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和高分辨率CT(HRCT)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方法:以我院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68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和HRCT检查。以手术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多层螺旋CT、HRCT检查和金标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以及两种检查方式对该疾病图形特征。结果:68例孤立性肺结结节患者中,手术病理活检检测出恶性结节45例,检出率为45/68(66.17%),良性结节23例,检出率为23/68(33.83%)。多层螺旋CT和金标准一致性较差,kappa值为0.398,HRCT和金标准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673;多层螺旋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符合率、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均低于HRCT;HRCT对孤立性肺结节各影像学征象检查率均高于多层螺旋CT(P<0.05)。结论:HR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鉴别诊断肺部孤立性结节(SPN)的价值。方法: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将北京中医医院延庆医院查体发现孤立性肺结节的120例患者纳入,对患者实施胸部X线检查、HRCT检查,对比胸部X线和HRCT检查对于孤立性肺结节开展定性诊断的结果各项指标,并对比X线与HRCT对不同临床分期肺癌的诊断符合率。结果:在孤立性肺结节定性诊断中,参照院外随访结果,关于诊断结果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HRCT各项数值均比X线高(P<0.05)。HRCT对Ⅰ期、Ⅱ期肺癌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X线(P<0.05),而在Ⅲ期、Ⅳ期肺癌诊断时,X线与HRCT的符合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R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定性诊断价值良好,不仅可准确区分肺良性结节与肺癌,还可对肺癌的临床分期进行辅助鉴别。  相似文献   

3.
肺孤立性小结节的HRCT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回顾分析 95例直径≤ 2cm的肺孤立性小结节的HRCT表现 ,以评价HRCT在肺孤立性小结节诊断上的价值。方法  95例直径≤ 2cm的孤立性小结节常规CT扫描后结节处加扫 3~ 5层HRCT。对不同病变结节的边缘、形态及内在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HRCT显示结节边缘有切迹或分叶状 ,毛刺影及偏心小针尖状钙化更倾向于肺癌诊断 ,无一种HRCT征象是小肺癌结节所特有的。结节内发现脂肪是错构瘤的特征性表现 ,小结节内含液性密度提示是肺脓肿的可能。胸膜皱缩征对鉴别肺癌或结核瘤无帮助。结论 HRCT对肺孤立性小结节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胸部CT检查在判断孤立性肺结节良性及恶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8年6月-2019年10月期间就诊的5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分别对其实施胸部CT横断平扫和三维重建,诊断以穿刺病检结果为准,分析CT检查两种方式中各征象的检出率。结果:胸部CT三维重建在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细支气管充气征以及分叶征上的检出率大于横断平扫,空泡征检出率小于横断平扫,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胸部CT三维重建对孤立性肺结节进行良恶性诊断具有较高准确度,能够有效显示出各种病灶征象,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林惠 《现代医用影像学》2023,(12):2239-2241+2245
目的:探究分析16排螺旋CT与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T,HRCT)扫描在孤立性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于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在我院行CT检查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共66例。所有受检者均进行16排螺旋CT检查和HRCT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对比分析16排螺旋CT和HRCT的影像学征象、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经手术病理诊断,阴性(良性结节)患者共26例,阳性(恶性肿瘤)患者共40例。16排螺旋CT和HRCT检查方法在分叶征、钙化征、胸膜凹陷征、空泡征、气泡征、短毛刺征、血管集束征中的检查率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HRCT检查的诊断效能,包括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Kappa值均高于16排多层螺旋CT诊断。结论:16排螺旋CT与高分辨率CT扫描在孤立性肺结节诊断中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与常规螺旋CT相比,高分辨率CT的诊断效能更高,为后续临床治疗能提供更有力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HRCT与PET/CT相结合诊断孤立性肺结节(SPN)的价值.方法 88例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SPN接受PET/CT显像和HRCT检查;PET/CT用目测法结合半定量法判断病灶的良恶性,HRCT根据病灶的形态学特征判断其良恶性;比较单纯HRCT、PET/CT和联合诊断对SPN的判断结果.结果 88例SPN中,44例良性,44例恶性.HRCT和PET/CT对恶性SPN内部和周围征象的检出率均高于良性SPN(P均<0.05),联合诊断的特异度和准确率均高于单独HRCT和PET/CT(P均<0.05).结论 HRCT与PET/CT联合诊断SPN的特异度和准确率均较单独诊断为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CT对肺内结节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内结节是指直径在2cm以内的圆形或类圆形病灶,其CT诊断的方法主要有CT平扫、增强扫描、高分辨率CT(HRCT)检查。对我院近年来93例肺内孤立和多发结节在CT平扫、增强扫描以及HRCT上的影像学特征,对照穿刺活检和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鉴别诊断肺孤立性小结节性良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进行检查的70例肺孤立性小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分析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肺孤立性小结节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良性、恶性肺孤立性小结节的影像学特征及良、恶性肺孤立性小结节不同时段的CT值。结果: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诊断肺孤立性小结节的灵敏度为94.74%,特异度为84.38%,准确度为90.00%;肺孤立性小结节良性病变中边缘毛刺征、分叶状或不规则状检出率及内部结构卫星灶、均匀检出率均低于恶性病变,边缘清晰检出率、内部结构钙化检出率均高于恶性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孤立性小结节良性病变30 s、90 s及180 s CT值均低于恶性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可有效鉴别肺孤立性小结节良、恶性,为临床明确病情、指导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孤立性肺结节HRCT征象概率分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孤立性肺结节病灶HRCT征象与病变性质的相关性及相关程度。方法收集149例经病理证实的孤立性肺结节行常规和对病灶局部薄层扫描,将初步确定的15项HRCT征象按照病灶良恶性分组进行χ2检验,筛选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的征象作为自变量做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统计结果分析HRCT征象与病变性质的相关性及相关程度。结果选出8项HRCT征象作为自变量做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无/浅分叶征、边缘锐利、晕征及钙化等征象与良性病变正相关,其RR值分别是15.387,42.162,12.917,3.253;深分叶征、毛刺征及血管集束征等征象与恶性病变呈正相关,其RR值分别是0.067,0.109,0.526;锯齿状边缘在回归分析中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揭示了肺结节HRCT征象与病灶性质的相关性及相关程度等内在联系,对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和分析低剂量螺旋CT对肺磨玻璃结节(GGN)性质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螺旋CT检查的肺磨玻璃结节的患者总计78例,对照组39例采取常规剂量螺旋CT检查,研究组39例采取低剂量螺旋CT检查。通过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比较两组对肺磨玻璃结节的检查情况以及诊断的符合率。结果:两组的检出率以及诊断符合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低剂量螺旋CT在诊断肺磨玻璃结节时诊断率较高,并且能够降低辐射量,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动态CT增强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经病理学检查后确诊的54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动态CT增强扫描,将CT扫描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动态CT增强扫描诊断良性肺结节符合率93.33%,恶性肺结节符合率95.83%;良性肺结节与恶性肺结节增强扫描后与增强前相比有明显升高(P0.05);恶性肺结节的CT值变化情况与良性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动态CT增强扫描在孤立性肺结节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的CT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穿刺活检、痰涂片镜检和随访证实的58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CT表现.结果:58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中肺癌36例,结核瘤6例,炎性假瘤9例,错构瘤4例,支气管囊肿1例,组织来源不明性结节2例.结论:CT对于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宝石能谱CT成像对孤立性肺结节性质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共320例,以病理结果作为分组依据,将其分为结节性质为良性的对照组、结节性质为恶性的研究组,每组160例。全部给予宝石能谱CT扫描。组间对比动脉期和静脉期患者的碘基参数以及不同能量水平的CT值。结果:研究组静脉期和动脉期的碘含量和标准化碘浓度均比对照组高,研究组动脉期和静脉期的不同能量水平CT值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可以使用宝石能谱CT成像来准确鉴别和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进而为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的CT表现,提高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资料较全并经病理证实的36例孤立性肺结节的CT检查资料。结果:周围型肺癌22例,结核球6例,球形肺炎2例,转移瘤2例,错构瘤1例,纤维瘤1例,肺囊肿1例。结论:CT扫描是孤立性肺结节诊断的主要方法,对大多数孤立性肺结节能做出较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常规CT,HRCT对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和/或临床症状、治疗随访证实,同时作了常规CT和HRCT的支扩30例。结果:常规CT中19例诊断为支扩,2例误为肺内结节,其余9例未发现支扩;HRCT中27例诊断为支扩,且同一病例检出病变的肺段数高于常规CT。结论:常规CT对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有一定限度,HRCT诊断支扩特异性高,诊新准确率达90%。作为无创性检查,CT可作为诊断支气管扩张症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并探讨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在非结核分枝杆菌肺部诊断及随访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入组对象为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且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60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CT、高分辨率CT检查,比较两种CT检查对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检出率、征象检出情况、图像质量。在患者治疗后对其进行随访,复查HRCT,观察其病灶情况。结果:高分辨率CT对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检出率为96.67%,常规CT的检出率为83.33%,高分辨率CT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CT(P0.05)。高分辨率CT对肺部各类征象(树芽征、结节影、斑片影、空洞、支气管征)的检出率均高于常规CT(P0.05)。高分辨率CT的图像质量优良率为95.00%,常规CT为81.67%,高分辨率CT的优良率高于常规CT(P0.05)。随访3个月~6个月,经HRCT复查发现,60例患者的病灶均可见缩小。结论:在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诊断中,高分辨率CT具有显著的诊断价值,可对肺部病灶予以准确检查,清晰显示肺部征象,其图像质量较高,还可用于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随访评估中。  相似文献   

17.
高分辨CT对结节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HRCT)对结节型细支气管肺泡癌(BA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结节型BAC(孤立结节型16例,多发结节型2例)常规胸部CT、HRCT表现.结果: 共检出结节灶33个,包括分叶切迹征(HRCT 87.9%,常规CT 69.7%),毛刺棘状突起征(HRCT 90.9%,常规CT 54.5%),空泡细支气管征(HRCT 36.2%,常规CT 21.2%),支气管血管集束征(HRCT 66.7%,常规 CT 33.3%),胸膜凹陷征(HRCT 57.6%,常规CT 27.3%),钙化(HRCT 9.1%,常规 CT 3.0%),结节周围磨玻璃征(HRCT 18.2%,常规CT 9.1%)结节周围小气肿(HRCT 30.3%,常规CT 0),结节周围卫星灶(HRCT 0,常规CT 0).结论: HRCT能清楚显示结节型BAC结节灶的结节内部结构、结节-肺界面、结节周围及胸膜凹陷,是目前诊断结节型BAC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内孤立性小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来天河区人民医院就诊的48例经病理、临床治疗或随访证实为孤立性肺小结节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病例资料,分析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敏感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并发症发生率,评价其诊断价值。结果 48例患者最终确诊为恶性肿瘤28例,良性肿瘤20例,穿刺诊断恶性肿瘤26例,良性肿瘤22例;3例假阴性,1例假阳性。穿刺活检的诊断敏感性为92.88%,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0.91%,诊断准确率为91.67%。检查后共4例患者发生气胸,发生率为8.33%,1例患者行胸膜腔闭式引流,未发现胸腔积液和穿刺针道种植转移现象。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肺内孤立性小结节的准确性、特异性及敏感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且该检查方法并发症较少,是临床诊断肺内孤立性小结节的重要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X线片(DR)、常规CT(CCT)及高分辨率CT(HRCT)对矽肺患者的诊断价值进行比较。方法对收集到的110例明确诊断为矽肺的患者分别采用CR、CCT及HRCT检查,对三种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种检测方法对矽肺患者的发白区、大结节影、钙化、灶周气肿、灶周结节、纤维索条影、淋巴结肿大钙化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显著,其中DR对发白区的检出率显著高于CCT和HRCT(P0.05);CCT和HRCT对大结节影、钙化、灶周气肿、灶周结节、纤维索条影、淋巴结肿大钙化的检出率显著高于DR(P0.05)。三种检出方法读片结果的分期比较差异显著(P0.05),DR对Ⅲ期+Ⅲ+期矽肺患者的检出不敏感,CCT和HRCT对Ⅲ期+Ⅲ+期检出率高于DR。结论对于矽肺的检查CT和HRCT具有更高的价值,但结合DR检查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孤立性肺结节(SPN),尤其是孤立性小结节(≤3cm)的良恶性病变、历来是影像学诊断的难题之一。我院自2004-2006年对16例SPN在普通CT基础上进行螺旋高分辨率CT(HRCT)检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