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硝酸银肾盂灌注加淋巴静脉分流治疗乳糜尿3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丁波  胡玉玲  宋世德 《山东医药》2005,45(21):70-70
1988年1月至2004年10月,我们采用膀胱镜下输尿管插管肾盂灌注2%硝酸银加同侧腹股沟区淋巴结与大隐静脉主干吻合的方法治疗乳糜尿30例,经长期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用3种手术方法治疗丝虫性乳糜尿170例,总有效率为87%,大剂量硝酸银肾盂灌注法有效率为83.2%,腹股沟淋巴结大隐静脉吻合术有效率为88.60%,两法疗效无差异(P〉0.1),肾蒂周围淋巴管结扎术有效率为100%,但副作用较多,认为腹股沟淋巴结大隐静脉吻合术为外科治疗乳糜尿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3.
用3种手术方法治疗丝虫性乳糜尿170例,总有效率为87%。大剂量硝酸银肾盂灌注法有效率为83.2%,腹股沟淋巴结大隐静脉吻合术有效率为88.60%,两法疗效无差异(P>0.1)。肾蒂周围淋巴管结扎术有效率为100%,但副作用较多。认为腹股沟淋巴结大隐静脉吻合术为外科治疗乳糜尿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4.
乳糜尿为班氏丝虫病流行区常见并发症,当前微丝蚴血症者虽已基本控制,但尚未阻断乳糜尿的发生,据调查山东省尚有5万多病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以往对乳糜尿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如硝酸银肾盂灌注、中药治疗、肾蒂淋巴管结扎、腰干淋巴管精索静脉吻合等。本课题研究以生理淋巴分流原理,应用显微外科手术对男性患者采取精索淋巴管静脉吻合术,对女  相似文献   

5.
用国产中碳链油,以日量0.25/kg,分三次食用,每7d为一疗程的方法,治疗乳糜尿151例,有效率达98.01%。大多数患者食用2-4周后乳糜尿消失。对重症乳糜尿者可使症状迅速缓解。连用2-6个月未发现不良反应。疗后1986年访查51例,复发16例(31.4%),1988访查104例,复发29例(27.9%)。复发者继续食用仍可得到控制。本组资料表明,中碳链油是目前治疗乳糜尿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后腹腔镜下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的疗效。方法采用后腹腔镜下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11例(均为乳糜尿试验阳性及膀胱镜检确诊)。结果手术时间100~180 min,平均120 min;术中出血35~80 ml,平均60 ml。无中转开放手术。术后3~5 d拔出腹膜后引流管,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乳糜尿消失。随访6~24个月,乳糜尿均无复发。结论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疗效确切,在手术创伤、住院时间、术后恢复等方面优于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采用多径路淋巴管静脉内套入术治疗乳糜尿30例,结果术后出院时乳糜尿消失25例(83.3%),好转1例(3.3%),总有效率为为86.6%。出院后1~2年内复查30例,乳糜尿消失21例(70.0%),好转4例(13.3%),总有效率为83.3%。该手术的特点是缝线不通过淋巴管管腔;不受淋巴管和静脉口径粗细的影响;勿需切断静脉,可利用一条静脉的不同方位或多个部位的径路,采用并列、集束、电缆等多种套入方式,使吻合淋巴管数目增多,吻合口合计口径值大,淋巴分流量增加,并减少了显微外科技术上的难度。该手术由于部位表浅,术式简单便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多径路淋巴管静脉内套入术治疗乳糜尿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采用多径路淋巴管列脉内套入术治疗乳糜尿30例,结果术后出院时乳糜尿消失25例(83.3%),好转1例(3.3%),总有效率为86.6%。出院后1 ̄2年内复查30例,乳糜尿消失21例(70.0%),好转4例(中3.3%),总有效率为83.3%。该手术的特点是缝线不通过淋巴管管腔;不受淋巴管和静脉口径粗细的影响;勿需切断静脉,可利用一条静脉的不同方位或多个部位的径路,采用并列、集束、电缆等多种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经皮肾镜术中肾盂尿及结石细菌培养,探讨其对防治术后感染的意义.方法 行经皮肾镜手术治疗的上尿路结石患者324例,所有患者术前连续3d取晨尿行中段尿培养,术中取肾盂尿行细菌培养,取出结石行消毒前培养和消毒后培养.结果 324例上尿路结石患者中有感染结石者91例(28.1%),感染结石菌种主要为大肠埃希菌(37.4%)和表皮葡萄球菌(29.7%).感染结石者与非感染结石者中段尿细菌培养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JP>0.05).感染结石者肾盂尿细菌培养阳性率高于非感染结石者(P<0.01).中重度肾积水患者肾盂尿及结石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肾积水或轻度肾积水者(P<0.05).结论 上尿路结石细菌感染是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感染的重要诱因,肾盂尿及结石细菌培养相较中段尿细菌培养对术后感染的防治更有意义.经皮肾镜取石术中,应常规进行结石及肾盂尿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肾盂癌是较为少见的尿路上皮恶性肿瘤,预后差,约50%的患者于术后5年内因肿瘤复发、转移而死亡[1].肾盂癌的外科治疗原则是手术切除肾及全长输尿管,包括输尿管开口部位的膀胱壁.文献报告肾盂癌发生于解剖性或功能性的孤立肾,如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将会导致肾功能不全或尿毒症[2].2011年3 ~12月,我们共收治2例一侧肾切除后对侧肾盂肿瘤患者,均采用保留肾脏的肿瘤局部切除,术后配合肾盂及膀胱灌注化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我们采用经腹股沟或下肢途径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治疗乳糜尿86例,同时对另外50例乳糜尿患者采用海群生、维生素 C 等一般治疗法作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淋巴管静脉吻合组:共治疗86例,其中男性80例,女性6例,年龄在22~62岁之间,病程20天~35年;术前检查乳糜试验均为阳性,尿蛋白定量(潘迪氏法)在  相似文献   

12.
根据15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狭窄所致肾积水患者的病情采用不同腹腔镜肾盂成形术式,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5~2.5小时,平均2小时。术中出血量20~40ml,无大出血和其他脏器损伤。术后第2天患者可下床活动,平均住院6天。术后2个月复查,拔除输尿管双J导管,患者原有肾区胀痛等症状消失。逆行肾盂造影(RP)检查吻合口通畅,肾积水明显减轻。7例半年后复查,肾积水基本消失,尿常规正常,肾盂尿pH值均恢复正常。认为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是治疗UPJ狭窄所致肾积水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可适合于多种原因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1982~1991年门诊乳糜尿3 700例与防治前1957~1958年资料对比。防治后乳糜尿比重明显增高,占门诊晚期丝虫病患者的86.85%,其中新发病者3041例,占82.18%。提出当前丝虫性乳糜尿发病的特点为短期内发病集中增多,新发病人多,壮、老年发病率高,排出乳糜的程度轻。发作类型、主要临床症状等作为乳糜尿本身所具有的临床表现与防治前基本相同。对乳糜尿在基本控制微丝蚴血症后短期内逐渐集中发病的原因和乳糜尿发病的趋势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乳糜尿是班氏丝虫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根据乳糜的排出量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患者存在广泛的淋巴系统损伤,90%以上的患者有单侧或双侧肾盂淋巴瘘,也有少数患者淋巴瘘发生在输尿管或膀胱。患者乳糜尿液含有大量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极易造成细菌感染。而细...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生理淋巴分流原理,采取腹股沟部位的淋巴结楔形切除部分组织再与大隐静脉相吻合的手术方式治疗乳糜尿30例,结果术后20d内乳糜尿消失20例(67.7%),好转7例(23.3%),总有效率为90.0%。半年内复查21例,乳糜尿消失16例(76.2%),好转2例(9.5%),总有效率为85.7%。此术特点是:1.避免损伤输入输出淋巴管,可使逆流和回流的淋巴液—并通过吻合口进入静脉。2.大隐静脉近心端和楔形切除后的淋巴结相吻合,可使吻合口面积加大,提高通畅率。3.手术部位表浅,方法简易,不用手术显微镜也可进行,更便于在基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自1984年以来,我们采用腹股沟区淋巴结与大隐静脉或其分支吻合术治疗乳糜尿病人21例,经随访观察疗效良好,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男10例,女11例,年龄40~56岁,病程6~10年,最长1例30年。入院时化验:乳糜血尿9例,乳糜尿12例。病程中均有尿中带血丝及乳凝块史,其中14例有“血丝虫  相似文献   

17.
70年代初我所即开始研究治疗乳糜尿、象皮肿的药物,近年来筛选出纯中药制剂“消肿乳糜清”,经临床应用治疗乳糜尿、象皮肿有效率在90%以上,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乳糜尿75例、象皮肿13例,患者多数来自本省,部分来自河南、江西、安徽、上海...  相似文献   

18.
乳糜尿是班氏丝虫病晚期症状之一 ,重型患者尿中常伴有乳糜凝块。近年来作者应用 B超观察到 2 4例患者膀胱内有乳糜凝块 ,将其影像表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2 4例患者为门诊或住院病人 ,其中男 15例 ,女 9例。2 6~ 4 9岁 8例 ,5 0~ 70岁 16例 ,病程 2~ 4 3年。既往血检微丝蚴阳性 13例 (5 4 .2 % )。尿液乳糜鉴定全部阳性 ,尿蛋白定量 2 .0~ 6 .2 g/ L。肉眼观察 ,尿液为乳糜型 15例 ,其中混有凝块者 12例 ;乳糜血型 9例 ,其中混有凝块者 7例。2 4例患者均有尿中排出凝块史。1.2 检查方法 使用日本 Aloka- S…  相似文献   

19.
乳糜尿是慢性丝虫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患者因间歇性反复发作造成营养丢失 ,劳动能力下降或丧失。多数病人出现高蛋白尿、血尿[1] ,部分病人出现尿糖。现总结 1998~ 2 0 0 2年收治的 5 2 0例乳糜尿病例资料 ,分析乳糜尿患者尿糖升高与其他尿液成分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 为 1998~ 2 0 0 2年本所收治的丝虫性乳糜尿病人 ,共 5 2 0例。所有病例均按下列标准确诊 :1)尿液乳糜试验阳性 ;2 )尿蛋白阳性 ;3 )尿检淋巴细胞阳性 ;4)患者来自原班氏丝虫病流行区。排除因外伤、妊娠、手术、结核、肿瘤及其他寄生虫感染等原…  相似文献   

20.
用桑叶浸膏胶囊制剂,以每人5.4g/d,1个月为一疗程的方法治疗乳糜尿53例,经6个疗程治疗后,乳糜尿消失52例(98.11%),好转1例(1.89%),有效率为100%。疗毕1年后随访并尿检52例,未发现复发病例。结果表明该药是治疗乳糜尿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