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钾周期性麻痹治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低钾周期性麻痹(HOPP)的临床特点,探讨缩短恢复患者血钾浓度和缓解症状的时间、减少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情况的治疗方法。方法对89例HOPP患者按照历史对照分成前、后两组,前为对照组,按照常规治疗方法给予口服氯化钾溶液或氯化钾缓释片、每500ml输液中加入10%氯化钾15ml单管静脉滴注。后为观察组,使用改良疗法,除常规治疗外,开始6h常规给予心电监护和10%氯化钾10~15ml加入500ml输液中双管静脉滴注;饮食宣教,指导患者进食富含钾食物;重度低钾加服安体舒通20mg,2次/d口服;每2~4h复查血钾和肌力。从治疗后血钾浓度和临床表现来观察患者恢复的情况。结果对照组有3例在补钾过程中因为心室颤动死亡,病死率为7.1%。观察组患者血钾浓度恢复较快,无不良反应。结论患者血钾水平与肌力之间呈正相关,患者血钾水平与恢复时间之间呈负相关。改良法明显缩短低钾恢复时间,可防止缓慢补钾的长时间低钾对机体的损害,避免出现危及生命的严重情况,不会引起胃肠道反应,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常规补钾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口服补钾治疗老年患者低钾血症的疗效。方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10%氯化钾注射液口服;对照组予10%氯化钾注射液稀释后静滴。比较两组治疗后2小时、4小时的血钾水平、心电图异常情况及有效率。结果①治疗后2小时和治疗后4小时观察组血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观察组总有效率(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8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88,P=0.013)。结论口服补钾治疗老年低钾血症患者的短期疗效优于静脉补钾。  相似文献   

3.
大剂量口服补钾治疗低钾性周期麻痹57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康 《工企医刊》2001,14(2):4-4
目的:通过临床对比观察,探讨治疗低钾性周期麻痹的最佳补钾方案。方法:57例低钾性周期麻痹病人分为联合补钾组36例和单纯口服补钾组21例观察疗效。结果:联合补钾组肌力恢复正常时间为97h±38h,不良反应为22.2%;单纯口服补钾组肌力恢复正常的时间为13h±11h,不良反应为14.3%。结论:单纯大剂量口服补钾肌力完全恢复早,不良反应少,安全、经济、方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的早期胰岛素强化和补钾治疗的疗效.方法 将本院收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456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288例胰岛素泵持续输注胰岛素(诺和锐R),B组288例诺和锐30二或三餐前皮下注射,两组均口服10%氯化钾或静点10%氯化钾10ml.复合磷酸氢钾注射液4~ 8ml +0.9%氯化钠250~500ml静脉点滴1次/d,7~ 10d.结果 两组相比第7天血糖、血糖达标所需时间、胰岛素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强化和补钾治疗均有修复β细胞、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胰岛功能.胰岛素泵持续输注胰岛素诺和锐R组较诺和锐30二或三餐前皮下注射组血糖达标所需时间更短,血糖控制更佳,胰岛素用量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钾性麻痹的病因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低钾性麻痹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25例,对照组患者经口服和静脉补钾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在治疗组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患者病因后进行对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在经过治疗24h之后血钾和肌力恢复正常,其中有6例患者再次出现低钾现象,总有效率达到80.9%;而观察组在经过治疗24h后,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且出现1例低钾患者,总有效率达到96.8%。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钾性麻痹病因具有多样性,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综合考虑各种致病原因,找准病因才能对症下药,这是治疗和预防低钾性麻痹患者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6.
早期大剂量口服补钾治疗严重低钾血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大剂量口服补钾治疗严重低钾血症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急性严重低钾血症患者122例,根据就诊单双周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59例),治疗组根据临床表现和ECG检查初步确诊后立即开始口服补钾,待检验结果回来后两组均开始联合(静脉+口服)补钾,血钾正常后停止静脉补钾,继续口服补钾1~3d.将不同时间血钾、肌力、ECG以及不良反应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治疗组血钾在2、4、8、12h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组肌力在4、8、12、24h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钾恢复时间、肌力恢复时间以及ECG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组补钾总量稍大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大剂量口服补钾治疗严重低钾血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氯化钾注射液联合氯化钾缓释片治疗低钾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急诊科就诊的低钾血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给予氯化钾注射液传统静脉滴注;观察组45例给予氮化钾微泵深静脉注射。观察补钾6h、12h、24h后血清钾水平,并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为85.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6h、12h、24h血清钾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浓度氯化钾微泵深静脉补钾是一种见效快速、安全、可靠并明显优于传统的静脉滴注补钾,患者依从性高。  相似文献   

8.
临床上低钾血症很常见,口服补钾可刺激胃肠道,静脉补钾又受浓度和速度的限制。1996年6月~2006年3月,笔者用氯化钾保留灌肠治疗低钾血症26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体外循环术后低钾血症的高浓度静脉补钾治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高浓度静脉补钾治疗体外循环术后低钾血症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2000年重症监护室体外循环术后连续100例心脏病人的临床资料。浓度为112.4-206mmol/L的氯化钾溶液以6.7-16.8mmol/hr的速度,经中心静脉输注共219次,以纠正低钾血症。结果 分析显示,采用此种方法能安全有效提高血钾水平,未发现致命性心律失常;血钾浓度与手术前病人缺钾程度、体外循环持续时间、术后尿量等密切相关。但血钾浓度增高值与补钾剂量间无显著直线相关关系。结论 这种高浓度静脉补钾方法能快速、有效、相对安全的纠治体外循环术后低钾血症,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38岁,多饮、多尿四肢无力,软瘫反复发作7年,每次持续3~7天,均按“周期性麻痹”给补钾治疗而缓解。于1987年3月和1988年12月复发入院.查体,心率80次/分,律整,肠鸣音弱,四肢肌力Ⅱ级,生理反射均消失,查血K~ 3.0mmol/L,Na~ 141mmol/L,Cl~-108mmol/L,尿蛋白~( ),比重1.005,尿糖(一)血钙2.2mmol/L,磷1.25mmol/L.立即给予补钾治疗,给10%氯化钾15ml溶于0.9%生理盐水500ml或林格液500ml中(浓度0.3%),  相似文献   

11.
周期性麻痹是以反复发作的骨骼肌弛缓性瘫痪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多伴有血钾的变化:以低钾性最常见,但该病多表现为肢体对称性弛缓性瘫痪。我们收治1例三肢瘫痪的低钾性麻痹患者,极少见,现报道如下。患者男,37岁。因双下肢、右上肢活动障碍3h入院,伴有肌肉酸痛,以肢体近端明显。既往身体健康。人院时查体:神清语明,颅神经未见异常,右上肢肌力3级,左上肢肌力5级,双下肢肌力2级,双侧膝腱反射消失,右上肢肱二头肌腱、肱三头肌腱反射减弱,深浅感觉无异常,双侧病理征阴性。血钾2.3mmol/L,ECG示T波低平。临床诊断为低钾性麻痹,给予口服氯化钾治疗后四肢肌力恢复正常,3个月随诊未再复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肠道补钾治疗低钾性周期麻痹临床效果,及最佳的补钾途径.方法:经肠道补钾治疗低钾性周期麻痹患者21例,观察治疗中血钾变化,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肠道补钾治疗后,血清钾在4h内恢复正常,明显优于经静脉补钾.结论:肠道补钾治疗低钾性周期麻痹的疗效好,是优于经静脉补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肺部感染合并重度低钾血症的临床救治措施,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调查2011年1月-2014年1月的68例老年心血管疾病肺部感染合并重度低钾血症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深静脉置管微量泵注射氯化钾溶液补钾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静脉滴注0.3%氯化钾溶液补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肺部感染改善及血钾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钾水平分别为(2.18±0.13)、(3.98±0.42)mmol/L;对照组治疗前、后血钾水平分别为(2.46±0.15)、(3.51±0.38)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静脉置管补钾治疗和锁骨下静脉穿刺注射氯化钾溶液治疗,可提高老年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肺部感染合并重度低钾血症的治疗有效率,提升患者生命质量,可于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4.
ICU应用微量泵中心静脉高浓度补钾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ICU应用微量泵中心静脉高浓度补钾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ICU发生低钾血症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常规组和高浓度组,每组各39例,补钾均在心电监护下进行.常规组钾浓度为40 mmol/L,补钾速度为10-20 mmol/h;高浓度组钾浓度为100-300mmol/L,补钾速度为40~200mmol/h,同时计算达到目标血钾浓度所需补钾量,监测两组血钾浓度、每小时尿量、达到目标血钾浓度所需时间及患者局部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均存在低钾血症,设定目标血钾浓度为4.0mmol/L,两组治疗前血钾浓度、所需补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2.9±0.2)、(3.0±0.2)mmol/L和(85.2±8.7)、(92.3±7.6)mmol.常规组与高浓度组相比达到目标血钾浓度所需时间较长[(17.25±4.49)h比(5.67 4±0.75)h,P<0.01].结论 在ICU严密监护下应用微量泵中心静脉高浓度补钾安全、有效,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浓度氯化钾溶液微泵深静脉注射治疗心脏术后严重低钾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高浓度微泵深静脉补钾方法,对85例体外循环心脏术后并发严重低血钾症的患者,根据血清钾水平将10%氯化钾加等量0.9%NS在1~2h之内泵完,在补钾过程中严密进行心电图、血清钾、尿量及肾功能的监护。结果补钾前后血钾浓度比较有显著差异,血钾浓度的改变与补钾速度呈线性关系,补钾2~5h血钾回升到正常者82例(占96.5%),补钾后出现高钾血症者3例(占3.5%),补钾有效率达100%。结论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早期低血钾患者,采用高浓度微泵深静脉补钾的方法是安全有效的,既可及时纠正术后低钾血症,而且还可满足心脏术后限制液体入量的要求,提高心脏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刘晓东 《健康必读》2008,7(5):39-40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病的临床疗效。方珐70例小儿秋季腹泻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患儿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35例给予利巴韦林10mg&#183;kg^-1&#183;d^-1,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200ml静脉滴注,治疗组35例给予更昔洛韦10mg&#183;kg^-1&#183;d^-1,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200ml静脉滴注,静脉滴注;疗程5—7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15%)明显高于对照组(68.75%,P〈0.01);治疗组,热程、呕吐、腹泻症状,平均住院时间恢复至(10%的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或P〈0.05);治疗组有2例粒细胞减少,1例血小板减少,停药1周后恢复正常。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应用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心力衰竭所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患者按照病因为分为A组:急性冠脉综合征组;B组:各种原因所致心脏疾患的心力衰竭组。将每组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用药及常规剂量的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30mL,每日1次,静脉点滴。疗程10-14d,治疗前后测定血钾、血镁变化及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变化。结果A组:观察组:显效:45例,有效:ll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9%;对照组:显效:34例,有效:10例,无效:15倒;总有效率:74.5%;B组:观察组:显效:38例,有效:1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3%;对照组:显效:3l例,有效12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69.4%;2组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在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与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中,疗效确切,使用安全,价格低廉,与胺碘酮有协同作用,并能廷缓或减少胺碘酮副作用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5例初发APL患者,采用ATRA联合As2O3治疗。用药方法:ATRA A30-60mg/d;0.1%As2O3注射液10ml溶解于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持续静脉滴注4-5h,1次/d,28d为1个疗程。观察完全缓解率、获得完全缓解的时间、不良反应等。结果25例初发APL患者早期死亡2例,23例获完全缓解,完全缓解率为92%;获得完全缓解的平均时间为(25.5±4.5)d;15例(60%)患者在治疗开始后出现WBC升高,调整ATRA和As2O3的剂量后均能恢复;10例(40%)患者出现轻度肝功能异常,经调整剂量及应用护肝药物后均能恢复。随访至2005年12月(4-28个月),23例获完全缓解的患者无一例复发。结论ATRA联合As2O3治疗初发APL疗效好,不良反应少,而且能缩短达完全缓解的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ICU-应用微量泵中心静脉高浓度补钾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ICU发生低钾血症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常规组和高浓度组,每组各39例,补钾均在心电监护下进行。常规组钾浓度为40mmol/L,补钾速度为10~20mmol/h;高浓度组钾浓度为100~300mmol/L,补钾速度为加~200mmol/h,同时计算达到目标血钾浓度所需补钾量,监测两组血钾浓度、每小时尿量、达到目标血钾浓度所需时间及患者局部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均存在低钾血症,设定目标血钾浓度为4.0mmol/L,两组治疗前血钾浓度、所需补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2.9±0.2)、(3.0±0.2)mmol/L和(85.2±8.7)、(92.3±7.6)mmol。常规组与高浓度组相比达到目标血钾浓度所需时间较长[(17.25±4.49)h比(5.67±0.75)h,P〈0.01]。结论在ICU严密监护下应用微量泵中心静脉高浓度补钾安全、有效.有一定的临床廊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1 病例介绍病例,男,33岁,主因四肢无力10 h,病情逐渐加重,四肢不能活动,伴肌肉疼痛,呼吸困难,查体:呼吸费力,四肢近端肌力2级,远端肌力3级,四肢腱反射对称减弱,病理征阴性。血K+3.0 mmoL/L,肌酸磷酸激酶(CPK)1 220 U/L,心电图正常。立即给予生理盐水500 ml加15%氯化钾10 ml,静脉滴注。2 h后呼吸困难消失,肌无力症状明减轻,2d后肌力恢复正常,以后未做特殊处理。发病第3天复查血K+3.0 mmol/L,CPK 6342.6U/L;乳酸脱氢酶(LDH)1134.6 U/L,丙氨酸转氨酶(ALT)230.0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405.6 U/L;脑脊液:蛋白质0.50 g/L,余均正常。病程第7天,四肢腱反射正常,CPK 560.0 U/L,LDH1 302.2 U/L,ALT 121.3 U/L,AST 150.0 U/L,肌电图及肌活检检查均正常。14 d后复查血清酶均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