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床医学工程》2016,(11):1429-143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功能CT下机械取栓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间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普通CT扫描后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Solitaire AB型支架进行机械取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死亡率和血管再通情况。结果治疗组血管再通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w,治疗组NIH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后24 h及治疗后3 d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治疗组m RS评分≤2分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可迅速改善患者血流状况,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与比较机械碎栓与支架取栓结合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入院的急性脑动脉闭塞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机械碎栓组和支架取栓组,各50例。机械碎栓组给予机械碎栓结合动脉内溶栓治疗,支架取栓组则予以支架取栓结合动脉内溶栓治疗,比较两组血管再通率、神经缺损、生活能力、并发症发生率与生存质量。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血管总体再通率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机械碎栓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支架取栓组,BI指数高于支架取栓组(均P0.01);治疗后6个月,机械碎栓组各维度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支架取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与支架取栓治疗比较,机械碎栓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的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动脉溶栓联合支架取栓在治疗大动脉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唐山市协和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大动脉脑梗死患者78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术治疗,联合组患者接受超选择性动脉溶栓联合支架取栓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及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联合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组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周后,联合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组治疗后Q和V水平均上升,且联合组明显高于对照组,R和Zc水平均下降,且联合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超选择性动脉溶栓联合支架取栓术对大动脉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NIHSS评分,改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介入术治疗与常规溶栓治疗大动脉狭窄脑梗死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大动脉狭窄脑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溶栓治疗,介入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支架取栓介入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NIHSS评分改善情况,对比mRS评分,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在NIHSS评分方面,介入组NIH评分改善更为明显(P 0.05);在mRS评分方面,治疗后介入组患者mRS评分改善更好(P 0.05);在并发症方面,介入组患者并发症率更低(P0.05)。结论大动脉狭窄脑梗死患者给予介入术治疗,NIHSS评分、mRS评分等得到有效改善,并发症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规范化护理在行Solitaire AB型支架取栓术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0年8月—2021年7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Solitaire AB型支架取栓术的92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采用规范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Fugl 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AM)和Barthel指数(BI)评分。比较2组患者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出院时,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评估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FAM及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FAM及BI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  相似文献   

6.
靳英 《智慧健康》2023,(6):144-147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栓机械取栓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中30例患者单纯实施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治疗组中30例患者实施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病情控制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能力评分。结果 治疗组患者病情控制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能力评分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机械取栓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方案进行治疗,能够改善神经功能、生活能力,使治疗效果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开展静脉溶栓、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具体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颅内出血率、NIHSS评分较低(P<0.05)。结论: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有利于降低其颅内出血率、死亡率,对提高患者NIHSS评分改善幅度、保障其疗效及预后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动脉取栓术后联合普通肝素钠持续静脉泵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Solitaire AB支架动脉取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后残余血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联合普通肝素钠持续静脉泵入治疗12例(治疗组),常规双联抗血小板聚集及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10例(对照组).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1个月内症状(NIHSS评分降低≥5分为症状明显改善),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3个月后转归(mRS评分≤2分为转归良好),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1个月内症状明显改善率、3个月后转归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2比2/10和10/12比2/10),3个月内责任血管再闭塞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比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颅内出血、皮肤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Solitaire AB支架动脉取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术后残余血管狭窄,联合应用普通肝素钠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3个月后的临床结局,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谢莉莉 《智慧健康》2022,(18):32-35
目的 分析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给予微创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2月吉林省第四人民医院治疗的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165例。按随机分组法,分为静脉组、动脉组和机械组,每组55例。静脉组采取静脉溶栓治疗,动脉组采取动脉溶栓治疗,机械组取采取机械取栓治疗。结果 经过统计学处理,静脉组与机械组、动脉组与机械组、静脉组与动脉组组间血管再通率、NIHSS良好率的对比结果为P<0.05;静脉组与机械组、动脉组与机械组组间预后良好率的对比结果为P<0.05。结论 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给予微创干预时,机械取栓在开通血管、提高神经功能、改善预后方面,均比静脉溶栓和动脉溶栓要好。而与静脉溶栓相比,动脉溶栓在血管开通、提高神经功能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单纯机械取栓与联合静脉溶栓治疗前循环颅内大动脉闭塞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脑血管最大血流速度(Vmax)、脑血管最小血流速度(Vmin)、脑血管平均流量速度(Qmean)、脑血管外阻力(Rv)指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50例前循环颅内大动脉闭塞A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措施分为单纯机械取栓组(25例,单一机械取栓治疗)和联合静脉溶栓组(25例,在单纯机械取栓组的基础上加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治疗后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随访结束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治疗前后患者前循环颅内大动脉的脑血流灌注、脑血管储备能力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24 h,联合静脉溶栓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单纯机械取栓组更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静脉溶栓组24 h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高于单纯机械取栓组,90 d全因死亡发生率低于单纯机械取栓组;治疗后24 h,两组患者Vmax、V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