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急救中外固定架固定术的可行性。方法:根据骨盆不稳定型骨折的Tile创伤分类,对从2001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36例进行分类并采用外固定架治疗。结果:本组36例,术后3d死亡1例,失访2例,33例获得3月-24月随访,总优良率为84.8%(28/33)。结论: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特别是合并循环不稳定者,必须在伤后早期妥善固定这一概念和做法仍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致使部分骨盆骨折大出血得不到控制,以至休克程度加重,引发脂肪栓塞综合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因此,强调在急诊科救治时及早固定不稳定型骨盆骨折至关重要。同时,外固定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便于护理早期离床,并发症少等优点,易于基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李明凯  张利   《中国医学工程》2012,(8):69+71-69,71
目的探讨骨盆外固定架对不稳定骨盆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2011年8月急诊治疗骨盆外固定不稳定型骨盆骨折22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21-32min,平均23min。22例患者均于骨盆固定术后3-7h休克纠正,1例死于严重多发伤,3例C型骨折患者在病情稳定后行内固定治疗,余18例以床旁外固定或外固定器加骨牵引为终末治疗手段,无外固定架松动、脱钉、断钉等发生,未发生骨折再移位、不愈合及迟缓愈合。疗效优14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85.7%。结论盆外固定器可迅速减少骨盆容量,有效控制出血,整复、稳定骨折及脱位,避免周围组织再损伤,操作时间短,创伤小,部分患者可为骨盆骨折终末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稳定骨盆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6月~2012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65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结果 6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5月,平均16.3月,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根据影像学Matta法和功能恢复情况评价,优48例,良7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88.7%.结论 不稳定骨盆骨折并发血流动力学不稳的患者宜尽早使用外固定架固定骨盆,病情平稳后根据情况选择内固定治疗.早期及时的复苏、序贯合理的固定技术以及循序渐进的个体化康复治疗是不稳定骨盆骨折治疗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外固定架治疗骨盆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57例不稳定骨盆骨折采用外固定架配合松质骨螺钉固定治疗。结果:5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3例针孔局部浅表感染,3例骶髂部暂时性疼痛,Ⅱ度压疮,均骨性愈合,平均下床活动时间35d。结论: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外固定架配合松质骨螺钉固定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微创,固定稳定,有利早期下地活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外固定技术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外固定技术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骨科2009年1月~2011年8月收治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27例,采用外固定架术治疗,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总优良率为85.19%.结论 外固定术具有微创、操作简单、并发症低的优点,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总结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经明确诊断后均行骨盆外固定架和锁定重建钢板内固定的联合手术治疗,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结果:36例患者经治疗后未发生死亡病例,经随访复查所有骨折均获骨性愈合,在去除外固定架和内固定钢板后的骨盆环位置较好。治疗效果为优27例,占75.00%;良8例,占22.22%;可1例,占2.77%;优良率高达97.22%。结论:采用钢板内固定和外固定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其疗效确切,效果显著,是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陕西医学杂志》2015,(4):474-475
目的:观察早期前后联合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09年11月至2014年10月,选取78例Tile C型骨盆骨折患者。参照Tile分型标准将78例患者分为:C1型40例,C2型26例,C3型12例。从患者受伤截止入院时间在30min到3d之间。入院随即以清创术结合骨盆外固定架固定术对患者创面和骨盆部进行处理;约1周后再行前后联合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以重建钢板开展前路固定,骶髂关节空心拉力螺钉对于后路进行固定。结果:采用Matta标准进行评价,解剖复位(骨折移位小于1mm)共59例,占总数75.64%(59/78);满意复位(移位范围在2~3mm之间)共15例,占总数19.23%(15/78),不满意复位(移位大于3mm)有4例,共5.13%(4/78)。结论:临床应用早期前后联合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对于Tile C型骨盆骨折,可有效维持骨盆结构稳定与促进复位,临床效果明确,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外固定架在不稳定骨盆骨折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月治疗的不稳定骨盆骨折32例(Tile 分型B型18例,C型14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4例;年龄32±8(21~56)岁。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15例,急诊应用骨盆外固定架固定22例中16例急诊外科或泌尿科手术,10例1-7天内应用外固定架固定,4例二期改用内固定或者外固定架结合内固定。将15例休克患者24小时内补液及输血量与1993年1月~1998年1月治疗的13例未早期应用外固定架固定骨盆骨折的休克患者补液及输血量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随访34.7±14.57(6~66)个月;6~8周后扶双拐下床行走,12周后拆除外固定架,所有骨折均愈合。其中7例后遗症:3例长期腰骶痛,1例Morel-Lavallee损伤患者小腿三头肌肌力4级、胫前肌及伸趾肌肌力2级、足下垂、结肠腹壁造口术及腰骶痛,3例勃起功能障碍。本组15例休克患者24小时补液3785.0±1239.35ml、输入全血和/或成分血1030.00±546.35ml,与1993年~1998年组13例休克者24小时平均补液5801.54 ± 783.86ml/人、输血5801.54 ± 783.86ml/人对比,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补液=0.000;P输血=0.000)。 结论:外固定架早期应用于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对循环稳定具有积极意义;亦可作为骨盆骨折最终固定物,可以获得良好治疗效果。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安全、有效的优点,可于各级医院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加有限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外固定架加有限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36例,外固定架在术后6~8周拆除,术后进行腕关节功能训练。结果:36例均获随访,时间为6~24个月。X线显示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后关节功能评价,优21例,良11例,可3例,差1例,总体优良率88.9%。结论:外固定架加有限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固定牢固、可靠,可有效防止骨折的再移位和丢失,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盆骨折5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骨盆骨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经验.方法 52例骨盆骨折,稳定型16例按骨折早、中、晚三期配合中医辨证用药保守治疗;21例严重骨盆骨折,及时休克治疗,处理合并伤,急诊行骨盆外固定架固定术,4例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结果 52例患者中49例治愈,3例死于失血性休克.随访3~36个月,所有骨折愈合,无骨盆畸形、尿道狭窄等后遗症.结论 及时补充血容量、多科协作、外固定支架固定骨盆环,能有效提高救治率,同时中药的应用对预后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  Patients with pelvic fractures are often treated in hospitals without the capacity to implement an open reduction internal fixation (ORIF). This often leads to pelvic malunion in patients with unstable pelvic fracture, shock or even death due to uncontrollable pelvic hemorrhage and unstable hemodynamics.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role of early external fixation (within 7 days) for patients with unstable pelvic fracture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32 patients with unstable pelvic fractures treated with early external fixation from January 2005 to January 2010 (Tile type B: 18 cases; C: 14 cases). The study comprised 28 males and 4 females, with a mean age of (32±8) years (range, 21–56 years). Of these patients, 22 were treated with emergency pelvic external fixation and 10 were treated with external fixation within 1–7 days. Fifteen cases suffered traumatic hemorrhagic shock. A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conducted to compare fluid infusion and blood transfusion volumes within the first 24 hours of these shock patients with another cohort of patients treated without early external fixation from January 1993 to January 1998.
Results  The average follow-up was (34.7±14.6) months (range, 6–66 months). Six to eight weeks after external fixation, patients could walk with crutches; by 12 weeks, external fixation was removed and all fractures had healed. Seven patients presented with sequelae, including 3 patients with long-term lumbosacral pain, 3 patients with erectile dysfunction and 1 patient with Morel-Lavallee lesion and other complications. The 15 shock patients in this study (2005–2010 group) required significantly lower volumes of fluid infusion and blood transfusion (Pfluid=0.000; Ptransfusion=0.000) as compared to the 1993–1998 cohort.
Conclusions  The early application of external fixation in unstable pelvic fracture patients positively affects hemodynamic stability, with outstanding efficacy as a final fixation option for unstable pelvic fractures.
  相似文献   

12.
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2003年6月至2008年3月38例骨盆骨折按Tile分类确定为不稳定性骨盆骨折,B1型5例,B2型7例,B3型4例,C1型8例,C2型9例,C3型5例。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其中B型骨折应用骨盆重建钢板固定,C型骨折应用骨盆重建钢板、骶骨棒和骶髂关节螺钉固定。结果38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9-29个月,平均15.4个月。骨折愈合,骨盆环无畸形,下地行走,无腰腿痛及步态异常;功能评分:优占83.4%;良占8.9%,可6.7%,优良率达到占93.3%。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可重建骨盆的稳定性和早期活动,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本组48例采用Letoumet分类法确定并行手术治疗。结果 随访6—36个月,按照Matta标准,优32例,良8例,可5例,差3例,优良率87-5%。结论 手术前明确骨折分类、手术时机适当,合适的人路和可靠的内固定及满意的复位是提高髋臼骨折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贾燕飞  冯卫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7,39(5):564-566,F0004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3年来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81例。固定方法有:前环骨折采用接骨板固定;后环骨折分离采用骶骨棒,重建接骨板,松质骨螺钉,经皮中空松质骨拉力螺钉固定。结果:81例病人全部能自主下地行走,无腰腿痛、患肢缩短等并发症。结论: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手术治疗的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术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8例不稳定骨盆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结果:浅表感染2例,髋关节异位骨化2例,全部病例随访4~26个月,无骨折不愈合、下肢短缩及旋转畸形等。结论:对不稳定骨盆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可以减少并发症,利于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2007-01~2011-01间,本院共收治19例经Tile分类确定为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并行手术治疗,术中使用重建钢板14例,使用重建钢板联合拉力螺钉5例。结果术后随访5~28个月,平均15.2个月。骨折愈合,患者满意。根据Mcars的影像学评价标准,本组骨盆解剖复位15例,复位满意4例。结论手术复位,合理的内固定可有效复位固定骨折,矫正畸型,恢复骨盆的稳定性,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骨盆外固定支架在急诊处理不稳定型骨盆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19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建立多路静脉通道,快速输血输液纠正休克,血压仍得不到稳定时,2例作骼动脉造影,1例作剖腹探查,全部急诊行骨盆外固定支架治疗。结果18例存活,1例死于失血性休克。随访1.5~3a,除1例C3型骨折行二期手术内固定治疗外,17例单纯应用骨盆外固定架治疗的患者骨折均愈合,平均随访10.5mo,根据骨折复位、疼痛、步态、肢体长度、髋关节活动度等分为优、良、可、差4级,优良率为88.9%。结论骨盆外固定架急诊处理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操作简单,有利于抗休克治疗,其临床疗效确切,早期稳定血流动力学,多种外科手段干预,可提高重度骨盆骨折的救治水平,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骨盆不稳定型骨折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 笔者科室2012年7月~2013年8月采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共29例,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评估骨折复位效果及功能情况.结果 本组29例患者,手术时间70~180min,出血量200~1200ml.随访4~13个月,所有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切口感染、骨髓炎、医源性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骨折全部愈合、无延迟愈合或畸形愈合发生.按Matta标准,所有患者骨折复位均为优.肢体功能评估依据Majeed评分标准,优25例,良2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3%.结论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应用于骨盆骨折具有操作灵活、固定效果可靠、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早期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远期疗效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尚需长期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