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目的 总结和分析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经验。方法 统计本院6年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总数、发病率及病因并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1995年至2001年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病人285例,GCS 3-5分76例,死37例,占48.7%;GCS6-8分209例,死亡44例,占21.1%。结论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救治成功率的关键。积极防治脑水肿、颅高压及严重并发症可以减少病死率、致残率。 相似文献
2.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至今死亡率致残率仍然很高。本组病例经手术明确诊断及应用入院后首次GCSS记分进行外伤分型,并以GCSS≤8分为重型标准,GCSS≤8分伤后3h内出现脑疝体征为特急特重型标准和以出院对病人的状态判定结果。本文对126例急性重型包括特急型颅脑损伤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重型颅脑损伤10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重型颅脑损伤临床诊治认识。方法报告102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结果。结果手术治疗98例,非手术治疗4例,结果优良76例,1例术后好转,中残6例,重残6例,植物状态3例,死亡10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应重视早期有效抢救,及早手术,预防并发症,可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重型颅脑损伤致伤机理复杂,伤情严重,临床诊断和治疗较为困难,死亡和致残率较高。我院1997年7月-2000年12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病人68例,现将救治体会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男48例,女20例,年龄18~63岁,平均年龄33.6岁,伤后入院时间20分种~24小时,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5分18例,5-8分50例。颅脑伤情均经CT确诊,其中开放性颅脑损伤11例,硬膜下血肿和脑内血肿22例,伴脑挫裂伤46例,原发性脑于损伤6例。严重颅骨骨折35例,其中合并颅底骨折26例。本…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颅脑外伤已成为致死的主要原因,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当今,我国颅脑外伤的发病率已超过100/10万人口,其中重型颅脑损伤为18%~20%,对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诊治已成为临床工作重中之重,是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关键。我院2004~2008年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4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早期处理方法和救治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科5年来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6例。结果根据GCS评分,恢复良好的46例,中残15例,重残12例,死亡23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是复杂的,综合的,涉及手术、药物、合并伤、并发症、康复等诸多环节。应重视早期有效抢救,及早手术,预防并发症,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我科自 1 998年 5月至 2 0 0 3年 5月 ,共手术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 1 2 9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2 9例中 ,男 92例 ,女 37例 ;年龄 4~ 73岁 ,平均34.2岁。车祸 71例 (5 5 % ) ,跌伤 32例 (2 4 .8% ) ,重力击伤 1 6例 (1 2 .4 % ) ,其他 1 0例 (7% )。伤后至入院时间约为30 min~ 2 4 h。本组病例 GCS评分 3~ 8分 ,双侧瞳孔散大 2 1例 ,一侧瞳孔散大 39例。本组 1 2 9例均行头颅 CT扫描 ,其中脑挫裂伤 73例 ,硬脑膜下血肿 5 2例 ,硬脑膜外血肿 4 1例 ,脑内血肿 1 5例。本组病例全部行手术治疗 ,气管切开 37例…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现代工业及道路,交通的迅速发展,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呈现增加趋势,其病死率更高达30%~50%[1],虽然近年来对于颅脑外伤的基础和临床防治应用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sTBI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仍居高不下,一直以来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也是神经外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5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重颅脑损伤的救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病死率仍很高。笔者于1999年11月~2002年12月用中西医结合治疗53例严重颅脑损伤病人,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53例中男37例,女16例,年龄6~78岁,伤后30分钟~3天就诊。交通事故伤38例,高处坠落伤8例,打击伤4 相似文献
10.
我科自1995年1月~2003年12月共收治15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占同期763例颅脑损伤患者的19.9%。全部病例均经头颅CT检查确诊,并按GCS评分分型。其中GCS评分≤8分划为重型颅脑损伤。 相似文献
11.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于伤后自第2天始胃管内给予10%GS100ml+美兰1支,观察4h后,尿内若有美兰染色,证明肠道有吸收功能,后给5%GNS500ml持续胃管内泵入,第3天给予百普利鼻饲500ml持续24h泵入,第4天加用能全力500ml持续24h泵入,逐渐增加肠内营养液,1周后达全量;期间胃肠外所需热量均由卡文供给。对照组于受伤2d后予肠外营养支持,等肠鸣音出现后(5~7d)开始渐转为肠内营养。并观察两组血糖、血清总蛋白、谷丙转氨酶、淋巴细胞计数、血生化离子、肝功、肾功,同时观察各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和预后。结果治疗组的营养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预后良好。结论严重颅脑损伤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脑损伤患者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大面积脑梗塞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6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大面积脑梗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院时参照GOS标准,死亡12例,植物生存6例,重残4例,中残3例,良好1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大面积脑梗塞患者及早做出诊断、了解发病机理和进行有效的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重型脑外伤早期患者氮平衡改变与营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研究重型脑外伤早期昏迷患的氮平衡改变及营养支持治疗,降低患的病死率和病残率,提高患的生存质量。方法 观察治疗78例重型脑外伤后10天内的排氮量,分析排氮量与病情和体重之间的关系,同时予以胃肠道内或胃肠道外营养补充。结果 患脑外伤后平均每日排氮量188(8—44g),10天内患负氮平衡总量588(28—108g),体重平均减少4.7kg(2.5—6.0kg)。结论 选择适当与合理的营养补充途径和适量的补充蛋白质、微量元素、热量是减少并发症和提高生存率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以剧烈头痛症状为主诉轻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诊治。方法将180例轻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实验组(9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药物治疗,实验组在采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均行腰穿,并根据腰穿结果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结果对照组平均病程(13.54±3.01)d,实验组平均病程(10.34±2.77)d。实验组较对照组病程相对较短,恢复快。结论轻型颅脑损伤以剧烈头痛症状为主诉的患者行腰穿能进一步明确诊断并指导治疗,缩短病程,促进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静脉输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6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静脉输氧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评定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cona.scales,GCS)的变化并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GCS评分为(8.5±1.2)分,对照组评分为(6.6±1.9)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预后良好率61.76%明显优于对照组34.38%,治疗组病死率23.52%明显低于对照组46.88%,两组对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早期静脉输氧治疗可显著减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脑组织损伤程度,提高预后良好率降低病死率;静脉输氧治疗是脑损伤辅助治疗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使用自制水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头部压疮的预防作用。方法将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30例,治疗组常规使用自制水枕预防头部压疮,并按相关指标观察。结果两组年龄分布、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观察统计治疗组使用自制水枕后,无一例头部压疮发生,对照组发生头部压疮3例,两组头部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自制水枕能有效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头部压疮的发生,使用方便,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运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开展中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救治分析。方法:选取本院中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将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治疗方法进行总结,探讨中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临床治疗以及疗效。结果:本组120例患者,住院时间最长111d,最短8d,平均26.42d。按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分级,行开颅手术治疗的70例患者出院时,良好52例,占74.29%;中度残疾10例,占14.29%;重度残疾4例,占5.71%;植物状态1例,占1.43%;死亡3例,占4.29%。未行开颅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出院时,良好44例,占88.00%;中度残疾6例,占12.00%,无重度残疾、植物状态和死亡病例。结论:在处理颅脑损伤时要密切注意和警惕多发伤的可能性。及时诊治是关键,并在诊断明确后及时纠正低血压和低血氧,根据病情合理安排手术治疗,适当使用脱水剂,从而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早期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早期治疗的最佳时机。方法:将本院2009年1月~2010年7月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病程分为Ⅰ、Ⅱ和Ⅲ组,Ⅰ组22例,Ⅱ组21例,Ⅲ组17例,Ⅰ组的病程为≤2个月,Ⅱ组的病程为2~3个月,Ⅲ组病程为≥3个月,3组均进行术后的综合治疗,在人院时和出院后进行GCS评分和昏迷评定(GOS),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组患者出院后与刚入院时的GC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3组患者的GCS与GOS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早期治疗的最佳时机是前2个月.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应采取综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9.
38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行小脑幕切开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勇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5):42-43
目的探讨小脑幕切开术在救治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颞叶钩回疝复位的应用。方法对我科2001年10月-2008年8月收治的38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颞叶钩回疝患者在清除颅内血肿大骨瓣减压的基础上进行小脑幕切开术,观察其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结果38例患者中良好13例(34%),中残12例(32%),重残5例(13%),死亡8例(21%)。术后并发症:脑积水3例,外伤性癫痫4例,消化道出血6例,脑梗塞4例。结论应用小脑幕切开术能有效使颢叶钩回疝复位,缓解脑疝引起的继发性脑干损伤,远期预后较理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亚低温脑保护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对比分析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在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前后患者并发症的出现情况和疗效.结果 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之后,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下降11.5%(P<0.05),重残率下降1.6%,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 预见性护理措施与传统护理相比,能明显减少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