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47例垂体腺瘤延迟诊断原因及影像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垂体腺瘤特别是微腺瘤早期影像诊断率。方法:通过对所搜集病史资料完整,经医学影像学确诊和手术病理证实的547例垂体腺瘤(内有251例微腺瘤)延迟诊断原因的分析,找到影响垂体腺瘤早期诊断的因素。结果:296例垂体大腺瘤蝶鞍X线平片、CT、MR常规检查即可诊断。CT骨窗蝶鞍片有助于垂体微腺瘤的诊断,251例微腺瘤经高分辨力CT薄层冠状强化扫描和高场强MR薄层强化扫描得以明确诊断。结论:熟悉垂体腺瘤的首发症状,及时行CT、MR常规扫描可明确大腺瘤的诊断,CT骨窗片可发现垂体微腺瘤的佐证。高场强MR薄层强化扫描是目前诊断垂体微腺瘤的最佳方法,高分辨力CT冠状薄层强化扫描次之,结合神经内分泌学检查是提高垂体腺瘤影像学早期诊断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鞍内病变的MR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总结 12 4例鞍内病变的MR表现 ,探讨鞍内病变的MR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12 4例鞍内病变 ,均行MR平扫检查 ,84例行增强扫描。 9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 ,3 1例经临床证实。结果 垂体微腺瘤 46例 ,垂体巨腺瘤 3 2例 ,Rathke囊肿 10例 ,转移瘤 4例 ,垂体脓肿 3例 ,空泡蝶鞍 2 1例 ,淋巴样垂体腺炎 2例 ,垂体腺良性增生 2例 ,蛛网膜囊肿 2例 ,特发性垂体功能低下2例。垂体腺瘤、转移瘤、淋巴样垂体腺炎、垂体腺良性增生和垂体脓肿表现为垂体腺增大 ,增强扫描和临床资料对鉴别诊断非常重要。可根据信号变化区别Rathke囊肿和蛛网膜囊肿。空泡蝶鞍的诊断要点是漏斗无移位。特发性垂体功能低下表现为垂体腺小和漏斗消失。结论 鞍内病变的MR主要表现包括垂体腺增大、鞍内囊性病变和垂体腺发育异常 ,鉴别诊断需结合信号变化、增强表现和临床资料 ,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空蝶鞍综合症的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临床证实的空蝶鞍综合症MRI资料。结果:空蝶鞍综合症MRI显示为蝶鞍扩大、垂体受压萎缩、垂体柄的拉长折曲;临床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等症状。结论:空蝶鞍综合症的MRI诊断容易,临床指导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4.
继发于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低下(以下简称甲低)的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腺瘤,近年已为电镜观察和放射免疫检查所证实,但继发于原发性甲低的促甲状腺激素—生长素(简称TSH-GH)腺瘤则极为罕见。由于本病临床X线表现酷似原发性垂体GH腺瘤,但发病机制和治疗原则完全  相似文献   

5.
垂体大腺瘤的MRI影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垂体大腺瘤的MRI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过去10年经临床病理证实17例垂体大腺瘤的MRI平扫及增强表现。结果:垂体大腺瘤表现为鞍区肿块,T1WI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呈等或略高信号,正常垂体未见显示。海绵窦侵袭性垂体腺瘤3例,2例伴有出血,“腰身”显示6例。结论:MR对垂体大腺瘤有定性诊断价值.术前可有效地观察其形态大小信号及与周围组织关系。  相似文献   

6.
空蝶鞍伴高催乳素血症(附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催乳素(PRL)的主要分泌场所是腺垂体。引起高PRL血症的病因中,垂体肿瘤,尤其是微腺瘤占主要地位。空蝶鞍在高PRL血症中的作用少有报道。本文搜集6例垂体MRI呈空蝶鞍表现,全身检查未发现有其他相关病变的高PRL血症患者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儿童和青少年垂体瘤的临床及MRI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2例临床和病理证实的儿童和青少年垂体瘤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男3例,女9例,8~16岁。催乳素(PRL)瘤5例,多激素腺瘤5例,生长激素(GH)腺瘤和黄体生成素(LH)腺瘤各1例。结果:10例患儿年龄在青春期(10/12)。5例催乳素(PRL)瘤均为微腺瘤。7例大腺瘤中3例垂体大腺瘤有亚急性和慢性出血。5例多激素腺瘤,有生长发育迟缓和(或)头痛及视力下降。1例生长激素(GH)腺瘤,1例促黄体生成素(LH)腺瘤均有明显内分泌异常的症状和体症,LH腺瘤还合并两侧巨大多囊卵巢。12例垂体瘤影像学及手术未见肿瘤侵袭性生长。结论:儿童垂体瘤好发于青春期,微腺瘤以PRL腺瘤为主,大腺瘤以无功能腺瘤为主,多表现为垂体功能低下、头痛和视力下降及视野缺损,且有出血倾向。垂体和相关靶腺的内分泌检查有助于鉴别垂体瘤和垂体增生。  相似文献   

8.
垂体囊性病变的MRI和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几种垂体囊性病变的影像学特点,提高术前影像诊断水平。方法:3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垂体囊性病灶,病理类型:垂体微腺瘤囊变、垂体大腺瘤伴囊变,垂体脓肿、Rathke裂隙囊肿。30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21例行MR平扫及增强。结果:垂体大腺瘤囊变是最常见的垂体囊性占位,其囊变常位于垂体上部,右囊变较完全时,应用MR矢状位扫描能较好的观察病灶全貌,及囊壁后下部的残余瘤体,囊内液-液平面是和垂体大腺瘤囊变出血较特征的改变。囊变的垂体腺瘤病理类型均为嫌色细胞。垂体脓肿病灶密度变化较大,CT值5-70HU,病灶不强化是其特征。垂体脓肿与Rathke裂隙裂囊肿的鉴别点在病灶部位及与垂体的分界,前者累及垂体全部,后者位于前后叶之间,与垂体前后叶分界清楚。所有病灶的未见钙化,结论:通过对垂征象的观察,能提高对垂体囊性病变术前影像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9.
空蝶鞍与年龄改变的MRI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研究空蝶鞍与年龄的变化关系。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1.5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于T1WI正中矢状位和冠状位观察2557例垂体腺变化情况。结果:男性空蝶鞍的平均发生率为7.3%,女性为13.36%。女性空蝶鞍的发生率高于男性,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男、女空蝶鞍的发生率在40岁以后随年龄的增加而明显增加,其中尤以女性明显。  相似文献   

10.
鞍结节脑膜瘤与向前上生长的垂体腺瘤MRI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鞍结节脑膜瘤与向前上生长的垂体大腺瘤的影像学鉴别要点。资料与方法 分析17例经手术证实的鞍结节脑膜瘤的MRI征象,并与同期病理确诊的14例垂体大腺瘤进行对照。结果 17例脑膜瘤:均显著强化,包绕颈内动脉13例,长脑膜尾征14例、瘤周较多流空信号5例,蝶鞍扩大9例,垂体柄不能辨认11例,肿块与垂体分界不清7例,无腰征。14例垂体大腺瘤:7例显著强化、但不均匀,颈内动脉包绕14例,短脑膜尾征9例,较多流空信号2例,蝶鞍扩大14例,垂体柄不能辨认14例,见不到垂体结构13例,腰征12例。鞍结节脑膜瘤的瘤体显著及均匀强化、脑膜尾征粗大、瘤内星状改变均明显不同于垂体大腺瘤,其中长脑膜尾征、明显及均匀强化价值最大。结论 长脑膜尾征和肿瘤明显及均匀强化、无腰征是鞍结节脑膜瘤的特征性表现,对于鉴别鞍结节脑膜瘤与向前上生长的垂体大腺瘤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