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期待治疗对B族溶血性链球菌(GBS)感染并足月胎膜早破产妇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GBS感染并胎膜早破产妇的临床资料。产妇入院后均予以抗生素,其中58例使用缩宫素进行引产干预(对照组);52例采取期待治疗,等待产妇自然分娩(观察组),比较2组分娩方式、产妇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中转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低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宫腔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膜破至分娩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死亡、新生儿肺炎、新生儿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期待治疗可有效缩短GBS感染并足月胎膜早破产妇分娩时间,提高阴道分娩率,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措施对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PPROM)孕妇预后的影响,以提高产房助产士对这类孕妇的监测和护理水平。方法:对198例孕28~36+6周PPROM孕妇,在做好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心理护理的同时,针对性做好分娩期护理,并统计分析母婴预后情况。结果:198例孕妇无一例发生宫内感染或产褥感染,新生儿Apgar评分>7分者达82.3%。结论:对不同孕周PPROM者,应采取不同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做好观察和护理,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孕妇生殖道B族链球菌(GBS)感染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将在本院产检且住院分娩的100例GBS感染孕妇纳入观察组,并将同期在本院产检且住院分娩的100例未感染GBS的正常妊娠孕妇纳入对照组,记录2组孕妇分娩方式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身长,比较2组母婴结局。结果 2组孕妇分娩方式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身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早产、胎膜早破、宫内感染、产褥感染、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感染、新生儿肺炎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孕妇生殖道GBS感染是影响母婴预后的关键原因,可增加胎膜早破、早产、宫内感染、产褥感染、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感染、新生儿肺炎发生风险,临床应重视孕妇GBS感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于生殖道B族链球菌(GBS)感染的孕妇,探讨抗菌药物对其妊娠、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55例自2020年1月-2021年3月GBS感染的待产孕妇,随机分为A组(n=75)、B组(分娩阶段使用抗菌药物,n=80),其中A组孕妇在分娩阶段不使用抗菌药物,B组孕妇在分娩阶段使用抗菌药物。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第1、5分钟Apgar评分,及出生体重,不良妊娠结局,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结果:A、B两组间新生儿出生第1、5分钟Apgar评分,及出生体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待产孕妇剖宫产、胎膜早破、产褥感染、产后出血、羊水污染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B组新生儿肺炎、化脓性脑膜炎、呼吸窘迫、窒息不良结局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GBS感染对母婴结局存在一定的影响,而在分娩阶段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可降低不良妊娠、新生儿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孕期妇女发生胎膜早破的比例日益升高,尤其是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PPROM可导致早产、宫内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新生儿预后。为了解不同孕龄胎膜早破性早产孕妇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干预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对我院224例胎膜早破性早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prematureruptureofmembranes,PPROM)孕妇羊水过少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PPROM孕妇256例,根据破膜后残余宫内的羊水指数(amnioticfluidindex,AFI)值分为AFI≤5cm组84例,AFI〉5cm组172例,比较2组破膜时间〈48h、48h~7d、〉7d的临产率,分娩方式,羊水污染、胎儿宫内感染、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AFI≤5cm组剖宫产率为83.3%,破膜时间〈48h临产率65.5%,羊水污染发生率为57.1%,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14.3%,胎儿宫内感染发生率为30.9%,晚期减速发生率为23.4%,重度变异减速发生率为38.1%;AFE〉5cm组剖宫产率为29.7%,破膜时间%48h临产率18.0%,羊水污染发生率为17.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1.1%,胎儿宫内感染发生率为3.5Yoo,晚期减速发生率为3.5%,重度变异减速发生率为5.8%,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i0.05)。结论PPROM严重威胁母婴安全,AFI可作为监测母婴安全和指导治疗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及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变化在诊断胎膜早破感染中价值。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孕妇共200例为研究对象,另选取我院无胎膜早破未足月分娩孕妇50例为对照组,分别于胎膜早破6h内未与预防使用抗生素前及分娩前1h内抽取肘静脉血,检测血清PCT、IL-1、CRP,同时分娩后胎盘送病理检查。结果:胎膜早破6h内未与预防使用抗生素前与无胎膜早破未足月分娩组,血清PCT、IL-1、CRP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娩前PPROM合并绒毛膜羊膜炎者血清PCT、IL-1、CRP较其他两组均有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制作PPROM合并及未合并绒毛膜羊膜炎两组有关PCT及LI-1的ROC曲线,两指标在诊断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组有较好的特异性及敏感性。两指标联合使用其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与单独应用PCT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PCT及IL-1可作为未足月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诊断的临床指标之一,可根据PCT水平变化评估绒毛膜羊膜炎严重程度,对临床如何进一步处理PPROM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选择本院2012年86例孕龄〉37w的头位胎膜早破孕妇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住院86例足月妊娠头位未发生胎膜早破的孕妇为对照组,对其分娩方式、产程时间、胎儿宫内窘迫及产褥感染的发生率作比较。结果发生胎膜早破的剖宫产率明显升高,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上升,产程时间、产褥感染两组无显著差异。胎膜早破使剖宫产率、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升高,应引起警惕,严格观察产程,及时终止妊娠,合理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后残余羊水量与宫内感染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7年10月于我院分娩的150例胎膜早破孕妇病例资料,根据羊水指数(AFI)不同分为A组(羊水正常,AFI:8~25 cm)75例、B组(羊水偏少,AFI:5~8 cm)45例和C组(羊水极少,AFI≤5 cm)30例,分析三组孕妇妊娠结局。结果:A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B组、C组,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明显低于B组、C组(P0.05);三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宫内感染率明显高于B组、A组(P0.05)。结论:胎膜早破残余羊水量过少会增加孕妇宫内感染、新生儿窒息发生风险,应密切监测孕妇羊水,一旦出现异常立即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分娩,保证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在产科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收治入院的10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组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产妇顺产、产后出血、感染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死亡等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在孕产妇顺产、产后出血减少、孕产妇感染降低、新生儿体重增加、Apgar评分改善,死亡下降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不良反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简单安全的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对胎膜早破孕产妇有重要意义,既可以保证母婴安全,又能降低孕产妇感染情况,同时也可以提高新生儿的存活,改善母婴预后,提升母婴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