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体重、皮肤的温度、太阳照射的角度是维生素D水平其中的决定性因素。2010年底当一个医学研究会(IOM)的小组制定出人们期待已久的维生素D的应用建议时,其中的一条信息是,大多数美国人的血液中已证明对保护骨骼有益的维生素循环可能是充足的。但在2011年,国家卫  相似文献   

2.
新观点     
复合维生素是糖尿病患者的好帮手 糖尿病患者每天服用复合维生素可能避免感冒和其他小感染。40%的美国人经常服用某种维生素或矿物质补充剂,尽管几乎没有科学证据显示这真能增进健康,但有些研究确实表明复合维生素能增强免疫功能,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常常得不到足够营养,感染的危险稍稍增大,因此巴林格的小组研究了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是否能预防小型感染。  相似文献   

3.
维生素D水平是目前一个热门的话题,低水平的维生素D与很多类型的状况如认知功能下降、骨折或心脏疾病有关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需要将维生素D水平检查纳入常规检查中。美国预防服务专责小组称,目前没有证据显示检测会帮助到看起来健康的人们。该组织将这个首次发布的指南方针发表于2014年11  相似文献   

4.
维生素D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但是近期对维生素D的热门话题却很多,这当中有不少的现象值得提醒我们注意。因此,选择一些这方面的论述,可能对我们的健康有所帮助。近期这一热议推向高潮的起始是2007年提出的正常人每日摄入维生素D的死亡率大约比没有正常摄入的人低7%的一项研究。一年后,一个专题的研究发现,当维生素D水平低的女性患上乳腺癌时,她们的死亡几率要比维生素D水平正常的女性要高得多。这消息令人惊讶。但同样令人惊讶的是,事实上许多男性,妇女和儿童血液中这一重要维生素含量都不足。情况有多严重?数据表明,我们许多人并没有得到我们需要的维生素D。例如,2007年的一项研究发现美国北部育龄妇女中54%的黑人妇女和42%的白人妇女维生素D水平不足。这些调查结果使美国儿科学会将儿童的维生素D摄取建议提高了一倍,并导致许多医生建议成年患者提高他们的维生素D摄入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2006年和2007年地方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社会组织和社区小组的情况,提出更好的动员和支持社会组织和社区小组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对策建议。方法利用《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中期评估工作所收集的相关信息,辅以文献研究。结果参与艾滋病防治的社会组织和社区小组数量不断增加,从2006年的637个增加到2007年的789个,开展的项目数也从2006年的5 275个增加到12 023个。但社会组织和社区小组的地区分布差异较大,以省为单位数量从几个至几十个不等。大多数社会组织和社区小组资金以项目方式获得,自身筹资能力弱。结论社会组织和社区小组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参与程度不断深入,在防治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建议加强对社会组织和社区小组参与艾滋病预防的规划、指导和管理,加强对社会组织和社区小组的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社区小组在艾滋病防治中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6.
最近5年,人们关于维生素D对健康益处的认识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已从维生素D经典的调节矿物质代谢和防治佝偻病的作用扩展到更为广泛的作用,包括调节骨骼健康和预防骨骼疾病(如骨质疏松等)。然而,维生素D的骨外作用更引人瞩目。尽管维生素D作用的多样性已被公认多年,但我们对维生素D非经典作用的新观点源自于两个最新的概念:第一,维生素D的缺乏是一个全球性问题,这促使人们去研究循环中维生素D水平不足对健康的影响,以及维生素D缺乏与多种慢性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和常见肿瘤之间的关系。第二,在支持维生素D对人类健康起更广泛作用这一观点的体外研究和动物实验中,都强调维生素D的免疫调节和抗肿瘤功效似乎依赖于维生素D的局部活化。从而得出结论,维生素D的许多非经典作用并不依赖于传统的内分泌方式,而对局部维生素D水平的变化更为敏感。本文就这些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具体阐述了最新认可的维生素D对免疫系统的作用,同时也突显了将这些作用应用于临床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评价住院老年患者补充维生素A、C、E前后的营养和免疫状态。方法 30例患者均因中风住院治疗三个月以上。研究时无活动性内科疾病,不包括导尿、患褥疮及接受影响免疫功能药物的患者。患者随机分为接受一份含有安慰剂或维生素C100mg、维生素A8000u和维生素E50mg的维生素饮料28天。补充前后评价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用二硝基酚肼法分光光度计测定白细胞维生素C,高性能测试液体光  相似文献   

8.
在仰光附近OKPO村,继横向研究后,在50%的蛔虫感染人群中,随机抽样编组,进行蛔虫再感染的纵向研究。研究组随机分成两小组,即间隔6个月驱虫组和间隔12个月驱虫组。第Ⅰ小组包括41户共147人,第Ⅱ小组包括40户共150人。第Ⅰ小组,将粪检虫卵与虫卵计数和左旋米唑驱虫综合起来研究。方法如下:(1)分别在第7天、1个月和每间隔6个月一次,连续两次,收集粪便标本,直接涂片镜检或用Ridley & Hawgood浓集法查虫卵;(2)对虫卵阳性标本用WHO透明纸厚涂片法计数虫卵;(3)每隔6个月给感染者予左旋米唑驱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评价补充普通维生素D对于预防跌倒的意义。方法检索MEDLINE、Cochranes等数据库,纳入老年人补充普通维生素D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Stata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项临床试验,包括5949例研究对象。补充高剂量维生素D可降低跌倒风险,补充低剂量维生素D对跌倒风险无显著影响;12个月高剂量维生素D补充组跌倒人数略低于安慰剂组,12个月高剂量维生素D补充组跌倒人数低于安慰剂组;高剂量维生素D2补充组跌倒人数明显低于安慰剂组,高剂量维生素D3补充组跌倒人数略低于安慰剂组。结论补充较高剂量普通维生素D可降低老年人群跌倒发生率,但需进一步明确高剂量维生素D有效范围。  相似文献   

10.
<正>维生素是一类调节人体生物学功能、维持健康所必需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维生素不仅是保证运动员身体健康的必需物质,而且是获得良好运动能力的促进因素,同时运动过程中维生素在体内的代谢会发生一些变化〔1〕。因此关于运动与维生素的研究较多。然而,以往的文献大多是从某种维生素与运动的关系或运动的某一方面与维生素的关系这两个角度进行研究,不够系统全面。为此,本文从多个视角对运动与维生素的关系进行系统分析和阐述,以期为运动营养补充提供理论依  相似文献   

11.
维生素 D 是目前所知唯一能转变成激素形式的维生素。它是类固醇,其主要活性形式以一种与其它类固醇激素完全相同的方式起作用。如机体能得到充足的紫外线照射,则不需从饮食获取。不论是皮肤合成还是来自饮食的维生素 D_3,都必须成为具有活性的代谢产物才能发挥作用。第一个活化步骤主要在肝脏进行,维生素 D_3转化成25-OHD_3(25羟胆骨化醇)。  相似文献   

12.
维生素D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肠、骨、肾等经典靶器官组织以外的一些组织的特异性维生素D受体的发现,维生素D的一些新功能亦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维生素D的免疫调节功能。维生素D作用于免疫反应的多个环节,能够调节T细胞介导的多种免疫性疾病。1,25-(OH)2D3有可能作为一种新型的免疫调节剂达到防治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作用,而不致引起广泛的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13.
近日发表于美国《糖尿病护理》杂志的一份研究报告称,在饮食中添加维生素K剂.可显著减轻老年男性的胰岛素抵抗,这一研究结果是在基于历时36个月的对照实验及随访后得出的。不过,由于没有检测添加维生素K剂对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的影响等因素,该项研究也具有一定局限性。研究者认为,目前已有较充分的依据证明维生素K剂对老年男性胰岛素抵抗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根据整体护理的原理,我院在内二科选择了小组护理的方式,实施整体护理。按照患者的病情及床位,将护士分成3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10~15个患者,每个小组由1名具有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任小组长,再根据工作量配备护士、护理员和护生。每个小组的成员要全面掌握所分...  相似文献   

15.
维生素B族包括8个成员: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B6、叶酸、维生素B12、生物素和泛酸,他们都有各自的功能。人们需要维生素B族来保证神经系统的正常工作,尤其维生素B6和B12还与红细胞的形成有关。有研究表明,维生素B族还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脏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维生素D缺乏在世界范围内非常普遍,目前研究显示维生素D同多种疾病密切相关。维生素D通过作用于维生素D受体发挥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显示维生素D缺乏同高血压病、冠状动脉疾病、心衰以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相关,其中维生素D与高血压的研究涉及多个方面,但其具体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本文将对维生素D与高血压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来源人体的维生素D主要来自饮食中的D_2,D_3.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存在于鱼肝油、卵黄内;部分来自自身皮肤产生的D_3。但维生素D_2和D_3尚非真正发挥维生素D作用的物质,它需要经过两个羟化反应才能发挥生理作用。维生素D由皮肤或肠道转运至肝脏,在C_(25)位上羟化转变成25(OH)D_3,然后再经过肾脏转变成活性最强的维生素D代谢产物1,25(OH)_2D_3。肾脏的羟化反应是由1-羟化酶完成的,主要是发生在肾近  相似文献   

18.
正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我国是全球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1-3])。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也是一种类固醇激素,除具有调控钙、磷代谢和骨稳定状态等作用外,还参与宿主防御、炎症、免疫调节和修复等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4])。研究表明:维生素D能作用于各种免疫细胞表面的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通过增强T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的作用来调节免疫系统~([5-7])。本研究拟以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检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液维生素D、T淋巴细胞水平,探讨维生素D在继发性肺结核病情进展加重及免疫系统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普通维生素D及活性维生素D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躯体功能、肌力及跌倒风险的干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40例60岁以上、可独立行走的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平均分为普通维生素D组(钙800 mg+维生素D3800 IU/d)和活性维生素D组(钙800 mg+1,25双羟维生素D30.5μg/d);随访观察12个月,分别在干预前、干预6个月和12个月后行简易躯体能力测试(short physical performance battery,SPPB)、手持式测力仪(hand-held dynamometer,HHD)测试握力、跌倒效能量表评分(modified falls efficacy scale,MFES)及血钙、血磷、血肌酐检测;在干预前、干预12个月后行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检查;记录12个月跌倒次数、跌倒致骨折发生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普通维生素D组获得随访103例(男性17例,女性86例),活性维生素D组获得随访105例(男性18例,女性87例)。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SPPB评分[普通维生素D组(7.45±2.45)分vs.活性维生素D组(7.80±2.21分)]、握力[普通维生素D组(21.04±5.66)kg vs.活性维生素D组(21.96±6.12)kg]及MFES[普通维生素D组(7.09±1.62)分vs.活性维生素D组(7.19±1.63)分]较干预前提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个月后,与普通维生素D组SPPB(8.01±2.45)分和MFES(7.38±1.61)分相比,活性维生素D组SPPB(9.33±2.18)分和MFES(8.42±1.63)分提高更明显(P0.05)。干预12个月后,活性维生素D组腰椎BMD(0.790±0.105)g/cm2较干预前(0.756±0.107)g/cm2较干预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维生素D组腰椎及髋部BMD均无明显改善。随访期间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维生素D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肌力及躯体能力,降低跌倒风险;活性维生素D改善躯体能力和降低跌倒风险效果更佳,并且能够有效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腰椎骨量。  相似文献   

20.
<正>维生素C也叫抗坏血酸,是存在于许多新鲜水果蔬菜中的一种重要营养物质。它是一种水溶性的维生素,它能很快被人体吸收并进入血液,但无论食用多大剂量,维生素C都会很快流失。因此,要维持血液中充足的维生素C含量(这点对于人体免疫系统至关重要),就必需在一天内分段补充维生素C。补充维生素C可以说是心血管健康的保护神。维生素C为什么会对心血管健康有帮助呢?维生素C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