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医药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西药静脉注射剂品种相互配伍用于临床。特别是中药注射剂的毒性小,疗效显著。中西药注射剂在无配伍禁忌的情况下,混合静脉给药是目前临床上较常见的治疗方法。因此,中西药静脉注射剂的配伍禁忌稳定性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的重视。为此,笔者收集、整理了近年来中西药静脉注射剂的混合使用所引起的有关配伍禁忌稳定性的资料,并进行了总结。以供临床医务工作者分析参考,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药注射剂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从中药、天然药物的单方或复方中提取有效物质,制成可供注入体内(包括肌肉、穴位、皮内、皮下、静脉以及其他组织器官)的灭菌制剂以及供临床前配制溶液的无菌粉末或浓缩液。 相似文献
3.
常用中药注射剂与其它药物的临床配伍禁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疗效 ,临床常将中药注射剂与其它药物配伍静滴 ,但由于配伍不当 ,配伍药液出现浑浊、沉淀、颜色改变 ,不溶性微粒剧增 ,产生药理配伍禁忌 ,不良反应增加等。原因是 :一种中药注射剂常由多种成分组成 ,其中某些成分容易受酸碱度变化而影响溶解度下降或产生聚合物而出现沉淀 ,导致中药注射剂中的主要成分含量降低而影响疗效 ,甚至可能由于与其它药物相互间发生反应 ,产生有害物质 ,使过敏反应增加。造成中药注射剂与其它药物配伍出现的变化是多种因素 ,如加药方法、药液 p H值改变 ,药物的浓度与剂量等的影响 ,个别品种亦有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中药制剂不断推向临床,发挥了其给药方便、起效快、疗效确切的优势。中药注射液治疗各种疾病,临床上已取得显著疗效。中西药合理配伍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然而,若配伍不当则达不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5,(12)
目的:探讨炎琥宁、清开灵、喜炎平3种抗病毒中药注射剂的配伍反应。方法:将炎琥宁、清开灵、喜炎平注射液分别同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和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混合,取混合后0.5、1h的溶液,测定其微粒数;将炎琥宁、清开灵、喜炎平注射液同阿奇霉素、克林霉素、头孢呋辛钠、加替沙星、维生素B6溶液混合,1h后观察混合液是否出现沉淀反应。结果:3种抗病毒中药注射剂同3种常规输液混合1h内,微粒数均在合格范围;3种抗病毒中药注射剂同阿奇霉素、克林霉素、头孢呋辛钠混合1h后均未出现沉淀,同加替沙星、维生素B6混合后均出现沉淀。结论:炎琥宁、清开灵、喜炎平与常规输液无明显配伍禁忌,同部分西药存在配伍禁忌,使用时需注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综述常用中药注射剂的配伍变化情况,了解其配伍禁忌,为临床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及收集临床常见中药注射剂配伍变化,加以整理,汇总。结果:常见中药注射剂与其他药物配伍后出现浑浊、沉淀、颜色改变、有效成分含量下降、PH值改变等。结论:中药注射剂使用时应避免配伍禁忌,尽量单独使用,避免与其他药物配伍。 相似文献
7.
调研了穿心莲系列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有关文献报道,分析了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现状,并对检验类过敏反应的3种模型:体外细胞模型、啮齿类小动物模型以及大动物模型进行总结。穿心莲系列注射剂由于其起效快、作用强,在危重疾病急救及感染性疾病等的治疗上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近年来,随着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不良反应报道也逐渐增多,尤其是类过敏反应等安全性问题越来越突出,应建立敏感而可靠的检测模型和评价方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药注射剂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8.
涂远镇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4,(5):102-102
目的:探讨奥硝唑配伍的文献研究情况。方法:以2001年至2013年间中国知网收录公开发表的关于奥硝唑配伍研究的文献为基础,对奥硝唑配伍的类型和反应情况等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结果:部分中药、奥美拉唑以及抗生素类药物为奥硝唑的配伍禁忌。结论:奥硝唑会与多种药物产生配伍禁忌现象,需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10.
11.
中药配伍禁忌理论探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配伍禁忌,涉及临床用药安全性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随着“十八反”为代表的配伍禁忌研究逐渐深入,对中药配伍禁忌理论的内涵认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从中药配伍禁忌理论概念渊源、药物关系、禁忌的危害形式、规避原则方法,以及近年来对具体相反药物毒效机制的揭示,探讨了中约配伍禁忌理论创新发展.中药配伍禁忌在结构上表述为以七情为基础、两药相对的、具有经验特点的禁忌形式;合药配伍犯禁可能导致人体伤害,尤其是表现出“潜害”和干扰药物功效发挥而“不能治病”的特点;规避反药合用以及以病证-药物功效两相经权是趋利避害的基本方法.近年研究揭示了反药禁忌的5个特点:增毒、致毒、降效、减效是相反禁忌关系的4种主要表现形式,物质变化可以反映相反增毒致毒的本质,蓄积中毒及机体代谢改变是“潜害”产生的基础,主要功效的相反拮抗以及正性与负性同时并存的功效关系是配伍禁忌有别于一般药物禁忌的关键.相反配伍的内涵揭示为中药配伍禁忌理论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药注射剂输液时与其他药物配伍须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中药注射剂越来越多地用于临床,与其他药物配伍运用的机率也逐年上升.其不良反应也屡见发生。因此,不合理的配伍及配伍后的变化,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将近年来中药注射剂及输液与其他药物配伍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15.
中药注射剂配伍时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中药注射剂不断开发,新品种广泛应用于临床,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日益增多,其不良应也屡有发生.笔者认为,不合理的配伍及配伍后的变化,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17.
张守玉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3,7(4):47-48
<正> 近年来,随着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开展,中西药的联合应用也日趋广泛。中西药配伍使用,可以解决单独使用中药或西药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但是,如果配伍不当,反会使疗效下降,甚至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这是临床工作者和厂大群众用药时必须注意的问题。一、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配伍时常会发生物理变化,影响药物疗效。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西医结合的深入发展 ,中西药并用的处方越来越多。对我院近年门诊处方的统计发现 :以用汤剂为主并用西药的患者 ,占用汤剂患者的 2 5 %左右 ;以用中成药为主并用西药的患者 ,占用中成药患者的 3 0 %左右。为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研究中西药之间的相互作用、配伍禁忌是我们每个医务工作者、药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并有着深远的学术意义和现代意义。由于目前大多数中西药化学成分已探明 ,而且两者之间有着共同的特性 ,可供我们在中西药配伍时借鉴。根据我们多年从事临床药学工作的经验 ,归纳出以下九个方面的配伍禁忌 ,以供同仁… 相似文献
19.
中药的配伍禁忌有非常丰富的内容,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就有比较具体的药物配伍应用规则,明确指出“药有阴阳配合,子母兄弟,根茎花实,草石骨肉,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视之,当用相须相使者良,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不尔勿合用也”。可见古人对药物配伍的认识非常深刻。经验证明,植物的根、茎、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深入发展的今天,中西药联合应用日趋普遍,熟练掌握中西药的合理配伍,中西药合用才能增强疗效、避免产生不良反应,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对保证临床用药有效、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