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观察兔眼玻璃体积血后不同时间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及超微结构的变化,为玻璃体积血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32只,右眼均为实验眼,自体全血0.2 mL玻璃体内注射构建玻璃体积血模型,左眼为空白对照眼。随机分为4组,分别于造模后3 d、7 d、14 d及30 d选取一组常规检查后记录ERG的变化,随后处死动物立即摘取眼球制备标本观察超微结构。结果 实验性玻璃体积血3 d后常规ERG波形消失,造模后7 d逐渐出现。强闪光源刺激下,造模后3 d实验眼ERG的b波振幅与a波振幅与对照眼相比均明显降低(均为P<0.01)。a波振幅在造模后30 d明显恢复,与对照眼无明显差异(P>0.05),较造模后14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波振幅在造模后7 d时开始回升,与对照眼无明显差异(P>0.05),较造模后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14 d及30 d接近正常。扫描电镜显示实验眼造模后3 d无玻璃体后脱离(posterior vitreous detachment,PVD)发生,造模后7 d部分性PVD占1/8,完全性PVD占1/8,造模后14 d部分性PVD占2/8,完全性PVD占5/8,造模后30 d部分性PVD占1/8,完全性PVD占7/8;对照眼各阶段未见PVD发生。结论 玻璃体积血后约1周可轻度可逆地影响视网膜功能并加速导致PVD形成,为实验及临床判断玻璃体积血后视网膜功能变化和临床玻璃体手术治疗的时间窗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大量玻璃体积血对兔眼视网膜电图检查的影响。方法(1)用物理学方法测量血液对白色闪光的透过率;(2)在经玻璃体气体压缩术形成的兔眼玻璃体腔中注入0.5ml自体血,利用强闪光视网膜电图(electrical resistance gauge,ERG)技术和光强度振幅曲线的计算分析ERG的变化;测定玻璃体切除术消除积血前后ERG。结果随着浓度和厚度的增加,血液对光线的透过率呈指数下降趋势。玻璃体积血使常规ERG检查波形消失,用增强3.5log单位的强闪光刺激可以引出ERG波形。玻璃体切除术后ERGb波可逐渐恢复。结论血液对白色闪光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光线被玻璃体内积血吸收可以导致常规ERG波形消失,此时应用强闪光ERG可以测得接近于正常的ERGb波最大反应,提示视网膜功能并未因玻璃体大量积血而发生不可逆病变。玻璃体切除术清除积血后,ERG波形缓慢恢复。(中华眼底病杂志,1998,14:104-107)  相似文献   

3.
视网膜脱离伴玻璃体积血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伴玻璃体积血的手术方式及早期手术的意义。方法:11例行玻璃体切除伴常规的环扎加压手术。结果:术后视力提高10眼,未提高1眼,视网膜完全复位,介质清晰,裂孔封闭。术后随访1眼3月后视网膜再次脱离。结论:对于玻璃体积血,应常规行B超检查并定期随访,一旦发现视网膜脱离,应尽早手术,以期取得较好的视力预后。  相似文献   

4.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积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后单纯性玻璃体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8月-2000年10月我院采用玻璃体切除方法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单纯玻璃体积血患者40例(40眼),观察其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随访期术后3-12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玻璃体积血切割术,术后3月视力≥0.6者10眼,视力0.1-0.6者20眼,视力数指-0.1者5眼,3眼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视力下降,2眼术后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后行睫状体冷凝术视力丧失。结论:玻璃体切除术对于糖尿病性增生性视网膜病变所致的玻璃体积血性药物治疗长期不吸收的患者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并发症少,手术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曹芳  曹虹 《国际眼科杂志》2009,9(9):1775-1776
目的:观察视网膜裂孔引起玻璃体积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对于视网膜裂孔引起玻璃体积血,给予半卧位、双眼包扎、应用止血剂及裂孔激光光凝封闭等对症处理。结果:经双眼包扎、应用止血剂及半卧位治疗1~14d,眼底可视度增加,行激光光凝封闭视网膜裂孔后,视网膜裂孔封闭,无再出血。结论:视网膜裂孔伴玻璃体积血时,双眼遮盖并及时行激光光凝封闭视网膜裂孔可避免视网膜脱离是争取较好视力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眼内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大动脉瘤致玻璃体积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0年8月因不明原因大量玻璃体积血病人,经术中眼底检查及术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明确诊断为视网膜大动脉瘤患者10例(10只眼).所有患眼均行23G (Guage)联合25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术,术中联合眼内激光光凝治疗,其中2例患者玻璃体腔内注入全氟乙烷(C2F6)气体.术后随访(18.6±10.03)月(3~32个月).观察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平均为0.03±0.02(手动/20 cm ~ 0.06);所有患者术后l周及末次随访最佳矫正视力均提高,分别为0.24±0.14 (0.05~0.4)、0.36±0.21 (0.1~0.6),与术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t =-4.72,P<0.01; t=-4.94,P<0.0l).末次随访最佳矫正视力恢复至0.3及以上者7只眼(70%).术前1天、术后1d、3d、术后末次随访眼压分别为(9.87±3.23)、(11.91±4.66)、(10.47±2.83)、(11.94±2.89) mmHg,四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0.895,P>0.05).所有病例在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且随访期内未见动脉瘤体再次破裂出血等复发情况.结论 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眼内激光光凝是治疗视网膜大动脉瘤致玻璃体积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视网膜脱离手术并发玻璃体积血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网膜脱离手术并发玻璃体积血原因分析上海医科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张冬松,赵培泉,陈钦元视网膜脱离手术并发玻璃体积血,不仅影响术后的视力恢复,而且由于积血机化可致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本文总结视网膜脱离手术并发玻璃体积血10例(10只眼)。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性玻璃体积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整理分析2006年3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玻璃体积血患者241例,其中RVO者28例(28只眼)(占11.6%)。随访6个月至2年观察患者的发病特点、视力预后、RVO相关并发症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26例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不同程度提高,占92.9%,2例术后视力保持不变,占7.1%。中央静脉阻塞11例,分支静脉阻塞17例。分支静脉阻塞术后视力好于中央静脉阻塞(P〈0.0235)。玻璃体积血时间小于2个月的患者(10例)视力预后好于2个月后手术者(18例)(P〈0.05)。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者较单纯玻璃体切除术者视力提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玻璃体切割手术是治疗RVO性玻璃体积血的有效方法。手术时机一般选在经药物治疗2~3个月积血仍不吸收时进行。白内障摘除联合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RVO性玻璃体积血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玻璃体后脱离致视网膜裂孔伴玻璃体积血的治疗方式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1眼视网膜裂孔合并玻璃体积血,早期予双眼包扎、半卧位、止血,出血3d后予活血化瘀、促进玻璃体积血吸收治疗。根据病情变化采用激光封闭裂孔及行20G三通道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所有病例至少随访12个月。结果23眼玻璃体积血在1周~3个月,平均(32.95±12.61)d吸收,采用视网膜激光治疗,裂孔完全封闭,视力无明显变化。4周内,3眼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术后1眼矫正视力提高,2眼矫正视力无明显提高。5眼玻璃体积血无明显吸收,2~4周内采用玻璃体切除术,术后视力明显提高,矫正视力0.3—0.6。结论急性玻璃体后脱离引起的视网膜裂孔伴玻璃体积血应引起高度重视。早期诊断并发现裂孔、及时光凝封闭裂孔是获得良好结果的关键。尽早手术是争取较好疗效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玻璃体积血合并视网膜裂孔或脱离采用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疗效及必要性。 方法:对28例28眼玻璃体积血合并视网膜裂孔或脱离患者采用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视力改变,并分析玻璃体积血与视网膜裂孔或脱离的关系。 结果:不同原因所导致的玻璃体积血28例中,7例术前B超未发现视网膜脱离,而在术中发现3例裂孔,4例伴裂孔周围浅脱;28例患者术后视力(包括术后随访最佳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数指/眼前以上者27例(96%),≥0.05者20例(71%),≥0.3者5例(18%),手术前后视力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玻璃体积血合并视网膜裂孔或脱离采用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安全有效,且能尽早发现视网膜裂孔及浅脱离,阻止视网膜脱离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1.
12.
Atilla Alpay 《国际眼科》2019,12(8):1298-1303
AIM: To determine whether intravitreal dexamethasone (DEX) implant induces posterior vitreous detachment or not. 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810 eyes of 405 patients who underwent intravitreal DEX implantation due to macular edema caused by diabetic and retinal venous occlusion in our clinic. The eyes having no injection were determin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examination findings of the patients before the injection and 3mo after the injection and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 images were scanned. The pre-injection OCT findings and OCT findings of the patients having no posterior vitreous detachment (PVD) and determined to have partial PVD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separation in vitreoretinal adhesion and total PVD development of DEX-injected 56/208 (26.9%) eyes were statistically greater in comparison with the 12/129 (9.3%) eyes that had not been injected (P=0.001). PVD development was observed more in the patients that were younger, had larger macula thickness and lower visual acuity. CONCLUSION: It can be stated that intravitreal DEX implant induces PVD development. Prospective, controlled studies are required in order to determine prognosis of vitreoretinal disease in PVD-developed patients and in non-PVD-developed patients.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视网膜裂孔源性玻璃体出血的发病原因、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方法:收集了自发性玻璃体出血病例23眼,玻璃体出血原因均为马蹄形视网膜裂孔伴裂孔区血管撕裂所致,2眼为单纯视网膜裂孔并发玻璃体出血,21眼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并发玻璃体出血;3眼行单纯激光治疗,20眼行外路视网膜脱离手术或玻璃体切除手术。结果:经激光或手术治疗后23眼均无出血复发,裂孔封闭,22眼视力好于或等于术前,1眼视网膜脱离复发为牵拉型视网膜脱离。结论:孔源性玻璃体出血是玻璃体积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疗效,避免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Dispase诱发兔眼玻璃体后脱离的效果和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汪枫桦  张皙  孙晓东  王方 《眼科研究》2003,21(2):121-124
目的 采用Dispase在兔眼中诱导完全性PVD形成,评价其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健康成年的青紫蓝兔30只,随机分成5组,采用玻璃体内注射,分别注射Dispase0.005U,0.0125U(2组),0.025U,0.05U/0.05ml,PBS0.05ml注射到另一只内作为对照。术前术后眼底镜,裂隙灯和VOLK 90D随访观察。并进行B超和视网膜电图(ERG)检查,最后取眼球对视网膜进行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注射Dispase≥0.0125U可见玻璃体后脱离,部分伴有不同程度的眼底出血:B型超声检查见玻璃体混浊和后脱离;术后电生理检查,0.005U和0.0125U组ERG没有变化,≥0.025U,部分出现ERG振幅下降;对照组没有以上改变。结论 Dispase0.0125U可以在兔眼中成功,安全诱发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PVD),更大剂量同样有效。但是有一定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评价视网膜大动脉瘤合并玻璃体积血行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眼内视网膜光凝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2009-01/2011-02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1例11眼视网膜大动脉瘤合并玻璃体积血的患者,给予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眼内激光治疗;并对其手术疗效、视力和并发症进行观察分析。 结果:术后随访6~24mo,11例患者玻璃体腔均无再次出血,视网膜大动脉瘤周边血管闭塞,瘤体萎缩、瘢痕化;术后视力0.05~0.4,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2例2眼术后眼压一过性升高,局部给予降眼压药物治疗后恢复正常。 结论: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眼内视网膜光凝治疗,对视网膜大动脉瘤合并玻璃体积血患者是一种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玻璃体出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玻璃体切割术后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玻璃体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6年6月-1999年6月经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视网膜静脉阻塞性玻璃体出血31例31眼的临床资料。结果 随访9-45个月。随访时31眼视网膜均在位,视力提高者27眼(占87.1%),其中≥0.1者22眼,最好视力为0.8,有4眼视力无改变。术后玻璃体再出血2例,经药物治疗后出血吸收。无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发生。结论 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玻璃体出血的有效方法,可明显改善患者视力;结合激光光凝治疗,可有效预防玻璃体再出血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护网明目散对实验性玻璃体积血的视网膜组织的影响。方法:将兔实验性玻璃体积血模型分成正常组,模型对照组,中药(护网明目散)治疗组,西药治疗对照组。分别于4,8wk随机处死各组之中的6只,取视网膜组织,送光镜检查。结果:护网明目散治疗组病理改变较模型对照组、西药治疗对照组视网膜各层组织损伤轻微。结论:护网明目散能够明显的减轻和防止积血对视网膜组织造成的损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急性症状性玻璃体后脱离致视网膜裂孔合并玻璃体积血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8例因为急性症状性玻璃体后脱离致视网膜裂孔合并玻璃体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双眼遮盖、半卧位及应用止血剂等对症处理,眼底可视度增加,及时予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裂孔封闭,无视网膜脱离发生,疗效满意。结论:充分认识急性症状性玻璃体后脱离致视网膜裂孔合并玻璃体积血的临床特点,认真检查、寻找裂孔,及时行激光光凝封孔治疗是争取较好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盐酸可乐宁对急性视网膜缺血兔玻璃体谷氨酸(glautamate,Glu)浓度的影响。方法在所有动物中,通过升高右眼眼压至120mmHg(1kPa=7.5mmHg)45min建立视网膜缺血模型,左眼为对照眼。药物处理组在缺血前0.5h腹腔内注射盐酸可乐宁0.5mg·kg-1。于缺血后1d和3d收集玻璃体,存放于-80℃冰箱中,高压液相色谱仪测定Glu浓度。结果在对照组中,缺血后第1d、3d时,右眼的玻璃体Glu浓度分别为(47.27±24.98)μmol·L-1、(45.58±7.10)μmol·L-1,与左眼玻璃体谷氨酸浓度相比显著升高(P<0.05)。而在可乐宁处理组尽管在缺血后3d略升高,浓度为(19.11±4.03)μmol·L-1,但并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兔急性视网膜缺血可致玻璃体Glu浓度升高;而盐酸可乐宁可以阻止Glu的过量释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伴玻璃体积血的发病原因、临床特征和玻璃体切割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4例24眼因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伴玻璃体积血接受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年龄<45岁的青年组共11例;年龄45~59岁的中年组共9例;年龄>60的老年组4例。21例为马蹄形裂孔,其中马蹄形裂孔<1PD者2例,1PD~<2PD者14例,2PD~<1象限者5例;圆形裂孔者3例,均<1PD。裂孔位于视网膜颞上方者13例,颞下方者8例,鼻上方者3例;视网膜脱离范围:颞上方者10例,鼻上者2例,全脱者1例,下方者11例。病程和术后视力:1mo组16例,视力0.2~0.4者13例,≥0.5者3例;2mo组5例,视力0.01~0.1者3例,0.2~0.4者2例;3mo组1例,视力0.01~0.1;>3mo组2例,视力手动1例,数指1例。结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伴玻璃体积血尽早明确诊断并及时行玻璃体切割手术能够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