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河南省HIV/AIDS患者安全套使用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河南省艾滋病高发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的安全套使用情况,为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阻断传播途径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采用访谈法调查安全套使用情况,分析HIV感染者/AIDS患者(HIV/AIDS)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及其特征.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汁分析.结果 艾滋病患者的安全套使用率为41.6%,高于对照人群(χ2=220.62,P<0.05).每次性生活均使用安全套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对HIV性传播途径、安全套预防艾滋病的认知好于性交时非每次均使用安全套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OR=1.504;95%CI=1.128~2.007)、文化水平(OR=6.234;95%CI=3.860~10.069)、健康状况(OR=0.744;95%CI=0.615~0.900)、接受上门健康教育(OR=1.461;95%GI=1.107~1.927)、年龄(OR=0.337;95%CI=0.244~0.465).结论 河南省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避孕意识较高,但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尚未达到国家的控制目标;婚姻状况、年龄、文化程度、身体状况、接受健康教育情况是HIV/AIDS患者安全套使用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杭州市272名暗娼STD/AIDS检测及安全套使用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杭州市暗娼性传播疾病/艾滋病(STD/AIDS)感染及安全套使用情况,为针对暗娼开展高危行为干预和遏制杭州市STD/AIDS流行提供依据. [方法]对2006年1~12月杭州市某妇教所在发廊、按摩院、酒吧、旅馆等营业性娱乐场所抓获从事卖淫活动的272名暗娼进行STD/AIDS检测、社会人口学特征、安全套使用情况调查.[结果]91.18%暗娼年龄在20~39岁之间;已婚48.53%,未婚40.44%;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占91.54%;外省户籍占83.46%;职业以待业为主90.81%.11.39%从没有未过安全套.STD检出率为94.05%,未检出HIV抗体阳性;检出病种以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居首位,检出率91.08%;患两种及两种以上STD占49.44%. [结论]暗娼STD检出率高,安全套使用率低,应在暗娼人群中更深入地开展STD/AIDS健康教育、高危行为干预和推广100%使用安全套.  相似文献   

3.
流动人口婚外性行为及安全套使用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婚外性行为发生率、安全套使用及影响因素,为在该人群中进行提高安全套使用率的行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标人群地理分布图,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内蒙古包头市975名流动人口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分析其中婚外性行为者行为特征。结果在获得的965份有效问卷中,10.1%人有婚外性行为,在商业性行为和临时性伴侣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分别是36.4%和26.7%,婚外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与性别、文化程度、工种、艾滋病知识水平、对艾滋病病人态度无关。结论包头市流动人口婚外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低,且呈盲目状态,很难在性病、艾滋病预防方面发挥作用,需进一步探索提高安全套使用的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健康必读》2008,(4):32
近日,蔡国庆以中国卫生部预防艾滋病义务宣讲员的身份到沈阳宣传防治艾滋病方面的知识。蔡国庆现在是总政歌舞团国家一级演员。2004年9月17日,蔡国庆在他生日的那一天,向卫生部预防艾滋病基金会捐款10万元,并在2005年被正式聘为预防艾滋病宣传员,他是第五位受聘这一职务的人。对此,蔡国庆  相似文献   

5.
您在与临时性伴侣或者性工作者发生关系时会使用安全套吗?22.9%的人有时用,有时不用;您认为安全套能预防艾滋病吗?32.6%的认为不太安全;您是否有过高危性行为?——45.6%的人群承认有过这是近期39健康网在世界艾滋病日即将到来时进行  相似文献   

6.
唐慧玲 《上海预防医学》2013,25(6):297-298,301
世界各国预防控制艾滋病的实践证明,坚持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能有效地减少艾滋病、性病经性途径传播。暗娼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群,也是艾滋病经性途径向一般人群传播的重要桥梁人群。  相似文献   

7.
推广使用安全套预防性病艾滋病干预项目基线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掌握江苏某县级市桑拿浴室中按摩小姐基本情况及危险行为,为干预项目的终期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对被纳入此次调查范围的桑拿浴室按摩小姐进行一对一深入访谈,收集人口学、性行为、吸毒、自我防护、安全套使用、性病感染和既往求医史资料,并采集标本进行性病艾滋病检测。结果:在接受访谈的385名小姐中,64.8%为外省人,未婚占54.1%。最近一周平均每天性伴数为1个的占36.6%。最后一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占51.0%。总的性病发病率为28.1%,未发现HIV阳性感染者。结论:该地区桑拿浴室内按摩小姐中普遍存在与艾滋病相关的高危行为,严重缺乏自我防护知识,必须尽快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9.
10.
我国艾滋病高危人群安全套使用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冬梅  汤增辉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0):3970-3971
近年来,在我国,性工作者、吸毒人群、同性恋人群以及流动人口等艾滋病高危人群中,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其影响因索主要有高危人群的知识态度,受教育程度,性伴间关系的亲密程度,能否正确使用安全套以及农村地区安全套获取途径.要提高安全套使用率,以嫖客、有固定性伴者以及文化程度低的女性流动人口为重点干预对泉,加强安全套使用相关知识宣传,增强高危人群的安全套使用意识,在农村地区增加安全套获取途径等,以减少经性传播艾滋病的概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高档酒吧男男性行为者(MSM)艾滋病知识知晓及安全套使用情况,为艾滋病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9年4~7月对青岛市某一MSM活动的高级酒吧与男性发生过口交、肛交并自愿接受HIV抗体检测的男性400人,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对MSM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调查MSM人群400人,平均年龄27.51±6.49岁,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0.00%。最近6个月内与同性发生肛交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者占7.25%;最近6个月内与同性发生商业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者占8.82%;最近6个月内与异性发生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者占5.83%。与同性发生性关系时,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越高,安全套使用率越高,而与同性发生商业性性行为及与异性发生性行为时,未发现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与安全套使用率之间的相关性。[结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是促进MSM人群降低危险性行为的有利因素,但存在着知识态度与行为相分离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宾馆行业利用安全套预防HIV/AIDS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经性传播途径感染的艾滋病患者比例呈上升趋势,艾滋病防治形势十分严峻.切断艾滋病传播途径最有效、最方便和最经济的方法是安全套的推广和使用,因而作为高危人群聚集场所之一的宾馆也就成为安全套推广和使用的重点干预区域.目前在我国的湖南、海南、江苏等地开展的宾馆放置安全套的试点工作已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前经性传播途径感染的艾滋病患者比例呈上升趋势,艾滋病防治形势十分严峻。切断艾滋病传播途径最有效、最方便和最经济的方法是安全套的推广和使用,因而作为高危人群聚集场所之一的宾馆也就成为安全套推广和使用的重点干预区域。目前在我国的湖南、海南、江苏等地开展的宾馆放置安全套的试点工作已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农村妇女艾滋病防治知识及态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农村妇女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及相关态度,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08年3月采用自制的结构式调查问卷,对503名农村妇女进行了一对一、面对面询问式调查。内容涉及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非传播途径、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的看法和态度等内容。结果:电视、宣传材料和广播是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97.02%的人听说过艾滋病,87.08%的人知道艾滋病可以预防,74.95%的人知道外表健康的人也可能是感染者,63.42%的调查对象知道目前已有治疗方法可以延长患者生命,59.84%的调查对象知道艾滋病尚不能完全治好。除了PMTCT的知晓率较低(48.91%)之外,其他5项有关艾滋病传播及预防知识条目知晓率均超过了70%。知晓握手和吃饭不会传播的比例都较高,但是有关共用马桶和蚊虫叮咬不传播的知晓率较低。超过70%的调查对象表示不会歧视感染者并且愿意帮助感染者,但是只有58.25%的调查对象表示会同他们继续交往。与低年龄组相比,50岁以上年龄组在14项知识条目中有10项知晓率都较高。结论:迁西县农村妇女对艾滋病处于全面听说、了解不够深入的状态。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预防知识了解较多但非传播途径知晓率较低,歧视现象较严重,应强化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四川省艾滋病高流行区域普通人群对HIV/AIDS、避孕套等基本知识、观念和态度,为在该地区实施干预性项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2年9~10月采用定性调查—小组访谈方法对该区域不同类型人群进行相关知识、观念和态度的调查。结果:大多数社区负责人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有所了解,而大部分社区普通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了解较少,并存在一些误解和恐惧心理;大多数社区群众知道避孕套有避孕作用,但对其有预防HIV/AIDS的作用知道不多。结论:有必要在该地区普通人群中开展HIV/AIDS等基本知识的宣传,尤其是对避孕套预防HIV/AIDS作用的宣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安徽省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地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的艾滋病知识和行为状况,为评估项目前期执行效果和制订后期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8个县(市、区)1 126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2.01%,传播途径和非传播途径知晓率分别为82.42%和86.59%;与配偶最近1次安全套使用率和最近3次安全套坚持使用率分别达91.42%和81.83%,明显高于基线调查结果;在婚外性行为中,最近1次安全套使用率和最近3次安全套坚持使用率分别为77.78%和55.56%;VCT服务的利用率达到94.05%,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为57.02%。结论我省项目地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和配偶间安全套使用率有所上升,但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和婚外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因此今后应大力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无偿献血知识宣传,增强安全套使用的干预力度,提高感染者和病人的安全套使用率和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17.
广西医护人员对艾滋病认识程度和接受态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医护人员关于艾滋病的知识和态度,为制定培训计划和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省、市、县级医院各一家,对149名医护人员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的问卷调查。结果 临床医护人员对艾滋病基本知识有一定了解,但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存在很多误解,21.5%的人不知道艾滋病不会通过共用坐厕染上;32.2%的人不知道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91.9%调查对象对在医疗工作中可能感染艾滋病表示担心;23.5%的调查对象存在不同程度的不愿意照料艾滋病病人的想法。结论 应加强对临床医务人员艾滋病防治专业知识的培训,端正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态度。  相似文献   

18.
刘洁  曲波  张阳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6):804-806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学生的艾滋病知识和态度,为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某医科大学大二学生为调查对象,随机抽取10个班级进行调查,共计341人进行横断面现场调查。结果医学生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问题回答的正确率较高,超过90%,对非传播途径、艾滋病的早期临床症状问题回答的正确率较低。生源地为城市的学生得分高于农村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校课程教育、互联网、电视、报纸杂志是学生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在对待艾滋病患者的问题上,该人群的态度较好,生源地为城市的学生得分高于农村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和态度得分之间无相关性(r=0.06,P〉0.05)。结论医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态度较好,但仍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尤其是农村学生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9.
张实 《职业与健康》2009,25(6):619-620
目的通过对女性高危人群预防HIV/AIDS知识的认知调查,以保护妇女健康,防止HIV和性传播疾病在社会上的流行和蔓延。方法以云南省某女子劳教所劳教人员为对象,运用社会学的个案研究、问卷调查,以及开展预防HIV/AIDS知识的培训。结果女性高危人群大多数受教育程度低,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人群占89.66%,无职业者占82.7%,她们对艾滋病的病因、症状和预防方法等问题不是很清楚,只有25%的人对HIV的传播途径有所认识。结论通过对女性高危人群进行预防HIV/AIDS感染健康教育的培训后,女性高危人群对艾滋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初期症状、HIV所需的检测时间,以及感染艾滋病高危行为等知识的认知度明显提高,93.10%的人表示赞成预防HIV首先从自己做起。  相似文献   

20.
苏北地区社区居民艾滋病知识态度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苏北地区社区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对艾滋病人的态度、获取知识的途径等状况,为有针对性的开展社区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苏北地区徐州市及周边等7地的社区开展问卷调查。结果社区居民艾滋病总知晓率为91.0%。社区居民对艾滋病的三大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的认知正确率分别为81.2%、79.6%和75.3%,对非传播途径的认知率不高。对艾滋病人的恐惧仍然是最主要的态度问题。社区居民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是观看录像、宣传资料和专家讲座。电视仍然是社区居民获取艾滋病预防知识的第一媒体,网络逐渐成为年轻人的主流媒体。结论苏北地区社区居民艾滋病知晓率高,但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有待提高,态度需进一步扭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