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目的 观察用外源性磷酸肌酶(CP)对冠状动脉搭桥(CABG)病人围术期补体及免疫球蛋白的变化,评价其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 28例CABG病人随机分为CP组17例,对照组11例,CP组于术前、后备用CP3~7d,每天2g静脉滴注,术中将CP加入心脏停搏液中,对照组椁前、中、后均不用CP。观察两组病人术前1周、麻醉诱导后、术中阻断升主动脉后5、35、65min(14例病人)、术毕、术后24h、术后1  相似文献   

2.
皮下与静脉注射吗啡病人自控镇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比较皮下注射吗啡PCA(PCSA)与静脉注射吗啡PCA(PCIA)在术后镇痛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PCIA组与PCSA组,每组15例。PCIA组与PCSA组单次给药剂量每次分别为1mg、2.5mg,锁定时间分别为5min,20min。  相似文献   

3.
体外循环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活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研究体外循环(CPB)对全身性血管内皮细胞(VEC)的急性损伤/活化。方法26例心血管择期手术病人,分为两组,14例先心病心内畸形矫治术患者为I期,12例心脏瓣膜替换术患者为Ⅱ组。于术前、转流前、转流后30min、停转流、手术结束、术后1d和术后3d采血动态监测两组病人循环内皮细胞(CEC)、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和冯维尔布兰德因子(vWF)的变化。结果 两组病人血CFC、血浆TM和vWF  相似文献   

4.
骨科无菌性手术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选择10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术前30分钟内头孢唑啉2g匀速静滴,术后每12小时同法给药l次,共6次,定时测量血清、引流液、骨及髓腔组织药物浓度,结果证明上述组织中药物水平均超过有效抑菌浓度(MIC)的数倍至数十倍。40例术中空气培养,总致病菌出现60次,G ̄+、G ̄-菌分别占51.6%及43.3%,头孢唑啉加庆大霉素对致病菌100%有效。临床对骨科300例无菌手术患者,采用头孢唑啉配伍庆大霉素8万U,每日肌注2次,围手术期3日投药法,术后均未发生感染,85例切口引流管培养亦无菌生长,说明该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电视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后胆总管Ⅰ期缝合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手术后胆总管切口的处理方法,免除患者术后带T型管的痛苦。方法 选择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的20例患者在取出结石或蛔虫后Ⅰ期缝合胆总管,其中2层缝合17例,1层缝合3例。结果 20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5~170min,平均126min,术后平均6d(3~10d)出院,18例患者取出0.6~2.9cm结石1~6粒,2例患者分别取出死蛔虫1、2条,1层平均6d(3~10  相似文献   

6.
剖宫产围手术期用药预防术后感染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剖宫产围手术期用药对降低术后感染的效果。方法:将200例选择性剖宫产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围手术期用药组)104例,选用甲硝唑与头孢噻肟钠,于手术开始前30min内单次静脉冲击给药,术中冲洗宫腔及切口,腹腔留置抗生素;对照组(传统术后用药组)96例,术后头孢噻肟钠+甲硝唑全身用药5~7d。结果:试验组无一例发生子宫体炎,伤口感染率由15.60%降至2.88%,术后致病率由21.88%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三组不同复合麻醉方法对手术病人血浆β-EP、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方法:27例择期上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成三组,静脉普鲁卡因组(Ⅰ组,9例);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麻醉组(Ⅱ组,9例)和静脉普鲁卡因复合麻醉复合N2O(60%)组(Ⅲ组,9例)。采血时相为术前安静状态下、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5min、手术切皮后60min、切除脏器后30min。结果:(1)I组切器官后30min血糖值显著高于麻醉前值(P<0.05);(2)三组切皮后60min和切器官后30minβ-EP值均显著高于麻醉前值(P<0.05、P<0.01)。结论:本文结果提示,上腹部手术中β-EP的明显升高尚不能被上述的三组复合麻醉方法有效地抑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3种麻醉方法对应激性神经内分泌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 30例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硬膜外阻滞组(I组),静吸复合全麻组(Ⅱ组)、硬膜外阻滞加全麻组(Ⅲ组)。测定麻醉诱导前,手术切皮前,手术1h,术毕,术后1d,术后5d血清IL-6、皮质醇浓度及T细胞亚群。结果 Ⅰ及Ⅱ组血清IL-6浓度显著升高(P〈0.01),而Ⅲ组术中、术后血清IL-6浓度无显著变化(P〉0.05);30例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单纯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应用预防性抗生素的作用,方法 对我院普外一科1998年1月至1999年12月2年间所施行的642例择期单纯胆囊切除手术期抗生素的使用,细胞培养结果和切口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42例根据其抗生素应用民政部分为未用抗生素组(n=220),术前30分钟一次性给药组(n=200)和术后3天持续用药组(n=222)3组,3组患者之性别,年龄构成情况,全身状况及发生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异丙酚最适给药方法,在42例硬外麻醉下行上腹部手术的患者研究了三种给药法的血浆浓度和临床效应。方法:组1异丙酚负荷量1.5mg/kg,3min后开始维持量3.75mg.kg^-1.h^-1,组2负荷量0.75mg/kg,随之接与组1相同的维持量,组3以0.15mg.kg^-1.min^-1,6min为负荷1min内注入异丙酚15mg并将维持量增加0.75mg.kg^-1.h^-1。结果.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郭臻伟  杨茂清  朱惠芳 《中国骨伤》2001,14(10):582-584
目的 对35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进行临床分析,重点探讨了有关交叉韧带断裂的治疗问题。方法 经明确诊断后,分析采用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治疗26例、早期髌韧带中1/3移植重建3例、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5年,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及髋韧带中1/3移植重建29例为优良、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为差。结论 后交叉韧带断裂后应该及时给予手术修复;膝后外侧手术入路,操作简单,暴露充分;少于3个月的陈旧性病例仍适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重建指尖离断静脉回流的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3年2月收治指尖离断患者80例,38例吻合指侧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或1:2或2:2,平均1:2;22例吻合指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20例未吻合静脉,术中仅吻合1条动脉,行侧切口或甲床放血。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手指全部成活,无一例发生回流障碍;吻合指腹静脉组19例发生静脉危象,其中4例手指坏死;未吻合静脉组20例均发生回流障碍,其中6例手指坏死。5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吻合指侧方静脉组32例,指尖外形佳、指腹饱满;吻合指腹静脉组14例,指体轻度萎缩,指甲生长不平整;未吻合静脉组12例,指体萎缩明显。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指甲生长近平整,长度长于其他两组[(14.4±3.2)mm比(12.5±2.3)mm和(12.2±2.2)mm],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大于其他两组[(63±5)°比(48±3)°和(45±7)°],两点分辨觉小于其他两组[(4.6±0.4)mm比(7.1±1.2)mm和(7.3±0.6)mm],感觉级别高于其他两组[S(3.45±0.39)级比S(2.57±0.42)级和S(2.55±0.49)级],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吻合指腹静脉组和未吻合静脉组在指甲长度、运动和感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指侧方静脉能有效解决指尖再植静脉回流问题,可避免回流障碍,成活率高,促进指甲生长,可恢复 DIPJ 活动度及感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