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由于卡介苗与百白破接种时间常因冲突而影响了接种,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故两单位协作作此科研。 1980年9月选择应注射百白破之幼儿(6~18月)690名,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30名,第一组OT阴性,单独皮内接种卡介苗,共179名;第二组OT  相似文献   

2.
接种狂犬疫苗过敏者继续常规接种后反应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接种狂犬疫苗后偶见过敏反应。其中多为局部过敏,极个别可见全身反应,这是进行接种的医务人员最担心的事情。因为严重的全身过敏反应如果处置不当,病人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即使是局部过敏,也常造成病人或其家属对继续全程接种的担扰,或对医务人员不信任,严重时还会引发医患纠纷,干扰医疗单位的正常工作秩序。要避免这种情况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无细胞百白破三联疫苗(APDT)接种后的反应情况。方法于2008—2009年在我院预防接种门诊767名接种APDT,观察局部与全身反应。并与2004—2006年采用全细胞百白破三联疫苗(WPDT)接种登记的完整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接种WPDT和APDT者,总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49%、3.26%;发热、局部红肿、硬结反应发生率WPDT组分别为21.11%、20.92%、9.79%,APDT组分别为3.13%、3.26%、0.65%。以上反应发生率均为WPDT组高于APD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PDT的接种反应较WPDT低、安全性好,针次增加,接种反应率增加。  相似文献   

4.
本报告百白破(DPT)疫苗与卡介苗(BCG)同时接种的免疫效果和副反应。将3-7月龄婴儿随机分成三组,观察组免疫后1.3个月百日咳凝集抗体几何平均滴定度(GMT)为1:452及1:192,免疫后3个月白喉凝集抗体GMT为0.459IU/ml;DPT对照组分别为1:640、1:140及0.639IU/ml(P>0.05)。观察组免疫后3个月OT试验阳性率为95%硬结直径为10.4mm,BCG对照组为98%、9.8mm(P>0.05)。各组均无异常反应。说明DPT与BCG可同时接种。  相似文献   

5.
卡介苗接种后可能产生接种局部强反应、腋下淋巴结强反应、瘢痕疙瘩及全身反应等,以前两者为多见,易与普通疖肿相混淆。近年来,我院收治卡介苗接种后发生局部强反应及腋下淋巴结强反应患儿55例,现将处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1990年11月,我们对城关镇及下庄镇一、五年级学生进行结素试验,反应阳性及阴性者按1:2比例配对观察(同班、同性别、年龄相差不超过2岁)。采用1:2000稀释旧结素批号901009-1,冻干BCG(菌量0.5mg/ml)批号900407,均系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采用双盲随机方法。结果:①局部反应:阳性组86例,对照组(阴性组)172例。注射BCG后  相似文献   

7.
百白破混合剂(DPT)的接种反应较其它疫苗重,并随着接种次数其反应加重,百白破三联疫苗的反应有:局部红肿、疼痛,发痒或发热,一般不需做特殊处理,可自行消退,但接种后发生无菌脓肿较为少见,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百白破混合剂(DPT)的接种反应较其它疫苗重,并随着接种次数其反应加重,百白破三联疫苗的反应有:局部红肿、疼痛,发痒或发热,一般不需做特殊处理,可自行消退,但接种后发生无菌脓肿较为少见,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流行性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接种反应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卫生部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三批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对湖北省近6万名1—10岁健康儿童进行大面积接种反应观察,发生反应21例,反应率为3.5/万,其中轻度发热率为3.0/万,局部过敏性皮疹率为0.5/万。未发现疫苗引起的异常反应及脑炎或疑似脑炎症状者。对其中1946名1—6岁儿童进行了体温反应和局部红润反应观察3周,体温反应率为0.62—4.4%,以弱反应为主,22例体温中反应者和1例强反应者均为一过性升高,无其它不适,不影响儿童正常活动。观察3天的局部红润反应率为0.96—5.14%,1天时最高,3天时降至正常,以弱反应为主;28例局部中反应者无淋巴结肿大及其它不适,仅1例伴体温弱反应。1例强反应者系过敏所致。本次观察发现此疫苗接种局部反应似与儿童曾接种乙脑疫苗针次有关,接种的针次越多,局部反应率越高。此次观察证明了乙脑减毒活疫苗反应轻微,安全性好,且所有儿童只需接种一针,易于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卡介苗、百白破三联、麻疹减毒活疫苗同时接种免疫效果,更好地开展计划免疫工作,进行本项观察。材料与方法 1.选择两个公社6~18月龄未接种过卡介苗、百白破、麻疹疫苗的婴儿,先用1:2000旧结核菌素作结素试验,阴性者随机分为5组: 第一组单独接种卡介苗,在左臂三角肌下缘外侧皮内接种卡介苗0.1毫升(0.5mg/ml)。12周再作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婴幼儿卡介苗(BCG)接种后淋巴结肿大不同情况的处理方法。方法对南京市1 891 640名接种BCG的婴幼儿中发生的300例淋巴结肿大异常反应及处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0例婴幼儿BCG接种后回流区淋巴结有不同程度的肿大,淋巴结肿大主要分布于注射侧腋下,占54.7%,次为接种局部皮下深部脓肿,占38.0%。对于淋巴结肿大早期采用简单易行的微波治疗和热敷治疗,治愈率在55.0%以上,脓肿形成者进行切开引流,其治愈率达100.0%。结论根据淋巴结肿大不同的情况,可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婴幼儿卡介苗(BCG)接种后淋巴结肿大不同情况的处理方法.方法 对南京市1 891 640名接种BCG的婴幼儿中发生的300例淋巴结肿大异常反应及处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0例婴幼儿BCG接种后回流区淋巴结有不同程度的肿大,淋巴结肿大主要分布于注射侧腋下,占54.7%,次为接种局部皮下深部脓肿,占38.0%.对于淋巴结肿大早期采用简单易行的微波治疗和热敷治疗,治愈率在55.0%以上,脓肿形成者进行切开引流,其治愈率达100.0%.结论 根据淋巴结肿大不同的情况,可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 炭疽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人间疫情一般尾随于畜疫之后。如何采取措施,控制畜疫续发人间,炭疽菌苗的预防接种是重要的手段之一。但其免疫效果及安全性,国内报道尚少,为此我们于1991年4—6月,对睢宁县张圩乡疫区进行了免疫前后的人群血清抗体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卡介苗接种后引起各种异常反应的预防及处理。方法通过临床表现、相关检查或现场调查综合分析进行确诊,采用联合治疗方法,包括局部和全身治疗。结果经综合诊疗后,各种异常反应病例均痊愈,同时分析了相应异常反应发生的原因,取得了相关经验。结论卡介苗接种异常反应主要与个体差异有关,应尽量避免发生,提高接种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为检查和评价我市卡介苗接种质量,1983年对1,742名新生儿及儿童进行皮内法接种卡介苗后12周结素试验过敏反应的调查,结果见附表。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卡介苗接种后机体免疫力与结素反应之间的关系,我们对种卡和未种卡儿童作结素试验及种卡后早发反应观察。结果发现,曾种卡儿童结素试验阳性者和阴性有卡痕者,早发反应率分别为100%和93.48%;结素试验阴性无卡痕者为32.85%。未曾种卡结素试验阴性者,种卡后未见早发反应发生。说明,种卡后结素反应转阴,有可能是机体缺乏迟发型变态反应,而并非全为免疫力消失所致。  相似文献   

17.
武汉市新生儿卡介苗接种20余年,阳转率始终在60%以下,曾对接种技术、冷链、菌苗质量和结素效○等因素,进行了专题调查,发现结素效○影响较大,故再次观察,报告如下。我们以1984年3月26日~4月5日在本市各产院出生的健康新生儿为对象,应用北京生研所生产的稀释旧结素(5Tμ/0.1ml)上海生研所生产的稀释旧结素(5Tμ/0.1ml)和北京检定所生产的PPD-  相似文献   

18.
卡介苗是我国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菌苗之一。这种获得性免疫力可以限制结核杆菌在体内的播散复制,减少结核病的发生,起到预防粟粒性结核病和结核性脑膜炎的作用。它是目前接种的疫苗中,唯一可产生接种局部溃烂的菌苗,也是目前出现接种反应较多的菌苗。由于接种方法或剂量不当或接种对象体质不同,可引起接种侧腋下、锁骨上、下淋巴结肿大,有的出现淋巴结化脓、溃疡等异常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观察对象接种“福建新丙五价”钩体菌体苗基础免疫和一年后加强免疫的反应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观察记录各针次疫苗接种后的反应并采集观察对象免疫前及免疫后20d,90d,180d,360d及再加强免疫后20d的6份血清,用显微镜凝集试验(MAT)测定各群抗体滴度,以抗体滴度≥1∶10为阳性判别标准,计算疫苗接种前后各次各群抗体阳转率和几何平均滴度GMT。结果观察对象均未出现全身反应,局部反应以复种为多,女性复种后反应比男性更严重,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免疫后血清抗体阳转率及几何平均滴度(GMT)均比免疫前有显著的增长,且在免疫后3个月阳转率达高峰为95%以上,一年后维持50%左右,几何平均滴度(GMT)在基础免疫后1个月为1∶:60左右,半年后降为1∶20,一年后为1∶10。再次强化免疫,抗体阳转率迅速上升,高达100%,几何平均滴度(GMT)上升到1∶100。结论“福建新丙五价”钩体菌体苗的安全性及免疫效果是肯定的,只要加强钩体病的监测,菌苗的菌型与当地流行菌群吻合并按照规定程序免疫接种,完全可以预防钩体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20.
许多研究表明,健康人群常规接种乙型肝炎血源疫苗后,92~99%产生对 HBsAg 的抗体反应。为了使接种后抗体反应发生率尽可能达到最高水平,有人建议对无反应或反应低下者进行重复接种,但尚无明确方案。本文报道常规接种3次乙型疫苗无反应或反应低下者,加种3次疫苗后的效果。831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与抗-HBs均阴性的健康医院工作人员,常规接种乙型血源疫苗,每次剂量20μg,经三角肌或股四头肌肌注,共3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