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房颤)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chronic systolic heart failure,CSHF)住院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调查和分析湖北地区8地市12家三级甲等医院2000年至2010年CSHF住院患者资料,单因素Kaplan-Meier曲线分析房颤和非房颤组总死亡、心血管病死亡、心脏泵功能衰竭死亡(心力衰竭死亡)、心脏性猝死和栓塞相关死亡差异.多因素Cox生存分析确认心力衰竭患者不同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①共16681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房颤组与非房颤组相比,年龄(64.54 ±13.61)岁比(62.19±15.07)岁(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7.43± 12.72比38.42±13.96(P<0.01)、心功能Ⅲ~Ⅳ级(NYHA分级)患者(5547/81.49%比7121/72.12%,P<0.01)和病因等因素存在差异.②单因素Kaplan-Meier曲线分析发现,房颤组和非房颤组在总死亡、心血管病死亡、心力衰竭死亡和栓塞相关死亡存在差异,而在心律失常相关的心脏性猝死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房颤不是总死亡、心血管病死亡、心力衰竭死亡和心脏性猝死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增加栓塞相关死亡(HR=2.134,95% CI,1.846~2.430,P<0.0l)结论 房颤不增加CSHF患者远期总死亡、心血管病死亡、心力衰竭死亡和心脏性猝死,而增加栓塞相关死亡.提示房颤引起CSHF患者远期预后不良的原因可能在于其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Meta分析,评价抑郁是否增加心血管疾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方法 检索1990年1月~2013年1月发表于Medline、Elsevier、PsyclNFO、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全文和万方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关于抑郁和心血管疾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风险关系的文献,对文献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应用Stata11.0软件对符合标准的资料进行Meta分析,并用Meta回归和亚组分析寻找异质性来源.结果 最终符合标准的7项研究被纳入分析(n =3115),结果显示抑郁使心血管疾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风险增加48%(HR 1.48,95% CI 1.05~2.10,P<0.05),在冠心病患者中风险更高(HR 1.77,95%CI 1.19 ~2.62,P<0.01);Meta回归发现研究类型、发表年限是异质性的主要来源.结论 抑郁使心血管疾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风险增加,这可能是抑郁增加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脏性猝死和全因死亡风险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相关的各种因素与CHF患者1年内死亡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了CHF住院患者179例,随访记录人口学资料、心脏功能、住院原因、治疗情况、治疗依从性、TNT及出院一年内的死亡情况,以一年内的死亡为研究终点,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以上各因素与死亡的关系。结果 TnT阳性(OR=8.694,95%的CI为2.599-29.081,P0.001)、院外不规律服药(OR=7.019,95%的CI为2.307~21.349,P0.001)、COPD(OR=4.078,95%的CI为1.046~15.898,P0.001)是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院外不规律服药、TnT阳性、合并COPD是CHF患者一年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心源性猝死(SCD)是指心脏的临床状态突然变化而发生在1h内的死亡或瞬间死亡.SCD的分类包括心律失常死亡(SAD)和非心律失常事件死亡[1].心力衰竭患者的SCD发生率是普通人群的6~9倍,而SCD的预警和治疗则是临床医生所面临的棘手问题.在过去的20年里,尽管心力衰竭的治疗已有了较大进展,但心力衰竭患者的4年存活率却低于公众对照组的50%.现已确定在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达85%以上.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是终止致命性室性心动过速最有效的方法,而且在选择性高危患者中已证实ICD降低死亡率的费用-效果最佳.在公众人群中心力衰竭约占1%~2%,而且数量还在增加 .目前,确定心力衰竭合并有高度心律失常危险性的患者,及时置入ICD并采取其他抗心律失常措施是一个重大挑战[2].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多巴酚丁胺治疗收缩性心力衰竭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贵溪市中医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00例收缩性心力衰竭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仅行常规治疗,包括扩血管、利尿等抗心力衰竭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包括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O、SV、LVEF、C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CO、SV、LVEF、CI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巴酚丁胺治疗收缩性心力衰竭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显著,可以切实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对首次缺血性卒中后1年内卒中复发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收集首次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至少随访1年.将患者分为复发组与未复发组,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首次缺血性卒中患者1年内复发的危险因素;根据发病初血浆Fib水平,将患者分为高Fib组和正常Fib组,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比较两组患者复发率.结果 共纳入121例首次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11例完成1年随访,其中30例(27.027%)复发.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Fib水平高[优势比(odds ratio,OR) 13.238,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152~152.077;P=0.038]、初次发病年龄大(OR1.321,95% CI 1.064~1.641;P=0.012)、体质指数高(OR 1.351,95% CI 1.001~1.823;P=0.049)、服用抗血小板药(OR 36.819,95% CI1.890 ~717.143;P =0.017)和降血压药(OR 50.765,95% CI3.198 ~805.878;P=0.005)依从性差是初次缺血性卒中患者短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函数曲线显示,高Fib组卒中复发率显著性高于正常Fib组(Log-Rank检验,P=0.000).结论 血浆Fib水平增高、高龄、肥胖以及服用抗血小板药和降血压药依从性差是初次缺血性卒中患者短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术后的死亡原因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110例行CRT的心力衰竭患者[其中7例植入带有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进行长期随访,观察患者术后的转归情况,以及死亡患者的死亡原因、生存时间和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10例患者中有92例患者完成随访研究,随访1~132(48±28)个月,共死亡30例,死亡率为32.6%,5年生存率为66.9%±5.8%。24例为心脏性死亡,占总体死亡的80%,其中包括11例为心力衰竭恶化导致的死亡,13例为心脏性猝死(SCD),其余6例为非心脏性死亡。14例行CRT的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中有8例死亡;71例行CRT的窦性心律患者中死亡22例;前组的中位生存时间短于后组(50比87,P=0.013);7例植人CRT—D的患者均无死亡;3组患者的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的CRT患者死亡率(66.7%)较无肾功能不良者(20.6%)高(相对危险度:3.24,95%CI1.88~5.59,P〈0.001)。结论CRT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是心脏性死亡,其中包括心力衰竭恶化和SCD。CRT—D和CRT两组患者之间的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接受CRT的窦性心律患者较持续性房颤患者有显著的生存获益。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的CRT患者预后较差。对于合并持续性房颤的CRT患者同时给予房室结消融有可能进一步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的病症.全球每年死于心力衰竭的患者约为30万人.虽然近年来,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有所降低,但心力衰竭30天死亡率并无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两大原因为心律失常和泵衰竭.前者比例约为30%~50%,但是常难以确定这类因素与血流动力学恶化患者终末期心律失常之间的区别.因此,临床上用不同方法将死亡原因分类.AIRE研究[1]中45%猝死患者在死亡前存在严重的心力衰竭;39%的猝死是由于心律失常.在MADIT-H研究[2]中,心源性死亡的72例患者中,31%的患者死亡发生在症状出现后1小时,36%超过1小时,33%没有目击者;在该研究的植入式心脏除颤仪组,除颤减少了l小时内发生的死亡和无目击的死亡,提示这些人群主要是终末期心律失常的患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房性和室性的心律失常均很常见,我们主要讨论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和心房颤动的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9.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及导致其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方法 对2010年6月在我科血液透析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3个月以上、有完整基本资料登记、年龄≥60岁老年患者105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至2013年6月30日. 结果 105例患者中位年龄69岁,中位透析龄27个月.截止2013年6月30日死亡33例,主要死因为心血管疾病11例(33.3%)、肺部感染7例(21.2%)及脑血管疾病5例(15.2%).死亡组患者年龄、合并心血管疾病比例及外周血管钙化评分明显高于非死亡组,死亡组合并高血压比例、血浆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非死亡组.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年龄、体质指数、尿素清除指数及钙化评分等因素后,合并心血管疾病(HR=2.143,95%CI:1.010~4.613,P=0.049)、不合并高血压(HR=0.293,95%CI:0.097~0.889,P=0.03)及低血浆白蛋白(HR=0.838,95%CI:0.748~0.904,P=0.002)是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及肺部感染是老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营养不良及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进口和国产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住院期间与远期预后比较.方法 连续入选2009年1月至2010年8月的197例确诊急性STEMI并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按照支架的类型分为国产DES组和进口DES组,比较两组住院期间和长期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国产DES组共113例(57.4%),进口DES组84例(42.6%),两组住院期间全因死亡率(2.7%比4.8%,P=0.515)、严重心力衰竭发生率(2.7%比0,P=0.053)、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10.6%比3.6%,P=0.09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随访中位数41个月,随访期内两组的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91.5%和90.9% (P=0.88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HR=1.872,95% CI:1.008~2.118,P=0.023)、高血压史(HR=6.018,95% CI:1.307~21.716,P=0.021)、脑血管病史(HR=4.995,95% CI:1.536~16.242,P=0.008)、心功能Killip分级(HR=3.947,95% CI:1.809~8.612,P=0.001)、高尿酸血症(HR=1.006,95% CI:1.003~1.010,P<0.001)是患者远期发生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严重心力衰竭、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急性STEMI患者,应用国产与进口DES住院期间及远期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系统性硬化病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预测系统性硬化病(SSc)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收集门诊和病房的资料完整诊断明确的146例SSc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起病年龄、性别、病程、雷诺现象、皮肤受累程度、胃食管反流、肾损害、硬皮病肾危象、心脏损害等情况,检测其血清中抗Scl-70、抗着丝点抗体、抗RNP抗体,应用超声心动图方法 检测其肺动脉压,应用影像学方法 检测其是否具有间质性肺炎,使用Cox回归方法 分析患者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死亡组患者和存活组患者雷诺现象、胃食管反流、抗核抗体、抗scl-70抗体、抗着丝点抗体、间质性肺炎、弥散功能下降、冠心病、外周动脉硬化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中起病年龄>60岁者更多(P=0.002)、男性更多(P=0.023);死亡组患者弥漫型皮肤受累(P=0.000)、抗RNP抗体阳性(P=0.014)、肺动脉高压(P=0.000)、心脏损害(P=0.000)、脑梗死(P=0.035)、肾损害(P=0.000)、硬皮病肾危象较存活组更常见(P=0.000).Cox回归分析表明,发病年龄>60岁[OR=5.441,95%可信区间(CI)(2.126~13.926,P=0.000]、男性(OR=5.531,95%CI 2.014~15.190,P=0.001)、抗RNP抗体阳性(OR=2.664,95%CI 1.016~6.592,P=0.034)、弥漫型皮肤受累(OR=3.432.95%CI 1.400~8.411,P=0.007)、肺动脉高压(OR=25.718,95%CI 5.954~111.085,P=0.000)、心脏受累(OR=4.141,95%CI 1.685~10.159,P=0.002)、肾脏受累(OR=4.214,95%CI 1.654~10.737,P=0.003)、硬皮病肾危象(OR=20.677,95%CI 4.161~102.764,P=0.000)是预测SSc死亡的危险因素,尤其是严重肺动脉高压(OR=55.809,95%CI 12.879~241.832,P=0.000)是SSc患者死亡的最强预测因素.结论 对于发病年龄>60岁、男性、弥漫型皮肤受累、抗RNP抗体阳性、心脏受累、肾受累、硬皮病肾危象及肺动脉高压患者,尤其是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应积极治疗以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大约10%在出院后1年内死亡,β阻滞剂能使此期死亡危险下降25%,但仅25%~50%病例适宜采用β阻滞剂治疗。AMI 后1年内死亡危险主要是心律失常,已证明Ⅰ类抗心律失常药不能降低病死率,其中有些(如恩卡胺和氟卡胺)甚至增加死亡危险。因此,对那些不适宜采用β阻滞剂治疗的AMI 患者,尚未找到能有效降低猝死危险的疗法。研究对象为613例不适宜采用β阻滞剂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认知功能障碍(cognitive impairment,CI)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血液透析患者107例,分为CI组70例与认知功能正常组(NC组)37例,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认知功能。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Cox回归模型分析CI与预后事件之间的关系。结果 CI组年龄、透析龄、糖尿病、脑卒中史及心脏病史比例明显高于NC组,男性、受教育程度及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N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CI组MoCA评分明显低于NC组[(21.47±3.38)分vs (27.26±1.18)分,P=0.000]。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CI组病死率、脑卒中和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明显高于NC组(Plog rank0.05,Plog rank0.01);未校正Cox回归分析显示,CI是全因死亡(HR=4.445,95%CI:1.016~19.442,P=0.048)、脑卒中(HR=4.441,95%CI:1.015~19.425,P=0.048)及心血管疾病(HR=3.367,95%CI:1.292~8.775,P=0.013)的独立危险因素。校正混杂因素后,CI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CI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全因死亡、脑卒中和心血管疾病风险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患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特征,并分析房颤对CRT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01至2014-12于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接受首次CRT植入的258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合并房颤分为房颤组和无房颤组。定义随访终点为心力衰竭再住院和全因死亡(包括心脏移植)。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的临床预后,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房颤对CRT植入患者临床终点的预测作用。结果:基线数据显示,42例(16.3%)患者合并阵发性房颤,房颤组患者年龄、男性比例、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比例、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 GFR)、血肌酐、血尿酸、大内皮素、超声左心房直径、胺碘酮使用比例与非房颤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中位随访时间22个月随访,死亡33例(12.8%),心脏移植5例(1.9%),心力衰竭再住院72例(27.9%)。生存分析显示,房颤组患者心力衰竭再入院率显著高于无房颤组(χ~2=6.651,P=0.010),全因死亡率与无房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28,P=0.468)。Cox单因素分析显示:房颤、非LBBB、血肌酐高、大内皮素高、左心房大为心力衰竭再住院可疑危险因素;血肌酐高、大内皮素高、左心房大为全因死亡可疑危险因素。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房颤不是心力衰竭再住院和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左心房大[HR=1.041,95%可信区间(CI):1.007~1.075,P=0.018]是心力衰竭再住院的独立危险因素,左心房大(HR=1.045,95%CI:1.001~1.091,P=0.048)和血肌酐高(HR=1.008,95%CI:1.001~1.015,P=0.035)是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合并房颤的CRT患者心力衰竭再住院率增加,尚无确切证据支持房颤是合并房颤的CRT患者心衰再住院和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Li BQ  Yang LJ  Hu DY  Wu C  Xu CB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7):544-547
目的评估血清肌酐增高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因AMI住院患者共340例,分为肌酐正常组269例,高肌酐组71例,随诊1年,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室颤动、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及30d病死率、住院病死率、随诊1年病死率的差异。结果高肌酐组患者年龄大、心肌梗死病史多;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室颤动、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值分别为0.003、0.031、0.000、0.001),30d病死率(32.39%比4.83%,P=0.000)、住院病死率(35.21%比5.20%,P=0.000)、1年病死率(43.66%比11.15%,P=0.000)都明显增高。Cox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血清肌酐是30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4.591,95%CI2.149~9.808,P=0.000),也是AMI1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3.936,95%CI2.264~6.845,P=0.000)。结论AMI患者血清肌酐水平增高30d病死率、住院病死率及1年病死率均明显增加;高血清肌酐是AMI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系统评价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前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系统搜索数据库中关于替罗非班在STEMI患者中的随机对照试验,其中每位STEMI患者均接受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二重抗血小板治疗以及随后的PCI治疗.应用RevMan 5.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处理.结果 筛选出4个随机对照试验为合格试验,其中811例入选替罗非班组和813例入选对照组.在应用PCI治疗STEMI之前常规使用替罗非班组30天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下降(RR=0.63,95% CI为0.44~0.90,P=0.001),未显著降低非致死性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率(RR=0.67,95% CI为0.34~1.31,P=0.24),全因死亡率下降(RR =0.61,95%CI为0.35~1.05,P=0.007),且没有显著增加严重出血发生率(RR=1.21,95%CI为0.67 ~2.16,P=0.53).结论 在急性STEMI患者接受直接PCI时,常规早期应用替罗非班联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可减少30天MACE发生率,而并不增加严重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后循环卒中(posterior circulation stroke,PCS)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连续前瞻性登记129例经临床和影像学证实的PCS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3个月.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分).结果 90.7%的患者存在4~ 12种症状和体征,仅1例患者表现为孤立性症状.最常见的症状和体征均为偏侧性,交叉性瘫痪(1.6%)或四肢瘫痪(0.8%)极为少见.单变量分析显示,偏侧无力[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1.262,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30 ~1.546;P=0.030]、言语不清(RR 1.434,95%CI1.133~1.816;P=0.004)和吞咽困难(RR2.216,95%CI1.131 ~4.341;P=0.017)等症状与偏侧肌力减退(RR1.288,95% CI1.047~1.583;P =0.021)、中枢性面舌瘫(RR 1.467,95%CI1.164~1.850; P=0.002)、构音障碍(RR 1.468,95% CI1.154~1.867;P =0.002)、眼球活动异常(RR3.073,95%CI1.346~7.017;P=0.005)和意识障碍(RR5.736,95%CI 1.268~25.946;P =0.023)等体征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而共济失调(RR0.478,95% CI0.284 ~0.804;P =0.002)与预后良好相关.多变量l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各种血管危险因素后,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优势比(odds ratio,OR)1.513,95% CI1.107~2.066;P =0.009]、构音障碍(OR7.11,95%CI1.207 ~41.877;P=0.030)、眼球活动异常(OR8.653,95% CI1.230 ~ 60.887;P=0.030)和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OR5.482,95% CI1.008 ~29.803;P =0.049)是PCS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共济失调(OR 0.251,95% CI0.067 ~0.941;P=0.040)与PCS患者预后良好独立相关.结论 PCS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症状和体征以偏侧性为主,大部分患者表现为多种症状,孤立性症状少见,一些症状和体征可提示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定期超声心动图引导下优化AV及VV间期在长期心脏再同步治疗(CRT)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6月至2012年10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成功植入CRT或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8例.根据AV及W间期优化频率分为定期系统优化组(n=35)及非定期系统优化组(n=73).经过长期随访比较2组患者长期疗效.非致命心血管事件或因心力衰竭进展死亡为主要终点事件,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作为次要终点事件.结果 2组患者基线特征、随访时间(P=0.122)及应答率(P=0.5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定期系统优化组非致命性心血管事件或因心力衰竭进展死亡较未定期优化组发生率更低(P=0.035).多因素Cox分析中,未定期系统优化显著提高患者非致命性心血管事件或因心力衰竭进展死亡发生风险(风险比3.192,95% CI l.536 ~5.176,P=0.012).定期系统优化显著提高患者心功能(NYHA分级,P<0.001),生存质量评分(P=0.001)及6min步行试验(6-MWT,P=0.002).此外定期系统优化组LAD较未定期优化组显著缩小(P=0.009),LVEF(P=0.039)显著提高.结论 定期超声心动图引导下AV及VV间期优化能够提高CRT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心力衰竭患者心房颤动(房颤)发病率较高且影响心力衰竭(心衰)患者预后,本研究旨在分析心衰住院患者发生房颤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北京9家医院住院的无房颤病史的心衰患者1781例,根据院内是否发生房颤分为心房颤动组(n=125)和非心房颤动组(n=1656),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住院时长、检验、超声心动图等结果,比较两组间差异,分析住院心衰患者房颤发作的危险因素。结果相比非心房颤动组,心房颤动组年龄较大、NYHA分级更高、脑钠肽(BNP)或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更高(P均0.05),合并心脏瓣膜病史及接受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比例更高(P均0.05);而合并心肌病病史和有吸烟史的患者比例较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及肾小球滤过率(eGFR)均值更低(P均0.05)。同时,心房颤动组患者住院时间更长(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1.03,95%CI:1.01~1.05,P=0.006)、NYHA分级(OR=2.01,95%CI:1.30~3.09,P=0.002)、心脏瓣膜疾病病史(OR=3.82,95%CI:2.36~6.18,P0.001)为心衰患者院内新发房颤的危险因素。结论住院治疗的心衰患者中,房颤发生率较高,新发房颤患者住院时间较长。年龄、NYHA分级、心脏瓣膜疾病病史是院内新发房颤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国人肥厚型心肌病(HCM)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术的疗效及术后心律失常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2005年6月至2013年6月在北京安贞医院行导管消融术的HCM合并房颤患者共40例(阵发性房颤27例,持续性房颤13例).阵发性房颤的消融策略为双侧环肺静脉隔离(PVI)持续性房颤的消融策略为PVI基础上加行左心房顶部、二尖瓣峡部和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术后以常规心电图和长程心电图随访患者心律失常复发情况,用回归分析方法甄别与心律失常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并检测其预测效力.结果 单次消融术后随访(34±18)个月,窦性心律维持率为30% (12/40),64.3% (18/28)的心律失常复发出现在消融术后1年.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左心房内径(LAD)和女性是术后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LAD:HR=1.124,95% CI1.051~1.202,P=0.001;女性:HR=3.304,95%CI1.397 ~7.817,P=0.007).其中LAD的截断值为43.5 mm时的预测敏感度为93.5%,特异度为60.0%;LAD每增加1 mm,心律失常复发的风险比为1.095(95%CI1.031~1.163,P=0.003).结论 HCM合并房颤行导管消融术虽安全可行,但单次手术后长期随访的窦性心律维持率较低,大部分心律失常复发出现在术后1年内,左心房内径增大和女性是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