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线粒体疾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许多人类疾病的发生与线粒体功能缺陷相关,如线粒体肌病和脑肌病、线粒体眼病,老年性痴呆、帕金森病、Ⅱ型糖尿病、心肌病及衰老等,有人统称为线粒体疾病[1]。自1988年以来,线粒体疾病的发生被认为与氧化磷酸化过程相关基因的突变有关。线粒体疾病主要分为两...  相似文献   

2.
喻陆  史春夏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4):5438-5441
目的 通过研究松花粉对衰老细胞线粒体(mt) DNA4977缺失突变的影响,探讨松花粉抗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细胞分为青年组、衰老细胞组、含240 mg/dl松花粉的衰老细胞处理组,三组细胞分别用不同培养基培养后,抽提线粒体DNA,进行PCR检测mtDNA4977缺失突变,以线粒体DNA中保守序列PCR扩增结果作为内参,比较各组mtDNA4977缺失突变在总线粒体DNA中的比例;同时对各组细胞进行β-半乳糖苷酶染色;并测定各组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松花粉能够改善衰老成纤维细胞的衰老变化,并能降低衰老细胞mtDNA4977的缺失突变,提高细胞SOD活性及降低其MDA含量(P<0.05).结论 松花粉可能通过减轻成纤维细胞的氧化损伤,从而保护细胞mtDNA延缓成纤维细胞的衰老.  相似文献   

3.
线粒体DNA突变与衰老及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线粒体DNA(mtDNA)与衰老和某些心脏疾病的研究发展较快,mtDNA突变不仅可导致器官老化,而且可引发多种心血管疾病,其结果可能是mtDNA突变造成线粒体氧化磷酸化(OXPHOS)功能障碍、ATP产生不足所致.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线粒体DNA与衰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衰老领域的应用,线粒体DNA在衰老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就线粒体DNA的结构,遗传特点,突变原因,突变特点,生物学效应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一种新发现的线粒体DNA大片段缺失与衰老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在人外周血细胞中筛选新的线粒体DNA(mtDNA)大片段缺失突变,探讨mtDNA尤其在片段缺失突变与衰老的关系。方法 以人外周血细胞DNA为模板,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产物克隆、测序。用PCR半定量方法测定1条长达13.1kb的mtDNA缺失突变,<60岁组和≥60岁组突变型与野生型的比例,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该突变以前未见报道,可能是一种与衰老有关的缺失突变。  相似文献   

6.
线粒体DNA突变与衰老及退行性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线粒体DNA突变与生物衰老以及老年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均密切相关,阐明线粒体DNA突变的规律及其与衰老及老年退行性疾病的关系将为预防和诊治这些疾病提供分子水平的理论依据针在提高人类生命质量,延缓人类衰老的进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钱杰  张丽蓉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1,21(2):160-160,F003,F004
随着增龄生物体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方面出现的一系列慢性、进行性、退化性变化 ,其中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衰老时各组织线粒体氧化磷酸化 (OXPHOS)功能下降。关于衰老已有很多学说 ,包括氧自由基、凋亡、基因等学说。氧自由基学说认为衰老是自由基引起的组织随机毒害的结果 〔1〕。而有人认为细胞程序死亡对衰老起主动作用并引起特征性形态改变及衰老性生长停滞 ,衰老细胞的死亡实质上就是细胞凋亡〔2〕。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转换器 ,动物体 95 %的能量产生于此。线粒体受核 DNA(n DNA)和线粒体 DNA(mt DNA)双重控制 ,其中 mt DNA控制…  相似文献   

8.
老年性聋是一类伴随衰老而出现的听觉减退,它的发生与自由基损伤、线粒体DNA突变、微循环障碍、糖原蓄积以及细胞凋亡等有关。本文从以上方面对其发病机制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DNA聚合酶是细胞复制DNA的重要作用酶。DNA聚合酶γ(polγ)存在于人类线粒体中,它是线粒体DNA复制和修复所必须。DNA聚合酶γ基因(POLG)发生突变后会导致其编码的polγ功能发生改变,使线粒体DNA(mtD—NA)复制及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等功能障碍,引起线粒体相关疾病。对这些突变位点及其与疾病关系的研究为线粒体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等提供了线索。本文对一些POLG常见位点突变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线粒体DNA突变和衰老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线粒体DNA突变和衰老、老年病相关的研究,是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近期大量文献报道mtDNA突变导致器官老化并引发多种老年疾病,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黄精多糖对衰老小鼠肝线粒体呼吸链酶及DNA聚合酶γ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用昆明小鼠,用D-半乳糖致成亚急性衰老模型,并观察药物对小鼠呼吸链酶复合体Ⅰ、Ⅱ+Ⅲ的活性及DNA聚合酶γmRNA的表达.通过RT-PCR法检测衰老小鼠肝线粒体中DNA 聚合酶γ基因在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 黄精多糖可提高衰老小鼠呼吸链酶活性,降低DNA聚合酶γ mRNA的表达.结论 黄精多糖可以通过改善肝线粒体能量代谢,使DNA聚合酶γ mRNA表达减少,提高呼吸链酶复合体Ⅰ、Ⅱ+Ⅲ而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线粒体DNA的D-loop区存在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线粒体DNA的D-loop区突变与白血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盐析法对8例初治的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及其生母和正常无关对照者的外周血基因组DNA提取、线粒体基因D-loop区PCR扩增、序列测定,对比分析白血病患者的线粒体基因D-loop区序列与其生母和健康无关对照者的线粒体基因D-loop区序列与标准剑桥线粒体基因D-loop区序列的差异。结果8例白血病患者中6例存在突变(突变率75%),共查出突变位点11个,突变类型均为D-loop区的T-C、A-C、G-A碱基替代突变。结论线粒体DNA的D-loop区在白血病患者中的突变率较高,D-loop区的突变在白血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线粒体DNA4977bp缺失突变与皮肤成纤维细胞光老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8-甲氧补骨脂素及长波紫外线(8-MOP/UVA)共同作用诱导培养皮肤成纤维细胞光老化,一步法提取线粒体DNA(mtDNA),三引物PCR的方法检测皮肤成纤维细胞线粒体DNA4977bp缺失突变,密度扫描半定量分析。结果 8-MOP/UVA作用下,培养皮肤成纤维细胞迅速出现细胞老化的形态学改变;28d时,8-MOP/UVA组、UVA组4977bp缺失突变的发生率及占总mtDNA中的比较分别为100%、11%和0.253、0.053;8-MOP组、正常对照组均为阴性,8-MOP/UVA组珉春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线粒体DNA4977bp缺失突变累积与皮肤光老化密切相关,可能作为衡量皮肤老化程度的分子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14.
衰老又称老化,通常是指在正常状况下生物发育成熟后,随年龄增加,自身功能减退,内环境稳定能力与应激能力下降,结构、组分逐步退行性改变,趋向死亡,不可逆转的现象[1].1956年,Harman首先提出来衰老的自由基假说,之后又提出人类衰老过程中线粒体DNA是自由基攻击的首要目标.19世纪80年代初Miquel等提出"细胞衰老学说",认为衰老是由于氧自由基攻击线粒体DNA引起的一个生物过程.1989年Linnane等提出线粒体衰老假说.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线粒体与衰老的关系,线粒体与衰老的关系也成为研究前沿.\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 LST)线粒体DNA的突变,探讨其与肿瘤发生的关系. 方法:提取LST线粒体DNA(mtDNA),扩增D-环区,产物用DNA自动测序法进行序列分析. 结果:共检测到4个碱基突变.第16223位C突变为T,第16298位C突变为T,第16362位T突变为C,第16519 位T突变为C. 结论:线粒体DNA D-环区是—个具有高度多态性和突变性的区域,在LST中突变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衰老机理的研究目前已从整体水平、器官水平、细胞水平发展到分子水平 ,生物学家们提出了各种学说〔1〕,从不同角度阐述衰老的机理 ,尤其是线粒体DNA(mtDNA)突变与衰老关系研究异常活跃 ,己成为国内外研究衰老机理的热点之一。本文提供近年来国内外对mtDNA突变与衰老关系研究的发展信息。1 mtDNA的结构与功能线粒体属于半自主性细胞器 ,有自己的DNA及独立的蛋白质合成体系 ,参与细胞的遗传和分化。人类线粒体基因是一环状双链的核外DNA〔2〕,具有自我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功能 ,两条链中重链富含G碱基 ,轻链富含C…  相似文献   

17.
背景:近年线粒体DNA与肿瘤之间的相关性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目前已在多种恶性肿瘤或癌前病变中检测到线粒体突变。目的:研究线粒体DNAD-环区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突变情况,探讨其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40例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的线粒体DNAD-环区,扩增产物直接测序。结果:40例结直肠癌患者中,共发现50个D-环区多态性,其中2个为BLAST数据库中未记录的新多态性。14例患者存在线粒体DNAD-环区突变,突变率为35%,突变位点12个,其中9个点突变,2个微卫星不稳定,1个缺失。结论:结直肠癌组织线粒体DNAD-环区具有高度多态性和高突变率,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8.
线粒体基因突变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虽然转移RNA(tRNA)基因只占整个线粒体基因组的10%,但它们却是研究线粒体基因突变与疾病发生关系的热点。既往高血压遗传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核基因方面,近年来研究发现线粒体DNA突变可能参与原发性高血压(EH)的发生与发展,且越来越多的线粒体tRNA也被报道与EH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对线粒体tRNA突变与高血压发病的关系及其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早发糖尿病患者线粒体DNA tRNA Leu(UUR)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天津地区早发糖尿病(DM)患者线粒体DNA tRNA^leu(UUR) 3243A→G突变的发生率及其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无亲缘关系、发病年龄≤45岁的DM患者348例,对照组207名,收集相应临床资料,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以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及克隆的方法检测线粒体基因tRNA^tLeu(UUR)3243A→G突变,并进行家系研究。结果 DM组发现2例3243A→G突变,检出率为0.6%,有家族史的DM患者中发生率为1.2%。对照组未发现此突变。3243A→G突变先证者呈典型的线粒体DM表现,其家庭成员的临床表型和基因突变异质性不一致。结论 tRNA^Leu(UUR)3243A→G突变在天津地区发病年龄≤45岁的DM患者中检出率低,在合并其他线粒体病的患者中发生率较高;该突变异质性比例在有丝分裂组织中可能随年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20.
采用PCR-RFLP、DNA直接测序技术对14个有明确母系遗传史的糖尿病家系进行线粒体基因筛查。结果14例先证者及对照组均未检出A3243G等3个线粒体基因突变位点。家系成员发现携带G3316A突变,T3394C突变,三例均为健康携带者。结论G3316A突变、T3394C突变不是糖尿病的独立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