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佛手为常用中药 ,具有舒肝理气、和胃止痛的功效[1 ] 。近几年由于货紧价扬 ,发现有新的混淆品出现 ,现把两者的鉴别要点介绍如下 ,供同道参考。1 佛手的正品[1 ]1.1 来源 为芸香科植物CitrusmedicaL .Var .sarcodactylisSwingle的干燥果实。1.2 性状鉴别 多纵切为类椭圆形或卵圆形的薄片 ,皱缩或卷曲 ,长 6~ 10cm ,宽 3~ 7cm ,厚 0 .2~0 .4cm。顶端稍宽 ,常有 3~ 5个手指状的裂瓣 ,基部略窄 ,有的可见果柄痕。外皮黄绿色或橙黄色 ,有皱纹及油点 ,果肉浅黄白色 ,散有凹凸不平的线状或点…  相似文献   

2.
佛手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金晓玲  徐丽珊 《中草药》2001,32(4):304-305
佛手又称佛手柑 ,为芸香科 ( Rutaceae)柑桔属植物佛手 Citrus medica L. var. sarcodactylis( Noot.) Swingle的果实。成熟佛手其味辛、苦 ,性温 ,具有舒肝和胃 ,行气止痛 ,祛湿化痰等功效 [1] [2 ]。在国内 ,佛手的品种有广佛手、川佛手和金佛手。关于广佛手挥发油的成分已有报道 [3 ] 。在国外佛手油作为一种天然香料常应用于化妆品和食品中。本文运用 GC- MS技术 ,分析金华佛手挥发油 ( 1 #)和德国产佛手挥发油 ( 2 #)的主要成分。比较两者在主成分上的差异。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及仪器1 .1 材料 :佛手挥发油 1 #:由金佛…  相似文献   

3.
广佛手为芸香科植物佛手 Citrus medica L.var.sarcodactylis Swingle的干燥果实。具有舒肝理气 ,和胃止痛的功效 [1 ]。广佛手主产于广东德庆、高要、云浮、四会、郁南等地 ,称“广佛手”,以区别于“川佛手”,和“浙佛手”,为广东地道药材“十大广药”之一 [2 ]。作为药源基地的广东省德庆县已有 2 0 0多年的栽培历史 ,是广佛手的地道产区。广佛手 GAP试验示范基地选址在德庆县武垄镇 ,为了确保基地药材的质量 ,我们对该地的环境质量进行了研究。1 材料与方法1 .1 土样 在广佛手试验示范基地内 ,按不同的朝向随机选取 1 5个取样点 ,…  相似文献   

4.
广佛手中总多糖含量的分光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小凤  程荷凤 《中成药》2004,26(10):i005-i006
佛手俗称五指柑又称福寿柑是芸香科柑橘属植物[Citrus medica L.var sarcodactylis(Noot.)Swingle]或[Fructus Citri Sarcodactylis]的成熟果实.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地有栽培,供药用已有较长历史.佛手中的香柑内脂和柠檬内脂具有平喘、祛痰之功效[1],布枯叶苷和橙皮苷又具有抗炎、抗病毒的功效[2].传统中药主要以水煎剂入药,佛手柑中水溶性成分多糖[3]可能是药物的有效成分之一,而多糖作为免疫调节剂在抗肿瘤、抗病毒及抗衰老等方面已得到很好开发和利用[5].佛手多糖在药理学、病理学上的研究还有待开发,其含量的测定也未见报道.本文采用苯酚-硫酸分光光度法[4]对广东产的佛手水煎液中的多糖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
韩冬梅  王燕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8):1447-1447
佛手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植物佛手的果实。主产于广东、福建、云南、四川等地。《本草纲目》载:“其实状如人手,有指,俗称为佛手柑”。具有疏肝理气、和中化痰之功效。在应用中有不法分子将葫芦科植物佛手瓜做成饮片,来充当佛手,应注意鉴别。1性状鉴别1.1佛手为类椭圆形或  相似文献   

6.
正佛手,因其果实在成熟时各心皮分离,形成细长弯曲的果瓣,状如手指,故得此名。佛手柑,又名佛手、佛手片,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植物佛手的果实。中医学认为,本品性味辛苦、温,入肝、脾、胃、肺经,有疏肝理气,燥湿化痰之功。适用于肝郁气滞所致的胁痛,胸闷;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满,纳呆胃痛,嗳气呕恶,咳嗽痰多,胸闷胸痛等。《随息居饮食谱》言其"下气,醒胃,豁痰,辟  相似文献   

7.
自 2 0 0 1年 2月~ 10月间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 (针灸、中药、西药 )治疗肾与输尿管结石 80例 ,效果较理想。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80例均符合肾与输尿管结石诊断标准[1] 。其中男6 0例 ,女 2 0例 ;年龄 2 0岁~ 5 0岁 ,平均年龄 38岁 ;结石最大者 1.5cm× 1.0cm ,一般在 0 .3cm2 ~ 0 .8cm2 之间 ;首次发病者 5 6例 ,经手术治疗或超声碎石后复发者 2 4例。2 治疗方法(1)上午 9:0 0时饮水 5 0 0ml,同时服DHCT 75mg ;(2 ) 9:15时饮中药排石汤 2 0 0ml;(3) 9:30时饮水 5 0 0ml;(4) 10 :0 0时再饮水 30 0ml,同…  相似文献   

8.
食管癌是我国华北地区常见的恶性肿瘤[1] ,死亡率高 ,危害严重。早期诊断和治疗食管癌对于降低该病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我院 1 990— 1 996年对 3 4例早期食管癌患者的诊治取得了较好效果 ,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男 2 4例 ,女 1 0例 ,年龄 3 6~ 68岁。占同期收治食管癌患者的 3 .6%。2 病理资料2 1 肿物部位 :位于胸上段 4例 ,胸中段 1 5例 ,胸下段 1 5例。2 2 癌灶范围 :病变最小者其长径为 0 .4cm的 3例 ,最大者长径为 4.5cm的 1例 ,其余为 0 .5~ 0 .9cm者1 6例 ,1 .0~ 3 .4cm者 1 1例 ,3 .5~ 4.4cm者 3…  相似文献   

9.
毛红兵  王通洲 《时珍国医国药》2001,12(11):1003-1003
佛手始载于《图经本草》,来源于芸香科植物佛手 Citrusmedica L.var.sarcodactylis Swingle的干燥果实 [1 ]。具有舒肝理气 ,和胃止痛的功效。用于肝胃气滞 ,胸胁胀痛 ,胃脘痞满 ,食少呕吐。现收载于《中国药典》2 0 0 0年版 部 ,系常用中药。近年来 ,因来源不足 ,供需矛盾突出 ,致使价格飞升 ,伪品不断。最近笔者在工作中发现二种样品 ,经鉴定分别来源于葫芦科植物佛手瓜Sechium edule ( Jacq.) Swartz的干燥果实 [2 ]和芸香科植物香圆Citrusw ilsonii Tanaka的干燥嫩果 [1 ]。现将其真伪鉴别要点介绍如下。1 佛手佛手为类椭圆形或卵…  相似文献   

10.
山茱萸及其伪品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茱萸以补益肝肾、涩精固脱之功为临床医者所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 0 0 0版 )规定山茱萸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由于山茱萸药材紧缺 ,价格较贵 ,出现一些伪品 ,笔者发现有用酸枣的果实代用山茱萸的现象。现将山茱萸与酸枣的鉴别特征比较如下。1 材料来源  山茱萸 :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of ficinalis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1 ] 。  由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药局 (正规药材公司进货 )提供。伪品酸枣 :为鼠李科植物酸枣Zizy phusjujubaMill的干燥成熟果实。  购…  相似文献   

11.
防己具有利水消肿、祛风止痛的作用。《中国药典》中规定 ,防己的来源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 (StephaniatetrandraS .Moore)的干燥根[1] 。笔者发现 ,有些药材 ,如茶茱萸科植物小果微花藤Iodesvitiginea (Hance.)Hemsley与瘤枝微花藤IodesSequinii (Hevl)Reheder的干燥根 ,易同防己混淆。[2 ] 现将防己正、伪品鉴别如下。1 性状鉴别1 1 正品防己呈不规则圆柱形、半圆柱形或块状 ,多弯曲 ,长 5cm~ 10cm ,直径 1cm~ 5cm。表面呈淡黄色 ,在弯曲处常有深陷…  相似文献   

12.
佛手柑与佛手瓜饮片的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佛手柑习称佛手片,为芸香科植物CitrusmeolicaL.varsarcodactylisSwingle的干燥果实,性温,味辛苦酸,具有理气舒肝、和胃止痛功效,临床多用于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等症。佛手瓜为葫芦科植物SechiumednleSwartz的果实,性凉,味甘,具有祛风清热、健脾开胃功效,但习惯上不入药用,以鲜品作蔬菜食用。我们发现有将佛手瓜片混入佛手柑片内的情况,两者性味、功效、主治不同,应予鉴别,以免影响临床疗效。1 性状特征佛手柑片多为类椭圆形和卵圆形薄片,常皱缩和卷曲。顶端稍宽,常有3~5个手指状的裂瓣;基部略窄,有的可见果梗痕。外皮…  相似文献   

13.
内外合治乳腺增生病2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道贤 《河北中医》2003,25(2):102-103
1993~ 2 0 0 1年 ,笔者内外合治乳腺增生病 2 3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诊断标准 参照 1 987年首次全国乳腺病南通会议制定的标准[1 ] ,并经乳腺癌诊断仪检查确诊。1 .2 一般资料 本组 2 3例均为女性 ,年龄2 0~ 2 5岁 4例 ,2 5~ 35岁 1 1例 ,35~ 5 0岁 7例 ,≥ 5 0岁 1例 ;病程最短 1个月 ,最长 6年 ;乳房肿块最小 0 .8cm× 0 .4cm ,最大 5cm× 4.2cm。1 .3 治疗方法1 .3.1 内服药 予乳腺增生病内消汤治疗。药物组成 :柴胡、香附各 1 2g,青皮、陈皮、白芍药各1 0g ,半夏 9g ,海藻、昆布各 30g ,甘草 6g…  相似文献   

14.
佛手又名佛手柑、佛手香椽,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植物佛手柑的果实。因果实顶端开裂如手指状、屈伸不一、长短参差,酷似佛像的手,故名佛手。明朝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对佛手的评价是:“佛手产闽广间。木似朱奕而叶尖长,枝间有刺,植之近水乃生。其实状如手,有指;其色如瓜,生绿熟黄;其核细,其味不甚佳而清香袭人。置之几案,可供玩赏。”直到现在,还有许多人对佛手爱不释手,一是认为其生得奇妙,巧夺天工;二是闻其香气,能醒脑提神,令人心旷神怡。  相似文献   

15.
吴红铃 《河北中医》2002,24(11):818-819
1999~ 2 0 0 1年 ,笔者采用自拟通淋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 60例 ,并与排石颗粒治疗 40例进行对照观察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诊断 突发性腹部及肾区绞痛 ,或向会阴部放射 ,或腰部持续性或间歇性隐痛或钝痛 ,或排尿困难、尿时中断、肉眼血尿等症状。经B超、尿检、腹部X线摄片、静脉尿路造影等检查 ,确诊为泌尿系结石。结石最大为 1 .6cm× 1cm ,最小0 .3cm× 0 .2cm。1 2 一般资料 全部 1 0 0例 ,随机分 2组。治疗组 60例 ,男 37例 ,女 2 3例 ;年龄 1 8~ 65岁 ;病程1 2h~ 1 3年 ;肾结石 2 0例 (双侧 4例 ,单侧 …  相似文献   

16.
佛手为芸香科植物佛手(CitrusmedicaL.Var.sarcodactylisSwingle)的果实。主产于两广、福建及四川等地。具有舒肝理气,和胃止痛的功效。佛手瓜为葫芦科植物佛手瓜[Sechiumedule(Jacq.)Swartz]的果实。作蔬菜用。近期我们发现以佛手瓜冒充佛手使用。应注意区别:1 性 状:佛手为类椭圆形或卵圆形的薄片,长6~10cm,宽3~7cm,厚0.2~0.4cm。常有3~5个手指状的裂瓣。外皮黄绿色或橙黄色,有皱纹及油点,果肉浅黄白色,散有凹凸不平的线状或点状维管束,气香。佛手瓜外形呈类椭圆形或卵圆形。长5~8cm,宽3~6cm,厚0.2~0.4cm,无手指状裂瓣。外皮…  相似文献   

17.
消白灵片由人参、黄芪、制首乌 ,白藓皮等中药组成 ,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1 ] 。临床对白癜风患者有明显的疗效。为研究其作用机制 ,对模型动物进行了有关实验研究 ,现报道如下。1 实验材料1 1 药品 消白灵片 ,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提供 ,批号980 618;白癜风胶囊 ,天津第五中药厂生产 ,批号 98110 9;过氧化氢 ,上海桃浦化工厂生产 ,批号 :9810 10。1 2 动物 豚鼠 ,黑色或黑花色 ,体重 2 5 0~ 3 0 0g ,雌雄兼用 ,由安徽医科大学动物中心提供。2 实验方法与结果2 1 模型动物的复制[2 ]  取豚鼠 ,脱去黑色毛约 4× 4cm2 。…  相似文献   

18.
中药里的佛手又名佛手柑,也称佛手香橼,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果实。柑果呈卵形或矩圆形,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千姿百态,让人感到妙趣横生。顶端分裂如拳,或张开如佛指,故又称五指柑。有诗赞日:“果实金黄花浓郁,  相似文献   

19.
过量食用山楂或食用未成熟的山楂 ,是引发山楂胃石症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笔者应用中药枳实导滞汤[1] 为主及西药胃得宁、雷尼替丁等治疗山楂胃石 2 2例 ,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现将该病的临床特征及中西药治疗情况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2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 ,男性 13例 ,女性 9例 ;年龄最大者 6 8岁 ,最小者 7岁 ,平均年龄 37 5岁 ;多发年龄在 5 3~ 6 8岁 ;山楂胃石大者 6cm× 6 5cm ,小者 3cm× 3 5cm ,其中 5 5cm~ 6 5cm12例 ,4 5cm~ 5cm6例 ,3cm~4cm4例 ;单发者 7例 ,多发者 15例。山楂胃…  相似文献   

20.
解月波 《湖南中医杂志》2003,19(2):54-54,58
自 2 0 0 0年 5月~ 2 0 0 1年 5月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简称内异症 ) 6 0例 ,取得显著疗效 ,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 34例进行对照观察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两组 94例均为我院就诊的患者。治疗组 6 0例中 ,年龄 2 0~ 5 1岁 ,平均 35 .4岁 ;病程 7个月~ 2 .5年 ,平均 1.6年 ;分类[1] :Ⅰ期 (无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瘤 ,输卵管周围无粘连 ) 2 8例 ,Ⅱ期 (子宫内膜侵及一侧或双侧卵巢 ,囊肿直径 <3cm ,卵巢及输卵管周围轻度粘连 ,但输卵管通畅良好 ) 19例 ,Ⅲ期 (卵巢巧克力囊肿 >3cm ,一侧附件或双侧附件粘连固定 ) 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