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简称黄肝)在临床上甚为常见,但文献报道误诊率达8~16%。本文统计黄陂县人民医院近10年来黄肝1,205例,误诊102例(误诊率达8.71%),其中非肝炎病例误诊为黄肝者共83例,黄肝误诊为其它疾病共19例。现将误诊病例结合  相似文献   

2.
药物性肝病35例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5例药物性肝病(下称药肝)误诊原因进行分析。药肝占同期住院肝炎病人的1.5%其中黄疸型20例占同期因黄疸住院的1.1%。平均住院25±8d。ALT 好转显著较病毒性肝炎(下称病毒肝)快,血清胆红素消退显著较病毒肝慢。药物以避孕激素类(31.4%)、中药(28.6%)、抗高血压药类(11.4%)为多见。误诊原因为:①药物应用史遗漏(71.4%);②病毒肝史掩盖(17.1%);③对药肝认识不足;④“病毒性肝炎 HBsAg(-)××型”一词的滥用。对药肝诊断标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46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死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型病毒性肝炎病情重、复杂多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特别是急性重型肝炎死亡率高达70%以上.多种原因的诱发因素,均可使病毒性肝炎发展为重型肝炎.目前仍是重肝治疗中的一大难题.为了进一步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现将我科1999年-2001年3年间收治的肝炎病例中46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死亡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全部为我科1999年一2001年3年间收治住院72小时以上的46例死亡病例.其中男性35例(76.1%),女性11例(23.9%),最大年龄70岁,最小年龄11月,平均41岁.按1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会议<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 2 结果 2.1 死亡重型肝炎的年龄、性别情况:46例病例中有32例发病年龄是在20岁-50岁之间(69.6%).其中男性26例(81.2%),女性6例(18.8%).  相似文献   

4.
因黄疸或肝功能损害误诊为病毒性肝炎(下称肝炎)而住传染科的病例并不少见,我科两年间曾误诊收治41例,现总结其临床特点及分析其误诊原因,以供参考。临床资料 1981~1982年因黄疸及肝功能异常而误诊为病毒性肝炎41例,约占同期收治各型病毒  相似文献   

5.
1980年~1984年我科收治病毒性肝炎1211例,出现肝外多系统表现者66例,作一临床分析。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按1978年杭州会议拟定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诊断为病毒性肝炎的住院患者。肝外多系统表现的诊断标准为:肝外症状体征发生在肝炎发病之后;  相似文献   

6.
内科学     
,81230 105例老年病毒性肝炎病原学分析与临床/李勇富…//中华肝脏病杂志一1998,6(3).一174 住院老年病毒性肝炎患者105例,年龄60一79岁.非老年组105例为年龄<60岁的同期住院病人。均符合1995年全国肝炎诊断标准。老年组急性HAV感染显著低于非老年组,但HBV及HEv感染则较高。老年组慢性肝损害包括慢性肝炎、慢性重型肝炎(CSH)及肝炎肝硬化(LC)多(61.9%,65/105),其中67.7%是由单一的HBV感染所致。HEV是造成老年组急性肝炎的主要病因(5 0.。%),HCV感染不是该组慢性肝损害的主要病因(4.7%,5/105)。老年组CSH及LC(10.5%、20.0绒)显著…  相似文献   

7.
徐安石  金水忠 《上海医学》1993,16(6):363-363,352
我院于1991年1月至12月之间共收治急性病毒性肝炎785例,其中在肝硬化基础上患急肝64例,占同期肝炎住院病例的8.2%,现将该64例作一临床特点分析并探讨其治疗对策。急性病毒性肝炎诊断系根据1990年上海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106例各型乙型病毒性肝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机制、预防和治疗。方法:分析106例乙型病毒性肝炎并发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106例患者中急性肝炎10例(9.4%)、慢性肝炎22例(20.8%)、重型肝炎38例(35.8%)、肝炎肝硬化36例(33.9%),其中重型肝炎和肝硬化合并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较高,二者总发病率占69.7%;98例为水肿型胰腺炎(92.5%),8例为出血坏死型胰腺炎(7.5%)、其中6例为重型肝炎。结论:不同临床分期的乙型病毒性肝炎均可并发急性胰腺炎,其中重型肝炎和肝硬化发病率较高;临床以水肿型多见;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急性胰腺炎易误诊、漏诊,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时要反复查血、尿淀粉酶,以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重型病毒性肝炎 (重肝 )与多器官功能衰竭 (MOF)的关系 ,对我院住院的重型肝炎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全部病例系本院 1999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住院的 6 9例重型肝炎患者 ,36例合并MOF ,男 34例 ,女 2例 ,年龄 2 1~ 6 8岁 ,平均 39.3岁 ,均符合《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标准》[1] 。其中急性重型肝炎 (急重肝 ) 4例 ,亚急性重型肝炎 (亚重肝 ) 2 2例 ,慢性重型肝炎 (慢重肝 ) 10例。 36例HBV标志物均阳性。1.2 重型肝炎并发MOF的诊断标准 重肝并发MOF的诊断标准主要参照文献[2 ] ,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小儿重症肝炎进行临床分析,以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收集25例小儿重症肝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对存活病例与死亡病例进行比较.结果 本组病例急性重症肝炎15例(60%)、亚急性重症肝炎10例(40%);住院期抢救治疗存活7例(28%),死亡18例(72%).病因分析显示:病因不明重症肝炎12例(48%),乙型肝炎6例(24%),巨细胞病毒肝炎3例(12%),EB病毒肝炎3例(12%),甲型肝炎1例(4%).并发症:肝性脑病18例(72%).存活组患者脑水肿的发生率、重症肝炎类型、外周血白细胞、ALT、AST、TB、GLOB、PT、APTT及TT与死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重症肝炎以急性重症居多,病情重,病死率高,肝性脑病是最主要的并发症.脑水肿、重症肝炎类型等因素对预后也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赖仕航 《右江医学》2000,28(3):230-230
重型肝炎是一种危重急诊,临床上约占全部病毒性肝炎的0.2%~0.5%,病死率很高,护理是否得当对抢救与治疗能否成功有重要影响。我院自1996年10月~1999年5月共收治重型肝炎9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9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3例,最大年龄57岁,最小年龄19岁,平均38岁。本组病例均是在原来黄疸型肝炎的基础上出现黄疸迅速加深,出血倾向,腹水迅速增多和不同程度的肝性脑病表现而确诊。经治疗后,治愈1例(11.1%),死亡6例(66.7%),病情恶化自动出院2例(22.2%),平均住院8天。护理体会  1.一般护理 重型肝炎病人需绝对卧床休息,以减轻…  相似文献   

12.
曾菲 《华夏医学》2001,14(3):366-367
重症病毒性肝炎 (简称重肝 )患者预后不佳 ,病死率相当高 ,为探讨影响重肝预后的有关因素 ,笔者对我科 1993~ 2 0 0 0年住院的 135例重肝病例的临床及预后因素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35例中 ,男性 113例 (83. 7% ) ,女性 2 2例(16 .30 % )。年龄 2~ 90岁 ,其中 2 0~ 5 5岁 91例 (6 7.41% ) ,<2 0~ 5 0岁 2 4例 (17.78% ) ,>5 5岁 2 0例 (14.81% )。急性重肝(AHF) 12例 ,亚急性重肝 (SHF) 10 8例 ,慢性重肝 (CHF) 15例 ,全部病例均符合 1990年上海第 6次全国肝炎会议确定的诊断标准。2 影响重症肝炎预后的有关因素…  相似文献   

13.
<正> 病毒性肝炎合并胆道病损包括胆囊炎、胆管炎,有病毒性胆囊炎和胆管炎之称。我科自1985年10月至1986年12月对部分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胆道B型超声波(简称B超)检查,发现106例合并胆道病损,为加深对胆道病损的认识,现将有关资料总结如下: 对象及方法 1.病例来源及诊断程序:本组280例病毒性肝炎均系住院患者。均符合1983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肝炎标准,属急性黄疸型肝炎(急黄肝)124例,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急无黄)49例,慢性迁延性肝炎(慢迁肝)41例,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活肝)55例,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急性肝炎病原未定病例临床特点、可能病因及预后.方法 对32例住院诊断急性肝炎痛原未定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及随访.结果 其临床分型有急性无黄疸型、急性黄疸型、淤胆型及重型肝炎;最终病因确定病例8例,其中药物性肝炎及脂肪肝炎各2例,克罗恩病、自身免疫性肝炎、乙型肝炎、肝胆管结石各1例;未愈3例及死亡1例,占12.5%;好转2例占6.3%;痊愈26例占81.2%.结论 急性肝炎病原未定病例临床表现与病原学阳性的病毒性肝支相同;其病因大部分是病毒性肝炎,但可由药物、自身免疫、代谢性等多种原因所致;此类病人部分愈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肝脏活检对不同类型肝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10例黄疸深的各型病毒性肝炎作肝穿活组织检查,发现临床诊断为暴发型肝炎的病例有两种病理表现:一种是肝细胞严重肿胀伴有大小不等坏死灶病变,其病死率低(3/16)。另一种是肝细胞大块坏死病变,全部死亡(3/3)。本组临床诊断与病理相符者66%。因此,肝穿活检可纠正临床的误诊,并为临床评价疗效、判断预后提供病理依据,且将为研究其发病机制提供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我们收治老年(60岁以上)病毒性肝炎33例,下面就其临床特点与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效果略加探讨: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33例老年病毒性肝炎均为HBsA!阳性,男19例,女14例,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69.8岁。急性肝炎4例,占12.1%,慢性迁延性肝炎12例,占36.5%,慢性活动性肝炎9例,占27.3%,肝硬化8例,占24.2%。老年性肝炎以慢迁肝、慢活肝及肝硬化多见。以上各型诊断标准:依据中华医学会第10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会议,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进行诊断[1]。1.2特点33例中有19例(57.6%)已往有肝炎病史,有14例(42.4%)的病人是因其他疾病检查而发现患有肝炎,…  相似文献   

17.
重型肝炎继发医院感染120例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医院感染的部位、病原及预詹.探讨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81例重型肝炎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感染与未感染的病死率.结果:本组281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有120例发生医院感染,总感染率为42.7%.其中急性重肝4例,感染率21.1%(4/19),亚急性重肝39例,感染率38.2%(39/102),慢性重肝77例,感染率48.1%(77/160).腹腔感染占首位,占40.3%,依次是胃肠道、口腔、下呼吸道.120例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中,死亡61例,病死率为50.8%.而未发生医院感染的161例患者中,死亡40例,病死率为24.8%.结论:有效的预防和积极的治疗医院感染,对于提高肝炎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各种肝病胆囊改变的声像图特征,我们自1986年6月至1992年6月观察了420例住院肝病病人胆囊的超声显像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本组120例,男352例,女68例,年龄2~74岁,平均43.2岁、急性肝炎113例,慢性肝炎96例(包括慢活肝、慢迁肝),重型肝炎(重肝)21例,符合1984年南宁会议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部分经肝穿病理证实。肝硬化88例(失代偿期),肝硬化  相似文献   

19.
研究材料方法及目的材料:98例肝穿刺病例,其中临床诊断急性传染性肝炎者7例(以下传染性肝炎简称肝炎),慢性肝炎29例,可疑慢性肝炎41例,肝硬变21例(肝硬变的原因在临床上未能确定,可能为肝炎所致)。另外选择了34例其它疾病(包括:阻塞性黄疸5例,胆囊炎5例,日本血吸虫病4例,斑替氏病5例,肝癌5例,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病4例,肝结核3例,先天性肝囊肿3例)的肝活体组织(肝穿刺或剖腹手术取材)病例作为对照组材料。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63例经病理确诊的病毒性肝炎的肝功改变与肝脏超微病理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一.病例选择本组63例,为1986年3月至1988年3月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肝炎性男性住院患者,年龄:18~35岁。经肝活检病理诊断:急性肝炎10例;慢性迁延型肝炎34例;慢性活动型肝炎17例,其中3例伴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