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伏立康唑治疗肺部真菌感染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痊愈4例,显效5例;出现视觉模糊3例,转氨酶升高2例,低钾血症1例。结论:伏立康唑治疗肺部真菌感染疗效满意、安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联合伏立康唑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治疗中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选择COPD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11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予以布地奈德+伏立康唑治疗,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变化,以及临床疗效和不良...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伏立康唑治疗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9例血液病并发IFI患者,予以伏立康唑为主的抗真菌治疗,从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病原学3个方面评价疗效,同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伏立康唑治疗IFI总有效率67.3%。在病原菌明确的病例中,曲霉属和念珠菌属感染有效率均为70%,1例新型隐球菌感染为显效。单变量分析显示延长伏立康唑治疗疗程(P〈0.01)和患者基础病稳定(P=0.014)能显著提高疗效。多因素分析提示治疗疗程和基础病状况是影响伏立康唑疗效的主要因素。伏立康唑主要不良事件是神经精神症状、视觉异常和皮疹;56例可评价病例中8例(14.3%)因不能耐受药物相关不良事件而退出伏立康唑治疗。结论伏立康唑在治疗血液病患者IFI上具有广谱抗真菌功效,同时它所引发的不良事件较少且多能耐受。  相似文献   

4.
伏立康唑治疗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38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评价伏立康唑治疗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2月住我院血液科诊断为血液病合并IFI的患者,分析患者在发生真菌感染时伴随的高危因素、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以及病原菌分布,并对经伏立康唑治疗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伏立康唑治疗IFI总有效率为52.77%.单变量分析显示延长伏立康唑治疗疗程(P<0.05)和患者基础病稳定(P<0.001)能显著提高疗效.伏立康唑主要不良事件有胆红素升高、低钾、转氨酶升高和视觉障碍.结论:伏立康唑在治疗血液病患者IFI上具有广谱抗真菌功效,同时它所引发的不良事件较少且多能耐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加局部灌注联合伏立康唑治疗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IPF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采用伏立康唑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局部灌注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时间为(14.82±3.36) 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1.49±5.07) d(P 0.05);研究组临床总显效率为8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P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2.50%,低于对照组的32.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加局部灌注联合伏立康唑是治疗IPFI的安全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伏立康唑治疗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观察伏立康唑治疗血液病患者IFI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23例患者中,治愈3例(13.1%),显效13例(56.5%),总有效率69.6%;进步1例(4.3%);无效6例。用药期间1例出现皮疹,1例出现血清转氨酶升高,1例出现胆红素升高,4例患者有轻度视觉异常。对症处理或停药后均缓解。结论伏立康唑是治疗血液病患者合并IFI患者的高效广谱抗真菌药物,其所致不良事件较少且患者大多能耐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伏立康唑治疗老年白血病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3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8例老年白血病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两性霉素B治疗,观察组给予伏立康唑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清炎症...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肺部真菌感染5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蓝小玲 《临床医学》2005,25(6):60-61
目的研究老年人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2~2004年在我院住院的老年人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病例,鉴定菌株,对危险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肺部真菌感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白色念株菌为主;慢性支气管炎、COPD、糖尿病、脑血管疾病为老年人真菌感染高危因素;多种基础疾病,不合理应用抗生素为诱因,低蛋白血症者预后不良。结论有高危因素存在者应早期进行呼吸道分泌物检测及药敏监测,指导合理应用抗生素,切实降低老年人肺部真菌感染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评价伏立康唑在预防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IFI)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CBM、VIP数据库,收集伏立康唑预防深部真菌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1年12月。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取RevMan 5.0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4个研究,1 288例患者。荟萃分析结果提示: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两组预防失败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75,95%CI(0.32~1.77),P=0.52],伏立康唑组严重不良反应率低于两性霉素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15,95%(0.04~0.55),P=0.005];伏立康唑、氟康唑两组IFI发生率[OR=0.62,95%CI(0.35~1.09),P=0.09]、视觉异常发生率[OR=1.14,95%CI(0.59~2.18),P=0.07]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伏立康唑预防成功率高于伊曲康唑组[OR=1.96,95%CI(1.35~2.84),P=0.0004]、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伊曲康唑组[OR=0.54,95%CI(0.37~0.78),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不良反应致用药终止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2.05,95%CI(0.74~5.72),P=0.017]。结论伏立康唑在预防IFI中表现出高效低毒性临床特点,近年来临床应用越来越受青睐,其价值有待时间的进一步考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国产伏立康唑在血液病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IFD)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该院血液科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住院期间采用国产伏立康唑治疗的IFD患者154例,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病原学特征、分层诊疗时机,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伏立康唑治疗血液病患者合并IFD的总有效率为70.8%,各IFD诊断分层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抗真菌治疗后退热时间(P=0.001)、G试验结果(P=0.017)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电解质紊乱为主(99例,64.3%),但改善迅速且不影响总疗程。结论国产伏立康唑对血液病患者合并IFD治疗效果较好,其不良事件较少且多能耐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伏立康唑治疗血液系统肿瘤患者伴发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四川省人民医院血液科2006年2月~2009年12月住院恶性血液病患者61例。男39例、女22例,平均年龄42岁。确诊或拟诊真菌感染或经验性治疗者使用伏立康唑,剂量为第1天每12小时给负荷剂量伏立康唑6 mg/kg静脉滴注,随后给维持剂量每12小时伏立康唑4 mg/kg静脉滴注。完成疗程10d以上评价疗效,疗程为7~35 d,中位数14 d。结果 61例患者中:痊愈19例,显效20例,进步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1.97%(50/61);不良反应发生率18.03%(11/61),主要表现为特殊感觉、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症状,均为一过性。结论伏立康唑抗菌谱广,是治疗血液系统肿瘤伴发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高效而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伏立康唑治疗血液系统肿瘤患者伴发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四川省人民医院血液科2006年2月~2009年12月住院恶性血液病患者61例。男39例、女22例,平均年龄42岁。确诊或拟诊真菌感染或经验性治疗者使用伏立康唑,剂量为第1天每12小时给负荷剂量伏立康唑6 mg/kg静脉滴注,随后给维持剂量每12小时伏立康唑4 mg/kg静脉滴注。完成疗程10d以上评价疗效,疗程为7~35 d,中位数14 d。结果 61例患者中:痊愈19例,显效20例,进步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1.97%(50/61);不良反应发生率18.03%(11/61),主要表现为特殊感觉、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症状,均为一过性。结论伏立康唑抗菌谱广,是治疗血液系统肿瘤伴发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高效而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国产伏立康唑在血液病患者化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预防侵袭性真菌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该院血液科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的住院患者,因化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使用国产伏立康唑抗真菌预防治疗的86例患者。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观察使用国产伏立康唑分级预防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86例患者中42例行初级预防、44例为再次预防,有效率分别为88.1%和97.7%,突破性真菌感染发生率分别为4.7%和0.0%。结论国产伏立康唑对化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血液病患者抗真菌预防效果好且不良事件较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泊沙康唑与伏立康唑预防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1年6月于我院行allo-HSCT且应用泊沙康唑或伏立康唑进行真菌预防的104例患者(泊沙康唑组54例,伏立康唑组50例),对比两组移植后180 d内IFI发生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相关指标。结果 泊沙康唑组和伏立康唑组IFI发生率分别为7.4%(4例)和20.0%(1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5);在IFI高危风险的患者中,两组IFI发生率为10.0%(3例)和34.9%(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4例)和18.0%(9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1)。结论 泊沙康唑较伏立康唑可进一步降低allo-HSCT后高危风险患者的IFI发生率,且未增加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临床特征与高危因素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3月我院68例IPF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8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3.2±10.6)岁,痰真菌培养中白色念珠菌属占首位(共36株,52.94%),其次是曲霉菌(18株,26.47%)和隐球菌(10株,14.71%),原发性IPH以肺隐球菌为主。严重的基础疾病、长期联合应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应用成为IPFI的主要危险因素。68例IPFI经抗真菌治疗痊愈或好转47例,未愈7例,死亡14例。结论 采取支持疗法,治疗原发疾病、减少侵入性诊疗、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激素、及时抗真菌治疗等措施,能有效降低IPH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正>血液病为造血疾病的一种,以贫血、出血、发热为主要特征[1]。真菌分为多种类型,临床中致病的真菌包括浅部真菌和深部真菌,其中深部真菌能侵犯人的组织和内脏,导致周身真菌感染[2]。真菌感染在患者承受其他疾病折磨的同时,使患者疼痛加剧,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质量,导致身体抗感染能力严重下降。血液病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几率较高,诊断困难,死亡率较高。及时诊断是改善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及降低死亡率的关键[3]。本研究对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伏立康唑在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出现侵袭性曲霉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7年3月-2010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血液病合并侵袭性曲霉病患者18例,所有患者均经CT检查和GM试验临床诊断,使用方法为:伏立康唑第1天400mg/次,12h静脉滴注,第2天起200mg/次,12h静脉滴注的方案治疗,并根据病情10~15d后改为口服维持治疗,剂量200mg,每天2次,疗程4~12周,根据临床疗效标准,综合评价该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8例患者使用伏立康唑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3.3%,平均退热时间为4.5d,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伏立康唑口服和静脉给药均有很好的抗真菌活性,在临床上可作为侵袭性曲霉病的一线用药,或用于其他抗真菌药物治疗无效的补救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米卡芬净静脉注射后口服伏立康唑治疗ICU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根据不同抗真菌治疗方法分成两组,A组(16例)采用米卡芬净静注后伏立康唑口服联合疗法;B组(16例),米卡芬净组静脉滴注米卡芬净(100 mg/d),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A组的总有效率为87.5%(14/16),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3%(1/16);B组的总有效率56.3%(9/16),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4/16)。两组总有效率较高,但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B组。结论两种方案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者均有效,米卡芬净联合伏立康唑疗法比单独应用米卡芬净更具有疗效优势,且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米卡芬净静脉注射后口服伏立康唑治疗ICU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根据不同抗真菌治疗方法分成两组,A组(16例)采用米卡芬净静注后伏立康唑口服联合疗法;B组(16例),米卡芬净组静脉滴注米卡芬净(100mg/d),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A组的总有效率为87.5%(14/16),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3%(1/16);B组的总有效率56.3%(9/16),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4/16)。两组总有效率较高,但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B组。结论两种方案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者均有效,米卡芬净联合伏立康唑疗法比单独应用米卡芬净更具有疗效优势,且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