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消栓通络有效成分组(XECG)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对照组(4 mg·kg-1),XECG高、中、低剂量组(200、100、50mg·kg-1)。采用线栓法阻断大脑中动脉(MCAO)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后,HE染色观察大鼠缺血侧脑组织的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缺血侧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的表达。结果 XECG能明显改善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的病理变化,降低缺血侧脑组织TNF-α、IL-1β的表达。结论 XECG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TNF-α、IL-1β的表达,抑制炎症级联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探索红花黄色素(以下简称SY)对急性脑缺血大鼠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MCAO模型组、SY低剂量组(3.75 mg/kg)、SY中剂量组(7.5 mg/kg)、SY高剂量组(15 mg/kg)(n=15)6组。术后24 h大鼠清醒时进行行为学评分,评分后取眶周血用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TNF-α、IL-6水平,之后断头取脑切片行HE染色分析。结果:SY各剂量均可改善急性脑缺血大鼠行为学评分,减轻脑损伤及抑制外周血中TNF-α、IL-6升高的趋势。但高剂量改善作用更显著,与MCAO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剂量红花黄色素对急性脑缺血大鼠炎性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蒺藜皂苷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蒺藜皂苷治疗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脑缺血再灌注24h后检测大鼠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干湿重法测定脑含水量;ELISA 法检测大鼠脑组织及血清TNF-α、IL-6和IL-10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较,蒺藜皂苷治疗组可明显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损伤和脑水肿程度,降低缺血脑组织和血清TNF-α和IL-6的含量、增加缺血脑组织和血清IL-10的含量。结论:蒺藜皂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增强IL-10的表达,降低TNF-α和IL-6的表达,从而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大脑神经功能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瓜子金皂苷己(Polygalasaponin F,PGSF)对脑组织中钠-钾-氯协同转运蛋白1(Na+-K+-2Cl-combined transporter type 1,NKCC1)及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PGSF低剂量组、PGSF中剂量组、PGSF高剂量组,以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缺血1 h、再灌注24 h.侧脑室立体定位注射给药.以实时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式反应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NKCC1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处理使病灶组织中TNF-α、IL-1β、IL-6及NKCC1的mRNA表达量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PGSF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及低剂量组TNF-α、IL-1β、IL-6的mRNA表达均明显下调,PGSF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NKCC1的mRNA表达也显著下调.结论:结合前期研究结果,推测NKCC1可能是PGSF在整体水平影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靶点之一,PGSF还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发挥作用.神经炎症可能直接或间接通过与NKCC1相关机制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炎症因子(IL-1β、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MCAO组)和神经干细胞移植组(MCAO+NSCs组),每组16只,干细胞移植后进行神经功能损害评分(NSS),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组织GFAP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脑组织IL-1β、TNF-α的表达。结果移植后2周、4周神经功能评分显示MCAO+NSCs组显著优于MCAO组(P<0.05);MCAO+NSCs组Nestin、Brdu阳性细胞数多于MCAO组(P<0.05),GFAP阳性细胞数显著少于MCAO组(P<0.05);MCAO+NSCs组IL-1β、TNF-α表达水平显著低于MCAO组(P<0.05)。结论 NSCs移植可能通过抑制脑组织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降低脑内炎症反应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征  方芳  吴建华  方云祥  邹节明 《四川医学》2009,30(10):1525-1528
目的研究脑脉泰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区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大脑中动脉线拴法(MCAO)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MCAO)、脑脉泰大、中、小剂量组(MCAO+脑脉泰2.24、1.12、0.56g/kg)和尼莫地平组(MCAO+尼莫地平10mg/kg)。用TUNEL法检测缺血半暗带凋亡细胞,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NF-κB、TNF-α、ICAM-1和IL-1β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明显增加MPO活性和NF-κB、TNF-α、ICAM-1和IL-1β的表达,应用不同剂量的脑脉泰后,上述效应明显减弱,同时,凋亡细胞也明显减少(P〈0.01)。结论脑脉泰减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保护作用与抑制MPO活性和降低NF-κB、TNF-α、ICAM-1、IL-1β的表达,进而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黄芪提取物(EA)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四动脉结扎模型,观察EA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学评分、血清IL-1β、IL-6、TNF-α含量及脑组织IL-1β、TNF-α的含量的影响。结果EA对全脑缺血再灌注24h后的大鼠神经功能有改善作用;EA能降低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清IL-1β、TNF-α、IL-6和脑组织IL-1β、TNF-α的含量。结论EA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L-1β、TNF-α、IL-6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胆酸、栀子苷及两者配伍对持久性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大鼠脑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以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的影响,探讨胆酸、栀子苷阻抑脑缺血炎症级联损伤的作用环节及配伍作用特征.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胆酸组、栀子苷组、胆酸和栀子苷配伍组、血栓通组.线栓法复制大鼠持久性大脑中动脉栓塞(PMCAO)12、24h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应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脑组织匀浆TNF-α和IL-1β与血清NSE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脑组织匀浆ICAM-1含量.结果缺血12 h与24h,大鼠脑组织TNF-α、IL-1β、ICAM-1以及血清NSE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胆酸、栀子苷可以明显阻抑缺血12 h和24 h脑组织TNF-α和IL-1β的增加,胆酸还可阻抑缺血12 h血清NSE含量的增加,但两者对脑组织ICAM-1含量与缺血24 h血清NSE含量无明显影响.而胆酸和栀子苷配伍不仅明显阻抑缺血12 h和24h脑组织TNF-α、IL-1β含量的增加,而且对缺血12 h和24h脑组织ICAM-1含量及缺血12 h血清NSE含量增加也呈现了显著的阻抑作用.结论胆酸、栀子苷及其配伍对抑制脑缺血后炎症因子和粘附分子的表达具有良好的作用,从而能够减轻炎性损伤.其中胆酸和栀子苷配伍作用尤为突出,对两个时段炎症因子和粘附分子的表达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以在多时段、多环节干预炎症反应过程、阻抑脑缺血损伤级联反应从而发挥阻抑对神经元的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丹酚酸B对急性脑缺血小鼠的抗炎作用及Toll样受体4/核转录因子-κB(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造模后阳性组(尼莫地平30μg/kg)、丹酚酸B低剂量组(丹酚酸B 11.25 mg/kg)、丹酚酸B高剂量组(丹酚酸B 22.5 mg/kg)分别尾静脉注射给药1次,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造模后6 h,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脑组织中IL-1β及TNF-α的含量,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缺血侧脑皮层TLR4、NF-κBp65 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缺血侧脑皮层TLR4、NF-κBp65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丹酚酸B高、低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小鼠脑组织中IL-1β、TNF-α含量(P0.01,P0.05);丹酚酸B高、低剂量组小鼠缺血侧脑皮层TLR4 mRNA、NF-κBp65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P0.05);丹酚酸B高剂量组小鼠缺血侧脑皮层TLR4、NF-κB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丹酚酸B可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降低TLR4和NF-κB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减少炎症因子IL-lβ和TNF-α的含量,进而发挥抗脑缺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谭华  李小刚  邓剑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18):2205-2207,2210
目的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以及苯妥英(PHT)对其影响,以进一步探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及PHT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雄性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PHT低剂量治疗组和PHT高剂量治疗组。每组均观察手术后6、12和24h3个时间点的改变。采用线栓法制成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测定手术后不同时点缺血脑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缺血-再灌注组各时点IL-1β和TNF-α水平与假手术组相应时点比较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HT低剂量治疗组和高剂量治疗组IL-1β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各相应时间点(P〈0.05),PHT高剂量治疗组各时点IL-1β、TNF-α水平与PHT低剂量治疗组各相应时间点比较明显降低(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大鼠脑组织内的IL-1β和TNF-α的水平升高,说明炎性细胞因子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PHT可降低IL-1β和TNF-α的水平,从而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余录  胡光强  陈碧琼  涂华  杨朝鲜 《重庆医学》2013,42(17):1932-1934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bl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JAK2/STAT3胞内信号通路的影响,明确其保护机制。方法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R)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溶媒组、人参皂苷Rbl低剂量组、人参皂苷Rb1高剂量组,观察大鼠神经行为学障碍程度,ELISA检测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缺血侧大脑p-JAK2和p-STAT3的表达。结果 (1)与溶媒组比较,人参皂苷Rbl高剂量组显著降低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P<0.05)。(2)人参皂苷Rbl高剂量组明显减少TNF-α、IL-6的含量(P<0.05或P<0.01),而在低剂量组,TNF-α含量显著减少(P<0.05),IL-6的含量也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人参皂苷Rbl高剂量组、低剂量组显著降低p-JAK2和p-STAT3的表达(P<0.05或P<0.01)。结论人参皂苷Rbl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因子介导的JAK2/STAT3信号途径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风Ⅱ号口服液对MCAO大鼠脑组织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组及中风Ⅱ号治疗组。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脑组织IL-17、IL-6含量。结果:大鼠脑缺血后6、24、72 h时,与对照组比较,脑组织IL-17、IL-6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治疗组与对应时间缺血组相比,脑组织IL-17、IL-6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治疗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缺血组也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中风Ⅱ号可通过抑制IL-17及其下游因子IL-6的过高表达,抑制炎症级联反应,从而发挥保护神经细胞、改善神经功能、防治脑缺血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银莱汤对发热大鼠体温和血清IL-1β、TNF-α、IL-6含量的影响.方法 90只SD大鼠连续测温3次,选取合格大鼠背部皮下注射20%干酵母混悬液10 mL/kg建立大鼠发热模型,随机平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阿司匹林组、银莱汤高剂量组、银莱汤中剂量组、银莱汤低剂量组共6组,每组8只大鼠.分别于造模前0.5 h和造模后5 h两次灌胃给药,造模后每小时测温一次,于末次给药后3 h取血,通过ELISA和RIA方法检测血清中炎性介质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水平.结果 银莱汤各剂量组体温均低于模型组(P<0.01),银莱汤各剂量组血清中IL-1β、TNF-α、IL-6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银莱汤对发热大鼠具有明显的退热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减少血清中IL-1β、TNF-α、IL-6的产生或加速降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法对慢性盆腔炎雌性大鼠血清前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混合细菌加机械损伤方法,建立慢性盆腔炎大鼠模型,将60只造模后大鼠随机分为慢性盆腔炎造模组(模型组)、桂枝茯苓胶囊治疗高、中、低剂量组(高、中、低剂量实验组)、少腹逐瘀胶囊治疗组(对照组),各组均为12只,另选假手术慢性盆腔炎造模大鼠(假手术组)、正常饲养未干预大鼠(正常组)各12只。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血清TNF-α、IL-1β、IL-8的水平。结果:(1)血清TNF-α、IL-8水平,模型组较正常组、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中剂量实验组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且接近正常组水平(P0.05);中剂量实验组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低剂量实验组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或P0.01);中剂量实验组较高、低剂量实验组明显降低(P0.01)。(2)血清IL-1β水平,模型组较正常组、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高、中剂量实验组、对照组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且接近正常组水平(P0.05);高、中剂量实验组较对照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剂量实验组较低剂量实验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活血化瘀法通过影响慢性盆腔炎大鼠血清前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β、IL-8水平,以抑制炎症反应,这可能是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盆腔炎和预防、缓解盆腔粘连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陈立英  苏立凯  廖仁昊  王敬 《医学综述》2006,12(17):1086-1088
目的探讨脑缺血预处理联合大黄素甲醚(Phy)治疗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脑缺血预处理组和Ply治疗组。各组采用Zea-longa等的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并加以改进,制备缺血预处理及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动物模型。比较各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脑梗死体积、血清神经元烯醇化酯(NSE)含量及脑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脑缺血预处理联合Phy可使神经功能缺损减轻、脑梗死体积缩小、血清NSE含量降低,均较缺血预处理组更为明显。脑组织IL-1β和TNF-α含量降低亦更为明显。结论Phy可增强缺血预处理诱导的脑缺血耐受作用,下调脑组织再灌注损伤时IL-1β和TNF-α的表达,二者具有叠加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氢气饱和生理盐水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CAO),24h后断头取脑,用TTC染色法检测脑组织梗死体积,干湿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尼氏染色观察大鼠大脑皮质细胞损伤程度,ELISA法测定脑组织内IL-1β、TNF-α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氢饱和生理盐水组能够减少MCAO脑梗死体积、减轻皮质区水肿、增加神经元尼氏小体,明显减少脑组织IL-1β和TNF-α含量(P<0.05)。结论氢气饱和生理盐水能减轻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灌肠方对UC大鼠血清中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的作用.方法: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制备UC大鼠模型,将60只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灌肠方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和美沙拉嗪组,分别检测肠血清中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IL-1、IL-6量明显高于正常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灌肠方低剂量组TNF-α、IL-1、IL-6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灌肠方高、中剂量组大鼠血清TNF-α、IL-1、IL-6含量低于模型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灌肠方能够降低模型大鼠血清中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的含量,这可能是其治疗UC作用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灌肠方对UC大鼠血清中促炎因子TNF-α、IL-lβ、IL-6的作用。方法: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制备UC大鼠模型,将60只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灌肠方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和美沙拉嗪组,分别检测肠血清中促炎因子TNF-α、IL-lβ、IL-6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IL-1、IL-6量明显高于正常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灌肠方低剂量组TNF-α、IL-1、IL-6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灌肠方高、中剂量组大鼠血清TNF-α、IL-1、IL-6含量低于模型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灌肠方能够降低模型大鼠血清中促炎因子TNF-α、IL-lβ、IL-6的含量,这可能是其治疗UC作用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蒺藜皂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核因子κB(NF-κB)炎症信号途径表达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潜在的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蒺藜皂苷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脑缺血/再灌注24 h后检测大鼠神经功能损伤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大鼠脑组织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的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PPAR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蒺藜皂苷治疗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明显减轻[(1.8±0.7)分、(1.3±0.5)分比(2.3±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NF-κB、TNF-α、IL-1β[(18.4±1.5)μg/mg、(916±128)pg/mg、(169±16)pg/mg]比较,蒺藜皂苷低剂量[(16.4±1.3)μg/mg、(257±110)pg/mg、(148±16)pg/mg]和高剂量组[(15.0±1.2)μg/mg、(665±72)pg/mg、(139±14)pg/mg]缺血脑组织NF-κB、TNF-α和IL-1β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蒺藜皂苷可能通过激活PPARγ的表达,进而抑制NF-κB炎症信号途径,抑制炎性因子的表达,降低炎症反应,从而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而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脑缺血预处理组。各组采用Zea-longa等的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并加以改进,制备缺血预处理及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动物模型。比较各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脑梗死体积、血清NSE含量及脑组织IL-1β和TNF-α含量。结果:脑缺血预处理可使神经功能缺损减轻、脑梗死体积缩小、血清NSE含量降低,脑组织IL-1β和TNF-α含量降低。结论:缺血预处理可诱导脑缺血耐受作用的产生,下调脑组织再灌注损伤时IL-1β和TNF-α的表达,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