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尿道下裂患儿父母的焦虑及特质应对方式的情况,为尿道下裂患儿父母提供更好的心理及行为方面的护理.方法: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及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46例尿道下裂患儿父母进行调查.结果:尿道下裂息儿父母状态焦虑(TAT)均分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特质应对的积极应对(PC)、消极应对(NC)均分明显高于常模(P<0.001).患儿父母对比,PC无明显差异,NC母亲分值高(P<0.05);文化程度对比,高中以上PC分值高(P<0.01),初中以下NC分值高(P<0.05);职业对比,其他职业(包括工人、教师、军人、个体等)PC分值高(P<0.01),农民NC分值高(P<0.05).结论:重视尿道下裂患儿父母的焦虑程度及应对方式,有针对性采取心理干预,使其积极应对,减轻焦虑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地震灾害对灾区孕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减轻地震灾害对孕产妇的心理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地震灾区孕产妇心理状态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地震灾区孕产妇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地震严重的影响,焦虑、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地震灾区(P〈0.01)。结论:地震灾害给孕产妇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采取明确有效的干预措施,有助于降低孕产妇的焦虑、抑郁症状,促进正常分娩及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了解新兵入伍时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干预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新兵102例在心理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并与全军常模比较。结果:新兵心理干预后的SCL-90总分、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和恐怖分值显著低于心理干预前(P<0.05),但人际关系因子分值显著高于心理干预前(P<0.05);阳性项目数、阳性项目均分、躯体化、人际关系和偏执因子分值与全军常模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新兵集训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南战区军人的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部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10 113名南战区军人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①南战区军人症状自评量表总分为122.34±36.70;②海军躯体化、敌对分值明显高于陆军和空军(P<0.01),恐怖分值明显低于陆军和空军(P<0.05);空军强迫性、焦虑和精神病性因子分值明显高于陆军和海军(P<0.01);③干部的强迫性、焦虑分值明显高于士官和义务兵(P<0.01),躯体化分值明显低于士官和义务兵(P<0.01),义务兵恐怖分值明显高于干部和士官(P<0.01);④大学本科和大专学历军人的躯体化、恐怖分值明显低于初、高中学历军人(P<0.05,P<0.01),强迫性明显高于初、高中学历军人(P<0.01);⑤除躯体化和抑郁外,男性军人总分和各因子分明显高于女性军人(P<0.01);⑥17~18岁、23~24岁年龄段军人的心理状况较其他年龄段差(P<0.05,P<0.01);2年、6年、7年军龄段军人的心理状况较差(P<0.05,P<0.01);⑦独生子女军人的躯体化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P<0.05);未婚军人SCL-90总分、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因子明显高于已婚军人(P<0.05,P<0.01)。结论南战区军人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水平较好,需重点关注以下人群:初中、高中学历军人、17~18岁和23~24岁年龄段军人、2年、6年和7年段军龄军人、独生子女和未婚官兵。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肾病综合征(NS)患儿个性特征及与家长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方法:选择NS住院患儿53例为观察组,因"上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54例为对照组,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测评两组患儿的个性分值;对两组家长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心理健康水平;并分析家长心理健康情况对患儿个性特征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精神质(P)、情绪稳定性(N)、掩饰性(L)分值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除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等3个因子外,观察组家长SCL-90其余各项因子分值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家长(P<0.05,P<0.01)。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强迫、焦虑、恐怖因子进入P回归方程;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因子进入E回归方程;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因子进入N回归方程;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因子进入L回归方程。结论:NS患儿人格维度为情绪不稳定、神经质及对自己的行为有掩饰现象;家长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患儿个性特征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汶川地震伤员灾后心理障碍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地震灾后60天住院伤员心理障碍及对策。方法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48例住院伤员进行调查,分析焦虑和抑郁情绪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灾区伤员焦虑得分(标准分)为41.56±5.38,抑郁得分(标准分)为55.21±10.15,二者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33.80,41.88P0.01)。症状分级为:轻度焦虑2例,轻度抑郁20例,中度抑郁14例;青年组的焦虑(P0.01)和抑郁(P0.05)均值显著高于成年组;截肢组的抑郁均值显著高于非截肢组(P0.05)。不同性别、职业和文化程度伤员的焦虑、抑郁均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地震后60天伤员的焦虑和抑郁仍然严重,尤其是青年伤员和截肢伤者,因此有必要对地震伤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长期跟踪,并对焦虑及抑郁情绪严重者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了解某边防部队复转士兵复转前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边防部队复转士兵709例复转前1个月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评。结果:农村复转士兵躯体化、焦虑、敌对因子分值非常显著高于城镇复转士兵(P<0.01),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因子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城镇复转士兵(P<0.05,P<0.01)。非技术类士兵抑郁、焦虑、偏执因子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技术类士兵(P<0.05,P<0.01),强迫症状、恐怖因子分值显著低于技术类士兵(P<0.05)。义务兵复转士兵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因子分值非常显著高于下士、中士、上士及以上组,上士及以上复转士兵恐怖因子分值显著高于义务兵、下士和中士士兵。结论:复转对复转士兵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影响,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8.
坑道内外作业士兵心理健康状态与个性特征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军事坑道作业部队坑道内、外作业士兵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个性特征.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艾森克(EPQ)个性问卷,对某坑道作业部队的104名坑道作业士兵(坑道组)以及88名非坑道作业士兵(非坑道组)进行心理测评.结果 除恐怖因子外,坑道组SCL-90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非坑道组(P<0.05);非坑道组的躯体化、忧郁、焦虑、精神病性因子分显著高于青年常模(P<0.05),其他5项与青年常模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坑道组的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青年常模(P<0.05).EPQ测试的各维度中,坑道组神经质(N)分值显著高于非坑道组(P<0.05),掩饰(L)分值显著低于非坑道组(P<0.05),而内外向(E)和精神质(P)两个维度分值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坑道组SCL-90部分因子评分与EPQ量表的精神质(P)和神经质(N)呈显著正相关,部分因子评分与内外向(E)呈显著负相关,但各因子评分与掩饰(L)均无明显相关.结论 个性特征是影响坑道作业士兵心理健康状态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因人施教,针对士兵出现的心理问题积极地采取干预措施,并开展相应的心理训练,培养士兵更好适应军事环境的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9.
曹江蓝 《西南军医》2017,(2):194-195
目的 调查分析郑州某校高三住校生及走读生心理状况与考试焦虑情况,为提高高三学生心理应对能力、制定相应的心理卫生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考试焦虑量表(TAI)分别对郑州某中学高三312名住校生、72名走读生进行心理测评,应用SPSS软件对测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高三学生心理问题总检出率为32.6%,其中住校生检出率为34.9%,走读生检出率为22.2%;住校生在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症状因子上得分高于走读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校生TAI总分、TAI/W得分、TAI/E得分均高于走读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三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考试焦虑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结论 高三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和考试焦虑的现象,其中住校生考试焦虑情况和心理健康问题比走读生严重,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受阅训练官兵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部受阅训练官兵618例心理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评。结果:心理干预前,受阅训练官兵除敌对、强迫症状因子分值外,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分值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中国军人常模(P<0.05,P<0.01);而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因子分值显著低于中国军人常模(P<0.05)。心理干预后,受阅训练官兵敌对、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P<0.01),而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因子分值虽有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敌对、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因子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中国军人常模(P<0.05,P<0.01)。初中组敌对、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和偏执因子分值显著高于高中组和大专及以上组(P<0.05);高中组和大专及以上组SCL-90各因子分值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显著提高受阅训练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田艳艳 《西南军医》2010,12(4):627-629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对截肢患者情绪障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社会支持评分分组,社会支持总分〈35分为低社会支持组,〉45分为高社会支持组,比较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CL-BREF)评分情况,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70例伤性截瘫患者SSRS总分及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因子评分分别为:(38.31±4.94),(23.33±5.26)分,(11.25±3.21)分,(8.57±2.07)分。其中〈35分者(低分组)26例;〉45分者(高分组)20例;35~45分者24例。社会支持高分组截肢患者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评分,显著高于社会支持低分组,焦虑、抑郁状态明显低于社会支持低分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社会支持明显改善截肢患者的情绪障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和红细胞滤过指数在不同海拔的变化,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和一氧化氮的海拔性变化对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影响。方法:对不同海拔高度(西宁2 260m A组、刚察县3 300m B组、甘德县4 800m C组)320例健康人检测了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 NOS)、一氧化氮(NO)和红细胞滤过指数(EFI)。结果:随着海拔的升高,健康人HIF-1α水平和EFI上升,而i NOS和NO随之降低;甘德组HIF-1α水平(7.65±1.36)μg/L明显高于刚察组(5.39±1.02)μg/L和西宁组(4.18±1.14)μg/L(均P〈0.01),刚察组HIF-1α水平明显高于西宁组;甘德组血清i NOS和NO(5.86±1.43)μmol/L、(38.53±4.23)μmol/L明显低于刚察组(9.44±2.13)μmol/L、(47.85±3.77)μmol/L和西宁组(12.23±2.07)μmol/L、(59.23±4.01)μmol/L(均P〈0.01),同时刚察组i NOS和NO水平明显低于西宁组(P〈0.01);EFI随着海拔升高而增加[西宁组:(4.67±0.49)μmol/L、刚察组:(7.05±1.51)μmol/L、甘德组:(11.45±1.78)μmol/L],各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相关分析表明:EFI与HIF-1α水平呈正相关(P〈0.01);而与i NOS和NO呈负相关。结论:HIF-1α、i NOS和NO海拔差异性的形成在红细胞变形能力异常的病理生理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随海拔高度升高机体i NOS和NO水平的生物学特性进一步降低是导致海拔差异健康人红细胞流变形异常加重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飞行人员的焦虑状态,观察将心理干预应用于临床治疗工作的实用价值。方法将接受冯氏手法复位治疗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飞行人员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手法治疗前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无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2组飞行人员进行评定。结果2组飞行人员入院后SAS评分、血压和心率等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后的飞行人员SAS评分(27.9±5.3)分和住院天数(17.1±4.1)d均低于对照组飞行人员[(38.0±5.0)分,(23.9±6.2)d](P<0.01);干预组飞行人员收缩压(116.1±5.7)mmHg和心率(82.8±7.6)次/min亦低于对照组飞行人员[(120.6±5.1)mmHg、(98.3±6.7)次/min](P<0.01),2组飞行人员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飞行人员手法治疗前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70 kV管电压在头颅CT血管成像中的可行性。方法:80例临床疑似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40例患者行新双源 CT 70kV 头颅 CT 血管成像(70kV 组),另40例患者行120 kV 头颅 CT 血管成像(120 kV组)。测量每例患者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CT 值,计算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两名放射医师对所有病例以4分法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计算有效剂量(ED)。比较两组间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结果:70 kV组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的平均CT值[(511.1±93.8)HU,(459.1±83.4)HU]高于120 kV 组的 CT 值[(289.1±46.6)HU,(260.9±43.4)HU,P<0.001]。70 kV 组图像噪声[(18.3±2.1)HU]高于120 kV 组[(8.7±1.0)HU,P<0.001],70 kV组的SNR颈内动脉,CNR颈内动脉及SNR大脑中动脉,CNR 大脑中动脉(28.3±6.1,26.2±5.9及25.4±5.3,23.3±5.2)低于120 kV组(33.9±7.5,30.1±7.1及30.7±7.4,26.9±6.9,P<0.05)。70 kV组的主观评分(3.5±0.7)与120 kV组(3.6±0.5,P=0.22)无显著性差异;两组读者间一致性为中等(kappa值=0.54,0.59,P<0.001)。70 kV组与120 kV组ED分别为(0.2±0.0)、(1.2±0.1)mSv(P<0.001),辐射量降低了80%。结论:70 kV管电压在头颅CT血管成像中是可行的,能在降低辐射量的同时保持足够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在以SPECT/CT测定GFR时用CT直接测量肾脏深度代替传统的Tonnesen公式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 49例患者在接受肾动态显像的同时进行腹部CT平扫,测量两侧肾的深度.将所测值与传统的Tonnesen公式值和SPECT侧位平面图像测量值进行比较,然后将CT和SPECT测得的肾脏深度数据代入到Gates法GFR测量软件中,观察肾脏深度改变对GFR测定值的影响.采用配对t检验对Tonnesen公式法和SPECT测量法测得的肾脏深度值及各自深度值对应的GFR与CT法测得的相关数据间差异进行比较,对Tonnesen公式误差、SPECT测量误差与肾脏深度的关系采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CT测得的肾脏深度分别为右肾(7.04±1.15) cm,左肾(7.18±1.15) cm.与CT测量值相比,Tonnesen公式法低估了肾脏深度[右肾:(5.77±0.90) cm,t=- 11.50,P<0.01;左肾:(5.74±0.88) cm,t=12.20,P<0.01],而SPECT测量值则高估了肾脏深度[右肾:(7.40±1.15) cm,t=5.19,P<0.01;左肾:(7.49±1.19) cm,=5.14,P<0.01].Tonnesen公式法误差与肾脏深度呈正相关(右肾:r =0.62,P<0.01;左肾:r=0.73,P<0.01),而SPECT测量误差与肾脏深度不相关(右肾r =0.26,P>0.05;左肾r=0.38,P<0.01).Tonnesen公式法得到的两侧肾脏深度差为0.03 ~0.05 cm,而SPECT和CT得到两侧肾脏深度差分别为0.54±0.33(0.01~1.28) cm和0.62±0.45(0.01~1.60) cm.Gates法采用Tonnesen公式肾脏深度低估了GFR,与CT所测肾脏深度对应的GFR相比,误差百分比分别为右肾(-20.92±11.28)%(t=-6.99,P<0.01),左肾(-23.71±7.71)%(t=-8.73,P<0.01);采用SPECT测量则高估了GFR,对应误差百分比为右肾(5.23±9.64)%(t=2.72,P<0.01),左肾(8.93±9.29)%(=5.21,P<0.01).结论 采用SPECT/CT的CT功能精确测量两侧肾脏深度,有助于提高Gates法GFR测定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CTO)患者SPECTG—MPI相位图,探讨其在CTO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中国CTO俱乐部的21例CTO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7~77(平均56.6)岁]。患者术前完成^99Tc^m-MIBIG—MPI和^18F—FDG心肌代谢显像。应用G—MPI所测LVEF评价左心室功能,并将患者分为2组:正常组(11例,LVEF〉60%)和非正常组(10例,LVEF≤60%)。采用两样本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2组患者的LVEF、灌注/代谢缺损、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参数,分析CTO患者中同步性参数[峰相位,相位标准差(SD),相位图带宽、偏斜及陡度]与LVEF的线性相关性。结果21例CTO患者闭塞时间为3—60个月,相位SD和相位图带宽均高于健康参考值,分别为(30.8±28.3)°与(14.2±5.1)°,t=3.09;(58.1±39.4)°与(38.7±11.8)°,t=2.61,均P〈0.05。这2个参数与LVEF均呈负相关(r=-0.785、-0.883,均P〈0.01),而相位图偏斜和陡度与LVEF均呈正相关(r=0.755、0.666,均P〈0.01)。正常组患者LVEF高于非正常组患者:(69.3±4.7)%与(44.7±13.0)%,t=-5.65,P〈0.01;灌注缺损比例低于非正常组:4.0%与16.0%;Z=-2.23,P〈0.05;代谢缺损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2,P〉0.05)。正常组相位SD及相位图带宽显著低于非正常组,分别为(18.7±19.0)°与(44.2±31.6)°,t=2.21;(36.4±12.7)°与(82.1±45.4)°,t=3.08,均P〈0.05。相位图偏斜、陡度正常组高于非正常组-5.11±0.75与3.55±1.05,t=-3.89;30.77±10.49与15.66±10.12.t=-3.35,均P〈0.01。结论CTO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较健康人差,核素显像相位图同步性参数可有效预测左心室泵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腹腔镜及开腹子宫肌瘤剔除的手术效果和成本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乌鲁木齐总医院107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效果、总成本及其构成。其中腹腔镜54例,开腹53例。结果:①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与开腹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②腹腔镜组直接医疗费用为(6255.99±739.55)元,高于开腹组(5675.55±569.64)元(P〈0.01);腹腔镜组直接非医疗费用为(475.76±126.94)元,低于开腹组(559.09±128.97)元(P〈0.05);腹腔镜组误工费为(1358.57±257.68)元,低于开腹组(2158.34±274.52)元(P〈0.01);腹腔镜组总计费用为(8090.32±968.75)元,与开腹组(8410.45±684.98)元差异未达显著性水平(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恢复快,成本并不比开腹手术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对人体眼内压(IOP)的影响,以避免不适当的机械通气对眼的损伤。方法:选择ASAI-II级择期手术患者10例。术前无中枢、心、肺、肝、肾疾患及眼外伤、青光眼等眼部疾病史。采用阻滞麻醉加健忘镇痛气管内插管法。术中间断静注γ-OH维持睡眠。以Drager SA-2型麻醉机行间歇正压通气(IPPV)或不同压力值的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5cmH2O及10cmH2O)。分别于通气前、通气20min及撤机20min记录监测指标。结果:3种不同通气条件下,中心静脉压(CVP)及IOP在上机20min均比基础值上升(P〈0.01)。IPPV时,IOP从(1.7±0.2)kPa升至(2.0±0.3)kPa,PEEP为5cmH2O及10cmH2O时,IOP分别从(1.8±0.2)kPa升至(2.5±0.2)kPa和(1.9±0.2)kPa升至(2.9±0.3)kPa。3种通气方式间亦有显著差异(P〈0.01)。全部指标在撤机20min时均恢复至基础水平(P〉0.05)。CVP与IOP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R=0.61,P〈0.01)。结论:严重眼外伤,内眼手术要求术后避免高眼压者和青光眼者若需机械通气,最好选用IPPV,必须用PEEP时,呼气末正压勿大于10cmH2O,通气中应监测IOP,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季德胜蛇药辅助治疗丹毒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每日均输注青霉素800万U(如青霉素过敏用阿奇霉素0.5g)。分别外用季德胜蛇药和硫酸镁。观察记录患者痊愈时间,发热消退,红肿缓解,疼痛缓解及白细胞恢复正常的时间,同时比较两组的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85.0%(P〈0.05)。治疗组痊愈时间,发热消退时间,红肿消退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和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8.95±1.06、1.70±0.838、8.13±1.09、7.83±1.26、4.77±1.07)d,而对照组分别为(13.50±1.50、5.20±0.939、12.61±1.84、12.73±1.68、9.38±1.37)d。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季德胜蛇药辅助治疗丹毒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测定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心肌损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154的表达水平,并与C反应蛋白(CRP)、心肌损伤指标之间进行相关分析,探讨CD154与患者炎症状态、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①32例2010年4—10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SLE患者,男2例,女30例。②给予心脏彩超测定左房前后径(LA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前后径(LVDd)、左心室重量指数(LYM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电图检查,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CK—MB、肌钙蛋白(cTnI),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CD154的表达水平。③根据心脏彩超、心电图检查、CK—MBII、肌钙蛋白结果,将有心肌损伤指标阳性的患者分为A组(20例),心肌损伤指标阴性的患者分为B组(12例);20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④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Spearman相关法,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1个因变量和多个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①A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154的表达水平为(29.1±10.8)%、CRP为(68.4±12.2)mg/L均明显高于B组(11.9±8.2)%、(36.9±11.5)meCL,P〈0.01;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154的表达(5.9±2.2)%显著低于A、B组,P〈0.01。②A组CK-MBⅡ为(9.7±3.6n)ng/ml、cTnI为(0.43±0.21)n加nl、IVST为(11.8±3.2)mm、LVMI为(110.51±18.64)g/m^2显著高于B组CK—MBⅡ为(2.3±0.8)ng/ml、cTnI为(0.22±0.09)ng/ml、IVST(9.6±1.1)mm、LVMI(90.78±9.53)g/m2(P〈0.01);A组LVDd(50.3±6.6)mm、LAD(32.4±5.4)mm、亦高于B组LVDd(46.4±3.1)mm、LAD(28.2±4.6)mm(P〈0.05);A组LVEF(56.2±14.8)%显著低于B组LVEF(64.7±10.3)%(P〈0.01)。③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154的表达水平与CRP、CK—MBII、cTnI、LVDd、LVIMI、IVST、LAD呈正相关[γ=0.343,γ=0.315,γ=0.437,γ=0.364,γ=0.448(均P〈0.01);γ=0.266,γ=0.216(均P〈0.05)];与LVEF呈负相关(γ=-0.346,P〈0.01)。结论SLE合并心肌损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154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无心肌损伤患者,并与炎症、心肌损伤明显相关,提示CD154在SLE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可能会成为SLE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重要预测指标,进一步研究可能会为SLE心肌损伤带来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