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背景:髋部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多数有条件的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但仍有相当部分的病例因各种原因采取非手术治疗。
目的:分析影响非手术治疗老年人髋部骨折预后的相关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61例60岁以上选择非手术治疗的髋部骨折病例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临床数据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生存分析,以期发现影响非手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生存的因素。
结果与结论:随访至2008年7月,19例患者存活,Harris评分平均为43.58分。其中<70岁11例,Harris评分(55.81±29.59)分;>70岁8例,Harris评分(26.75±23.58)分,两者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生存分析显示1,2,5年总存活率分别为0.803±0.051,0.607±0.063,0.301±0.07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治疗期间能否早期摆脱卧位状态以及血清白蛋白水平对预后的影响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 < 0.05)。COX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提示年龄、治疗期间能否早期摆脱卧位状态具有独立预后意义(P < 0.05)。可见对于非手术方法治疗的70岁以上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年龄、治疗期间能否早期摆脱卧位状态是影响生存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王欣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26):3929-3937
BACKGROUND: At present, with the aging trend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proportion of hip fracture is on the rise, and th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rate are high.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for death in old patients with hip fractures.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363例60岁及以上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8例,女245例;年龄60 ~ 97岁,平均(73.9±8.6)岁;股骨转子间骨折134例,股骨颈骨折229例;髋关节置换184例,内固定179例。采用多普勒彩超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采集病例资料包括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既往病史、吸烟史、损伤类型、受伤至手术时间),实验室检查(血浆D-二聚体浓度),手术相关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中输血、手术方式)。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63例中56例检测出DVT,总体发病率15.4%。一般资料对比显示年龄≥80岁、BMI≥25 kg/m2、有吸烟史、有心脑血管疾病史、高能量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2 d时DVT发病率较高(P<0.05);D-二聚体≥5 μg/mL时DVT发病率较高(P<0.05);手术相关资料对比显示手术时间>2 h、术中出血>200 mL,术中输血、人工关节置换的患者DVT发病率较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80岁、吸烟史、手术时间>2 h、人工关节置换及D-二聚体≥5 μg/mL是影响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D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DVT发病率较高,围手术期应根据相关危险因素对患者采取早期积极的预防措施,降低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髋部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常见、多发于老年人的骨折,手术内固定是有效的治疗手段.本文总结25例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5.
髋部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骨折类型,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严重影响老年人日常生活和活动。目前,老年人髋部骨折的治疗方法仍然以手术治疗结合功能锻炼为主,手术治疗具有并发症少、死亡率低、恢复快等特点,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4~12个月髋关节功能不能完全恢复到骨折前水平,将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因此,充分了解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对改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从年龄、性别、伤前基础病、骨折前巴塞尔(Barthel)指数、骨折类型、手术时机、手术方式、ASA分级、麻醉方式、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对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作一综述,旨在为促进术后功能恢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背景:老年髋部骨折后发生对侧髋部再骨折数目在逐年增加。
目的:阐述老年髋部骨折后对侧髋部再骨折的临床特征,提高对再次对侧髋部骨折的认识。
方法:于2001-01/2011-07对老年单侧髋部骨折患者567例和老年再发对侧髋部骨折患者30例,分析再发对侧骨折病例的发生率、骨折类型、年龄、性别、骨密度、骨质疏松、再骨折时间间隔和合并症。
结果与结论:单侧髋部骨折与再发对侧髋部骨折患者年龄、性别比例和骨密度值接近。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对侧髋部再骨折发生率为5.0%。转子间骨折再发对侧髋部骨折率高于股骨颈骨折再发对侧髋部骨折率(P=0.018)。再发对侧骨折组骨质疏松发生率高于单侧骨折组(P=0.032)。初次骨折后发生对侧骨折的间隔时间平均2.4年,其中1年发生的最多,占40.1%。提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对侧髋部再骨折发生率较高,对于伴有骨质疏松和合并症的转子间骨折患者在术后1年内应加强预防,防止对侧髋部骨折的再次发生。
关键词:再发对侧髋部骨折;髋部骨折;股骨颈骨折;转子间骨折;骨密度;骨质疏松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04.042 相似文献
7.
《局解手术学杂志》2018,(12)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对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手术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109例因髋部骨折在河源市源城区人民医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66岁以上)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时机分为2组,入院48 h内接受手术者32例为早期手术组,入院48 h后手术者77例为延期手术组;对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Harris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后转ICU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早期手术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背景:目前对于老年骨折治疗后肺部感染的研究少有报道,对于老年特殊部位,如髋部骨折后围术期肺部感染的并发症也无少见相关报道。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患者骨折患者围术期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合并肺部感染的病例资料,并随机选择同时期同一区域住院的未合并肺部感染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46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各临床指标的差异性,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
结果与结论:单因素相关分析筛选出14个可能的围术期合并肺部感染相关因素,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吸烟、糖尿病、心脏疾病、机械通气、术中出血量、输注红细胞、手术时间、术前低体质量指数(体质量指数< 18.5 kg/m2)、血清白蛋白< 35 g/L、电解质紊乱、入住ICU及住院时间;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病(OR=23.317;95%CI:2.702-60.312;P=0.000)、入住ICU(OR= 7.890;95%CI:2.624-76.012;P=0.008)、机械通气 (OR=35.210;95%CI:8.464-131.203;P=0.017)、手术时间(OR=12.122;95%CI:5.154-99.098;P=0.012)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说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入住ICU及机械通气等因素时应警惕发生肺部感染的可能。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9.
背景:针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筛查能力并实行个性化预防方案,是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患者家庭及社会经济负担的重要措施.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其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风险模型.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无锡市中医医院收住入院的325例髋部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髋部骨折围手术期血红蛋白水平改变,总结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隐形失血量、总失血情况,探讨围手术期失血量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北京市顺义区医院骨科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并发症、骨折类型,手术方式(分别按照空心钉、关节置换、动力性髋螺钉和髓内钉的标准流程操作)、抗凝药物使用情况、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根据患者血红蛋白水平波动、输血量计算患者隐形失血量、总失血量,通过方差分析及多因素线性分析计算围手术期间总失血量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共有161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入选,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服用抗凝药物(均P=0.000)、手术方式(P=0.000,P=0.004)是围手术期出血量较多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隐形失血量远远大于术中出血量,髓内钉术中出血量较关节置换、动力性髋螺钉(DHS)系统少,但隐形失血量、总失血量较其他三种手术方式明显增多,此外,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可增加术中出血量、隐形失血量及总失血量。 相似文献
11.
背景:建立髋部骨折术后肺部感染列线图预测模型,采取早期干预措施,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降低医疗成本至关重要。目的:构建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为可行性预防和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0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无锡市中医医院行手术治疗的305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训练集)的病例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各独立危险因素和联合模型对术后肺部感染的预测效能,运用RStudio软件中的glmnet、pROC、rms等工具构建了一个列线图模型,用于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风险,并进一步绘制校准曲线,验证列线图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在对2022年11月至2023年3月同院行手术治疗的133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验证集)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校准曲线以及决策曲线的分析后,进一步评估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与结论:①此组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为9.18%(28/305);②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森林图显示,术前住院天数、白细胞值、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钠水平是独立危险因素(P<0.05),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示拟合良好(χ2=4.57、P=0.803);对以上各独立危险因素及其联合模型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模型均区分度良好,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图形校准法、C指数、决策曲线验证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校准曲线位于标准曲线和可接受线之间,该列线图模型预测风险与实际发生风险一致性良好;④验证集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图形校准法、决策曲线验证预测模型,显示预测结果与临床实际相比有良好的一致性,表明该模型的拟合度较好;构建的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利用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可筛选出高危人群,为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影响距骨骨折手术临床疗效的相关性因素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1月~12月收治于我科的距骨骨折患者63例做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该组患者的不同骨折复位情况以及不同内固定方式,探讨影响该类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相关性因素。结果解剖复位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良率显著高于满意复位组、复位不良组距骨骨折患者(﹤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而加压固定组患者和非加压固定组患者临床疗效优良率的比较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影响距骨骨折患者临床手术效果的相关性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探讨的结果,以骨折具体特点为依据,选择合适的复位方式以及内固定方式,能够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3.
彭卫东 刘刚 葛宇峰 谭哲伦 陈依民 高峰 张京 张馨艺 何久盛 文良元 王现海 史宗新 胡三保 孙凤坡 龚子顺 孙明曜 田懋一 朱仕文 杨明辉 吴新宝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2023,28(1):1-6
目的 评估北京地区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术后抗骨质疏松症药物(AOM)治疗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横断面研究。纳入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医院、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昌平区医院、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收治的髋部脆性骨折患者1 963例,总结其人口学特征,并收集患者入院后30、120、365 d的临床资料,AOM治疗及健康基本补充剂使用情况。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OM治疗的影响因素。结果 1 963例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住院时年龄65~102(79.3±7.2)岁,≥80岁患者占56.7%(1 113/1 963);男性患者占30.8%(604/1 963),女性患者占69.2%(1 359/1 963);股骨颈骨折84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 077例,股骨粗隆下骨折40例。综合3个时间点,在髋部骨折后1年内,33.0%(648/1 963)的患者接受过AOM治疗,71.0%(1 394/1 963)的患者使用过健康基本补充剂。入院后30、120、365 d患者AOM治疗率分别为23.0%(451/1 963)、17.9%(353/1 963)、21.0%(412/1 963),健康基本补充剂使用率分别为59.0%(1 158/1 963)、45.0%(883/1 963)、38.0%(746/1 96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0岁[粗比值比(OR)=0.645,95%可信区间(CI) 0.495~0.840]、男性(粗OR=0.760,95% CI 0.581~0.996)、共管模式(粗OR=3.025,95% CI 0.973~9.405)、居住地农村(粗OR=0.523,95% CI 0.388~0.704)、AOM服用史(粗OR=7.612,95% CI 2.227~26.020)、既往骨质疏松症史(粗OR=5.065,95% CI 3.149~8.147)、骨质疏松评估(粗OR=1.379,95% CI 1.105~2.451)是AOM治疗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0岁(调整后OR=0.618,95% CI 0.488~0.781)、男性(调整后OR=0.716,95% CI 0.565~0.908)、居住地农村(调整后OR=0.492,95% CI 0.375~0.645)是AOM治疗的危险因素;共管模式(调整后OR=2.632,95% CI 1.004~6.897)、AOM服用史(调整后OR=4.870,95% CI 2.080~11.402)、既往骨质疏松症史(调整后OR=4.804,95% CI 3.253~7.096)、骨质疏松评估(调整后OR=1.393,95% CI 1.041~1.862)是AOM治疗的保护因素。结论 北京地区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的AOM治疗率偏低。年龄≥80岁、男性、在农村居住的髋部脆性骨折患者治疗率较低,可采取共管模式,术前进行骨质疏松诊断与评估,提高骨质疏松治疗率。 相似文献
14.
背景:脑卒中后骨折的预防非常重要,目前尚无预测脑卒中后发生髋部骨折的模型。目的:探讨导致脑卒中患者发生髋部骨折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将风险可视化。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439例,男107例,女332例,平均(71.38±9.74)岁,根据脑卒中后有无髋部骨折分为骨折组(n=35)和非骨折组(n=404)。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脑卒中后发生髋部骨折的危险因素。将数据随机分为训练集(70%)和测试集(30%),基于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预测髋部骨折发生风险列线图,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对其性能进行评价。开发一个网络计算器用于给临床医生提供更方便的交互体验。结果与结论:①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间跌倒次数、吸烟、高血压、糖皮质激素、脑卒中次数、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视力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Berg平衡量表、交谈时停止步行测试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多因素分析显示,跌倒次数[OR=17.104,95%CI(3.727-78.489),P=0.000]、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OR=1.565,95%CI(1.193-2.052),P=0.001]、交谈时停止步行测试[OR=12.080,95%CI(2.398-60.851),P=0.003]是与脑卒中后髋部骨折呈正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骨密度[OR=0.155,95%CI(0.044-0.546),P=0.012]和Berg平衡量表[OR=0.840,95%CI(0.739-0.954),P=0.007]与脑卒中后髋部骨折呈负相关;③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列线图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956和0.907,校准曲线显示预测值与实际状态吻合度较高,决策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038和0.030;④结果显示,跌倒次数多、骨密度低、Berg平衡量表评分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高、交谈时停止步行测试阳性是脑卒中后髋部骨折的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开发了一个网络计算器(https://stroke.shinyapps.io/DynNomapp/)。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术前心理状态评估对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变化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拟行髋部骨折手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健康心理宣教等常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术前1周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心理测评,根据测评结果进行心理干预。于心理干预前及术前1天对两组患者进行SDS、SAS评分;术后1、3、7天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对疼痛情况进行评定;对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心理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t=5.105,2.825;P0.02);观察组患者术后3、7d时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2.062,3.086;P0.02),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Z=4.758,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0.00%,对照组为74.00%,组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χ~2=4.336,P0.02)。结论:心理状态评估及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焦虑、抑郁情绪,减轻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系统化康复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2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系统化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和Barthel 指数评分,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护理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Barthel 指数评分、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化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关节活动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生活质量及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并存症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并入住骨科重症监护病房的80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117例,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骨折类型、术前并存症的有无及种类数目和手术预后。按手术预后将患者分为康复组和术后院内死亡组。单因素分析明确术后院内死亡的潜在预测因素后,将这些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前无并存症者仅23例(19.7%),并存症1种者94例(80.3%),术后院内死亡10例(8.5%),术后院内死亡的预测因素为术前并存呼吸疾病和并存症3种或以上。结论根据术前并存症可预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手术预后,术前应充分评估和准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老年骨折住院患者的焦虑及其相关因素,为骨科临床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60例老年骨折住院患者,选用自行设计的骨折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成人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进行问卷调查和测试,以55例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老年骨折患者焦虑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焦虑的发生率为66.7%;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揭示:老年骨折患者焦虑的影响因素依次为:性别、神经质(N分)、领悟支持总分、内一外向(E分).结论 老年骨折住院患者焦虑水平显著升高,与多种因素相关,应有针时性地做好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48)
<正>广义上的髋部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骨盆骨折、浮髋损伤、假体周围骨折等;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程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以股骨颈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为代表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不断提高。股骨颈骨折及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年龄比例以老年患者居多,大部分患者存在相关内科疾病;因此,股骨颈骨折也被成为"老年人一生中最后一次骨折"。在2002至2009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等多家医院进行的关于股骨颈骨折的一项多中心回顾研究中,其中主要致伤原因为摔伤、交通伤。家内和公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口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口所占比例不断增加,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易发生髋部骨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从股骨近端几何结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cture risk assessment tool, FRAX)和基于CT影像的有限元分析(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EA)等方面阐述髋部骨折风险预测的研究进展,旨在了解骨折风险的影响因素,提高老年人髋部骨折风险预测的准确性,尽量在早期发现易骨折的高危人群,并通过及时干预降低骨折发生概率,同时也为髋部骨折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