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颌下腺炎是摘除颌下腺的常见适应证。口外入路摘除颌下腺仅适用于导管远端结石,此手术方法可有残余导管炎、残余囊肿及神经受损等并发症。本文介绍一种摘除颌下腺的新的手术入路。 材料和方法 选择31例经口内入路摘除颌下腺的患者,包括伴有涎石的慢性颁下腺炎22例,不伴涎石的慢性颌下腺炎5例,伴舌下腺囊肿者1例和3例良性多形性腺瘤。  相似文献   

2.
颌下腺导管结石临床上较多见 ,常常是与颌下腺炎合并存在 ,从而影响了颌下腺的功能。临床治疗阻塞性颌下腺炎通常是采用单纯取石术。现将我院近年来对该类病例治疗的效果简要作出评价。1 材料和方法(1)材料 :选择 1990~ 1997年我院诊治的颌下腺导管结石患者 2 0例 ,其中男性 9例 ,女性 11例 ,年龄 2 1~ 6 0岁 ,平均年龄 40 .5岁。全部病例均经过 X线和手术证实为颌下腺导管阳性结石。记录患者的年龄 ,详细病史 (第 1次发作日期 ,阻塞症状持续时间 ) ,结石大小及导管部位和取石后的随访情况 (包括 X线的检查 )。(2 )方法 :全部病例均采用…  相似文献   

3.
老年性慢性颌下腺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老年性慢性颌下腺炎的临床特点和其诊治。方法收集年龄在50岁以上、临床诊断为颌下腺肿瘤、术后病理诊断为慢性炎症的患者。X线检查无结石、无舍格伦综合征及相关自家免疫性疾病。结果35例的临床表现均为无意发现颌下区肿块,其与进食无关。病理表现为腺泡破坏、慢性炎症细胞浸润,有的闰管腔内存在微小钙化。结论老年患者颌下腺肿块、影像学检查无结石和占位性病变,应考虑诊断老年慢性颌下腺炎,不必切除颌下腺。  相似文献   

4.
舌下腺囊肿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厚重 《口腔医学》2009,29(4):221-222
目的探讨舌下腺囊肿诊断,分析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舌下腺囊肿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92例舌下腺囊肿中舌下型69例,口外型16例,哑铃型7例。误扎颌下腺导管导致慢性颌下腺炎1例,1年后摘除颌下腺;颌下腺导管流脓经反复治疗未愈半年后作颌下腺摘除1例;术后舌下腺囊肿复发2例。结论舌下腺手术治疗存在颌下腺炎、颌下腺导管误伤等并发症,单纯行舌下腺囊肿摘除可引起舌下腺囊肿的复发,手术完整摘除舌下腺是治疗舌下腺囊肿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涎腺内镜在慢性颌下腺炎诊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涎腺内镜对107例(109侧)慢性颌下腺炎进行诊治,了解其导管壁和导管内变化,明确发病原因。对非阻塞性病例,进行导管加压冲洗扩张术及庆大霉素灌注;对阻塞性病例,去除阻塞物(结石、异物、脓栓等)。术后随诊,以颌下腺是否复发肿胀为判断依据,评价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结果:107例中有105例成功进行了107侧颌下腺导管的内镜检查和治疗。96例在术后进行了随诊,随诊期2个月~5年,平均32月。3月内无复发肿胀81例。结论:涎腺内镜是评价涎腺导管疾病的可行性技术,并且诊断和治疗可同步进行,并发症少,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涎腺内镜在慢性颌下腺炎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78例因颌下腺反复肿胀就诊的患者行颌下腺涎腺内镜检查,明确导管系统的病变。结果:7例因导管重度狭窄放弃检查,71例完成涎腺内镜检查(91.0%)。59例通过涎腺内镜可发现明确的导管系统病变,其中结石31例,23例存在导管增生扩张、粘液栓及纤维素样渗出形成;导管息肉2例,导管畸形2例。多数病例导管内壁可见不同程度的充血、糜烂性炎症。此外,12例患者通过内镜未发现可观察到的明确的病变。结论:涎腺内镜可直观、有效地观察颌下腺导管系统的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李德春  齐志勇  孙弘 《口腔医学》1991,11(4):173-173
<正> 颌下腺双导管临床上罕见,我科诊治1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盛××,男性,40岁。住院号33816。因右颌下区进食时胀痛4月余入院。4月前发现进食时右颌下区肿块隆起,伴有胀感,轻微疼痛,进食后肿胀缓解。近来症状未加剧,无阵发性剧痛史。体检:一般情况良好,全身体检无特殊发现。右颌下三角区隆起,颌下腺可触及约3×4×5 cm大小,质中稍有粘连,轻微压痛,未扪及波动感,皮肤色泽如常。口内外双合诊肿块为颌下腺体,稍前扪及索条状导管,并有一0.4×0.3cm结石样肿物,轻度触痛。右舌下肉阜区不红肿,颌下腺导管开口清晰,挤压右颌下区无脓性分泌物溢出。X线摄片证实导管内有结石存在。诊断:右慢性颌下腺炎,导管结石。 1991年1月16日在局麻下行右颌下腺摘除术。手术至颌下腺前下深面时,有一导管分出,向前游离导  相似文献   

8.
耳后区和口内联合进路切除下颌下腺的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耳后区和口内联合进路切除下颌下腺的可行性及美容效果。方法:对9例下颌下腺良性病损(4例下颌下腺炎并结石,3例慢性下颌下腺炎,2例多形性腺瘤)患者,采用耳后区切口和口腔内切口作下颌下腺切除术。结果:全部患者的下颌下腺被完整切除,切口愈合良好,无面神经下颌缘支和舌神经损伤。经平均6个月观察,肿瘤无复发,瘢痕隐蔽。结论:经耳后区和口内联合进路切除下颌下腺良性病损是可行的,可获得较理想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9.
涎腺内镜诊治慢性阻塞性下颌下腺炎14例报道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评价涎腺镜在诊断和治疗慢性阻塞性下颌下腺炎中的价值。方法:对14例临床诊断为慢性阻塞性下颌下腺炎的患者进行涎腺镜检查.了解导管壁和导管内的表现,并同时通过涎腺镜进行相应的治疗,包括液电碎石术、钳取术和套石篮取石术、导管清扫扩张术.将结石或黏液栓子取出。结果:14例患者涎腺镜诊断的阻塞原因分别是:阳性结石10例、阴性结石1例,黏液栓子1例,管壁严重增生2例(其中1例结石嵌入)。11例患者成功应用治疗性涎腺镜取出结石或去除黏液栓子,导管扩张灌洗后阻塞症状消失;3例治疗失败,原因主要为导管增生、结石嵌入。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涎腺镜能直观地了解涎腺导管内的病变表现,明确导管阻塞原因,并可同时进行相应的治疗,为慢性阻塞性下颌下腺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我科于 1997年 10月 2 1日收治 1例颌下腺放线菌感染 ,现报告如下。患者 ,男性 ,6 9岁 ,右颌下肿痛 1年余 ,地方多家医院诊治 ,均怀疑颌下腺炎 ,给予消炎治疗 ,肿痛症状稍有好转 ,但不彻底治愈 ,随后 1周症状加剧 ,住入我院治疗。口腔颌面部检查 :右颌下区肤色正常 ,可及一肿块 ,大小约 3 0cm×3 0cm ,质稍硬 ,轻度活动 ,边界清楚。右颌下腺导管口有淡黄色脓性分泌物 ,未扪及导管结石。临床印象 :右颌下腺炎。1997年 10月 2 3日在局麻下行右颌下腺切除术 ,术中见肿大颌下腺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 ,手术将颌下腺完整切除 ,伤口置橡皮引流条…  相似文献   

11.
舌下腺囊肿多位于一侧口底.逐渐长大后可波及对侧口底,也可突出于颌下或颏下。临床上可将舌下腺囊肿分为口底型、颏下型及颌下型。本文报告一例同时波及口底、颌下、咽旁及软腭的舌下腺囊肿。张某某,男,26岁.住院号:136705.患者一年前曾因左侧颌下腺导管结石先后两次于我科门诊手术取结石.十个月前因“左慢性颌下腺炎”于某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磁共振唾液腺导管造影(MRS)在下颌下腺涎石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1例临床表现疑似下颌下腺涎石症且诊断尚未明确的病例进行磁共振唾液腺导管检查,其结果与治疗后的诊断相比较,观察其符合率.结果:21例患者磁共振成像导管造影检查结果与治疗后诊断结果一致.结论:MRS对涎石症(包括慢性下颌下腺炎)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颌下腺肿块在口腔科常见,病因较多,治疗方法也不同,作者从1982年—1996年共收治112例,小结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临床资料 收治的112例颌下腺肿块患者中,男性74例,女性38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41.4岁。颌下腺肿瘤23例,颌下腺囊肿2例,急慢性颌下腺炎78例,颌下腺导管阻塞9例。颌下腺炎单侧肿胀76例,双侧肿胀2例。 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的磁共振涎管造影的影像学特点,为临床诊断下颌下腺导管结石提供可靠的诊断方法.方法:应用重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对14例下颌下腺导管结石患者进行磁共振涎管造影.得到下颌下腺导管和结石图像,并分析其特点.结果:结石影像呈黑色,导管为白色,14例均见结石到腺体方向主导管及分支导管扩张,结石到导管口方向从完全显影、不完全显影到完全不显影等几种表现.结论:磁共振涎管造影可以很直观地显示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的大小和结石在导管中的部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下颌下腺导管内结石的位置和形态,研究结石的分布规律。方法:对连续就诊的65例下颌下腺导管结石患者通过口底双合诊和下颌横断片判断结石的位置,手术取石,其中57例经口内直接切开导管取石或内镜辅助下取石,8例行下颌下腺切除术后取石,观察、测量术后所取结石的形状和大小。结果:下颌下腺导管结石在导管中发生的位置由前向后依次升高,62.5%患者结石位于导管的后段,结石以圆形和椭圆形为多,位于后段者体积多较大。结论:下颌下腺导管结石好发于导管后段,原因可能与导管后段的某些特殊解剖形态有关。  相似文献   

16.
右颌下腺导管巨大结石1例报告徐明珍涎石病在口腔科较常见,颌下腺导管结石更常见.但巨大型颌下腺导管结石较少见.笔者于1992年在门诊遇到1例右颌下腺导管巨大结石,并被当地卫生院误诊为右颌下淋巴结炎误治10几年,现报告如下:患者张××,男性,42岁,通州...  相似文献   

17.
作者研究颌下腺结石病的临床症状和腺体形态学变化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分期;以便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观察颌下腺结石病患者142例,男84例,女58例,年龄28~80岁。经触诊、X线检查或手术确诊。有50例颌下腺摘除术后进行组织形态学检查,并利用组织化学反应检查氨基多糖和糖蛋白,判断腺体病变程度和功能状况。结石的定位,52.8%在颌下腺导管,5.6%在小叶间导管,41.6%在腺体内。绝大多数病例有慢性颌下腺炎的症状,有反复加重史。由于诞液排出障碍,腺组织有明显的形态学改变,涎液分涎减少,化学成分也有变化;有免疫细胞浸润,韧度增加;局灶性病变可发展为弥漫性病变。分为四期:Ⅰ期,局灶性淋巴细胞涎腺炎。Ⅱ期,涎腺间质纤维化初期.Ⅲ期,慢性硬化性涎腺炎伴脂肪浸润。Ⅳ期,涎腺萎缩性硬化。随着病程的进展,临床症状加重,第Ⅰ期有21.7%  相似文献   

18.
颌下腺导管膝状弯曲部,即导管弯曲绕过下颌舌骨肌后缘的急转弯部结石,治疗意见分歧很大。大多数学者推荐切除颌下腺。有些学者却主张包括上述部位在内的所有颌下腺结石都能成功地从口内摘除。Dechau-me等认为一旦去除阻塞物,颌下腺就有显著的功能恢复能力。他们建议从口内摘除全部结石,即使结石位于颌下腺导管深部。本文研究结果支持后一种观点。作者从1974年1月至1979年12月,对一侧颌下腺正常,一侧患颌下腺导管膝状弯曲部结石患者,按Sewerd的手术方法经口内切开取除结石,并追踪观察至少一年,共21例。复查时,询问病人术后有无阻塞或炎症症状;作临床和X线照片检查了解有无复发的结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在慢性硬化性颌下腺炎中的表达及其与颌下腺纤维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慢性硬化性颌下腺炎患者44例,根据颌下腺纤维化程度分期分为四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观察四组中的TGF-β1、Ⅰ型胶原(eollagenⅠ,COL-Ⅰ)和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的表达,并与正常组对照,用图像分析仪测定单位面积阳性颗粒百分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GF-β1、COL-Ⅰ和FN的表达量均与颌下腺的病变程度成正比(各组均P〈0.05);此外TGF-β1与COL-Ⅰ、FN的表达量成正相关(各组均P〈0.01)。结论 随着慢性硬化性颌下腺炎病变程度的加重,TGF-β1表达显著增加,它可能通过促进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主要成分如COL-Ⅰ、FN等合成的增加,而参与颌下腺纤维化发生,并在颌下腺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颌下腺及其导管结石较为常见。笔者接诊一例颌下腺导管结石 ,结石的形态 ,体积实为罕见 ,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 ,32岁 ,三年来左侧颌下腺有反复阻塞症状。一周前自觉舌下长出一颗“牙样”结构 ,前来就诊。查体 :口底左侧粘膜红肿 ,左颌下腺导管口可见一圆点状异物 ,导管前段可触到 1cm× 1cm× 3cm肿块 ,质硬 ,边界清 ,左颌下腺肿大。X光 (下颌横断片 )显示 :左颌下腺导管前段可见一1cm× 1cm× 3cm密度增高影 ,边界清见附图。局麻下由后向前从颌下腺导管口挤压出一长柱形结石 ,呈淡黄色。附图 下颌横断牙合片颌下腺导管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