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324-325
研究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选取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4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实施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实施普通解剖型钢板治疗,术后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疗效,并进行比较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负重时间、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侧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价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钢板治疗,各个治疗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并发症减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锁定板内固定与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0年5月~2011年5月在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124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锁定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疗效优秀率(91.94%)明显高于对照组(79.03%),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期间,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未见再次骨折、骨不连、静脉血栓和压疮等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并发症发生率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0):3907-3908
探究与分析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9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钢板治疗,观察组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及临床效果。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较术前相比踝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但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评分上升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3.33%,对照组优良率为77.78%,观察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相比于传统钢板治疗可显著提高膝关节功能评分,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朱磊  高峰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7):3051-3053
目的探究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住院号尾数单双号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行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探讨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手术用时、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0%)显著低于对照组(22.00%)(P0.05),观察组优良率(88.00%)显著高于对照组(72.00%)(P0.05)。结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疗效显著,且能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手术指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结合中药内服外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07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予以微创锁定板内固定结合中药内服外用,对照组予以单纯微创锁定板内固定治疗。观察和比较2组骨折愈合时间、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经过6~24个月的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治疗组骨折并发症较对照组少、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S膝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评定疗效,治疗组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微创锁定钢板结合中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创伤小、骨折愈合时间短、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的优点,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46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式的差异而分为两组,其中23例采用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法,设置为双侧钢板固定组,余下23例则采用多轴锁定钢板治疗,设置为多轴锁定钢板组,通过回顾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恢复情况、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关节功能状况等评估两种治疗方式临床疗效。结果多轴锁定钢板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胫骨平台内翻角TPA、PA均略优于双侧钢板固定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轴锁定钢板组患者手术出血量以及患者术后三个月PA明显优于双侧钢板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轴锁定钢板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以及相关并发症率略优于双侧钢板固定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轴锁定解剖型钢板单侧入路减少对软组织血运的影响、可提供角及轴向稳定性,结合骨折情况所需灵活置钉,减少术后并发症,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不失为一个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0):1788-1789
目的探讨双钢板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本院确诊为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192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双钢板组96例,术中采用双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锁定钢板组96例,手术采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分别于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指标,包括手术用时、术中的出血量、切口长度、下地负重的时间、术后膝关节功能、骨折愈合时间等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锁定钢板组的住院时间及负重时间短于双钢板组,组间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双钢板组的骨折延迟愈合、关节强直、针道感染、等并发症多于锁定钢板组,组间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膝关节不稳、切口感染、固定松动断裂、皮肤坏死、骨坏死等并发症,组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1年,对两组患者进行Rasmussen分级,双钢板组优于锁定钢板组,但组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内固定治疗方法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均取得良好的疗效,锁定钢板内固定的临床疗效较优于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生物力学稳定性更好。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5):795-797
目的对比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与膝前正中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在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中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60例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膝前正中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负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膝关节畸形、膝关节不稳、骨折愈合延迟及关节强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较膝前正中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骨科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65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35例采用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多轴锁定钢板技术插入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膝关节活动度、胫骨平台内翻和后倾角变化等各项参数.[结果]试验组患者关节功能评分(91.8±10.3)与膝关节活动度评分(113.5±47.4)显著优于对照组(82.2±11.9/102.6±43.8),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447,2.382,P<0.05),试验组术后、术后2个月、术后6个月胫骨平台后倾角和内倾角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提供了方便的复位,且内固定稳定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8):3233-3235
目的分析双侧普通支持钢板与前外锁定加压钢板联合内侧有限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8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双侧普通支持钢板治疗,观察组给予前外锁定加压钢板联合内侧有限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6个月的膝关节HSS评情况,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骨折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膝关节恢复优良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切口表面感染、切口深部感染、骨或钢板外露、皮瓣坏死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前外锁定加压钢板联合内侧有限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围术期指标更高,随访期间可获得更好的膝关节功能,术后不易出现并发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闭合性胫骨Pilon骨折采用锁定加压钢板与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闭合性胫骨Pilon骨折患者102例,依据单盲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试验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首次下床时间、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闭合性胫骨Pilon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7):1616-1617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钛合金钢板及螺钉或空心钉内固定方法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结果试验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术后膝关节恢复优良率为91.1%,对照组患者优良率为68.9%。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可显著提高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背景:对于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均可应用。目的:比较锁定钢板与普通解剖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的差异。方法: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应用胫骨近端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118例,其中锁定加压钢板46例,解剖钢板72例。比较两种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愈合时间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所有胫骨平台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0-25周,锁定钢板组平均14周,解剖钢板组平均16周;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内固定后各有2例因开放性骨折切口感染,运用抗生素及伤口换药后愈合,1例出现筋膜间室综合征(解剖钢板组,内固定后),经切开减压后渐愈。解剖钢板组出现轻度膝内翻2例,锁定钢板组出现轻度膝内翻1例。按Karlstrom评估标准,锁定钢板组优良率为93%,解剖钢板组优良率为79%,锁定钢板组疗效优良率明显优于解剖钢板组(P<0.05)。可见对于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锁定钢板比普通钢板有更多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内固定方式在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86例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43例,锁定钢板内固定)和对照组(43例,双侧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后倾角(PA)、膝关节活动度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TPA、PA及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的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5.35%,略高于对照组的86.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较双侧钢板内固定可进一步缩短患者骨折愈合和完全负重时间,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比胫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与锁定钢板内固定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关节外科2011年6月-2014年3月收治的86例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43),观察组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完全负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2组患者TPA、P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膝关节HSS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通解剖钢板内固定术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效果相当,临床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综合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实施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切口长度、骨折线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0 d,观察组的AK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IKDC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膝关节内旋、外旋、屈曲角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显著,能较好地恢复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临床医学》2021,41(4)
目的 单侧与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济源市人民医院治疗的9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采取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45例,采取单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8. 89%,13/45)高于观察组(11. 11%,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膝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与单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相比,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可缩短术后恢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8.
背景: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单侧支持钢板容易形成偏心支撑,易导致成角畸形,而若仅用外侧支持钢板又容易出现膝关节内翻畸形。目的:比较双切口外侧锁定钢板联合内侧支持钢板与双支持钢板内固定修复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及影像学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3年11月收治86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内固定方式分为2组,外锁定内支持组采用外侧锁定钢板固定骨折情况相对较复杂及粉碎程度较重的外侧,内侧采用支撑钢板;内外支持组则内外侧均采用支撑钢板固定。术后随访2年,对比两种内固定方式的临床及影像学效果。结果与结论:所有随访患者创口均Ⅰ期愈合,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上止血带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随访发现,除完全负重时间外锁定内支持组明显早于双支持钢板组外(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活动度、术后胫骨平台内翻角、胫骨平台后倾及术后1年胫骨平台内翻角、胫骨平台后倾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双切口双钢板置入内固定修复胫骨平台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及影像学效果,与双支持钢板相比,外侧锁定钢板联合内侧支持钢板在完全负重时间上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CTPF)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的CTPF患者4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分别行单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住院时长、骨折愈合时间,手术前后下肢功能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长、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12周及术后24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膝关节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可改善CTPF患者术后下肢功能,加快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采用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01—2013-02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行外侧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行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及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对照组与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有效率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疗效显著,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