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不缝合腹膜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本院实施不缝合腹膜后再次剖宫产孕妇186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B组,选取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本院实施缝合腹膜后再次剖宫产孕妇192例作为A组进行对比,对两组患者盆腹腔粘连情况以及孕妇术中情况、新生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B组患者盆腹腔粘连率为68.28%,明显高于A组20.31%(P<0.05),A、B两组手术时间以及胎儿娩出时间对比,存在较大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新生儿体质量以及Apgar评分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缝合腹膜患者诱发盆腹腔粘连的发生率较高,再次剖宫产时会影响开腹手术时间,实施完整闭合腹膜能够降低盆腹腔粘连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张莉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5):3489-3490
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剖宫产术后二次开腹手术的妇产科患者195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剖宫产术后发生粘连的情况并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手术状况是否为粘连发生的危险因素,其中一般资料包括产妇的年龄、孕周、羊水是否污染以及盆腔炎症,手术状况包括手术切口类型、腹膜缝合与否、有无子宫切口撕裂。结果本组195例研究对象中,剖宫产术后发生粘连58例,主要为子宫下段与腹壁下段粘连、大网膜与腹壁腹膜切口处粘连,术后粘连的发生未受到患者年龄、孕周、羊水污染与否的影响(P〉0.05),受患者的手术切口类型、腹膜缝合与否、有无子宫切口撕裂及盆腔炎症的影响(P〈0.05)。剖宫产患者的的手术切口类型、腹膜缝合与否、有无子宫切口撕裂及盆腔炎症均为发生术后粘连的危险因素,临床工作者应针对以上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减少甚至避免术后粘连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3.
杨林  龚宇  杨艳明 《临床医学》2010,30(5):72-7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腔粘连情况及产生的原因,以期通过改良手术方式减少其发生率。方法对2001年6月至2008年3月于我院再次行剖宫产术病例280例,其中第一次为新式剖宫产(不缝合腹膜者)者72例,第一次为子宫下段横切口(缝合腹膜者)者20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腹腔粘连情况。结果新式剖宫产(不缝合腹膜者)和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缝合腹膜者)发生粘连者分别为68例及140例,发生率分别为94.4%及67.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组中腹壁及腹腔广泛粘连发生率较高,与后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轻度粘连在两组中的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腹腔粘连及粘连程度与术后时间间隔长短无关,且不随术后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后的腹腔粘连发生率较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高,并且程度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4.
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开腹粘连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冉崇兰  李宁  綦小蓉 《华西医学》2005,20(1):109-109
目的 :通过再次手术证实新式剖宫产术不缝合腹膜的可行性并提高对新式剖宫产手术的认识。方法 :本文对 6 9例再次剖宫产手术中腹腔粘连程度、粘连部位的观察进行分析。结果 :不缝合腹膜与缝合腹膜 ,粘连发生无显著性差异 ,但粘连发生的部位及程度有显著性差异。其中大网膜与腹膜粘连无显著性差异 ,膀胱腹膜反折处粘连发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新式剖宫产术不缝合腹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手术室用于预防剖宫产术后盆腹腔粘连的体会。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8年5月间均在我院进行2次剖宫产的60例产妇,按照入院先后时间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第一次剖宫产手术时,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一般手术护理流程,评价两组患者第二次剖宫产时盆腹腔粘连情况,评估两组产妇对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未发生粘连患者25例(83.33%),高于对照组14例(46.67%),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盆腹腔轻度粘连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对临床提供的健康指导、护患交流、病情观察、体征监测等护理服务质量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为剖宫产产妇提供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同时降低术后盆腹腔粘连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引致的盆腹腔粘连情况,以期改良现有术式,减少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方法研究组为开展新式剖宫产术改良后再次剖宫产42例,对照组为新式剖宫产史42例再次开腹手术进行对比性分析,比较两组盆腹腔粘连情况。结果研究组粘连情况较对照组轻,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新式剖宫产术壁层腹膜缝合的改良,不但保留了新式剖宫产的优点,而且阻断了腹直肌与子宫切口的粘连,特别是不扰乱和损伤膀胱,不给再次剖宫产带来困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2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式剖宫产不缝合壁层腹膜是否引起腹腔粘连及腹壁疝并提出改良。方法 选择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20例为研究组,子宫下段剖宫产再次剖宫产20例为对照组,第2次手术均为子宫下段剖宫产,对比两组腹腔粘连情况、有无腹壁疝、开腹时间、手术开始至胎儿取出时间、手术时间。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腹腔粘连及开腹时间差异均有显著性,而取出胎儿时间及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新式剖宫产不缝合壁层腹膜可使腹直肌与子宫致密粘连,导致再次手术时分离粘连时间长,腹直肌损伤大。通过新式剖宫产术壁层腹膜缝合的改良,不但保留了新式剖宫产的优点,而且阻断了腹直肌与子宫切口的粘连,特别是不扰乱和损伤膀胱,不给再次剖宫产带来困难,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新式剖宫产改良术。  相似文献   

8.
腹式横切口剖宫产不同切口处理方法对产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迎红  张琼香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4):1670-1671
目的:探讨腹式横切口剖宫产不同切口处理方法对产妇术后恢复、伤口的影响.方法:把2001年10月至2003年6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分为4组,观察组150例,剖宫产缝合腹膜,不缝脂肪层,皮肤皮内缝合(需拆线),术后免用腹带;对照组Ⅰ 150例,缝合腹膜及脂肪层,皮肤皮内缝合(不拆线)术后加用腹带;对照组Ⅱ150例,不缝合腹膜,皮肤、脂肪丝线缝合,术后免用腹带;对照组Ⅲ150例,不缝合腹膜,皮肤、脂肪丝线缝合,术后加用腹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Ⅰ(P<0.05),伤口愈合不良、盆腔粘连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1);对照组Ⅱ伤口愈合不良亦低于其他两个对照组(P<0.01);对照组Ⅲ盆腔粘连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Ⅱ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无明显差异,但明显少于对照组Ⅰ和Ⅲ,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Ⅰ较其他两组术后伤口瘢痕小、美观.结论:剖宫产缝合腹膜,不缝脂肪层,皮肤皮内缝合(需拆线)术后免用腹带,具有简便、快捷等优点,利于产妇伤口愈合、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术中出血情况。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妇200例,纳入观察组。选择同期本院收治的初次剖宫产的产妇200例,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两组术中出血率和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和盆腹腔粘连等出血原因。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手术时间(46.8±11.5)min、术中出血量(376.5±76.4)mL均高于对照组(35.1±8.5)min、(246.5±56.4)mL;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率(22.5%)高于对照组(5.5%),且观察组产妇的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和盆腹腔粘连的发生率均比对照组高,经分析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术中出血量和术中出血发生率均高于初次剖宫产的产妇,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和盆腹腔粘连是造成术中出血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7):4017-4018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的60例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产妇接受改良式剖宫产联合包埋式缝合膀胱子宫腹膜返折手术,对照组产妇接受传统剖宫产手术。对比两组产妇的手术效果。结果接受改良式剖宫产联合包埋式缝合膀胱子宫腹膜返折手术的产妇手术持续时间短,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盆腔粘连以及损伤程度都小于对照组。改良式剖宫产联合包埋式缝合膀胱子宫腹膜返折手术具有并发症少、恢复快、术程短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既往有盆腹腔手术史附件包块患者的可行性及手术技巧.方法 选取2002年6月~2004年6月恩施自治州中心医院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既往有盆腹腔手术史附件包块患者46例作为研究组,随机抽取同期附件包块大小、类型相似、无盆腹腔手术史腹腔镜手术患者50例做为对照组,分析比较2组盆腹腔粘连及手术质量指标情况.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术中发现盆腹腔粘连分别为41.30%(19/46)和12.00%(6/50),差异有显著性.研究组与对照组镜下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5.65%(44/46)和98.00%(49/50),差异无显著性,2组中转开腹分别为2例和1例,中转原因均为盆腹腔严重致密粘连.2组手术时间分别为(58±8.6)min和(36±7.4)min,出血量分别为(60±11.4)mL和(41±6.8)mL(P<0.05).研究组出现并发症1例,为术后盆腔血肿,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 既往有盆腹腔手术史患者盆腹腔粘连发生率高,增加了腹腔镜手术难度,但只要术中处理恰当,掌握熟练的内镜操作技术及处理技巧,手术成功率高,再次手术应用微创技术可极大程度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传统下腹部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新式剖宫产术和改良新式剖宫产术的患者各40例,共120例患者。分别对三组不同的剖宫产手术患者发生的腹腔粘连部位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传统下腹部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40例患者中,共10例患者发生腹腔粘连,所占比例为25%;新式剖宫产术的40例患者中,共14例患者发生腹腔粘连,所占比例为35%;改良新式剖宫产术的40例患者中,共3例患者发生腹腔粘连,所占比例为7.5%。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患者的腹腔粘连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下腹部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和新式剖宫产术患者,三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患者的腹腔粘连发生率较低,是解决剖宫产术腹腔粘连高发的理想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腹式子宫切除术中不缝合盆腔脏层腹膜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腹式子宫切除术中不缝合盆腔脏层腹膜对术中、术后影响。方法: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在我院行腹式子宫切除术的57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不缝合盆腔脏层腹膜)192例;对照组(缝合盆腔脏层腹膜)365例。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排气时间、止痛药的应用、术后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不缝合盆腔脏层腹膜的平均手术时间较缝合的少11min,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两组的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病率、泌尿道感染、切口感染、切口裂开、盆腔脓肿、肠梗阻)、排气时间、应用止痛药、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式子宫切除术中不缝合盆腔脏层腹膜缩短手术时间,不增加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建议在腹式子宫切除术中不必进行腹膜化。  相似文献   

14.
选自我院2009年1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86例进行再次剖宫产手术的患者,分别对患者进行下腹纵切口式剖宫产(对照组)、新式剖宫产手术(试验组)的方式进行剖工手术。观察手术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是否出现娩出困难、盆腔腹膜粘连等术后并发症情况,以便分析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对患者术后的影响。结果经过不同方式的再次剖宫产手术后,大部分患者的治疗情况较好,并且术后并发症较少,但相较之下试验组产妇在产术中出血量较少,操作简单,娩出时间和娩出困难程度都较低,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新式剖宫产对于再次剖宫产的患者影响较小,值得临床的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颈癌盆腔淋巴结清除术中开放盆腹膜对盆腔淋巴囊肿形成的影响。方法:以盆腔淋巴结清除术中开放盆腹膜者设为研究组(30例),盆腔淋巴结清除术中缝合盆腹膜者设为对照组(30例),对比两组术后盆腔淋巴囊肿发病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的术后盆腔淋巴囊肿阳性率为10.00%,对照组为33.33%,P值〈0.01。结论:术中缝合盆腹膜是术后盆腔淋巴囊肿形成的原因之一。术中开放盆腹膜能显著减少术后盆腔淋巴囊肿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患者在切除盆腹腔淋巴结后发生淋巴囊肿及其并发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降低淋巴囊肿发生率的有效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子宫内膜癌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58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淋巴囊肿,将患者分为有淋巴囊肿组以及无淋巴囊肿组,比较分析各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分期、手术方式、是否关闭后腹膜、切除淋巴结数目、术后24h引流量、引流时间、实验室检查、术后是否放化疗及是否合并基础病与淋巴囊肿发生的相关性。并将淋巴囊肿组患者进一步根据有无感染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的淋巴囊肿发生时间、淋巴囊肿大小、相关实验室检查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15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共48例发生淋巴囊肿,发生率为30.38%,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方式、是否关闭后腹膜、切除腹膜后淋巴结数目、术后24h引流量、术中出血量、术后化疗、年龄与盆腔淋巴囊肿的发生有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手术方式(开腹)、关闭后腹膜、切除腹膜后淋巴结数目(>20个)、年龄(>55岁)是子宫内膜癌淋巴结切除术后并发淋巴囊肿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48例具有淋巴囊肿并发症的患者中,10例并发囊肿感染,感染发生率为20.83%。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囊肿发生时间、淋巴囊肿的直径与淋巴囊肿并发感染有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淋巴囊肿的直径≥5cm为淋巴囊肿合并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开放后腹膜可以有效减少子宫内膜癌淋巴结切除术后并发症淋巴囊肿的发生,切除腹膜后淋巴结数目>20个、年龄>55岁以上淋巴囊肿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淋巴囊肿直径≥5cm时,淋巴囊肿并发感染的风险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TEP)、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以及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3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于本院普外科收治的150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分为A、B、C三组,每组各50例。A组:采取TEP治疗(56侧),E组:采取TAPP治疗(58侧),C组:采取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54侧)。比较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对可能发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A、E、C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00%(4例)、10.00%(5例)、26.00%(13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方式、体重指数(BMI)以及疝环粘连程度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疝囊大小、疝气部位、疝气类型以及合并内科疾病无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方式、BMI以及疝环粘连程度是腹股沟疝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OR=2.16、1.89、2.14,P<0.05)。【结论】手术方式、BMI以及疝环粘连程度均是影响腹股沟疝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应结合患者自身情况选取适合的手术方式,并加强对BMI的控制以及加强对疝气袋的使用规范化,从而降低腹股沟疝的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香莪通络汤对剖宫产术后盆腹腔粘连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漳浦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行剖宫产产妇,按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其基础上联合香莪通络汤治疗。评估两组盆腹腔粘连发生情况,对比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盆腔粘连评分、粘连相关因子[纤维粘连蛋白(FN)、Ⅳ型胶原蛋白(CⅣ)、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记录并比较两组阴道流血时间、阴道流血量及月经恢复时间。结果:研究组盆腹腔粘连发生率(8.00%)低于对照组(24.00%)(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子宫内膜厚度均增加,且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厚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N、TGF-β1、CⅣ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L-6、TNF-α水平均降低(P<0.05),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低(P&l...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首次剖宫产行腹壁中线纵切口与腹壁横切口对术后并发症及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 选择剖宫产产妇72例.观察组36例选择腹壁中线纵切口,对照组36例选择腹壁横切口.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再次剖宫产率等情况.结果 再次剖宫产时,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开腹至胎儿取出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盆腹腔粘连产妇低于对照组;分析产妇疤痕情况,观察组疤痕明显2例、中等17例均低于对照组,纤细17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首次剖宫产产妇,采用腹壁中线纵切口方式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盆腹腔粘连和产妇局部瘢痕程度,安全性较高,减少术中出血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叶元芬 《临床医学》2008,28(7):70-71
目的 探讨改良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实施剖宫产手术的94例孕妇进行分析,随机分改良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与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两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两组剖宫产术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胎儿娩出时间、新生儿出生体重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具有切口美观、可防止腹腔粘连、感染,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