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正常大鼠脑受γ-刀照射后,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及变化。方法:45只正常成年大鼠脑接受γ-刀100Gy量的照射,分别成活0.4h、1h、3h、6h、12h、1d、3d、7d、14d、30d和3个月后被处死,固定取脑,切制冰冻切片,进行抗HSP70的免疫组织化学反应。结果:血管最先出现反应,成血管扩张,内皮细胞成HSP70阳性反应;其次白质内胶质细胞出现HSP70阳性反应;皮质等处神经元较晚(3d起)出现明显的反应。上述阳性反应又显示出不同的变化规律。结论:结果表明γ-刀照射虽然局限于一点,但其反应是广泛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正常大鼠脑受伽玛刀(γ-刀)照射后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方法:45只正常成年大鼠脑接受γ-刀100Gy量的照射,分别成活0.5h、1h、3h、6h、12h、24h、3d、7d、14d、30d和3个月后被处死,固定取脑,冰冻切片,进行抗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免疫组织化学反应。结果:①γ-刀照射后在靶区和海马等处的GFAP免疫反应(GFAPir)阳性细胞增多;②可见到2种阳性细胞,一种是胞体小、突起细短的细小型,另一种是胞体肥大、突起粗长、染色深的肥大型,存活时间越长,越靠近靶中央区,肥大型GFAPir细胞越多,肿胀越明显,反之则少;③GFAPir表达有2次高峰,第一次在照射后24h以内,第二次在照射后14d以后;④从照射后14d起海马内GFAPir细胞有的部位脱失,形成“斑秃”样分布。结论:以上结果表明GFAPir细胞在脑内的数量、形态及分布特点可以作为脑损伤的一种标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伽玛刀(γ-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照射大鼠正常脑组织后亚急性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随时间变化的表达,探讨VEGF与放射损伤的关系。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5只。其中1组为假照射组,其余5组行γ-刀照射。运用Leksell23004B型γ-刀4 mm准直器以50Gy照射大鼠右侧尾壳核。不同组别的大鼠分别在照射后1、2、4、8、12周深度麻醉下断头取出脑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VEGF的表达。结果假照射组及照射后1、2周靶区内无VEGF阳性细胞:照射后4周靶区发现有少数细胞呈弱阳性表达;照射后8周时可见照射侧VEGF阳性细胞数目增加;照射后12周可见VEGF阳性细胞进一步增多。结论γ-刀放射外科以50Gy照射大鼠单侧尾壳核后,照射靶区VEGF出现阳性表达,并且随时间延长呈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4.
正常大鼠伽玛刀照射后脑内水通道蛋白-4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在放射性腩水肿中,水通道蛋白-4业型(Aquaporin-4,AQP4)的表达与脑水含量变化的关系.方法 使用Leksell C型伽玛刀分别以80Gy和160Gy的剂量对大鼠右侧基底节区进行照射,之后在1d、3d、7d及14d四个时间点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AQP4表达的变化,并使用干湿重法测定大鼠脑组织的水含量.结果 在80Gy组,脑水含量在3d达到高峰,并在14d时恢复到对照组水平,AQP4的表达分别在3d及14d两次明显升高;而在160Gy组,脑水含最和AQP4的表达在整个14d的观察期内均呈持续性增高.结论 AQP4在放射性脑水肿的形成及消散过程中均发挥了介导作用,其对水分子的跨膜转运可能是双向的.  相似文献   

5.
低剂量伽玛刀对致痫大鼠皮层及海马神经元Fos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低剂量伽玛刀照射对致痫大鼠大脑皮质及海马神经元cfos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伽玛刀治疗癫痫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青霉素致痫模型为对象,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低剂量伽玛刀照射(周边剂量12Gy)后,大脑皮质及海马神经元cfos表达的变化。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各22只,正常对照组大鼠4只。结果无论是皮层还是海马,伽玛刀照射后cfos在实验组动物和对照组动物中,表达均有明显的差别,并随时间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结论cfos在伽玛刀治疗癫痫的机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不同剂量伽玛刀照射猫的大脑皮层,照射后不同时期(1个月,3个月,半年,1年)分别观察其组织学变化。结果:160Gy,180Gy,200Gy伽玛刀术后1个月均引起脑组织坏死,200Gy产生的坏死灶较大;100Gy,70Gy3个月时未见组织坏死,1年时引起严重晚期反应;50Gy,40Gy引起晚期迟发放射反应;30Gy1年时仅局部细胞数量减少,20和10Gy无变化。30Gy可能是伽玛刀引起脑组织放射反应的阈剂量。  相似文献   

7.
大鼠正常脑组织伽玛刀照射后GFAP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伽玛刀(Gamma knife)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照射大鼠正常脑组织后亚急性期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随时间的变化,探讨星形胶质细胞(AS)的增殖与放射损伤的关系。方法30只成年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5只。其中1组为假照射组,其余5组行伽玛刀照射。运用Leksell 23004B型伽玛刀4mm准直器以50Gy照射大鼠右侧尾壳核。不同组别的大鼠分别在照射后1、2、4、8、12周深度麻醉下断头取出脑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GFAP的表达。结果照射后4周靶区内GFAP阳性细胞数目开始增多,细胞形态变得不规则。至8周时GFAP阳性细胞进一步增多,胞体变大,胞浆染色较深。照射后12周GFAP阳性细胞数目最多,胞体明显肥大,形态各异,细胞突起粗大不规则,胞浆呈深棕色。结论伽玛刀放射外科以50Gy照射大鼠单侧尾壳核后,照射靶区GFAP阳性细胞数不断增加,细胞形态肥大、形状不规则。  相似文献   

8.
伽玛刀照射猫脑组织后局部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伽玛刀引起正常脑组织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选择12只家猫,分成6组,5个实验组分别给予30Gy,40Gy,50Gy,100Gy和160Gy的剂量照射猫脑皮层。照射后48小时观察其局部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160Gy组,神经元全部或部分空泡化;毛细血管内皮受损,管周形成大的空泡。100Gy组,神经元胞核有空泡化,核膜完整,部分胞浆消失。50Gy组,线粒体肿胀内质网扩张。40Gy组,小神经元染色质凝聚,线粒体和内质网有空化。30Gy组,只见部分内质网扩张。结论:高剂量(160Gy,100Gy)可直接引起神经细胞核和细胞器损伤,低剂量主要引起细胞器和微血管损伤。细胞核比胞浆内膜性结构对射线有较高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热应激(HS)后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Fos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将大鼠分别置于24℃、34℃、38.5℃或42℃,湿度为60%的恒温恒湿舱内1h,断头取脑,常规切片,用亲合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ABC)进行抗Fos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对照组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只发现很少数的Fos阳性细胞。置于34℃的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Fos阳性细胞有所增加;38.5℃大鼠Fos阳性细胞明显增加,数量达到高峰;42℃大鼠Fos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Fos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的腹外侧区。结论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尤其是腹外侧区内神经元可能参与了对热应激反应的调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伽玛刀照射对正常大鼠海马组织的放射生物学作用,探讨伽玛刀作用于正常脑组织的机制,为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伽玛刀动物定向头架,应用不同剂量的伽玛射线对大鼠海马组织进行照射,原位杂交观察c-fosmRNA和HSP70mRNA表达,免疫组化观察FOS、HSP70、GFAP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c-fosmRNA在照射后3h、7d出现2个高峰,HSP70mRNA在照射后1~3h即有表达。FOS、HSP70、GFAP和bcl-2蛋白表达随照射时间和部位的不同而各有自己的特点。结论自行设计的伽玛刀动物定向头架定位准确、可靠。c-fos和HSP70表达说明伽玛刀照射虽局限于海马,但引起的反应却是强烈的。bcl-2具有抑制电离辐射所致细胞凋亡作用,GFAP阳性细胞反应可作为脑组织损伤的一种标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疗效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伽玛刀治疗的116例有病理学证实的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期肿瘤控制率95%,中位生存期14.8个月,1年生存率63%,2年生存率25%.影像学检查:肿瘤消失57例,肿瘤缩小38例,肿瘤大小无变化15例,肿瘤进展6例.KPS评分在1个月内达到90分以上者占92%.[结论]伽玛刀是治疗肺癌脑转移瘤安全有效的[方法],其疗效与肿瘤大小、位置、治疗剂量及肺癌的病理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鼠胎脑皮层组织同种移植后的存活情况,以及宿主脑组织与移植物之间是否能建立神经纤维联系.方法:移植受体(宿主)为正常雄性成年Wistar大鼠,移植供体取自胎龄15~17d的Wistar孕鼠.在移植手术后不同时间取脑切片,用ABC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5-HT能神经纤维及其在宿主脑内和移植物中的分布情况.结果:同种胎鼠脑皮层组织移植后存活率为30%,ABC法显示有5-HT能神经纤维从宿主脑组织长入移植物中.结论:同种胎脑皮层组织移植后移植物与宿主脑组织可以建立神经纤维联系.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研究伽玛刀照射后胶质细胞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和胶质纤维酸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 protein,GFAP)表达的变化。方法体外培养原代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Ast)分为正常对照组和γ刀照射组,后者经γ刀照射(边缘剂量4~36Gy),培养72小时后检测GFAP,Cx43。结果4~12Gy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至16Gy组胶质细胞开始增生GFAP表达阳性细胞数大于正常对照组且呈剂量依赖性增高至32Gy组GFAP表达达最大值。Cx43表达在12Gy组即开始明显下降且Cx43表达呈计量依赖性减低,在24~32Gy降低尤为显著至32Gy组达最低值。结论原代培养Ast经伽玛刀照射后GFAP表达增高,同时Cx43表达减低。Cx43的异常低表达可能是胶质增生及放射损伤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颅内恶性胶质瘤术后残留或复发患者接受伽玛刀联合贝伐单抗治疗与只接受伽玛刀治疗患者的近期肿瘤控制率、临床症状改善以及患者生存率的差别。方法总结2012~201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医学中心收治的83例脑恶性胶质瘤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伽玛刀联合贝伐单抗治疗40例(联合组),接受伽玛刀治疗43例(伽玛刀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定期复查比较近期疾病控制、临床症状改善及生存率的差别。结果所有患者随访4~42个月,随访率100%,联合组和伽玛刀组治疗中的患者6个月疾病控制率、1年生存率及2年生存率分别为92.5%和74.4%(P0.05)、74.2%和32.1%(P0.05)、56.4%和12.4%(P0.05)。结论伽玛刀联合小剂量贝伐单抗治疗颅内恶性胶质瘤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患者治疗后近期肿瘤控制、生存质量的提高以及延长患者生存期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引起视神经电生理学变化的最小射线剂量。方法20只家猫随机分成5组,每组4只,1组作为对照组,其余4组分别接受10Gy、11Gy、12Gy、13Gy伽玛射线照射,分别于照射后3天、1周、半月、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5个月进行电生理监测,观察不同剂量下视神经电生理学的变化。结果11Gy组在伽玛刀照射后1周出现了电生理的变化,这种变化在半个月时有所恢复,随着时间的延长基本恢复正常。12Gy以上组伽玛刀照射后出现了明显电生理学的异常变化,这种变化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加重。结论引起猫视神经生物学效应的最小伽玛刀剂量为11Gy;引起视神经放射性损伤的最小剂量为12Gy,这种损伤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加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形态的视神经对伽玛射线的敏感性是否存在不同及引起不同形态视神经病理学变化的最小射线剂量。方法40只家猫随机分成压迫组和非压迫组,每组20只,压迫组应用显微开颅球囊压迫视神经,建立视神经压迫动物模型,模型建立后2个月,压迫组与非压迫组再分别随机分为5组,1组作为对照,其余4组分别接受10、11、12、13Gy的伽玛刀照射,照射后5个月,取病理,分别进行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压迫组和非压迫组10Gy组结构无明显的变化,非压迫组11Gy组光镜下结构出现轻微的变化,电镜下超微病理结构出现部分线粒体肿胀.压迫组光镜和电镜下的结构出现明显的变化。非压迫组12Gy组光镜及电镜下神经组织结构紊乱,广泛变性,压迫组的变化更为明显。非压迫组13Gy组神经组织结构严重紊乱,大部分髓鞘脱失、溶解,神经微丝疏松、溶解,线粒体普遍空泡化、溶解改变,压迫组髓鞘、神经微丝、线粒体普遍空泡化溶解改变。结论受压迫的视神经对伽玛射线的敏感性比正常的视神经增强,11Gy可引起受压迫视神经病理损伤的加重;引起正常视神经病理学质变的最小剂量为12Gy,随着剂量的增加对视神经的损伤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