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外敷中药膏进行透皮吸收的定性定量分析,初步探讨其在体透皮吸收行为。方法选择外敷中药膏中的冰片为其指标成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药膏经腹水瘤小鼠皮肤吸收后不同时间的小鼠腹水中冰片的含量。结果给药后15 min小鼠腹水中未测到冰片,30 min后在腹水中冰片的平均含量为1.707 mg/L,4 h左右上升到峰值9.588 mg/L。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用于进一步研究该药透皮吸收。  相似文献   

2.
薄荷醇对葛根素体外渗透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薄荷醇对葛根素体外渗透动力学的影响。方法:以裸鼠皮肤为实验皮肤,研究薄荷醇及薄荷醇与其他透皮吸收促进剂复合应用时葛根素的透皮速率常数。结果:不同浓度薄荷醇均可以促进葛根素透皮吸收,与氮酮、丙二醇复合应用透皮效果更好。结论:选择理想透皮吸收促进剂可促进葛根素透皮吸收,为葛根素经皮给药系统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速效去痛霜对离体小鼠皮透皮吸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分光光度法及离体小鼠皮的透皮吸收实验,重点观察了速效去痛霜的透皮吸收情况。结果表明,该药透皮吸收效果较好,随时间延长,透皮率逐渐增加。氮酮对该药的透皮吸收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薄荷醇对葛根素体外渗透动力学的影响。方法:以裸鼠皮肤为实验皮肤,研究薄荷醇及薄荷醇与其他透皮吸收促进剂复合应用时葛根素的透皮速率常数。结果:不同浓度薄荷醇均可以促进葛根素透皮吸收,与氮酮、丙二醇复合应用透皮效果更好。结论:选择理想透皮吸收促进剂可促进葛根素透皮吸收,为葛根素经皮给药系统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不同促渗剂对秦皮甲素乳膏透皮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秦皮甲素乳膏,并通过动物离体透皮吸收实验,选择秦皮甲素乳膏中最佳透皮吸收促渗剂。方法:采用透皮扩散装置,以生理盐水为接收介质,以小鼠离体腹部皮肤为透皮屏障,优选出最佳的透皮吸收促渗剂。结果:最优的透皮吸收促渗剂为5%冰片,最佳处方的动力学方程为:y=0.668x+1.8256,r=0.9991。结论:5%的冰片作为秦皮甲素乳膏的透皮吸收促渗剂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8-MOP为模型药物,选用大白鼠离休鼠皮作实验用皮,在模拟Fraza式扩散池中研究Azone的透皮促进作用,探讨其透皮促进的最佳浓度。结果证明不同浓度的Azone溶液均可促进8—MOP的透皮吸收。但以4%的Azone溶液的透皮吸收相对最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氮酮对复方雷公藤贴片中阿魏酸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以大鼠腹部剑突以下皮肤为实验屏障,观察氮酮浓度(体积比)分别为0、0 .5 %、1%、2 %时阿魏酸透皮吸收速率常数。结果:氮酮可以促进阿魏酸的透皮吸收。结论:在实验浓度范围内,氮酮浓度为1%时有最大吸收。  相似文献   

8.
心脉通贴剂中冰片的透皮吸收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心脉通贴剂的透皮吸收状况;方法:以小鼠为实验对象,测试心脉通贴剂对鼠皮的透皮吸收率;结果:3个批次的样品之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在实验后6h~8h,透皮吸收率可达到13%左右。结论:本贴剂中的冰片在人体表皮温度条件下透皮吸收效果较好,吸收率稳定。  相似文献   

9.
离子导入对阿魏酸透皮吸收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查离子导入对阿魏酸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腹部皮肤,以阿魏酸溶液为供体溶液,采用改良Franz 扩散池,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受体池中药物含量,考察10 h 内是否施加离子导入对阿魏酸透皮吸收的影响。结果离子导入明显促进体外模型中阿魏酸的皮肤透过量。结论离子导入能促进阿魏酸的透皮吸收,为中药其他有机酸成分的透皮吸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氮酮对黄芩苷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以裸鼠皮肤为实验屏障,观察氮酮浓度(体积比)分别为0、2%、4%、6%、8%、10%时黄芩苷透皮吸收速率常数。结果氮酮浓度为0、2%、4%、6%、8%、10%时黄芩苷的透皮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76.07、89.23、167.36、238.61、200.45、171.49μg·cm-2·h-1。结论氮酮可以促进黄芩苷的透皮吸收,在实验浓度范围内,氮酮浓度为6%时有最大的透皮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11.
均匀设计法筛选蟾酥贴剂的透皮吸收促进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筛选蟾酥贴剂的复合型透皮吸收促进剂。方法以裸鼠皮肤为实验屏障,应用均匀设计法从氮酮、丙二醇、油酸中选择蟾酥贴剂的最佳吸收促进剂及其最佳配比。结果氮酮、丙二醇、油酸的质量分数配比为6%∶10%∶0%时,蟾酥贴片中的蟾酥有最大的透皮速率常数。结论氮酮丙二醇复合透皮吸收促进剂可促进蟾酥中蟾毒内酯类成分的透皮吸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盐酸青藤碱的透皮吸收及离子导入方法对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家兔离体皮肤及Franz扩散池进行体外透皮试验,并以电子治疗仪作为外加电场进行离子导入,观测盐酸青藤碱注射液的透皮渗透率,并比较外加电场对其透皮渗透量的影响。结果盐酸青藤碱的透皮量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R2=0.952 1)。外加电场可增加其透皮吸收量,其中以电场强度20 mA、通电时间15 min的透皮量较为理想。结论盐酸青藤碱注射液可透皮吸收,电场导入对其透皮吸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研究为临床中以盐酸青藤碱注射液进行离子导入的治疗方法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月桂氮 酮为非极性透皮促进剂,1995年版中国药典已正式收载,月桂氮 酮对某些药物有良好的促进吸收作用,在不同药物、不同基质中的促进作用亦不相同,国内外对月桂氮酮促进西药透皮吸收的报道很多。但未见有促进中药吸收的实验报道。中药灭疥液为我所治疗疥疱的外用制剂,处方主药百部、石菖蒲、苦栋皮、苦参,在处方筛选工作中,为促进药物透过皮肤角质层与疥虫接触,我们试用月桂氮酮促进中药对疥螨透皮吸收以提高疗效,本实验用离体小白鼠作实验用皮,在模拟Franz式扩散池中研究不同浓度月桂氮酮对中药灭疥液透皮吸收的促进…  相似文献   

14.
月桂氮酮为非极性透皮促进剂,1995年版中国药典已正式收载,月桂氮酮对某些药物有良好的促进吸收作用,在不同药物、不同基质中的促进作用亦不相同,国内外对月桂氮酮促进西药透皮吸收的报道很多,但未见有促进中药吸收的实验报道.中药灭疥液为我所治疗疥疱的外用制剂,处方主药百部、石菖蒲、苦栋皮、苦参,在处方筛选工作中,为促进药物透过皮肤角质层与疥虫接触,我们试用月桂氮酮促进中药对疥螨透皮吸收以提高疗效,本实验用离体小白鼠作实验用皮,在模拟Franz式扩散池中研究不同浓度月桂氮酮对中药灭疥液透皮吸收的促进作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王英姿  杜守颖  惠建国 《中医学报》2011,26(11):1344-1345
目的:选择适当的动物皮肤,建立适合于高乌甲素凝胶的透皮吸收研究方法.方法:高数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高乌甲素的含量;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进行透皮吸收实验,以累积渗透量对取样时间进行回归,计算透皮速率常数;从裸鼠、小鼠、大鼠、家兔、乳猪皮肤及人皮中筛选实验皮肤.结果:裸鼠皮肤的透皮吸收速率常数与人皮较为接近,且重复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扫描电镜和体外透皮吸收实验研究了低分子肝素脂质体喷胶透皮吸收的作用机理。证明脂质体对角质层的脂质发生作用,改变了角质层的超微结构,提高了角质层的通透性,促进了低分子肝素的透皮吸收。  相似文献   

17.
低分子肝素脂质体喷胶透皮吸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扫描电镜和体外透皮吸收实验研究了低分子肝素脂质体喷胶透皮吸收的作用机理。证明脂质体对角层的脂质发生作用,改变了角质层的超微结构,提高了角质层的通透性,促进了低分子肝素的透皮吸收。  相似文献   

18.
不同浓度氮酮对黄芩苷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氮酮对黄芩苷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以裸鼠皮肤为实验屏障,观察氮酮浓度(体积比)分别为0、2%,4%,6%,8%,10%时黄芩苷透皮吸收速率常数。结果:氮酮浓度为0,2%,4%,6%,8%,10%时黄芩苷的透皮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76.07%,89.23,167.36,238.61,200.45,171.49ug.cm^-2.H^-1。结论:氮酮可以促进黄芩苷的透皮吸收,在实验浓度范围内,氮酮浓度为6%时有最大的透皮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19.
《中医学报》2019,(8):1730-1734
目的:考察吴茱萸粉末及有效成分的体外透皮渗透特性。方法:采用透皮吸收仪,以离体大鼠皮肤为渗透屏障,通过体外透皮吸收实验,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接收液及皮肤中相关成分的质量浓度,计算累积透过量、皮肤滞留量、透皮速率、建立透皮曲线。结果:吴茱萸碱可以透过离体皮肤,吴茱萸次碱滞留在皮肤中,吴茱萸次碱滞留量比吴茱萸碱多,柠檬苦素未能透过离体皮肤。结论:吴茱萸碱具备较好的体外透皮释放性能,吴茱萸次碱具备良好的"药库"特性,柠檬苦素未能透皮释放,可为吴茱萸透皮吸收制剂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考察吴茱萸粉末及有效成分的体外透皮渗透特性。方法:采用透皮吸收仪,以离体大鼠皮肤为渗透屏障,通过体外透皮吸收实验,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接收液及皮肤中相关成分的质量浓度,计算累积透过量、皮肤滞留量、透皮速率、建立透皮曲线。结果:吴茱萸碱可以透过离体皮肤,吴茱萸次碱滞留在皮肤中,吴茱萸次碱滞留量比吴茱萸碱多,柠檬苦素未能透过离体皮肤。结论:吴茱萸碱具备较好的体外透皮释放性能,吴茱萸次碱具备良好的"药库"特性,柠檬苦素未能透皮释放,可为吴茱萸透皮吸收制剂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