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其中,近1个月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A组)40例,未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B组)40例,以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测定2组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及狭窄程度,同时检测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等。比较2组患者颈动脉IMT及颈动脉斑块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IMT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价值。结果 A组颈动脉IMT、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及个数均明显高于B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MT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病变能有效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4):523-525
目的分析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hs-CRP水平以及IMT水平、颈动脉斑块积分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患88例,采用数字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予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予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脂、hs-CRP水平以及IMT水平、颈动脉斑块积分,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后TG、TC、LDL-C和hs-CRP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IMT水平和颈动脉斑块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折麦布联合他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能够帮助患者有效的降低血脂、缩小颈动脉斑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5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为病例组,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两组人群均检测血清hs-CRP水平。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评分,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颈动脉内膜一中膜厚度(IMT)。结果脑卒中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hs-CRP水平与NIHSS、IMT显著相关。结论 hs-CRP水平与急性脑卒中病情严重、IMT密切相关,hs-CRP参与了脑卒中的发生发展,早期检测对判断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 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分为动脉粥样硬化(AS)组和非AS组,同期选择该院健康体检28例作为健康对照组(NC组),采用ELISA测定血浆HCY和hs-CRP水平,并分析血浆HCY、hs-CRP水平与IMT关系.结果 AS组和非AS组血浆HCY、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NC组;AS组血浆HCY和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AS组.2型糖尿病患者IMT与血浆HCY、hs-CRP呈正相关(r=0.405,P<0.01和r=0.247,P<0.05).结论 高水平血浆HCY和hs-CRP水平与2型糖尿病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的7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病例组以及6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受试者Hcy、血糖(FBS)、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尿酸(UA)的水平;对比两组受试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检测结果;对比病例组不同颈动脉斑块数量、性质患者Hcy水平;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IMT、颈动脉斑块数量与Hcy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的Hcy、TC、TG、LDL、FBS、U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的IMT为(1.37±0.15)m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Hcy升高患者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Hcy正常患者(P0.05);颈动脉内膜斑块形成患者的Hcy水平显著高于颈动脉内膜增厚和正常的患者(P0.05);颈动脉内膜增厚患者的Hcy水平显著高于颈动脉内膜正常的患者(P0.05);多发斑块患者的Hcy水平显著高于单发斑块及无斑块患者(P0.05);单发斑块患者的Hcy水平显著高于无斑块患者(P0.05);不稳定型斑块患者的Hcy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型斑块患者(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IMT、颈动脉斑块数量均与Hcy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清Hcy水平显著升高,且Hcy的升高程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8):4138-4140
目的分析他汀类药物联合普罗布考或阿司匹林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A、B、C、D四组各纳入患者47例,A组给予常规治疗,B组联合他汀类药物,C组、D组分别在B组基础上联合普罗布考、阿司匹林,对比治疗前、6个月后相关指标。结果 A、B组IMT、LDL-C、hs CRP水平低于治疗前,B组LDL-C、hs CRP水平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IMT、SV、RI、LDL-C、HDL-C、hs-CRP与治疗前、A组差异,C、D组IMT、SV、RI、LDL-C、hs-CRP与B组差异,D组LDL-C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复发与血栓性事件发生率、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比重低于A、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联合普罗布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增强调脂效果,降低炎症反应,抑制斑块形成,改善颈内血流循环,进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斑块及颈动脉狭窄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458例颈动脉超声检查对象,其中对照组168例为非脑卒中健康体检者,卒中组290例为缺血脑卒中患者。分析2组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斑块及不同狭窄程度发生率。结果卒中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增厚发生率、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0. 05),卒中组颈动脉狭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斑块及狭窄程度与缺血脑卒中密切相关,颈动脉超声可有效提高脑卒中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61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分为A组(糖尿病并心房颤动,120例)、B组(糖尿病并窦性心律,118例)、C组(单纯糖尿病,123例),A组依据心房颤动持续时间采用3P法分别分为A1组(阵发性心房颤动,43例)、A_2组(持续性心房颤动,39例)、A_3组(永久性心房颤动,38例)。检测上述各组血清hs-CRP、Hcy水平,颈动脉超声检查内膜中层厚度(IMT)及Crouse积分。结果 A组、B组、C组在体质量指数、吸烟、血脂异常、高血压及LVEF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清hs-CRP、Hcy水平明显高于B组、C组(P<0.05);B组血清hs-CRP、Hcy水平明显高于C组(P<0.05);A_1组血清hs-CRP、Hcy水平明显低于A_2组、A_3组(P<0.05);A2组血清hs-CRP、Hcy水平明显低于A3组(P<0.05)。A组IMT、Crouse积分水平明显高于B组、C组(P<0.05);B组IMT、Crouse积分明显高于C组(P<0.05);A1组IMT、Crouse积分明显低于A2组、A3组(P<0.05);A2组IMT、Crouse积分明显低于A3组(P<0.05)。A组血清hs-CRP、Hcy、IMT、Crouse积分均与心房颤动持续时间成正相关。结论血清hs-CRP、Hcy水平与糖尿病并心房颤动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有关,且随着心房颤动时间的持续,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越严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评级和血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动脉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4年7月宁波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患者159例,根据中国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及改良TOAST分型,选择其中动脉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及非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别进入A组和B组,其中A组72例,B组7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评级和血Hcy检测,分别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和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评级、血Hcy水平与动脉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1)A、B组斑块厚度和斑块类型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65、0.827,P值均0.05),超声造影评级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192.350,P0.01),以超声造影评级≥3级作为预测发生动脉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则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44%、94.74%;(2)A、B组患者间血Hcy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2.383,P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978,以血Hcy≥13.50μmol/L作为诊断标准,预测动脉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7.21%、90.80%;(3)以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评级≥3级或血Hcy≥13.50μmol/L作为诊断标准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8.71%、96.45%;(4)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评级、血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之间存在高度线性正相关(r=0.865、0.827,P值均0.01)。结论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评级和血同型半胱氨酸可作为动脉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检查手段,为临床二级预防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卒中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128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进展为卒中分为脑卒中组(37例)与无脑卒中组(91例),依据ABCD2评分将其分为高危组(21例)、中危组(62例)和低危组(45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测定血脂水平及颈动脉IMT,同时观察有无斑块形成,斑块的大小、形态及性质。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TIA后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果 脑卒中组症状对侧的颈动脉IMT值及颈动脉软斑、易损斑块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无脑卒中组(P<0.01,P<0.05)。高危组TIA患者的症状对侧颈动脉IMT、软斑及易损斑块发生率均高于低危组(P<0.01)。中危组症状对侧的颈动脉IMT、混合斑块及易损斑块发生率高于低危组(P<0.01),高危组症状对侧的颈动脉IMT、软斑发生率高于中危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首次发作至就诊时间长、症状持续时间长、既往有脑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