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子宫颈小细胞癌24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子宫颈小细胞癌(SCCC)的临床病理特征、生物学行为、预后的影响因素,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SC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记录。SCCCIa1例、Ib期15例、Ⅱb期3例、Ⅲb期5例,SCCC早期即可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并很容易转移至肺、肝、脑等器官;对16例早期SCCC患者中14例采用手术 放疗 化疗或手术 放疗的综合治疗,其中6例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13例接受术后辅助化疗 放疗或放疗,1例单纯手术治疗,1例接受同步放化疗,8例中晚期患者中2例接受同步放化疗,6例接受典型放疗。结果:15例早期SCCC患者术后病理证实盆腔淋巴结阳性有6例(40%),淋巴结阳性与阴性的平均生存期为11∶32月。6例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手术成功率为100%,2例完全缓解,3例肿瘤缩小>50%,总有效率为83.3%。接受化疗者平均生存期29月,未接受化疗者为18月,接受放疗者平均生存期26月,未接受者22月。8例中晚期行同步放化疗或单纯放疗患者,平均总生存期为22.5个月,2年生存率为37.5%,5年生存率11.1%。死亡患者中有5例死于盆腔复发,3例远处转移。结论:SCCC早期容易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复发率高,对化疗敏感,化疗能改善其预后,SCCC的治疗与预后影响因素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PSC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乳腺PSCC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16例乳腺PSCC均为女性,年龄35~82岁,均龄54.1岁。肿物直径1~9 cm,平均3.4 cm, 9例实性(56%),7例为囊实性(44%)。组织学多为角化型和非角化型,4例可见梭形细胞形态,2例见棘层松解形态。肿瘤多为中、低分化,伴有明显坏死及炎细胞浸润。免疫组化2例ER及1例PR低表达,其余均(-);Ki-67增殖指数较高。HER-2 5例阳性,阳性率5/16(31.2%)。腋窝淋巴结有6例转移,转移率6/16(37.5%)。13例获得随访,3例术后发生肺转移,其中2例死亡。结论 乳腺PSCC是罕见的乳腺癌亚型,肿瘤通常体积较大,常见囊性成分,组织学分级高,免疫组化不表达或弱表达激素受体,HER-2可呈阳性表达。淋巴结转移率较低。肿瘤侵袭性强,易发生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3.
鳞状细胞癌和腺癌是食管主要的恶性肿瘤 ,鳞状细胞癌约占 90 %。胃肠道是结外淋巴瘤的常见部位 ,但原发于食管的淋巴瘤罕见。本文报告 1例食管原发性淋巴瘤合并早期浸润性鳞状细胞癌 ,结合文献对病因、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和预后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 ,69岁。进行性进食梗噎半年 ,一月前出现消瘦乏力症状。查体未见异常。浅表淋巴结未见肿大。腹部CT示肝、胆、胰、脾未见异常。超声检查发现食管占位性病变 ,横断面 2 2 6cm× 1 49cm。胃镜和X线钡餐示食管中段(30~ 55cm)隆起性病变 ,环绕管壁 2 / 3。活检病理诊断 :食管…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ISM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子宫颈ISM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子宫颈ISMC的细胞学、组织学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化)表达特点。以"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复层产黏液上皮内病变""子宫颈肿瘤"及"病理诊断"为检索词(包括中英文),对2020年3月前发表在PubMed、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收集并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该例女性患者50岁,因阴道排液、出血就诊,盆腔MRI示子宫颈局部肿物考虑子宫颈癌,子宫颈液基细胞学提示为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人乳头瘤病毒(HPV)高危型18型阳性。病理活组织检查肿瘤呈乳头状增生并局部呈实性巢片状浸润性生长,细胞有异型性,核分裂像易见,胞浆透亮,可见黏液空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细胞角蛋白7(CK7)及P16弥漫强阳性,CK5/6、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3(IMP3)部分阳性,P40、P63阴性,Ki67约90%阳性,黏液染色(阿尔新蓝染色)阳性,病理诊断为子宫颈ISMC。文献复习22例... 相似文献
6.
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basaloidsquamouscarcinoma,BSC)是一组罕见的、好发于上呼吸道及上消化道的恶性肿瘤,1986年由Wain等〔1〕首先报道并命名,迄今国内外文献共报道128例〔1~15〕。随着BSC病例的增多和随访资料的... 相似文献
7.
食道腺样鳞状细胞癌5例临床病理分析王利,王守华(江苏省泗阳县医院病理科223700)腺样鳞状细胞癌(adenoidsquamouscellcarcinoma,AS-CC)为一种由角化鳞癌细胞形成、有实性和腺样结构癌巢的罕见肿瘤[1,2]。自1947年...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妊娠合并宫颈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诊疗方法及预后,为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更多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收治的10例妊娠合并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为35.5岁(30~42岁),其中早孕期2例、中孕期4例、晚孕期4例。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2018宫颈癌分期标准:ⅠA期1例(10%),ⅠB期3例(30%),Ⅱ期及以上6例(60%)。7例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阴道出血,4例患者均先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保胎措施,导致诊断延后。早孕及中孕的6例患者中有4例选择继续妊娠至晚孕期终止妊娠。1例早孕期诊断为IA1期患者于孕15周行宫颈冷刀锥切术及宫颈环扎术后,于孕39周经阴道分娩;3例中孕期诊断为IB3及ⅡA2期的患者,均行新辅助化疗延长孕周后行剖宫产终止妊娠,并行宫颈癌标准治疗。晚孕期确诊患者4例,均于确诊后1~3周内终止妊娠,1例IB2期患者在行剖宫产术的同时行宫颈癌手术治疗,另外2例ⅡB期及1例ⅢB期患者,均于剖宫产术后行同步放化疗。随访期间1例ⅢB期患者未完成治疗,放弃治疗后随访13个月死亡。另外... 相似文献
9.
陆晓旻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3(17):1821-1821
胆囊鳞癌很少见,绝大多数是在胆囊炎、胆石症或其他疾病手术时意外发现,发现时多属晚期,预后较差,我院自建院以来共确诊胆囊鳞癌10例,经临床病理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肾盂结石并鳞状细胞癌有少量报告。我们遇到 2例 ,病理上用不同部位多取块及间断切片观察 ,可见肾盂移行上皮鳞状化生、非典型增生及癌变并存 ,有助于解释鳞癌的发生及发展。 2例术前临床上均无癌诊断。现将 2例之临床、病理作如下分析。1 病例资料例 1 男性患者 ,43岁 ,农民 ,因右腰部疼痛 6年 ,于 1 981年 5月 2 1日入院。患者在儿童期曾自发现血尿 1 0余天 ,未到医院就诊。 6年前感右腰部隐痛及胀痛 ,逐渐加剧。食欲减退、乏力。查体 :慢性病容 ,消瘦 ,右腰部有深压痛 ,未扪及肿物。Hb90g/L ,尿细胞学检查发现可疑癌细胞 ,并大量红细… 相似文献
11.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浸润性导管癌,它具有独特的形态和高度的淋巴侵袭性,易发生淋巴道转移,预后差。现将2例IMC临床病理特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应用组化方法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P 糖蛋白 (P 170 )、胎盘型谷胱甘肽 S 转移酶 (GST π)和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 )的表达 ,探讨其临床表达的生物学意义。1 材料与方法收集 1996- 1998年辽宁省肿瘤医院食管癌标本 99例 ,其中男性 92例 ,女性 7例 ,平均年龄 5 7岁 ( 3 4 - 81岁 )。组织学类型均为鳞状细胞癌 ,高分化 71例 ,中低分化 2 8例 ;肿瘤位于食管上段 4例、中段 5 7例、下段 3 8例 ;肿瘤大小以最长径表示 ,有淋巴结转移 4 9例 ,无淋巴结转移 5 0例。有临床资料者 94例Ⅰ期 2例 ,Ⅱ期 3 6例 ,Ⅲ期 3 5例 ,Ⅳ期 2 1例。 … 相似文献
13.
食管基底细胞性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BS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标准。方法 收集5例食管BSCC分别作HE、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染色,其中2例作电镜观察。结果 BSCC主要由密集的小细胞组成,排列成实体小叶及筛网状(假腺样),并见粉刺样坏死、玻璃样变性及基底膜样物质沉积(PAS+),4例BSCC均见不同分化度的鳞状细胞癌成分,1例见局灶性鳞状细胞分化。免疫组化Ker(AE1/AE3)、Kerl4、LM、PCNA及p53均阳性,4例Ker19阳性;仅见1例Syn阳性;S-100、CgA、NSF及SMA阴性。2例BSCC超微结构可见鳞状细胞分化及基底膜样物质沉积。患者发病年龄大,首次手术多数可见区域巴结转移,1例转移至肺,术后2个月死亡;4例随访无结果。结论 BSCC是鳞状细胞癌独特的组织学类型,分化低,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4.
食管基底样鳞状细胞瘤(esophagealbasaloidsquamouscell carcinoma,BSCC)为发生于上呼吸道及上消化道的恶性肿瘤,由Wain等[1]1986年首先报道。食管BSCC与低分化鳞癌形态相似,但生物学行为却不尽相同。为此作者对9例食管BSCC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免疫组化及预后进行研究。1材料与方法收集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病理科200201—200310期间BSCC9例,复习患者临床资料、组织切片并随访。标本常规处理及HE染色。所有病例均做vimentin、AE1AE3、34βE12、CEA、actin(HHF35)、S_100蛋白、NSE、chromogra ninA(CHG)、Syn、p53…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宫颈毛玻璃样细胞癌(GC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肿瘤标本做常规石蜡切片,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结果 4例宫颈GCC患者的发病年龄分别为26、26、27和31岁。镜下见肿瘤分化程度较差,瘤细胞异型性及多形性十分明星,核分裂象多见,瘤细胞胞质内可见弥漫多量均匀分布的细颗粒,呈毛玻璃样;肿瘤间质内可见密集多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瘤细胞p16(3/4)、AE1(3/3)、AE3(3/3)、CK5(2/2)和CK8(2/2)(+)。结论宫颈GCC多见于年轻女性,临床表现以阴道不规则出血为主,肿瘤呈菜花样。组织学上,肿瘤分化程度较低,癌细胞异型性明显,胞质呈玻璃样需与鳞状细胞癌、腺鳞癌鉴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中超保守核糖核酸339(uc.339)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探讨uc.339对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和相关机制。方法 收集102例CSCC标本的临床特征。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uc.339在CS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uc.339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MTT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分析uc.339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生物信息学预测uc.339下游靶基因;采用qRT-PCR验证uc.339对靶基因微小RNA-339-5P(miR-339-5P)的影响;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uc.339对miR-339-5P的调控作用;采用回复实验证实uc.339对miR-339-5P调控及对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qRT-PCR实验结果表明,CSCC组织中uc.339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宫颈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c.339的表达与肿瘤大小(Pearson′s R=7.909)和病理分级(Pearson′s R=-4.859)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淋... 相似文献
18.
19.
陈湧彧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3,23(3):105-108
目的:探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IAH2、CARM1的表达及与临床特征间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漳浦县医院收治的120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患者入院后检测癌组织与配对癌旁组织中SIAH2、CARM1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上述指标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IAH2、CARM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较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旁组织高(P<0.05);SIAH2、CARM1通路相关蛋白阳性表达与年龄、肿瘤直径无关(P>0.05),但可能与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得出,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SIAH2、CARM1通路相关蛋白表达阳性率在低分化、肌层浸润深度≥1/2、FIGO分期为Ⅲ~Ⅳ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较高(OR>1,P<0.05)。结论:SIAH2、CARM1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较癌旁组织高,且与临床病理特征(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0.
消化道外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4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BSCC)的临床病理特点、组织起源、诊断与鉴别诊断等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对4例消化道外BSCC做常规石蜡切片,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4例中男性1例,女性3例,发病年龄分别为26、58,66和70岁.4例肿瘤分别位于右下鼻道和右上颌窦腔、腭部正中硬软腭交界处、右上臂皮肤及头顶部皮肤.结论 BSCC常呈浸润性生长,肿瘤表面多有溃疡形成,镜下瘤细胞小,呈基底细胞样,排列成实性巢状及条索状,在瘤细胞巢周围的细胞排列成栅栏状,在中央可见特征性的粉刺样坏死.2例BSCC中可见局灶性鳞状细胞分化及角化.免疫组化瘤细胞上皮及肌上皮标记阳性.BSCC须与多种其他恶性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