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中脑钠肽(NT-proBNP)、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表达以及变化关系,为其治疗及预后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选择1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病例组,并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1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血清NT-proBNP、CRP检测指标进行研究,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NT-proBNP及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08,t=37.247;P<0.05)。治疗后CRP、NT-proBNP水平在发生其他心脏事件病例中明显高于治愈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58,t=4.557;P<0.05)。结论:NT-proBNP和CRP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较为敏感,可作为疗效观察及判断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肌钙蛋白I(cTnI)和肌钙蛋白T(cTnT)测定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2例AMI患者采用免疫层析法进行检测,以对照区和检测区均有显色带者为阳性,并作灵敏度和特异度的比较.结果 以胸痛0~3 h,4~6 h两个时段观察其灵敏度,cTnI为56.7%和96.2%;cTnT为50.0%和92.3%.特异度cTnI为100.0%和96.2%;cTnT为100.0%和90.4%.cTnI灵敏度高于cTnT,特异度cTnI与cTnT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AMI急性胸痛患者可同时进行cTnI和cTnT检测,有利于AMI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突然减少或中断,引起严重而持久的心肌急性缺血和坏死。AMI起病急骤,发病率和病死率高,是循环内科常见的危急重病。因此,采取及时有效的诊治措施,对挽救濒危AMI患者,改善预后状况,降低急性期的病死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杨魏铭  聂兴旺 《中国保健》2007,15(13):109-110
目的为探讨血清MYO、cTnT、CK-MBmass、与CR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与心绞痛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们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与电化学发光法对35例AMI患者,28例心绞痛患者及32例对照组人员进行血浆MYO、cTnT、CK-Mbmass与CRP含量检测.结果AMI组与对照组之间四个指标的比较P<0.01,心绞痛组与对照组之间除CK-MBmass外其余三个指标的比较P<0.01,AMI组与心绞痛组之间除CRP外其余三个指标的比较P<0.01.结论①CRP可作为AMI与心绞痛的实验室诊断指标,同时表明在AMI与心绞痛中伴有炎症症状.②MYO阴性是一个早期排除AMI的诊断指标,cTnT测定作为AMI的诊断"金标准",不能开展cTnT测定可进行CK-MBmass的测定.③提醒临床医师对有心绞痛临床表现同时伴有cTnT阳性的患者,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血浆心钠肽(ANP)和脑钠肽(BN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3月我院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232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123例及对照组109例。观察组给予PCI治疗对照组给予非PCI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1 d、治疗后1 d及治疗后3个月血浆ANP和BNP水平变化,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 d和3个月后血浆ANP和BNP水平较治疗前1 d和对照组下降(P0.05),但对照组仅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前1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PCI治疗后血浆ANP和BNP水平下降,可对患者术后心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B型尿钠肽和心肌肌钙蛋白I联合检测在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及预后中价值分析。方法回归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3年2月在蓬莱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心急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80例及同期门诊查体的27名健康人临床资料。住院80例患者检测入院时、出院时血清cTnT及血浆BNP水平,自身进行治疗前后比较,并与27例健康患者进行比较。患者出院后随访,观察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心功能分级不同的心力衰竭患者在血清cTnI及血浆BNP水平,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升高(P<0.01)。血清cTnI及血浆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密切相关,心功能受损越重,血清cTnI及血浆BNP水平越高(P<0.01)。心功能分级不同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TnI及血浆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后发生心脏事件患者血清cTnI及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心脏事件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B型尿钠肽和心肌肌钙蛋白I联合检测在心力衰竭患者诊断及预后中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治疗术(PCI)设置心肌梗死后处理方式,将101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分为2组:缺血后处理组(46例)和常规PCI组(55例),比较2组术后2 h、6 h、12 h、24 h、2 d、4 d及7 d血浆BNP值及术后2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和局部室壁运动指数(RWMI),比较2组术后30 d内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与常规PCI组比较,缺血后处理组血浆BNP水平在术后2 d[(270.3±82.4)ng/L vs(315.4±90.6)ng/L,P0.05]、4 d[(370.7±89.5)ng/L vs(419.5±94.1)ng/L,P0.01]及7 d[(120.2±43.5)ng/L vs(178.6±54.8)ng/L,P0.01]低,术后2周LVEF高[(50.6±4.2)%vs(47.5±5.3)%,P0.01],LVESVI[(31.3±5.1)ml/m2 vs(35.7±7.2)ml/m2,P0.01]、LVEDVI[(57.5±5.3)ml/m2vs(61.8±5.9)ml/m2,P0.01]及RWMI[(1.51±0.46)vs(1.73±0.52),P0.05]低。术后30 d内缺血后处理组心脏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PCI组(P0.05)。结论缺血后处理降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2 d、4 d、7 d血浆BNP水平,改善患者心功能、心室重构和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浆BNP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的动态变化及其对AM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2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24例及健康对照组20例测定血浆BNP浓度,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41例于症状发作后2、4、6、24 h测定血浆BNP浓度。结果:UA组及AMI各时间点BNP水平均明显高于SA组(P〈0.01);且随着症状发作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高(P〈0.01)。AMI患者症状发作4、6 h 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9和0.898。结论:AMI患者发病2 h血浆BNP就开始增高,且增高的水平与发病时间长短明显相关;血浆BNP用于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有非常好的诊断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诊断急性心梗死(AM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2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确诊的AMI患者134例(AMI组),同期健康体检正常成人12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cTnl、hs—CRP水平。结果:AMI组发作不同时段的cTnl、hs—CRP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cTnl检出率在发作12~24h检出率达到峰值(100%);hs—CRP在发作8~12h检出率达到峰值(100%)。AMI的cTnl、hs—CRP诊断特异度分别为98.51%、87.31%。结论:血清cTnl联合hs—CRP检测可作为AMI早期诊断和预测的一个敏感、特异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利钠肽(BNP)与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关系。方法所有入选患者均检测入院后1~3 d及2周后的血浆BNP水平,并随访6个月。根据随访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出现而分成不良心血管事件组(24例)和无不良心血管事件组(38例),比较2组入院1~3 d BNP(BNP1)、2周后BNP(BNP2)、2周BNP变化值(ΔBNP=BNP1-BNP2)、2周BNP变化幅度ΔBNP%=[(BNP1-BNP2)/BNP1]×100%。结果2组间BNP1、BNP2、ΔBN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BNP是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3,95%的可信区间0.988~1.531,P<0.05)。结论血浆BNP可作为评估AMI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对小儿心力衰竭(HF)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0例HF患儿,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其治疗前后血浆BNP水平,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同时选取50例无HF患儿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血浆BNP水平,并对上述检测结果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 HF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无HF对照组;HF组治疗后血浆B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血浆BNP与LVEF呈负相关。结论 BNP为诊断小儿HF新的理想的标志物,血浆BNP水平为小儿HF的诊断提供更为快捷可靠依据,值得儿科医师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接受急诊或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变化及其与心功能、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 2009年7月~2010年12月,发病后12 h内接受急诊PCI治疗的ST段抬高AMI患者为A组(n=46例),住院期间行择期PCI治疗者为B组(n=42),发病后24小时内入院的AMI患者未行再灌注治疗者为C组(n=34);测量NT-proBNP,完善心脏彩超检查,记录三组患者半年内的心血管事件。结果 A组NT-proBNP在入院后较B、C组明显下降,B组NT-proBNP在心肌梗死第11天及以后较C组明显下降;心功能方面:A、B组,A、C组及B、C组在第45天及半年时差异明显;A、B、C三组心血管事件组间差异明显;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行急诊或择期PCI后NT-proBNP明显下降,能降低心血管事件,但急诊PCI优于择期PCI治疗;同时NT-proBNP水平可作为患者心功能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3.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开联 《现代医院》2005,5(9):60-6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分为两组,A组45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B组55例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B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29%和55%,显著高于A组的20%和44%(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梗死部位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早期使用比索洛尔干预的影响。[方法]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心电图改变特点分为下、后壁梗死组(A组,n=22),前侧壁梗死组(B组,n=24),前间壁梗死组(C组,n=20),广泛前壁梗死组(D组,n=24);以年龄相当的23例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入院后测定各组血浆NT-proBNP,将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48)和加用比索洛尔组(n=50),分别于治疗1周和1月时再次测定其血浆NT-proBNP。[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D组﹥B组﹥C组﹥A组﹥对照组(分别P﹤0.0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1周后及治疗1月后血浆NT-proBNP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分别P﹤0.05),两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别,比索洛尔治疗组NT-proBNP下降明显。[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均明显升高并与梗死部位有关,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血浆NT-proBNP明显升高,下后壁心肌梗死患者血浆NT-proBNP升高最低;早期使用比索洛尔有效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对心电图等位性Q波、缺血性J波的认识,以利早期诊断和治疗,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诊断AMI,对35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进行临床症状、心电图动态改变,及对心肌酶学心肌生化标记物的测定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早期T波高而尖12例,出现小q波10例,胸导联R波递增不良5例,等位性Q波5例,缺血性J波3例。结论 AMI早期不典型症状特点为胸外异位性疼痛,应予重视,心电图动态观察出现等位性Q波、缺血性J波也是不典型AMI的重要指标,防止误诊漏诊,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N末端B型尿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的变化,探讨其在AMI后的临床应用。方法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72例AMI患者,20例慢支性肺气肿患者,2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浆NT-proBNP水平,探讨预测AMI后左室重构(LVR)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AMI患者NT-proBNP平均水平846.1p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96.5pg/ml和慢支肺气肿106.9pg/ml(p<0.01)。而且NT-proBNP水平越高,患者发生左室重构的机会越大。结论测定血浆NT-proBNP是反映左室重构较敏感的指标,有助于临床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具有死于心脏病的高度危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IPC)对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57例AMI患者按梗死前7d内有无心绞痛分为两组,且57例患者均进行了溶栓治疗,IPC组35例,NIPC组2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心肌梗死部位及既往病史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IPC组的心肌酶的峰值、峰时,溶栓再通率,梗死后的并发症及住院期间的死亡情况与NIPC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IPC对AMI的心肌保护、提高溶栓再通率、减少梗死后并发症及降低住院期间死亡率有重要的临床及预后影响。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军  池莲花  詹奇 《现代医院》2008,8(1):48-49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治疗后所致的心律失常。方法对208例AMI患者(其中再灌注治疗143例,非再灌注治疗65例)出现的心律失常进行比较,分析再灌注治疗后心律失常的情况。结果再灌注治疗后与非再灌注治疗的心律失常相比,再灌注治疗后出现的心律失常明显增多。结论AMI再灌注治疗比一般对症治疗更容易引起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9.
卢璐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6):3375-3376
[目的]探讨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6月~2009年10月收治的老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68例。[结果]68例病例中,无痛型患者有53例,占77.9%,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喘息、胸闷、气促、端坐呼吸、突然出现的头晕和晕厥;异位疼痛型患者有15例,占22.1%,主要表现为上腹痛、肩背放射痛、左上肢放射疼痛等。通过临床积极治疗,治愈35例,好转24例,死亡9例。有效率达86.8%。[结论]熟悉各种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临床表现,注意检查心电图,联合心肌酶谱,及时进行合理治疗,可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