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可塑形钛质跟骨钢板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4例30足跟骨粉碎性骨折行切开复位钛质跟骨钢板内固定加一期植骨术。按Sanders分型:Ⅱ型10例,Ⅲ型12例,Ⅳ型8例。结果全部病例均随访6~30个月,平均15个月,按M arg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优10足,良13足,中5足,差2足,优良率76.7%。结论切开复位可塑形钛质跟骨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疗效肯定,治疗结果与软组织的损伤程度、骨折类型、复位质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马森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6):4008-4008
目的观察Ⅲ型跟骨解剖钢板内固定并自体骨植骨治疗Sanders Ⅳ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分析。方法自2007-06至今,应用Ⅲ型跟骨解剖钢板并自体髂骨植骨治疗Sanders Ⅳ型跟骨骨折15例,术中注意关节面、Bohler角以及跟骨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的恢复,骨折复位后行自体髂骨块植骨,同时应用Ⅲ型跟骨解剖型钢板进行内固定。结果术后1例伤口延迟愈合,随访1例Bohler角丢失5°左右,无其他并发症。15例均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评定结果优8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达85.6%。结论Ⅲ型跟骨解剖钢板配合自体髂骨植入能够有效地支撑塌陷的跟骨关节面,是一种合理的跟骨骨折内固定治疗方法,患者可以得到较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自2000年3月至2005年1月,收治跟骨关节内骨折23例27足。按照Sanders分型标准Ⅱ型9足,Ⅲ型15足,Ⅳ型3足。采用跟骨外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并对术前、术后,植骨与不植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获6~48个月随访,平均28个月,术后3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术前BLhler角平均13.2°,距下关节面最大垂直移位5.0mm;术后Bhler角平均38.5°,距下关节面最大垂直移位0.3mm,术前、术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植骨与不植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皮瓣坏死1例,切口感染2例,采用Maryland评分,优良率88.9%,植骨与不植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尤其对Sanders Ⅱ型、Ⅲ型者,疗效最好,植骨与不植骨术后功能差异无显著性,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4):5529-5530
目的观察锁定钢板加植骨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确诊为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钢板加植骨进行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加植骨进行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比较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所有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对照组患者优良率为74.4%(32/43),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74.4%(32/43),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4.0%(6/43),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3%(1/4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加植骨的方法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不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而且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累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手术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累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7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例均为闭合性跟骨关节内骨折,SandersⅡ型18例、Ⅲ型9例.6例(22.2%)发生切口处皮缘坏死;Bohler角术前平均7.5°,术后平均27.54°.20例获平均16.8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行走,无活动受限和影响穿鞋主诉.结论 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累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能够获得满意的解剖复位,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Y-形钢板治疗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SandersⅡ、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42例共50足,采用外侧切口切开复位、植骨加Y钢板内固定。术后定期随访,采用Maryland评分标准对术后功能进行评价,了解疗效。结果:所有42例(50足)全部得到随访,术后功能优22足,良25足,中3足,优良率94%。结论:Y-形钢板形状和跟骨一致,支撑效果理想,对于移位的跟骨骨折采用切开复位、植骨加Y-形钢板内固定治疗的疗效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用重建跟骨钢板内固定跟骨骨折的方法。方法 用重建跟骨钢板加自体髂骨植骨进行复位加内固定治疗,按Sanders分型8例患者。结果 本组8例患者平均随访12个月,按跟骨关节内骨折评分标准术后功能,8例中,优6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达87.5%。结论 重建钢板治疗SandersⅡ、Ⅲ、Ⅳ型跟骨骨折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手术的适应证及围术期处理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31例36足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内固定方法均采用Y型解剖钢板。疗效评定标准采用Mayo后足与踝部评分系统。结果 31例36足骨折术后获6~18个月随访,患足功能优29足(80.6%),良7足(19.4%)。仅1例切口皮缘拆线后部分裂开,1周后再次缝合,后愈合,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可作为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的良好选择,合理的围术期处理可以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南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40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关节镜辅助下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的Bohler角和Gissane角与本组术前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的Bohler角和Gissane角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关节镜辅助下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可降低术中骨折处血供的破坏程度,取得更好的解剖学内固定效果,术后患肢功能恢复满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波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行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波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患者20例(23足),骨折按Sanders分型:Ⅱ型10足,Ⅲ型11足,Ⅳ型2足。跟骨异型钢板固定15足,重建钢板固定8足,其中行自体髂骨植骨4足。结果本组优12例,良8例,差3例,优良率占87%。结论对波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延期植骨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3-05-2009-08博兴县中医院采用延期植骨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28例,共31足;按照Sanders分型标准:Ⅱ型6足,Ⅲ型17足,Ⅳ型8足。结果 5足手术后切口皮缘部分坏死,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2~20(平均16)周。按照Kerr评价标准,优良率87%。结论延期手术治疗跟骨骨折能够降低皮肤的感染率及坏死率,植骨能很好的支撑跟骨关节面,增加内固定的牢固性,缩短了骨折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观察锁定钢板与普通解剖钢板加植骨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77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38)。对照组行普通解剖钢板加植骨治疗,观察组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随访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Bohler角、Gissane角及跟骨宽度、长度、跟距高度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62.6±7.5)min、(13.3±1.6)d,均低于对照组(80.7±7.9min、15.9±1.3d)(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宽度、跟骨长度及跟距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20,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与普通解剖钢板加植骨均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有效术式,但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明显缩短了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且避免了植骨引起的相关并发症,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AO跟骨钢板治疗Sanders Ⅲ、Ⅳ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01年2月至2005年6月.对18例23足Sanders Ⅲ、Ⅳ型跟骨骨折,采用AO跟骨钢板加自体髂骨植骨进行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 本组病例随访6~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8.5个月。按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优8足,良11足,中3足。差2足,优良率78.2%。结论 本方法治疗Sanders Ⅲ、Ⅳ型跟骨骨折复住满意,固定牢靠,术中自体髂骨植骨,术后早期关节功能锻炼,疗效肯定,是一种目前治疗Sanders Ⅲ、Ⅳ型跟骨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切开复位及使用跟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对28例跟骨骨折(其中sanders分型Ⅲ型20例和Ⅳ8例)均采用外侧L型切口跟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术。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2年,26例基本恢复跟骨高度、长度、宽度;2例患者术后出现明显距下关节炎,行二期距下关节融合术。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跟骨骨折的评分标准:优6例、良15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达75%。结论跟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型和Ⅳ型跟骨关节内骨折,可以恢复跟骨的基本形态,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跗骨窦切口辅助Ilizarov技术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9年12月治疗的40例(45足)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资料,微创外架组16例(17足)采用跗骨窦切口辅助Ilizarov技术治疗,切开钢板组24例(28足)采用经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相关时间及出血量、手术前后的影像学变化和术后的患足功能、生活质量、疼痛情况。结果:至末次随访时,所有病例达到骨性愈合,微创外架组平均愈合时间(11.77±3.13)周,切开钢板组平均愈合时间(12.02±2.97)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健侧、患侧影像学测量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切开钢板组Bohler角、Gissane角优于微创外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外架组轴位角、跟骨长度、足跟宽度优于切开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外架组等待手术时间、止血带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均比切开钢板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外架组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与切开钢板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外架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较切开钢板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跗骨窦切口辅助Ilizarov技术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可取得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相似的疗效,是治疗难复性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一种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及其并发症防治措施.方法 对106例(135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骨折按Sanders 分型,Ⅱ型51足,Ⅲ型62足,Ⅳ型22足,术后随访5~20个月,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等,对治疗效果进行总结评价.结果 106例患者骨折均愈合,功能恢复良好,其中优58例,良38例,优良率为90.57%.4例切口愈合延迟,2例伤口发生感染,4例术后持续性疼痛,并发症发生率为9.43%.结论 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术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Sanders Ⅳ型跟骨骨折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大海  姜平  朱建忠  代劲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1):2059-2061
【目的14g讨治疗跟骨Sanders Ⅳ型骨折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分析48例跟骨Sanders Ⅳ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内固定组22例,内固定融合组26例。单纯内固定组行单纯切开复位、植骨及重建钢板内固定术,固定融合组行切开复位、植骨及重建钢板内固定同时行距下关节融合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前后的Bohler’S角、Gissane角、跟骨宽度、跟骨轴长、跟骨丘部高度,并采用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对术后半年、1年、2年、3年的功能情况进行随访和比较。【结果】单纯内固定组平均手术时间与出血量少于固定融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跟骨解剖形态均较术前恢复(P〈0.05)。两组手术后Bohler's角、Gissane's角及跟骨宽度、跟骨轴长、跟骨丘部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2年、3年时两组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固定加距下关节融合术及单纯内固定术两种术式治疗跟骨Sanders Ⅳ型骨折远期疗效相当,单纯内固定手术创伤较小,故可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Y"形钢板内固定伴自体骨植骨治疗Ⅱ~Ⅳ型跟骨骨折51例63足,按Sanders分型:Ⅱ型13足,Ⅲ型35足,Ⅳ型15足。术中常规C型臂X光机监测关节面复位情况。术后切口皮瓣下放置皮片引流防止血肿形成。围手术期常规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术后所有病例随访时间5~24个月,平均14.5月。结果:术中无重要血管及肌腱损伤,1足腓肠神经损伤。术后无切口感染和深部感染,3例发生切口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愈合;无骨不愈合和内固定松动发生;3足久走及负重时轻疼痛,能忍受,4足遗留慢性疼痛。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手术优良率88.9%。结论: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技术成熟,直视及X线监视下能有效恢复Brhler’s角和G is-sane角,有效植骨及可塑性钢板固定可靠,可早期关节功能康复锻炼,是目前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异形钢板内固定+β-磷酸三钙(β-TCP)人工骨植骨术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术后康复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43足)跟骨粉碎性骨折手术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本组36例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6~25个月,平均10个月,足部功能评估:优30足,良9足,可4足,优良率达90.1%,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护理,有利于足部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5年6月33例跟骨骨折患者,其中单侧32例,双侧1例,所有患者经过X线以及跟骨CT检查均确诊为闭合性关节内移位骨折。行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患者随访半年,观察患者恢复的疗效,测量术后Bohler's角和Gissane's角的恢复情况。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3例患者共有34患足,其中25例恢复为优,1例恢复为差。患者治疗后Bohler's角与Gissane's角基本恢复正常,且两组角度与术前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6个月后,出现3例并发症,其中2例为跟骨畸形(单足),1例创伤性关节炎。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为8.82%。结论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跟骨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