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刀加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采用针刀加手法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针灸加TDP照射,分别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后颈椎功能评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愈显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加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肯定,方法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8):1742-1743
观察应用腹针结合推拿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抽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牵引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腹针结合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颈部疼痛、僵硬、眩晕等症状消失时间、颈椎病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颈椎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应用腹针结合推拿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小针刀结合整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每组各20例。单一组给予整脊手法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单一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小针刀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疼痛评分(VAS评分)。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单一组,且联合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单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小针刀+整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益气通络活血汤配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6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治疗,对照组针刺治疗,治疗组给予益气通络活血汤配合针刺。观察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记录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疗前后上肢麻木主诉程度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麻木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通络活血汤配合针刺有助于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与麻木症状,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灸与牵引理疗并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神经根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单一牵引理疗,研究组给予牵引理疗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和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与牵引理疗并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接受当归四逆汤与穴位注射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穴位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当归四逆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VAS评分。结果:疗程结束时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四逆汤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近期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补肾健骨汤辅助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月收治的78例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西医联合补肾健骨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伤椎前高压缩比高于对照组,椎体侵占比和头侧端椎上缘的垂线与尾侧端椎下缘垂线的交角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补肾健骨汤辅助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可增加患者骨密度,减轻其疼痛感,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朱琏针灸抑制Ⅱ型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朱琏针灸抑制Ⅱ型手法治疗,观察临床总有效率、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疼痛强度(PPI)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差异,随访3个月。结果:(1)治疗结束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NDI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3个月后随访观察组NDI评分仍低于对照组(P0.05);(3)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PPI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3个月后随访观察组PPI评分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朱琏针灸抑制Ⅱ型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分析特色手法配合毫针触激术治疗特勤人员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4月来某院疗养的各类特勤人员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9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使用手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毫针触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功能症状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3%,显著高于对照组86.96%(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及颈部功能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项指标评分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特色手法配合毫针触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疗程短,操作简便,非常适合一线特勤人员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使用。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0):2198-2199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椎旁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椎旁阻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治疗后1w、1个月、6个月和1年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周、1个月的VAS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和1年的VAS评分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椎旁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近期效果尤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12.
临床护士心理压力源与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玉芬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0):921-922,924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面临的主要心理压力源,为护理管理者有效地帮助护士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评式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内江市2所三级乙等医院287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的心理压力源依次来源于工作强度、职业需求、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家庭经济收入等方面。其中来源于工作强度、人际关系及家庭方面的压力源,不同年龄组护理人员在其压力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存在着多种心理压力源,这些压力源是导致护士工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也是护理的安全隐患之一,护理管理者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定期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统,及时帮助他们调整心理状态,减轻和消除压力,从而提高护士对本职工作的满意度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14.
15.
精神疾病患者家属教育的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精神疾病患者家属教育的调查,探讨家属教育的内容和教育方式。方法:采用自拟问卷对参加系列教育的家属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患者和家属接受教育次数越多,对疾病知识了解越多;在患者的亲属中患者的父母参加教育比率较大。结论:家属教育对治疗疾病起着积极的作用,应更具有针对性,同时还应该注意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