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顾乃龙教授认为肺癌病因病机多责之于毒邪,患者临床常表现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以气阴两虚为主,标实责之痰瘀毒热。临床治疗肺癌应兼顾扶正与祛邪,以解毒散结贯穿治疗始终。根据患者临床表现,顾教授将肺癌分为痰浊蕴肺、气滞血瘀、毒邪蕴肺、肺脾气虚、气阴两虚五种证型,随证用药,疗效显著。附验案一则。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为肺癌,是指原发于支气管黏膜的肺泡癌。病机有以下3点:邪毒侵肺、痰湿内聚、正气内虚。治宜扶正与祛邪兼顾。郑教授将其分为:阴虚毒热型、气阴两虚型、脾虚痰湿型、肺肾两虚型。本文提取临证医案3则,就郑教授运用慈丹胶囊治疗脾虚痰湿型肺癌取得显著疗效进行总结探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徐振晔教授中医诊治肺癌的学术思想。认为肺癌发病是邪毒侵袭,瘤自内生;肺癌病机属邪实正虚,阴阳失衡;肺癌诊断时四诊合参,尤重舌象;肺癌辨证为癌毒内踞,精气亏虚;肺癌治疗强调祛邪扶正,养精抗癌,根据治疗的不同时期中医药分阶段治疗,重视肺肾同补。  相似文献   

4.
仇洪红 《江苏中医药》2015,47(12):21-23
叶丽红教授在临床工作中,结合自身经验,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肺癌,认为肺之气阴两虚是肺癌发生、复发、转移的关键,而肺癌的关键癌毒因素在于痰浊、瘀血、气逆,其在肺癌治疗中主张以益气扶正为主,祛邪为辅,重视对于气逆、痰浊及血瘀的辨证治疗,并合理运用虫类药攻毒散结,临床上常获良效。  相似文献   

5.
高振华 《吉林中医药》2009,29(5):379-380
已故中医肿瘤专家孙秉严(1922--2005)先生,临床辨治肺癌,参酌前贤认识,结合自身经验,始终抓住邪毒淫肺为标、肺脾气虚为本的病机特点,恒以验方“化毒片”“化坚液”和“肺癌汤”加减辨证论治,体现了治疗肺癌以祛邪为主、标本兼顾的治癌理念。  相似文献   

6.
晚期肺癌的治疗以扶正为主,但适度"攻毒"可达到"祛邪以扶正"的作用,从而有益于临床获效。本文结合1则肺癌晚期验案的临证分析,初步探讨精准把握中医药治疗晚期肺癌在调补正气基础上"攻毒"的时机,为临床合理应用有毒中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总结刘嘉湘扶正治疗恶性肿瘤及攻邪法度的实践经验。认为恶性肿瘤是全身属虚、局部属实的恶性疾病,其治疗应以扶正为主要原则,但应注意扶正与祛邪的辩证关系,即顾护正气与攻癌祛邪需有机结合,且适度攻伐有助于正气的恢复。因攻毒祛邪类药物多为峻烈有毒之品,故提出以“毒性”疗积时还应注意防药毒为害,具体应用攻毒药物时总以不耗伤胃气、祛邪不伤正为度。  相似文献   

8.
恶性肿瘤为正虚邪毒内蕴,肺癌虚证有气阴两虚、肺脾气虚、阴阳两虚;实证有痰湿阻肺、痰热蕴肺、气滞血瘀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或数种证型兼杂;初发实证居多,虚证不显;治疗分扶正祛邪两类,扶正常用益气养阴、健脾补肺、益气养血、滋阴温阳等补法,祛邪常用化痰利湿、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治法;分清虚实主次,辨别邪正盛衰,立足扶正祛邪并施,力争以扶正来祛邪,以祛邪来扶正,做到祛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助邪;不可盲目重用有毒峻猛攻逐药物,企图尽快消除肿瘤,势必耗气伤阴,甚至苦寒败胃,损伤正气,造成后续治疗困难;也不可一味扶正补益,不用攻邪药物控制和减缓肿瘤发展,肿瘤得以加速生长。只有辨证精确,用药适当,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要从四个方面着手:辨证论治,分析症状、舌苔、脉象等,根据不同证型选择用药;辨病论治,结合现代医学,明确肿瘤分期,西医治疗及理化检查等,选择相关中药;结合现代中药药理研究,准确揭示药物作用主要成分,有效弥补辨病和辨证不足;参考临床报道和名家经验,有利拓展个人的临床施治思维,整体和局部治疗结合,宏观和微观治疗统一,选择有效抗肿瘤措施,制定治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附肺腺癌(气阴亏虚,瘀痰互结)验案1则。  相似文献   

9.
根据张弘医师诊治哮病的临床经验,把哮病的中医分型归纳为:发作期(寒证、热证、风证、瘀证)和缓解期(肺脾气虚、肺肾两虚);在治疗时分清标本缓急,祛邪的同时又兼顾扶正,用药配伍得当,颇具疗效。  相似文献   

10.
周兰  高红芳 《河南中医》2023,(4):492-495
肺癌病机为正虚络阻,机体正气虚衰,受邪毒侵犯,痰热瘀毒搏结于肺之脉络,息道被阻,发为肺癌。肺癌的发生、发展、复发、转移与癌毒密切相关,抗癌祛毒法贯穿治疗始终,泽漆汤中,泽漆化痰消水,石见穿清热解毒,活血散结,白前降逆平喘,生姜、半夏和胃化痰,黄芩清泄肺热。泽漆先煎,去其毒性,顾护脾胃之气,人参、甘草培土生金,桂枝温阳开结,气化水液痰浊,配合白前调畅肺气。全方化痰逐水,止咳平喘,寒温并用,邪正兼顾,调畅肺气,与肺癌正气亏虚,痰热瘀毒搏结,肺络瘀阻的基本病机相契合。从药物用量及组成不难发现,泽漆汤用药以攻邪为主,扶正仅人参、甘草二味。祛邪扶正为积聚类疾病总的治疗法则,在疾病不同阶段,邪正盛衰程度不同,祛邪、扶正的侧重亦不同,过早使用补益药物有闭门留寇之弊,但疾病终末期,正气欲衰,亦难强攻,需加用补益类药物。  相似文献   

11.
钱英教授认为"虚损生积、毒瘀内结"是肝细胞癌最重要、最基本的病机,肝癌术后中医药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预防或延缓肝癌复发,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故需要围绕肝癌发生的基本病机进行调治,方可达到治疗目的。钱教授临床中将此病多辨证为虚实夹杂证,虚证要素以肝脾肾气阴两伤最为常见,实证要素以毒瘀最为突出;治法强调扶正解毒化瘀,扶正以滋补肝肾、益气健脾为主,祛邪则以解毒化瘀为重,且强调扶正祛邪并重,或扶正重于祛邪;主方多选槲芪散;扶正药以槲寄生、生黄芪、生地等为主,祛邪药以莪术、白花蛇舌草、丹参、郁金等为主,并保持扶正药的总剂量与祛邪药均衡或占优势。  相似文献   

12.
小儿病毒性肺炎病因为感受风热邪毒 ,病机以痰热壅肺为主 ,开肺化痰解毒法当为基本治法。在麻杏石甘汤基础上制成清肺口服液 ,临床疗效满意。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机理在于祛邪和扶正以祛邪的整体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贾英杰教授认为非小细胞肺癌维持期以"正气亏虚,毒瘀并存"为基本病机,治疗时擅用"扶正解毒祛瘀法"为基本治疗思路,黜浊培本,时时关注祛邪与扶正的关系,并重视调畅三焦气机,谨守病机,四诊合参,动态辨治,充分体现中医药在非小细胞肺癌维持期的治疗优势。  相似文献   

14.
冯志荣主任医师治疗肺癌,认为首先按阶段把握病机,早期肺癌以邪实为主,中期肺癌邪实与正虚并重,晚期肺癌以正虚为主,临证时要辨清气血阴阳何虚,邪实中气滞、血瘀、痰湿、热毒、水饮何重,治疗主张中医综合治疗,以辨证为基础,初期可重用祛邪之品,中期祛邪扶正并用,晚期重用扶正,少用祛邪。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中医认为气滞与痰阻是肺癌患者的重要病机,热、毒、瘀是肺癌基本致病因素,复发转移为余邪未尽、余毒旁串所致。治疗遵循扶正祛邪原则,分期论治,扶正宜顾及肺脾肾三脏;祛邪宜行气化痰、清热解毒化瘀。术后调养重点在维护脾胃功能。运用中药减轻化放疗及靶向药物毒副作用,以达到带瘤生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郑心教授认为,肺癌发病根本为气阴两虚,贯穿肺癌病程始终。病机为本虚标实,以气阴两虚为本,痰瘀毒热为标。当辨证与辨病,扶正与祛邪,整体与局部相结合,以益气养阴为治本之要,分阴虚内热、气滞血瘀、毒热炽盛、脾虚痰湿、气阴两虚五型,自拟肺康方加减或加化疗、放疗等,疗效可靠,能缩小肿块,不仅可以减轻症状,提高有效率,还可能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7.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期.胡国俊认为正虚邪实是肺癌的病机,虚以气阴两虚为本,实以痰、湿、热、毒、瘀为标;其对肺癌的治疗,强调"求邪正之盛衰,辨局部与整体之虚实",扶正与祛邪兼顾.本文分享胡国俊治疗肺癌验案2则.  相似文献   

18.
高振华 《河南中医》2009,29(5):508-509
孙秉严老中医治疗卵巢癌,谨守下元虚寒,血气稽留,蓄毒成癌的病机特点,以验方"化毒片"、"化坚液"和"卵巢癌方"加减,辨证施治,体现了孙老祛邪与扶正兼顾的治癌思想。  相似文献   

19.
樊长征  苗青  张燕萍 《光明中医》2011,26(4):657-658
许建中教授认为"虚、痰、毒、瘀"是支气管哮喘病因病机的主要组成部分,主张扶正与祛邪相结合的治疗原则,提出了扶正重在固肺实卫,养肺肾之阴;祛痰重在宣肺平喘,化痰宽胸;排毒重在清热解毒;祛瘀重在活血通络的方法,并且认为哮喘患者症状多样,论治需四法兼顾,有所偏倚。  相似文献   

20.
袁东  章永红 《世界中医药》2013,8(6):645-647
章永红教授认为肺气亏虚是导致晚期肺癌的主因,痰瘀搏结,癌毒内蕴是肺癌发生发展的关键。在晚期肺癌的临证治疗中,强调益气补肺与化痰祛瘀解毒并举,重视辨证与辨病、扶正与祛邪相结合。本文重点介绍章教授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经验,并附两则病案以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