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显微手术切除的入路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75例经显微手术切除的颅咽管瘤的临床资料,其中经右翼点入路163例,经胼胝体前入路5例,经翼点-胼胝体前联合入路7例。结果 肿瘤全切除149例,次全切除20例,大部切除6例。术后出现尿崩127例,发热40例,电解质紊乱94例。142例随访1个月~10年,复发28例;按GOS预后评分,5分118例,4分8例,3分12例,1分4例。结论颅咽管瘤早期诊断,显微手术全切除效果理想,巨大、实质性肿瘤且伴有糖尿病者手术危险性较大。翼点入路是鞍区颅咽管瘤显微手术切除的最佳入路,强调术中精细操作,术后严密观察和及时处理并发症。少数难治性颅咽管瘤治疗困难,手术仍是主要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蝶窦入路显微切除颅咽管瘤的手术技巧及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8例经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的颅咽管瘤病例的临床资料、手术技巧、疗效预后.结果 所有病例中15例获得全切,1例次全切,2例部分切除,无手术死亡.术后无脑脊液鼻漏,仅1例并发短期尿崩,无严重水电解质失衡.随访资料显示术前临床症状在术后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 肿瘤主体部分位于鞍内,向蝶窦方向扩张,或向鞍上扩张但以囊性为主的,适合采用经蝶入路;术者丰富的经蝶入路经验和娴熟的显微技术是保证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颅咽管瘤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部位分为4种类型:鞍内型、鞍上脑室外型、脑室型和复杂型。手术采用额下入路36例,前纵裂入路12例,翼点入路115例,经胼胝体-脑室入路20例,经蝶窦入路3例。结果 肿瘤全切除156例(83.9%),次全切除14例(7.5%),部分切除16例(8.6%)。术后出现尿崩症89例,其中暂时性尿崩症62例;视力恶化30例;手术死亡4例(2.1%)。术后随访3个月~5年,肿瘤复发18例;GOS预后评分:5分150例,4分23例,3分5例,2分4例,1分4例。结论根据颅咽管瘤的部位和生长方式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是颅咽管瘤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颅咽管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显微手术治疗的方法和入路.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颅咽管瘤显微手术的方法、并发症和治疗结果,总结临床处置过程中的体会.结果 31例患者经翼点入路、1例经前胼胝体入路完成手术.经术中观察及术后CT和MRI复查证实,肿瘤全切除26例,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出现尿崩症24例,高钠高氯血症18例,低钠血症5例,高热11例.临床痊愈出院12例,好转出院19例,死亡1例. 结论采用显微手术全切颅咽管瘤,效果良好;术前即有明显下丘脑功能损害者,手术风险较大,预后差;鞍区颅咽管瘤采用翼点入路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颅咽管瘤的手术入路选择.方法 32例颅咽管瘤,常规或扩大翼点入路14例,额下入路3例,额皮层切开经侧脑室-室间孔和额下联合入路5例,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6例,胼胝体-穹窿间和额下联合入路2例,经额下-前纵裂联合入路2例.结果 肿瘤全切26例,次全切4例,部分切除2例.结论 根据肿瘤的不同分型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是颅咽管瘤全切的关键.对于Samii分型Ⅰ、Ⅱ级应用额下和翼点入路;Ⅲ~Ⅴ级(无扩展)采用经胼胝体-透明隔间隙-穹窿间入路;Samii分型Ⅲ~Ⅴ级(有扩展)的肿瘤可通过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联合额下入路、经额皮层造瘘-室间孔入路联合额下入路或经额下前纵裂联合入路均能达到全切除.  相似文献   

6.
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颅咽管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6月至1999年6月间,我科采用翼点入路,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21例大型颅咽管瘤,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3例,女8例。年龄8~56岁,平均31.5岁,病程4个月至7年。1.2 临床表现 头痛20例,视力、视野改变21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翼点入路为基础的颅咽管瘤全切除方法,并通过长期随访了解患者生存状态。方法根据肿瘤影像学表现的生长部位及扩展方向将翼点入路进行改良,对121例颅咽管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对其中83例进行12-84个月的随访。结果本组全切除、近全切率分别为79.3%、19.0%,术后最常见的肿瘤残留部位位于肿瘤与第三脑室底部前端连续处。术后最常见的下丘脑反应为尿崩症(86、8%)及低钠、高钠血症(68、6%),其中高钠血症预示严重的下丘脑反应,但经过处理术后反应多可良好控制。围手术期死亡3例(2.5%)。11例随访期内复发,复发率13%。随访期患者复发最常见于术后2年内。结论根据肿瘤生长方向及大小,选择各种改良翼点入路进行积极的全切除,多数颅咽管瘤可以得到良好的长期控制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的显微手术切除方法。方法总结5 a来我院神经外科治疗的46例颅咽管瘤。其中采用翼点入路41例,经胼胝体前入路3例,经胼胝体-翼点入路2例,应用显微技术从鞍区解剖间隙分块切除肿瘤。结果 46例颅咽管瘤,全切除41例,次全切除4例,大部分切除1例。术后34例出现一过性尿崩,中枢性高热4例,癫发作2例,出现电解质紊乱31例,均为高钠血症;死亡1例,为严重的下丘脑反应。随访3个月~5 a,能参加工作或学习者38例,需生活照顾者7例,病理显示均为颅咽管瘤。结论根据颅咽管瘤生长范围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充分利用鞍区解剖间隙是切除颅咽管瘤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的显微手术切除方法。方法总结5 a来我院神经外科治疗的46例颅咽管瘤。其中采用翼点入路41例,经胼胝体前入路3例,经胼胝体-翼点入路2例,应用显微技术从鞍区解剖间隙分块切除肿瘤。结果 46例颅咽管瘤,全切除41例,次全切除4例,大部分切除1例。术后34例出现一过性尿崩,中枢性高热4例,癫发作2例,出现电解质紊乱31例,均为高钠血症;死亡1例,为严重的下丘脑反应。随访3个月~5 a,能参加工作或学习者38例,需生活照顾者7例,病理显示均为颅咽管瘤。结论根据颅咽管瘤生长范围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充分利用鞍区解剖间隙是切除颅咽管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显微外科手术入路的选择和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均在显微镜下进行,经翼点入路40例,经额底纵裂入路14例,经鼻蝶入路7例,经眶上外侧入路5例,经纵裂-胼胝体-穹隆间入路3例,经眉弓锁孔入路2例。结果肿瘤全切除者47例,次全切除23例,部分切除1例。30例以视力下降为首发症状的患者中,术后有21例视力明显改善,7例视力较术前下降并于出院前恢复正常水平,2例术侧视力丧失。术后一过性尿崩52例,电解质紊乱34例,内分泌功能紊乱40例,中枢性高热13例,同侧动眼神经麻痹6例,轻度意识障碍6例。随访3~34个月,平均23. 5个月,无患者死亡,肿瘤复发者13例。垂体柄保留患者术后出现新发内分泌功能紊乱或紊乱较术前加重的比率低于垂体柄切除者(P 0. 05),垂体柄保留与肿瘤复发无关(P 0. 05),肿瘤伴有钙化的患者其垂体柄保留率低于不伴钙化者(P 0. 05)。结论根据肿瘤的特点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熟练细致的显微神经外科操作以及术中对垂体柄的良好保护,对提高颅咽管瘤患者的手术疗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颅咽管瘤的经蝶窦入路手术适应症、效果、优点及相关的手术技术。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经蝶手术治疗的12例颅咽管瘤资料。手术前后检查视力视野、检测手术前后内分泌激素水平变化以及尿量、尿比重。结果本组患者全切10例,次全切2例,无死亡病例。术后患者视力改善明显,与术前相比内分泌情况无明显恶化。结论选择合适的病例,采用经蝶窦入路手术治疗颅咽管瘤可以达到良好的预后结果,手术并发症少,并且对患者的内分泌情况及下丘脑、垂体柄等周围重要结构损伤较较小。  相似文献   

12.
经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咽管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蝶入路治疗颅咽管瘤的适应证、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采用经蝶入路治疗 18例颅咽管瘤患者 ,术前行CT或MR检查 ,肿瘤直径 2~ 7cm ,其中Samii分型Ⅰ级 5例 ,Ⅱ~Ⅳ级 13例。结果 肿瘤全切除 8例 ,次全切除 6例 ,大部分切除 4例 ,无手术死亡 ,术中脑脊液漏 3例 ,术后尿崩 6例 ,出院时恢复。结论 经蝶入路既适用于鞍内型颅咽管瘤 ,也适用于部分鞍内 鞍上型颅咽管瘤 ,疗效较好 ,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报告我科1986年7月~1996年7月经蝶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360例.女性233例.男性127冽:年龄13~66岁、平均38.6岁.其中大腺瘤143例(39.7%).微腺癌217例(603%).方法:均经CT扫描或MRI确诊.手术采取经唇下-鼻中隔-蝶窦入路或经鼻前庭-蝶窦人路两种方式行肿瘤切除术.结果:术目无死亡.296例获长期随访(平均3.5年).246例(83.1%)恢复良好.50例(16.9%)肿瘤有复发,需行再次手术、或采用药物、放疗或放射外科治疗.结论:垂体腺瘤采取经蝶显微外科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小儿颅咽管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颅咽管瘤显微手术全切除的入路和方法。方法26例经显微手术切除的颅咽管瘤中,囊性15例,实质性11例;有钙化者13例;肿瘤直径2cm以下者2例,2~4cm10例,4.1~6cm11例,>6cm者3例。经右翼点入路切除肿瘤22例,经胼胝体前入路3例,经胼胝体-翼点联合入路1例。结果经术中观察和影像学资料证实,全切除23例,次全切除2例,大部切除1例。随访2个月~5年,恢复正常生活并参加学习者22例,需人照顾者4例。结论小儿颅咽管瘤早期诊断并行显微手术全切除,治疗效果理想;翼点入路是小儿鞍区颅咽管瘤显微手术切除的最佳入路。  相似文献   

15.
颅咽管瘤的显微手术入路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的显微手术入路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颅咽管瘤的临床资料。显微手术采用改良翼点入路93例,经鼻蝶入路8例,经纵裂-胼胝体-穹隆间入路4例,经皮质侧脑室入路3例,额下入路3例,颞下入路2例,额下+改良翼点联合入路2例,双侧额下入路1例。结果肿瘤全切除76例,次全切除30例,大部分切除10例。随访81例,时间1~60个月,平均42.3个月。GOS5分68例,4分5例,3分5例,1分3例。肿瘤复发18例。结论显微手术全切颅咽管瘤效果良好,改良翼点入路适用于大多数病人,充分利用颈内动脉分叉间隙有利于全切除肿瘤。应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及病人一般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6.
经蝶显微镜下切除垂体腺瘤(附2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经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显微手术技术以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对25例垂体腺瘤手术入路、术中操作和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和比较。结果全切除14例,次全切除7例,大部分切除4例,无死亡及病残发生。结论该入路损伤小,安全,并发症少,适用于切除绝大多数垂体腺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报道16例合并有各种症状和体征的原发性空蝶鞍综合征(primary empty sella syndrome,PESS)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 16例病人均于术前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PESS,经蝶入路于显微镜下行蝶鞍内一硬膜下脂肪、肌肉、筋膜等填塞、鞍底垫高术。结果 手术消除了陷人鞍内的扩大的视交叉池,解除了鞍内脑脊液对垂体及其周围结构的搏动性压迫和侵蚀,其症状改善明显。结论 经蝶人路显微手术治疗原发性空蝶鞍综合征是一种安全、疗效肯定的方法。同时对原发性空蝶鞍综合征的病因、形成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手术适应证及治疗方法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颅咽管瘤手术前后内分泌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颅咽管瘤手术前及手术后内分泌激素的变化,为颅咽管瘤手术后激素替代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我科2001年6月~2002年12月共手术切除颅咽管瘤40例,其中15例为再次手术。在手术前和手术后1周分别采静脉血,测定T3、T4、TSH、ADH、ACTH水平,记录手术前后24h尿量,测尿比重、血浆渗透压、尿渗透压;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后甲状腺功能低下和尿崩的出现率(分别为95%和95%)显著高于术前(分别为70%和57.5%);术后血浆ACTH水平(15.60±1.91)pg/ml,显著低于术前的(23.97±2.69)pg/ml。手术前、手术后血浆ADH水平差异无显著性,分别为(2.49±0.30)pg/ml和(2.80±0.29)pg/ml。结论颅咽管瘤手术后内分泌功能紊乱是常见的合并症;颅咽管瘤手术后除需常规补充肾上腺皮质激素外,还应补充甲状腺素。  相似文献   

19.
儿童和青春期垂体腺瘤的经蝶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年龄小于17岁的儿童及青春期垂体腺瘤的诊断及其经蝶窦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本组20例(垂体PRL腺瘤7例,ACTH腺瘤5例,GH腺瘤4例,无功能腺瘤4例)均行经蝶窦显微外科垂体腺瘤切除术。结果肿瘤全切除18例,部分切除2例;随访8个月~8年,治愈75%,缓解25%,复发5%;常见并发症为尿崩症(25%)和电解质紊乱(25%)。结论经蝶窦垂体腺瘤切除术是治疗儿童及青春期垂体腺瘤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