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总结腹腔镜辅助下左肝外叶切除治疗胆管结石的临床经验.方法 自2002年6月至2005年10月期间,本院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21例.患者在腹腔镜辅助下行左肝外叶部分切除及胆道镜探查取石术,部分加做胆囊切除术.结果 全部21例行腹腔镜辅助下左肝外叶切除术,17例联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为90~190 min,平均(140±36)min.手术中出血量为100~250 ml,平均(160±52)m1.术后恢复顺利,术后平均住院(6.2±1.2)d.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行左肝外叶部分切除治疗左肝胆管结石是安全可行的.该术式容易掌握,风险小,为治疗左肝胆管结石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辅助下左肝外叶切除治疗左肝胆管结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腹腔镜辅助下左肝外叶切除治疗胆管结石的临床经验。方法自2002年6月至2005年10月期间,本院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21例。患者在腹腔镜辅助下行左肝外叶部分切除及胆道镜探查取石术,部分加做胆囊切除术。结果全部21例行腹腔镜辅助下左肝外叶切除术,17例联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为90~190min,平均(140±36)min。手术中出血量为100~250ml,平均(160±52)ml。术后恢复顺利,术后平均住院(6.2±1.2)d。结论腹腔镜辅助下行左肝外叶部分切除治疗左肝胆管结石是安全可行的。该术式容易掌握,风险小,为治疗左肝胆管结石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4.
规则性肝叶切除术在治疗肝胆管结石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规则性肝切除术在治疗肝胆管结石病中的作用,为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比较分析461例规则性肝切除与89例非规则性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输血人数、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随访优良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规则性肝切除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输血人数、术后并发症、结石清除率、随访优良率等方面均优于非规则性肝切除术。结论规则性肝段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病优于非规则性肝切除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免T管左肝外叶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的疗效、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以左肝外叶结石为主的肝胆管结石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经左肝管探查组(LHD组)及经胆总管探查组(CBD组),每组34例。LHD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经左肝管残端置入胆道镜行肝内胆管及胆总管探查取石,缝合左肝管残端,不放置T管。CBD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及T管引流术。分析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残石率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LHD组患者手术时间少于CB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残石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腹腔镜免T管左肝外叶切除治疗以左肝外叶结石为主的肝胆管结石安全可行且有效。  相似文献   

6.
肝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较少见,近10年来,肝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有逐渐增加趋势,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重视,本文将有关报道综述如下: 一、肝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的发病机理 肝胆管癌的病因目前尚不明了,但普遍认为本病与原发性肝胆管结石有关。有作者认为:胆红素是致癌物质,结石和炎症的刺激可引起胆管上皮增生、化生,并逐渐演变为癌。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完全性左侧卧位在腹腔镜下肝Ⅶ段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肝Ⅶ段肝细胞癌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行完全性左侧卧位腹腔镜下肝Ⅶ段切除术,对照组实施左侧倾斜30°~60°大字斜坡卧位腹腔镜下肝Ⅶ段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留置引流时间、摆放体位耗时、术中手术床调整频次、中转开腹率及术中解剖性肝切除率;分析2组患者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统计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留置引流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手术床调整频次少于对照组(P<0.05),术中解剖性肝切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肝功能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完全性左侧卧位下腹腔镜肝Ⅶ段切除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解剖性肝切除率,改善术后肝功能,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用6个取自新鲜成人尸体的肝脏,注入ABS丙酮溶液制成铸型。另外还解剖了经固定的42例(成人32,儿童10)肝脏标本,测量左、右肝管长度、管径,并观察左、右肝管与肝动脉、门静脉及其分支的关系。提出了左、右肝管全程剖开的手术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发生于肝左内叶和右前叶的肝占位性疾病治疗提供超声解剖资料。方法:随机选取健康成人61例(男42,女19),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经腹途径获取各断面超声声像图,并观察测量。结果:Ⅳa亚段内门静脉分支仅见1种类型;Ⅳb亚段内门静脉分支见2种类型,分别占62.30%、37.70%;右前叶门静脉分支见3种类型:a型占75.41%,b型占16.39%,c型占8.20%;左内叶两亚段间有48例可见肝静脉属支走行,占78.69%,其中肝中静脉属支占95.83%,肝左静脉属支占4.17%;右前叶两亚段间有54例可见肝静脉属支走行,占88.52%,其中肝中静脉属支占92.59%,肝右静脉属支占7.41%。结论:在超声水平,进一步证明右前叶两亚段间及左内叶两亚段间存在肝静脉属支,并可作为相邻两亚段间分界的解剖学标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对1997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的55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取肝叶切除术治疗,其中肝左外叶切除45例,左半肝切除6例,右后叶切除3例,右前叶切除1例。结果:本组50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10a,其中疗效优34例,良11例,差5例,优良率为90%。术后并发切口感染3例、胆漏2例、肺部感染2例、胸腔积液2例、膈下感染1例、肝衰1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均经对症处理、抗感染、支持疗法治疗,于术后21~36d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肝叶切除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腔镜左肝蒂阻断左半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8年3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行手术治疗的67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5例行左肝蒂阻断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治疗设为腔镜组,32例行传统开腹左半肝切除术治疗设为开腹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胃肠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和术后第7天的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变化情况。结果 腔镜组手术时间较开腹组长[(269.11±54.43) min vs(211.72±31.64) min],术后疼痛缓解时间 [(2.89±1.41) d vs(4.81±1.58) d],术后排气时间[(24.80±6.31) h vs(45.13±9.80)h],术后住院时间[(9.51±2.38) d vs(14.19±2.86) d]均优于开腹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并发症和住院总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左肝蒂阻断左半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与安全性是肯定的,与以往开腹肝切除术相比,腹腔镜左肝蒂阻断左半肝切除术创伤更小,并发症更少,术后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12.
曾志诚  刘浔阳 《解剖学报》1993,24(4):340-341
用6个取自新鲜成人尸体的肝脏,注入ABS丙酮溶液制成铸型。另外还解剖了经固定的42例(成人32,儿童10)肝脏标本,测量左,右肝管长度,管径,并观察左,右脖管与肝动脉,门静脉及其分支的关系。提出了左,右肝管全程剖开的手术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肝后段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IVC)前间隙内的副肝静脉(accessory hepatic veins,AHV)分布规律,为高难度肝叶切除术、肝移植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1)随机选取经防腐固定的正常成人肝标本28例,观察下腔静脉壁上AHV开口情况;(2)在肝标本上模拟绕肝提拉法,以纸带代替术中绕肝带,观察纸带下AHV分布情况;(3)在解剖放大镜下解剖IVC前间隙内的AHV。结果:(1)28例标本共有AHV292支,可分为左、右侧组,两组间相对无血管区长(62.1±7.0)mm,宽(9.1±3.0)mm。(2)模拟手术组:纸带穿过相对无血管区,其下方AHV平均2.1支(0~3),内径细小(1.9±1.1)mm。(3)IVC前间隙的AHV走行迂曲,与下腔静脉壁开口分布规律相似。结论:绕肝提拉法术式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精准肝蒂解剖法肝段切除术和非规则性肝切除法治疗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精准肝蒂解剖法肝段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肝细胞性肝癌患者12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及治疗需要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方法是精准肝蒂解剖法肝段切除术,对照组则为非规则性肝切除术。比较2种手术方法的疗效、并发症以及复发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小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复发率为13.3%;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复发率为35.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准肝蒂解剖法肝段切除术的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不易复发,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左半肝段的解剖观察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左中肝外侧叶的分段情况及肝动脉、门静脉在左半肝的走行,分支和分布规律、为临床开展左半肝活体肝移植提供应用解剖学资料。方法解剖经福尔马林固定灌注红色乳胶的尸体肝脏标本30例,观察左半肝动脉、门静脉的走行、分支和分布规律,并测量有关数据;在15个肝脏铸型标本(6例全管道综合灌注、9例经门静和肝静脉分别进行单一管道灌注),进一步对比观察左半肝左外侧叶、段的内部结构特点。结果左半肝由左叶间裂分成左外叶和左内叶,左外叶以左外间裂分为外叶上段和下段:肝左动脉起始外径为(0.351±0.23)cm,于长(3.64±1.30)cm,左外叶动脉起始肝左动脉2l例(占70%),起始其它动脉9例(占30%);门静脉左干起始外径(1.1±0.12)cm,干长(2.10±0.240)cm;门静脉左干从门静脉主干发出后向左横行,发出分支分布于左内叶、左外叶上、下段。结论左外叶上段比左外叶下段小,分别占全肝的5%~7%和8%~10%左右,适合1~3个月和6~12月龄患儿肝脏移植。在活体肝脏移植时,外科医生熟悉肝动脉、门静脉的解剖结构和变异情况,在供肝的切取,选用适宜的重建方式,设计合理的手术方法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根据对我院肝胆管结石患者临床护理的方式方法进行研究。方法对象为我院2011年08月~2012年08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肝胆管结石患者共计168例。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按照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程度的不同,以自愿结组为原则,随机将患者分为了两个护理小组,分别为,综合护理组:共计患者84例,在手术过程中,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了心理护理、胆道护理、术后并发症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共计患者84例,在手术过程中实施一般护理方式。结果综合护理组:84例患者中,术后感染3例,其中胆管瘘1例,肺部感染1例,切口感染1例;胆管出血2例,患者整体满意度优良率94.05%;对照组:84例患者中,术后感染10例,其中胆管瘘2例,肺部感染5例,切口感染3例;胆管出血6例,患者整体满意度优良率70.23%。结论在肝叶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率,减少痛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左肝外《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1年7月~2014年7月在本院诊治的6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给予对照组开腹手术治疗,给予研究组腹腔镜下左肝外《切除治疗,记录并分析两组各项时间指标、临床症状改善、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下床活动、腹腔引流管拔出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明显(<0.05);研究组上腹部疼痛、发热、贫血及消化道症状少于对照组,差异明显(<0.05);研究组感染、肺炎、胆道出血和胆管炎并发症比对照组低,无明显差异(跃0.05)。结论腹腔镜下左肝外《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且术中、术后安全性均较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析予以肝胆管结石实施胆肠吻合术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于2013年11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胆结石患者之中,以随机抽样的方式,选择12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成观察组(61例)及对照组(61例)。其中,观察组选择应用胆肠吻合术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是实施T管引流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所分两组在治疗以后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回顾分析发现,观察组中患者,其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比对照组高(<0.05)。结论在对肝胆结石患者实施治疗时,选择应用胆肠吻合术来进行治疗的效果更加。但在实施治疗时,应该对其具体病情进行详细分析,并在掌握手术指征以后,再实施胆肠吻合术进行治疗,方能确保其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肝脏的血管解剖及供血在解剖性肝切除中的应用,为临床开展肝切除术提供参考。方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 等数据库以“肝脏血管”“肝切除”“肝移植”“肝脏血供”以及“liver vascular anatomy” “hepatectomy” “liver transplantation” “ the liver blood supply”为中英文关键词,检索2000年1月—2018年12月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对肝脏血管解剖及其在肝切除中的应用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文献786 篇,最终纳入26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9篇和英文文献17篇。术前了解肝血管的走行及解剖变异,对活体相关肝移植和肝部分切除术均有帮助。掌握肝血管解剖及供血范围,能够在术中确定恰当的肝切除平面,可以减少切肝过程遭遇的血管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术中出血。实现解剖性肝切除主要依赖于肝血管系统的影像学定位技术、出入肝血管解剖显露及选择性阻断技术、肝切除平面的判定及肝内血管显露技术。结论 充分掌握肝血管解剖及供血范围,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辅以擅长的外科解剖技术,是保证解剖性肝切除术顺利、提高切除精准度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交替阻断半肝入肝血流在解剖性肝中叶切除术中的应用和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福州总医院肝胆外科行肝中叶切除术的57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4例患者应用交替阻断半肝入肝血流技术行解剖性肝中叶切除术,对照组23例患者行非解剖性肝中叶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第1、3、5天白蛋白(ALB)、术后第1、3、5、7天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等指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在解剖性肝中叶切除术中应用交替阻断半肝入肝血流技术可以获得良好的近期疗效,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