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究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与开腹手术治疗后肌瘤的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的对比。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纳治疗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39例给予常规开腹治疗,研究组41例给予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肌瘤残留、妊娠、复发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研究组在肌瘤残留、复发以及妊娠率分别为4.88%、12.20%、70.73%,对照组分别为20.51%、15.38%、58.97%,除肌瘤复发率差异不显著外,肌瘤残留以及妊娠结局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2例,发生率4.88%,对照组9例,发生率23.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于子宫肌瘤采取开腹手术以及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均取得一定疗效,但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在术后并发症和肌瘤残留率均较小,妊娠结局更好。  相似文献   

2.
朱军义 《临床医学》2013,33(9):101-102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并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治疗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方法将南阳市中心医院2010年5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26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分组治疗。治疗组63例采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照组63例采取开腹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肌瘤剔除个数、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结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肌瘤剔除个数、术后肌瘤残留、复发率与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术后妊娠患者均未出现子宫破裂。结论腹腔镜子宫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对于有保留生育能力意愿的患者,腹腔镜子宫剔除术是安全、有效的一种治疗方式。但腹腔镜子宫剔除术的肌瘤残留与开腹手术治疗相比,残留率较高,但术后短期复发率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并分析两种术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新密市妇幼保健院89例子宫肌瘤行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B组,A组46例,B组43例,A组采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B组采取经腹子宫肌瘤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并随访观察两组妊娠结局、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手术时间显著高于B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26±0.58)d、(3.64±1.25)d、(51.36±3.14)ml,较B组(2.97±1.05)d、(4.95±1.33)d、(97.58±7.64)ml显著较低(P0.05);A组术后妊娠率、术后流产率、术后自然流产及复发率与B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A组1例术后尿频,B组1例切口感染,2例腹痛,1例尿频,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2.130,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均有一定疗效,腹腔镜手术时间较开腹手术较长,但出血及术后康复优于开腹手术,两种手术妊娠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开腹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优缺点及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6年12月至2008年11月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178例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10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住院时间腹腔镜组(4.3±0.70)d,明显短于开腹组的(7.0±0.7)d;术后病率和术后镇痛药使用率腹腔镜组亦明显少于开腹组(6.58%与36.08%,6.82%与42.29%);腹腔镜组出血量(51.6±16.3)ml,明显少于开腹组的(80.4±44.6)ml;手术时间腹腔镜组(92.0±26.9)min,明显长于开腹组的(41.0±10.7)min;住院费用腹腔镜组(6565±215.36)元,明显高于开腹组的(5105±252.19)元。结论随着腹腔镜设备的不断更新和妇科医生腔镜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已经显示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微创手术优势。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术式安全可靠,对腹腔干扰小,而多发(≥3个)、巨大(〉7cm以上)、黏膜下、宫颈或剔除术后复发的肌瘤首选开腹术。  相似文献   

5.
孙瑞 《临床医学》2014,(4):81-82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情况。方法选取9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两组患者术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最大肌瘤直径、剔除肌瘤数目、剔除肌瘤重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残留率、复发率及术后妊娠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腹手术及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均是现阶段临床上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方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的优点,但其肌瘤残留率略高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且两种手术方式的术后妊娠率及复发率较为相近,因此,临床上应以患者子宫肌瘤的数目、大小、位置等为依据选择最为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收集了新华医院 1995 - 0 4~ 2 0 0 0 - 0 6 45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资料 ,并就患者的选择和手术技术方面进行了探讨。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45例子宫肌瘤患者 ,其中浆膜下肌瘤 16例 ,肌壁间肌瘤 2 8例 ,阔韧带肌瘤 1例。1.2 操作方法 常规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全麻 ,取膀胱截石位 ,阴道内置举宫器 ,置导尿管 ,取脐部切口约 10 mm,气腹 (CO2 )腹内压 12~ 15 mm Hg,10 mm Trocar及腹腔镜进腹探查 ,明确诊断并决定手术后 ,另取第 2、3孔作为操作孔。2 结果腹腔镜手术 30例 ,平均出血量 70 (2 0~ 40 0 ) ml,平均手术时间 12 …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孕妇与合并子宫肌瘤合并妊娠孕妇的妊娠结局。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接受产检并分娩的孕妇400例,其中子宫肌瘤合并妊娠孕妇200例纳入A组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孕妇200例纳入B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情况。结果两组孕妇的受孕情况、分娩方式、胎儿窘迫(2.5%vs.3.5%)、低出生体重新生儿(2.5%vs.2.0%)、前置胎盘(0.5%vs.1.0%)、胎盘早剥(1.0%vs.1.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孕妇的胎膜早破(1.0%vs.8.5%)、早产(0.5%vs.9.5%)、产后出血率(0.5%vs.8.0%)、产后出血量(249.35±30.75 ml vs.352.41±26.98 ml)显著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的子宫肌瘤数量、子宫肌瘤类型、盆腔粘连发生率(22.5%vs.17.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孕妇的子宫肌瘤径线高于B组(72.65±5.39mm vs.57.69±7.98 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预后的分娩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子宫肌瘤合并妊娠孕妇,但子宫肌瘤合并妊娠孕妇的胎儿发育与前者相比无显著差异;建议高龄且有生育要求的合并子宫肌瘤的女性,可以考虑保守治疗和带瘤妊娠。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3月~2008年12月在该院行腹腔镜下及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1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组78例,开腹组73例,比较两组手术适应证、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92.53±46.58)和(87.36±30.45)min,差异无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97.32±42.33)mL,明显少于开腹组的(132.46±46.53)mL(P<0.05),腹腔镜组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日分别为:(1.02±0.52)d、(6.30±3.41)h、(12.49±3.25)h、(4.53±1.51)d,开腹组分别为:(2.85±1.27)d、(30.12±10.32)h、(35.41±5.36)h、(7.81±1.32)d,前者时间较后者明显缩短(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传统的开腹手术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2月—2011年8月子宫肌瘤患者88例,按患者入院先后顺序编号,用序贯法偶数组为对照组,奇数组为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的出血量分别为(85.23±30.01)m in,(64.37±20.32)mL;(79.98±27.65)m in,(96.01±31.24)mL;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腹腔镜开腹手术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显著降低了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减轻了患者家属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1.
赵清亮 《临床医学》2011,31(6):88-89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腹两种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各40例,分别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P〈0.05),术中出血量、镇静剂的使用次数均少于开腹组(P〈0.05),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体温恢复时间均短于开腹组(P〈0.05),术后复发率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腹部无切口及复发率低等优点,同时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子宫肌瘤多见于30~50岁的女性,目前临床上手术方法众多,本文拟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区别。方法收集我院明确诊断为子宫肌瘤的患者,根据患者手术类型分为观察组(接受腹腔镜治疗)和对照组(接受开腹手术)。对比两组子宫肌瘤数量、大小、肌瘤重量及病程;观察组和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首次下地时间。观察组和对照组子宫肌瘤数量、直径及病程分别为(3.26±0.34个、3.26±0.52cm、32.45±8.52g、3.25±0.27个月)、(3.34±0.54个、3.33±0.48cm、、33.26±7.58g、3.20±0.25个月),比较无差异(P0.05)。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首次下地时间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平均住院日、平均术后住院日、医疗总费用、检查费、药费比较有差异(P0.05)。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本文认为随着腹腔镜微创技术的发展,开腹腔镜微创技术安全性、微创性得到临床工作者的认可,与开腹手术对比,具有术后恢复快,微创的优点,同时费用低,更经济、减轻患者负担、节约卫生成本。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子宫肌瘤患者193例,分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组(腹腔镜组)101例,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组(阴式组)92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剔除肌瘤个数、大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情况。结果:2组肌瘤大小、剔除数目、术后病率、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92.0±13.2)min>阴式组(53.0±16.7)min(P<0.01);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146.0±81.0)mL>阴式组(76.0±35.0)mL,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的优点,适用于肌壁间或较深部位子宫肌瘤剔除。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创伤小,术后粘连少,适用于浆膜下、肌瘤数目少子宫肌瘤剔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传统开腹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妊娠结局、肌瘤残留及复发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根据患者意愿分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妊娠结局、子宫肌瘤残留、复发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肌瘤残留及复发率显著降低,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患者的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显著低于对照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术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出血量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较短,且降低肌瘤残留及复发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3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7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剔除肌瘤的数目多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低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剔除肌瘤的最大直径、术后患者的平均最高体温、平均排气时间和平均术后住院时间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血肿形成。结论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剔除术都具有微创和保留生殖功能的特点,经阴道剔除术术中出血少,剔除肌瘤数目较多,但其术后并发症较腹腔镜高,且适应症较为局限。术前要仔细对患者进行评估,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16.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好发年龄30-50岁。随着现代妇女对再生育和要求保留子宫需求的增加,剔除术式已成为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方式。目前,常用的子宫肌瘤剔除术式有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M)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TAM),但两种手术方式对术后肌瘤复发和术后妊娠结局存在争议。本文旨在比较LM与TAM两种不同术式对术后复发及妊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分析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残留复发的原因,为后续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3年7月期间于四会市人民医院接受子宫肌瘤剔除术的7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术后出现残留分为复发组(n=15)以及未复发组(n=56),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残留复发的因素。结果 单因素结果分析显示两组年龄、肌瘤直径、肌瘤数目、初潮年龄以及肌瘤位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分析显示,术后残留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肌瘤直径、肌瘤数量、初潮年龄以及肌瘤位置(OR=5.169、3.106、3.020、3.800、3.625,P<0.05)。结论 肌瘤出现年龄<40岁、肌瘤体积大、肌瘤数量多以及患者初潮时间过早是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残留复发独立危险因素,临床治疗需要做好随访工作,最大程度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合并子宫肌瘤产妇开展剖宫产时,剔除肌瘤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选取北京市海军总医院妇产科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开展剖宫产术的子宫肌瘤产妇1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术中未剔除肌瘤的46例产妇为Ⅰ组,剔除肌瘤的74例产妇为Ⅱ组,观察两组产妇的手术情况、不良事件及新生儿状况。结果术后Ⅰ组产妇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出血总量、住院时间、产褥发病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产妇开展剖宫产手术时,应明确诊断子宫肌瘤大小、位置及性质等,结合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评估,拟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可适时开展子宫肌瘤剔除术,可有效剔除子宫肌瘤,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开腹手术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肌瘤复发、氧化应激及血清学创伤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于该院妇产科住院治疗的9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切除子宫肌瘤,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复发...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及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40例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40例的临床护理资料,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8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经综合护理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未出现并发症,均痊愈出院,但腹腔镜组患者的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根据患者的不同术式,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避免手术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期康复。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患者具有恢复快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