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肌注申捷结合综合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把65例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分成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另配合每日肌注申捷注射剂20~40mg。在治疗前后均进行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定及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在治疗1个月后FMA和Barthel指数评分具有非常统计学差异(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1个月的FMA和Barthel指数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肌注申捷注射剂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对改善和恢复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可取的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同时采用运动想象疗法,对照组采用背景音乐治疗。两组常规康复训练时间和强度相同。采用Fugl-Meyer评分法(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NIHS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4周后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周,治疗组NIHSS、FMA和MB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NIHSS、FMA和MBI评分治疗前后的改善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运动想象疗法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可以有效地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社区脑卒中患者运动活动能力康复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将117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进行康复治疗和随访,对照组只进行随访。入组和治疗3个月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测评表和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状况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间FMA和改良巴氏指(Modified BarthelIndex,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FMA和M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区康复治疗对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和MBI的恢复作用显著,可显著降低患者的依赖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刺疗法对脑卒中引起的运动障碍性偏瘫患者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9年4月—2020年4月,选取40名脑卒中引起的运动障碍性偏瘫患者入组,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对照组予西药及康复运动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疗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测法(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MA、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MA、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6周,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疗法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同时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25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65例和对照组60例。康复组在采取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前及治疗35d后进行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和修订的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的FMA评分和M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与对照组治疗后FMA评分和MB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三级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此次的临床研究对象,病例研究范围为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选取对象分为观察组(n=45)与对照组(n=45)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采取三级康复护理干预。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量表及改良Bardlel(MBI)指数评分量表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6个月后的MBI及FMA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的MBI、FMA评分显著大于干预前及对照组,数据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对照组为17.78%,差异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卒中患者三级康复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改善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同时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7.
王丽 《现代保健》2011,(25):135-136
目的探讨作业疗法和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2例急性脑卒中分为观察组(运动疗法加作业疗法)和对照组(运动疗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训练3个月后,应用Fugl—Meyer量表(FMA)评定患者上肢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B1)评定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FMA评分和BI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作业疗法联合运动疗法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家庭病床脑卒中患者进行中西医综合康复的疗效。方法将59例家庭病床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中西医康复组采用针刺疗法和运动再学习方法(MRP)综合康复训练,疗程2个月;对照组除不进行中西医康复训练外,其它基本治疗同中西医康复组。疗效评估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运动评定量表(MAS)于治疗初期,末期(2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评定并进行t检验。结果治疗后中西医康复组FMA(169±38),与对照组(152±38)相比明显提高,t=1.69,p<0.1;MBI(57±31)、MAS(21±13)也有所提高,与对照组相比,t值分别为1.82及1.73,p<0.1。结论家庭病床脑卒中患者进行中西医康复训练可以促进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康复锻炼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16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针灸和康复锻炼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康复治疗.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FMA)评分、MBI评价.结果: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MA评分、MBI评价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灸配合康复锻炼治疗明显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对患者预后有良好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出院后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康复的影响。方法52例经住院治疗后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社区康复组在内科预防性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康复治疗和随访,对照组患者在内科预防性药物治疗基础上只进行随访。分别在入组时及随访1个月、3个月和6个月4个时点对患者进行简氏Fugl-Meyer运动功能(FMA)和Barthel指数(MBI)评定,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脑卒中患者的FMA与MBI评分伴随时间延续均表现出增高现象(P<0.05)。社区康复组干预3个月、6个月的FMA评分为51.9±8.6、62.5±11.6,而对照组分别为43.2±11.5、46.1±9.7;社区康复组干预3个月、6个月的MBI评分为69.2±8.8、78.8±10.0,而对照组分别为55.8±11.9、57.5±10.6,社区康复组FMA和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康复护理的介入可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促进其运动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