶性梗阻性黄疸,且失去手术机会。43例行ERCP,40例行PTBD。结果:ERCP内引流成功38例,所有PTBD术全部引流成功,引流术后两周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较治疗前下降。生存时间最短26 d,最长16个月。结论:ERCP或PTBD对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是一种良好的降低黄疸的姑息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后近期黄疸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对1990年1月~2004年3月实施5800例单纯胆囊切除术后1周内发生黄疸的3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分析。结果 手术后一周内出现黄疸共32例,占同期胆囊切除术的0.34%。肝前性黄疸1例,肝源性黄疸4例,肝后性黄疸27例,均经BUS、MRCP、ERCP、肝酶谱及再手术等证实。内镜治疗12例,再手术15例,死亡1例。结论 胆囊切除术后近期黄疸应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并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预防发生是关键。  相似文献   

15.
儿童胆胰疾病发病率逐渐增加,对儿童患者ERCP操作难度大,目前报道尚少。本研究观察在儿童患者行ERCP的疗效与安全性。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62例次中男33例,女29例,男女之比为1.1:1,年龄10~18岁,平均15.3岁。其中50例为初次行ERCP,12例为再次行ERCP。50例初诊患者中不同程度反复中上腹痛48例,无痛进行性黄疸1例,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余结石1例。  相似文献   

16.
胆囊切除术后梗阻性黄疸诊治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樊大明  汪涛  何世举 《重庆医学》2003,32(10):1377-1378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梗阻性黄疸诊治方法与预防措施。方法:将我院近20年收治胆囊切除术后梗阻性黄疸病人30例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残余胆囊伴结石8例,残余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11例,单纯胆总管结石10例,残余胆囊伴胆总管结石2例,胆道狭窄6例,肝门完全梗阻1例;B超检查30例,ERCP检查18例,PTC检查1例;行残余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13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6例,行内窥镜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4例。行胆道狭窄整形、内衬T管引流术3例,行胆肠Roux-Y吻合术、吻合口内衬外引流术3例,行肝门梗阻胆道穿通置管经十二指肠乳头内引流术1例。结论:胆囊切除术后梗阻性黄疸原因复杂,首选B超检查,必要时ERCP检查以及其它检查助诊;根据不同梗阻性黄疸原因采用相应手术方式治疗;强调做好胆囊切除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马丽 《医学综述》2014,(15):2853-2855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172例梗阻性黄疸的临床资料,对比较B超、CT、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ERCP对梗阻性黄疸病因诊断的正确率。结果四种检查正确率由高到低依次为ERCP、MRCP、CT、超声,其中超声的诊断率最低,与其他3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P的正确率优于MRCP,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3例患者均行胆管细胞刷片活检,结果显示:胆管细胞刷片活检对于良、恶性胆关系狭窄的鉴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8,P<0.05)。结论 ERCP技术以其创伤小,安全有效等特点成为梗阻性黄疸微创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18.
曹军  孙权  刘志苏 《医学新知杂志》2005,15(1):55-55,57
胆道术后梗阻性黄疸,其发病原因复杂,临床上须仔细鉴别。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可诊、治相结合,已成为术后黄疸的常规检查方法之一。本文总结28例胆道术后梗阻性黄疸病人的资料,以探讨其发生原因及诊治体会。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与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MOJ)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MOJ病人113例临床资料,按照支架置入途径分为ERCP组48例和PTCD组65例。比较2组手术成功率、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ERCP组与PTCD组总体手术成功率、高位及低位梗阻的手术成功率、黄疸总体缓解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P组高位梗阻黄疸缓解率、病人住院时间均低于PTCD组(P < 0.05)。ERCP组低位梗阻黄疸缓解率高于PTCD组(P < 0.05)。结论ERCP与PTCD治疗MOJ病人具有显著临床疗效,ERCP对于低位梗阻更有优势,PTCD对于高位梗阻更具优势。临床医师需结合病人具体情况选择ERCP或PTCD。  相似文献   

20.
肝内胆管结石96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院 1 992年元月~ 2 0 0 1年 1 2月共收治肝内胆管结石96例 ,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96例患者 ,男 40例 ,女 56例 ,年龄 2 5~ 60岁 ,平均 40 .5岁。均有反复发作、不同程度的上腹部疼痛及发热或黄疸等病史 ,其中有 1~ 3次胆道手术史者 60例患者中肝叶 (段 )切除 5例 ,术中证实为吻合口狭窄。术前均经过辅助检查确诊 ,96例患者均行B超检查 ,经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 (ERCP) 50例 ,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 (PTC) 4 2例 ,肝胆螺旋CT 46例。结石位于左肝者 56例 ,其中左外叶者 41例 ;位于右肝者 30例 ,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