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连续助产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孕12周建卡、单胎、骨盆外测量正常、无妊娠并发症的622例初产妇,以自愿为原则,按建卡日期单、双日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1例,实验组由助产士提供连续性助产护理的服务,对照组按照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服务。观察比较分析两组分娩意愿变化、剖宫产率、剖宫产原因、新生儿窒息率。结果连续助产护理模式实施前两组分娩意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剖宫产率、阴道分娩难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剖宫产指征构成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助产护理模式能帮助孕妇们建立健康生育观,显著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将136例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理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后36 h、6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分别为(4.25±4.26)分、(5.45±2.5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6.17±4.42)分、(7.87±3.7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后36 h、6周抑郁症发生率分别为18.2%、6.1%,明显低于对照组31.4%、1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张荣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4):56-56
目的:分析全程心理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对剖宫产初产妇疼痛及不良心理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诊的60例剖宫产初产妇,将其按照电脑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30例。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开展全程心理护理联合常规护理,采用VAS对比两组产妇的疼痛程度,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两组产妇的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产妇切皮时、胎儿分娩时及术后12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术前的SAS评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术中和术后12h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剖宫产初产妇采用全程心理护理联合常规护理的充分实施作用非常明显,可以有效缓解产妇的焦虑心理,降低其疼痛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初产妇分娩期产程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分娩的200例初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观察对象均接受常规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按产程接受针对性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初产妇各个产程所用时间。[结果]观察组初产妇各个产程所用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知,初产妇分娩时在各个产程中接受不同的心理护理,有助于其产程时间的缩短,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降低无剖宫产指征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对902例心理护理分娩和898例非心理护理分娩的剖宫产原因、剖宫产率及难产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剖宫产的主要原因均为胎儿窘迫、头盆不称及胎位异常、宫缩乏力等。实行心理护理分娩组的剖官产率(21.73%)显著低于非心理护理分娩组(35.08%)(P〈0.01),前者因宫缩乏力剖宫产的比例显著低于后者,因胎儿窘迫剖宫产的比例高于后者(P均〈0.05),前者经阴道分娩的难产率(5.8%)显著低于后者(9.26%)(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无指剖宫产有着显著的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钰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2006,4(8):49-49
心理护理是护理学中极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现代医学模式将人的健康、疾病现象视为一种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而使人们的心理因素对疾病的作用提高到了一个新的认识高度。本文对200例初产妇住院分娩实施了心理护理.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消除了由心理因素导致的难产,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龄初孕产妇的心理护理,提高初产妇心理健康以及新生儿的健康。方法观察218例高龄初孕产妇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218例高龄初产妇,出现不同程度的情绪波动、性格变化经积极的心理护理后能消除不良情绪,顺利分娩。结论心理护理能促进初孕产妇分娩机制的正常进行。从而增加新生儿的健康存活率和初产妇产后恢复健康起到相关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9.
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目的调查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选择的影响。方法2004年3月~2005年3月将1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实施心理干预,并调查两组干预前后孕妇心理状况及对分娩自信心状态的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焦虑、抑郁状态均高于正常,对自然分娩自信心状态低于正常;干预后干预组焦虑、抑郁及选择剖宫产分娩率均低于对照组,对自然分娩自信心提高。结论通过对初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及分娩教育,可以减轻孕妇焦虑、抑郁情绪,增强其对自然分娩的自信心,促进孕产妇身心健康,有效降低剖宫产率,促进顺产分娩率,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0.
11.
王秀芬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10):196-196
近年来,心理护理深受患者及家属的关注,尤其对初产妇,缺乏分娩知识,产生分娩顾虑,造成精神过度紧张,导致分娩时间的延长,甚至难产。为此,要对初产妇做好产前的宣教工作及正确的心理护理,使其分娩时情绪稳定,精神放松,精力充沛的心理平衡状态,才能保证母婴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产前心理护理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这一时间段本院收治的6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0)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n=30)给予产前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种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方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为80%显著高于对照组(50%)(P0.05);而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前心理护理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方式有着积极的影响,可有效缓解焦虑、抑郁、消极等不良心理发生情况,提高自然分娩率,属于理想的护理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14.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产妇经怀胎到分娩,进入一个新的身心转变时期,而生理及心理的转变、角色的多重性,使产妇对各种生理、心理、社会因素的易感性增强,心身障碍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产后心理问题不仅危害产妇,而且严重危害孩子和家庭,尤其是初产妇。1心理分析初产妇在产后主要表现为紧张、焦虑、抑郁、知识缺乏。有的产妇过分看重自己母亲的角色,过分担心婴儿的喂养、排泄、 相似文献
15.
16.
IKAP模式护理干预对高龄初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IKAP(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护理干预对围产期高龄初产妇焦虑、抑郁、恐惧心理状态产生的影响。方法:对96例高龄初产妇进行产前心理评估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实验组在围产期进行IKAP健康教育模式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两组高龄初产妇焦虑、抑郁、恐惧心理的变化。结果:采用两种护理干预模式均可不同程度纠正高龄初产妇的焦虑、恐惧、抑郁情绪,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用IKAP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产妇情绪,利于分娩的顺利进行,提高产后母婴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剖宫产初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通过查询循证资料获取护理对剖宫产初产妇心理状态影响的相关文献,制定出相应的循证护理方案,并将循证护理的治疗效果与传统护理的治疗效果相比较,以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表(SAS)及抑郁自评表(SDS)作为评价指标,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循证护理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均明显优于传统护理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模式可有效地降低剖宫产初产妇的不良心理状态,对于患者的治疗及康复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初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了解孕产妇的心理活动对于做好孕产妇的心理护理,减轻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痛苦,缩短产程使胎儿顺利娩出,保障母婴健康有重要意义。1995年以来对孕产妇实行责任制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100例分娩期产妇的心理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产前护理干预、提供良好就医环境、提供信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认为心理护理能使初产妇以正常心态接受自然分娩,有利于妇婴健康。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