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比较胃底静脉曲张栓塞同时联合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术与联合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急诊胃镜检查发现活动性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合并Ⅱ°以上食管静脉曲张,且排除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以外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162例,分为治疗组:采用胃底静脉曲张组织黏合剂栓塞同时EVS治疗;对照组:采用胃底静脉曲张组织黏合剂栓塞同时EVL治疗。结果:治疗组急诊止血率96.34%(79/82),对照组急诊止血率为95.00%(76/80),两组急诊止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再出血率分别为10.13%(8/79)、11.84%(9/76),两者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与治疗相关的并发症。结论:胃底静脉曲张栓塞联合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术与联合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均是治疗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并食管静脉曲张的安全有效方法,临床上应根据操作医师的熟练程度及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最佳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高杰  黄留业 《医学动物防制》2008,24(12):953-955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失代偿期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占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病因的第二位,也是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最难止血的一种,其首次出血死亡率为20%-40%[1]。因此,及时有效地控制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其传统的治疗措施主要有药物治疗、三腔两囊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套扎术联合硬化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将98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套扎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采用套扎术联合硬化术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成功率、静脉曲张率、再出血率、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术后静脉曲张率、再出血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0.2%、61.2%和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7%、87.8%和30.6%;各项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观察组的术后止血成功率(98.0%)与对照组(95.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套扎术联合硬化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术与外科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对行介入栓塞术治疗的门脉高压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56例(介入栓塞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期选取行传统外科手术治疗门脉高压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60例(外科手术组)进行对照。对2组患者的术后疗效、合并症发生情况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临床情况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介入栓塞组的静脉曲张治愈和改善程度情况均显著好于外科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栓塞组患者发生血栓(主要包括门静脉、脾静脉)、大量腹腔积液的情况明显比外科手术组减少(P<0.05),而出现腹部疼痛、体温异常升高的例数则比传统外科手术组明显增多(P<0.05)。介入栓塞组患者与传统外科手术组在肝昏迷、肝肾综合征(HRS)、腹腔大出血、各种感染和病死率方面发生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栓塞术治疗门脉高压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比传统外科手术具有稳定、安全、创伤小等优点,临床治疗效果也更加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行内镜下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联合EVL术护理对策。方法对我科5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行内镜下栓塞术联合EVL术(EVL术54次,其中4例患者为再次结扎)的患者实施术前、术后护理。结果 53次结扎术后7 d发生再出血1例,再次行EVL术,成功止血,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完善的护理是保证EVL术成功的重要环节,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栓塞联合EVL术治疗胃底并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内镜下配合及围术期护理。方法 423例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急诊或择期行栓塞联合EVL术,采用术前心理护理、术中配合、术后休息饮食管理及并发症观察等护理方法,观察围术期护理对手术疗效的影响。结果 419例患者均止血成功,且半年内无复发。4例患者术后因擅自进食或过早下床活动导致再出血死亡。结论栓塞联合EVL术治疗胃底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止血率高、并发症低和死亡率低,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与评价部分脾动脉栓塞术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近期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进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观察其外周血细胞、肝功、凝血酶原时间、门静脉内径及内镜下曲张静脉的变化等,术后随访12个月.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5 d后.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明显增加(P<0.05),凝血酶原时间缩短(P<0.05).4周后门静脉管径缩小,血流量减小(P<0.05).复查胃镜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不同程度缓解,11例(17.74%)在随访中再次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结论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对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有明显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组织胶注射联合套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37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进行内镜下组织胶注射,对合并的食管曲张静脉同时行套扎治疗,观察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 组织黏合剂注射量1.0~3.2 ml,平均1.9 ml;套扎共行68例次,每例1~3次,平均1.4次,套扎217处.治疗成功率100.0%.9例(24.3%)出现胸痛,3例(8.1%)出现上腹不适,未有异位栓塞发生,随访3个月未有再发出血患者.31例3个月后复查胃镜,见胃底曲张静脉消失或明显减轻,食管静脉曲张减轻及红色征消失.结论 组织胶注射联合套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大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大量的呕血或(和)黑便,病情凶险,迅速出现失血性休克,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并发症,病死率高达50%.随着内镜下止血及新型降门脉压止血药物的应用,上述情况有所下降,但在基层医院,由于技术设备条件限制,操作人员的经验不足,患者经济负担能力有限等因素的制约,这两种切实可行的止血方法应用不多,仍使用垂体后叶素加三腔两囊管(SB 管)止血,亦能取得一定的效果.我院1997年1月至2002年5月接诊72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大出血患者,分别应用善得定及垂体后叶素加 SB 管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严重并发症 ,出血量大 ,病死率高 ,据报道死亡率高达 50 %左右[1] ,对静脉曲张出血病人进行及时系统的监护 ,是有效治疗的重要内容。对我院 1994年6月至 1999年 10月收治的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 356例进行分析 ,提出相关的监护措施。1 临床资料   356例病人均以上消化道出血收入院 ,经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肝硬化。其中肝炎后肝硬化 185例 ,酒精性肝硬化 10 7例 ,其它原因 6 4例 ;男 2 79例 ,女 59例。年龄 31— 75岁 ,平均55岁 ,肝功能Chi…  相似文献   

11.
胃镜下套扎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熊锦华  陈力强  范公忍 《医学综述》2013,19(11):2075-2076
目的探讨胃镜下套扎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2月至2011年8月由北京军区总医院收治的采用胃镜下套扎术治疗的EVB患者54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采用药物保守治疗的EVB患者54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止血成功率、病死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再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止血成功率100%(54/54)高于对照组的83.33%(45/5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6.67%(9/54)低于对照组的42.59%(23/5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9.2±2.0)d,少于对照组的(18.1±3.3)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死亡,对照组死亡4例;观察组再出血率为5.56%(3/54),对照组为24.07%(13/5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镜下套扎术具有止血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再出血率低、住院时间短的显著优势,是治疗EVB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度食道静脉曲张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重度食道静脉曲张但未发生过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患者103例依照自愿原则进行预防性套扎治疗(63例)或不进行套扎治疗(40例),按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B、C分别观察疗效。结果:进行预防性套扎患者A级29例患者2年内无1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B级24例患者2年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5例,c级10例患者2年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4例并死亡;未进行预防性套扎患者A级20例患者2年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9例,B级13例2年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10例死亡5例,C级7例患者2年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7例均死亡。结论:预防性套扎最大限度地防止肝硬化重度食道静脉曲张患者发生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或延缓首次出血出现的时间,是治疗肝硬化重度食道静脉曲张的安全、可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胃底食管曲张静脉栓塞术后仍有食管静脉曲张的患者联合内镜下套扎治疗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对肝硬化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病人,应用TH胶为栓塞剂经皮肝穿行胃底-食管曲张静脉栓塞术、部分脾脏栓塞术后仍有食管静脉曲张的32例患者,择期行内镜下套扎。结果所有患者PTVE+PSE术均成功,套扎术仅有一例患者行2次套扎,余均为1次。2个月后,胃镜及钡餐检查,食道静脉曲张消失率为83.23%,余者均有明显缓解。随访3~18个月仅1冽因胃粘膜病变出血,余者病情稳定。结论内镜下套扎是经皮TH胶栓塞的重要延续和补充,TH胶栓塞术又减少了EVL的次数及风险。联合手术安全,创伤小,止血率高,再出血率低,是治疗肝硬化后食道胃底静脉拍张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行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食管静脉曲张出破裂出血行胃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56例共接受109次内镜套扎治疗,其中生存期超过3个月的52例患者中,平均套扎次数1.95次(其中1例患者套扎达10次)。按照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再出血率为A级10%,B级19.2%,C级35%.患者术前术后肝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肝功能分级是术后再出血的重要影响因素,套扎手术不会对肝脏造成急性肝损伤,内镜套扎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可有效根除或减轻食管静脉曲张,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应用内镜下静脉结扎术治疗门脉高压所致食道静脉曲张出血24例。其中活动性出血13例经结扎后出血停止,即刻止血率100%。有18例接受2~5次结扎治疗,食道静脉曲张完全消除或减轻至Ⅰ°,有效率75%,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此方法安全、疗效肯定、操作简单,对肝功能不良不能耐受手术者或开腹手术后复发出血者是最佳治疗方法之一。本法有一定复发率,强调随诊和跟踪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内镜下食管套扎术治疗肝硬化致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进行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因肝硬化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3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0例。对照组按常规予以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内镜下食管套扎法治疗。对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安全性及治疗依从率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中未出现死亡病例,观察组显效88例,有效58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91.2%高于对照组的79.4%总有效率,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仅有10.0%的研究对象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性( 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92.5%优于81.9%的对照组治疗依从性,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肝硬化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中食管套扎术较药物治疗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治疗依从性高等优势,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在接受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后注射奥曲肽预防曲张静脉早期再出血的疗效。方法:84例肝硬化伴活动性出血或具有最近出血征象的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单一治疗组4 2例,奥曲肽和套扎联合治疗组4 2例(奥曲肽50 μg静脉注射,随后2 5μg/h静脉点滴3d)。结果:30d内单一治疗组发生再出血1 7例,其中1 6例发生在4 8h内,再出血率为1 7/42 ( 4 0 % ) ,联合治疗组发生再出血4例,均在4 8h内,再出血率为1 0 % ( 4 /42 ) (P <0 . 0 5)。结论:奥曲肽可以显著减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后早期再出血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曲张静脉套扎术(EVL)、硬化剂注射(EVS)及套扎序贯硬化剂注射(EVLS)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8例诊断为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分为EVL组68例、EVS组67例及EVLS组73例,术后随访1年,观察食管静脉曲张急诊止血率、近远期再出血率、复发率及其并发症发生率(包括严重吞咽困难、食管狭窄、食管溃疡出血、持续性胸骨后痛疼等)。结果3组患者急诊止血率及近期再出血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食管静脉曲张远期再出血EVLS组4例(5.5%)、EVL组21例(30.9%)及EVS组12例(17.9%),远期再出血率EVLS组最低(P<0.05),而EVL组与EV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静脉曲张复发EVLS组14例(19.2%)、EVL组32例(47.1%)及EVS组22例(32.8%),EVLS组较EVL组低(P<0.01),而EVLS组与EVS组及EVL组与EVS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发生并发症EVS组29例(43.3%),EVLS组19例(26.0%),EVL组18例(26.5%),EVS组并发症发生率最高(P<0.05),EVLS组与EV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EVB,EVLS与EVL或EVS相比更具优势,保证了较高的急诊止血率,有效降低复发率及远期再出血率,同时避免了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硬化Child-Pugh A级患者预防性经内镜食道曲张静脉套扎(EVL)对门静脉血流量和肝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方法:对16例Child-Pugh A级患者食道曲张静脉行预防性EVL,套扎前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门静脉血流参数定量测定,并结合肝功能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门静脉血流量由套扎前的994.86±175.03mL/min升高至套扎后三个月的1070.45±217.61mL/min和六个月的1074.93±224.09mL/min,患者血清白蛋白浓度、总胆固醇浓度以及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均较套扎前显著改善;门静脉血流量的增加同上述肝功能指标的改善,呈显著直线相关。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准确评价EVL术前后门静脉血流参数的变化,预防性EVL可以通过增加门静脉血流改善Child-Pugh A级患者的肝功能。  相似文献   

20.
内镜下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评价内镜下硬化疗法(EVS)、套扎疗法(EVL)、硬化与套扎结合(EVS EVL),治疗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 68例患者分为三组,硬化剂组9例,套扎组28例,联合治疗组21例。结果 三种方法止血率分别为68.4%,85.7%,90.4%,食管静脉消失率分别为89.4%、67.8%、95.2%。结论 内镜下治疗是控制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消除食管静脉曲张的有效方法,套扎与硬化结合可作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