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X线气钡双重造影与CT诊断食管癌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X线气钡双重造影与CT诊断食管癌的临床价值,以提高对食管癌综合影像检查作用的认识。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结合病理检查确诊的55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X线气钡双重造影与CT检查。结果 X线气钡双重造影诊断符合率为61.82%,食管上段癌4例,中段24例,下段6例;CT检查诊断符合率81.82%食管上段癌7例,中段癌27例,下段癌11例。30例癌肿块局限于食管腔内全部手术治疗;肿块向管腔外生长15例,8例周围脂肪层模糊或消失,提示肿瘤外侵,但未侵及邻近结构,行手术治疗,7例肿瘤与周围结构关系密切行放疗。结论X线气钡双重造影对于早期黏膜病变,功能性改变,具有优势;CT可对中晚期食管癌进行术前评估,有助于选择合适治疗方式。二者结合可为食管癌的诊断及合理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应作为术前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2.
小肠管腔细长,且相互重叠,常规消化道钡餐透视检查不易观察病变,影响病变的显示,而目前内窥镜检查亦不能提供有效帮助。应用插管法经导管注入气钡双重对比造影,经临床验证,认为此法行之有效,诊断明确。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回顾性分析179例经数字化成像气钡双重对比(n=96)和CT检查(n=83)诊断为早期食管癌患者的资料,比较两种检查手段的术前确诊率。所有早期食管癌患者均经食管镜活检和术后病理诊断证实。结果数字化气钡双重对比成像检查提示早期食管癌患者96例,经病理证实85例为早期食管癌,诊断准确率为88.5%。CT检查提示早期食管癌83例,经病理证实76例,诊断准确率为91.6%。两组确诊率经统计学分析显示差异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与X线钡餐造影诊断食管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行X线钡餐造影和CT检查,根据手术病理结果,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准确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X线检查的早期阳性率高于CT检查(P<0.05),但是中晚期阳性率低于CT检查(P<0.05);同时,影像学表现:X线钡餐造影中,可见局部食管黏膜呈现出扭曲、紊乱的状态,黏膜毛糙且皱襞不规则;而CT检查中,则以食管腔内软组织呈块形或同心圆性增厚为主要表现。结论:X线钡餐造影诊断早期食管癌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而CT检查诊断中晚期食管癌的准确率较高,应该结合两种检查方法,使诊断准确率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贲门癌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显示方法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双重对比钡餐造影法诊断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46例早期贲门癌患者的X线影像资料。结果:贲门形态改变40例,贲门区软组织肿块影35例,食管下段受侵29例,胃体上部受侵17例。结论:气钡双重造影多轴位反复观察在贲门癌的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对比气钡双重造影和螺旋CT对胃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由2017年9月—2019年3月以来,前来门诊问诊的50例胃癌患者。按照其诊断方式的不同,将这50例胃癌患者按照平行对照的方式以1:1的形式随机分配成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采取气钡双重造影进行诊断,观察组采用螺旋CT进行诊断。对比两组患者的确诊率。结果:两组胃癌患者在诊断过程中均能得到详细的各项指标数据,但观察组的确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对照组与观察组确诊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钡双重造影和螺旋CT均对胃癌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对比显示出螺旋CT的确诊率要高于气钡双重造影,更利于胃癌的临床诊断,对于临床的治疗方案和治疗效果具有积极重要的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十二指肠憩室的X线表现及特点,提高诊断十二指肠憩室的能力。方法收集我科2006-01—2011-06经气钡双重造影检查50例十二指肠憩室患者的X线表现及特点,进行探讨分析。结果十二指肠憩室好发于十二指肠降部内后壁,尤其是壶腹周围。检出憩室58个,其中单发42例,占84%。多数患者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容易误诊。结论 X线气钡双重造影和十二指肠镜是诊断十二指肠憩室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气钡双重造影和256排CT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2年2月到2015年2月进行诊治的胃癌患者120例与胃炎患者120例,均进行气钡双重造影和256排CT检查与诊断,观察影像学特征与诊断效果。结果气钡双重造影诊断胃癌符合114例,胃炎符合108例,诊断符合率为92.5%;而256排CT诊断胃癌符合119例,胃炎符合118例,诊断符合率为98.8%;256排CT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气钡双重造影(P0.05)。气钡双重造影均能清楚显示胃癌大小、形态与病变范围;胃炎患者多表现为病灶部位息肉状,圆形或椭圆形。CT表现为胃壁均质不规则增厚,强化后扫描病灶呈均质或者层状强;而胃炎患者表现为胃腔与胃壁正常,胃体不明显隆起。胃胃癌患者的血流量和血容量明显高于胃炎患者,而达峰时间明显低于胃炎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钡双重造影和256排CT对胃癌的诊断均有很好的影像学特征,其中256排CT的诊断符合率更高,而CT灌注的应用能通过血供状况判定胃癌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X线钡餐造影与CT检查在食管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择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至我院就诊的食管癌患者共计120例,均分别采取X线钡餐造影与CT检查,对比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效果。结果:早期食管癌:X线钡餐造影与CT检查诊断阳性率分别为76.36%、52.73%,P<0.05;中晚期食管癌:X线钡餐造影与CT检查诊断阳性率分别为80.00%、95.38%,P<0.05;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性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食管癌患者进行影像学诊断时,X线钡餐造影与CT检查的诊断准确性无明显差异,其中早期病变患者推荐X线钡餐造影,中晚期患者推荐CT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X线钡餐造影与CT对食管癌分期的诊断价值,旨在提高对食管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对我院48例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各期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与CT表现进行分析,以总结其影像学表现。结果全部病例均有局部或广泛食管壁增厚,其中Ⅰ期食管癌15例,Ⅱ期20例,Ⅲ期9例,Ⅳ期4例。结论X线钡餐造影与CT的联合诊断对食管癌分期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贲门癌的X线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方法及X线表现,提高对贲门癌的X线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分析近三年来35例经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贲门癌的胃双对比钡餐造影X线表现。结果:贲门部软组织肿块(29例):表现为结节状、分叶状、类圆形充盈缺损,表面租糙,凹凸不平;贲门区龛影(6例):表现为贲门区龛影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多数为浅溃疡。食管下段浸润(32例):表现为食管下端出现钡剂分流、喷射现象,或呈虫蚀样环状、鸟嘴样狭窄,或食管下端可见细颗粒样,息肉样增生。胃体小弯侧僵硬(12例):贲门癌侵犯胃体小弯使胃体上1/3小弯侧轮廓高低不平,胃壁僵硬,浸润区黏膜破坏变平、消失,与周围正常胃黏膜分界清楚。结论:X线气钡双重造影是诊断贲门癌的首选方法。可以多体位、不同角度显示病变的大小,形态及周围黏膜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张力气钡双重造影在胃窦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使胃处在低张力状态下行气钡双重造影,利用各体位充分显示其内部的细微结构。结果显示胃窦部黏膜纹的宽度,胃小区的形态,胃小沟的粗细、变宽模糊与其分型的关系。结论黏膜纹宽度〉3mm,胃小区的形态不规则,胃小沟的粗细不均、变宽模糊是诊断胃窦炎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往我院做结肠逆行造影均采用传统大剖量稀释硫酸钡灌肠造影法,硫酸钡250g、温开水800~1000ml搅匀.即灌入结肠内使令结肠段充盈后摄取仰卧位、俯卧位(必要时局部加点片)及排便后黏膜片各1张,这种传统常规造影对某些细小病灶造成造影剖掩盖,无法及时提供临床有参考价值的诊断,失去良好治疗机会.对患者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近年来,我院采取结肠逆行气钡双对比造影,并摄取仰卧、左、右侧卧水平位三片法投照40例,收到了较好的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X 线胃精细钡气造影对胃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76例,患者术前均行胃精细钡气造影X线检查,并与患者的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76 例患者中,65例患者X线诊断为疑似胃癌或者胃癌,其中45例患者为溃疡型胃癌,12例患者为蕈伞型胃癌,8例患者为肿块型胃癌;6例患者X 线诊断为糜烂性胃炎或者良性胃溃疡;5例患者发生漏诊;X线诊断胃癌的检出率为85.5%.结论 X线胃精细钡气造影检查可以有效地提高胃癌的临床检出率,与病理检查结果相结合,可以对胃癌做出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胃憩室是上消化道中比较少见的一种疾病,临床缺乏特殊症状常伴随或伴发其它疾病易致误诊漏诊,汇总我院1985年-2007年14例经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诊断,胃镜或手术证实的胃憩室结合文献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17.
<正>食管良性狭窄是临床较为常见以食道吞咽不适受阻为主要症状的一组疾病,主要有三大类:良性肿瘤、化学创伤、外压性等[1]。自2005年10月至今,我院引进GE数字胃肠机运用气钡双重造影对9例食管良性狭窄疾病予以诊断与临床观察。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小肠是胃肠道最长的部分,又因行经盘曲重叠,利用常规钡餐造影检查不利于连续观察,造成X线诊断困难,虽然临床提倡采用的小肠灌肠法克服了某些困难,显示了一定优点,但同时存在插管痛苦和禁忌证,所以还不能作为常规方法。笔者在X线诊断实践中,采用小肠气钡双重对比低张造影法,简便易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低张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在结肠息肉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6年10月至2009年1月采用低张结肠气钡双重造影264例患者,并与进行纤维结肠镜检查并进行诊断符合率和诊断漏诊率比对。结果本组采用低张气钡双重造影264例患者,检查结肠息肉X线征象阳性135例,阳性率51.13%;单发结肠息肉95例,多发40例,息肉直径大小5—35mm。〈2cm结肠息肉41例,〉2cm结肠息肉94例。乙状结肠71例,降结肠39例,横结肠25例。纤维结肠镜检查阳性132例,低张气钡双重造影阳性135例,诊断符合率97.77%;纤维结肠镜检查阴性121例,低张气钡双重造影阳性129例,诊断漏诊率5.94%。结论低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痛苦小,能全而了解整个结肠和阑尾的情况,对结肠的解剖和各段结肠的位置显示较真实,同时也能观察到结肠外病变对肠壁的影响。与纤维结肠镜检查比较诊断符合率97.77%,诊断漏诊率5.94%。可以做为对结肠息肉诊断首选临床检查。  相似文献   

20.
60例大肠B超检查结果与X线双重气钡造影进行对照,并经纤维结肠镜或手术病理证实。两者符合率较高。无明显差异,大肠B超的特点在能够清晰地显示肠壁的层次、病变浸润程度、周围组织或脏器受累情况。它弥补了双重造影和纤维结肠镜检查的不足,三者相互补充可提高大肠疾病诊断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