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是的慢性肝病晚期常见病,近年来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的西医、中医治疗方法层出不穷,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各种治疗方案,该文就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的优势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并随机收集了2012年1月—2012年9月共23篇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对中医药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症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检索并查阅1999年1月——2009年1月期间以无排卵性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设有中医治疗组的临床研究文献,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临床研究文献资料,进行Meta统计分析。结果:入选文献共4篇,总病例数44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医药能显著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症,提高妊娠率;倒漏斗图显示不对称,可能与发表偏倚及临床试验设计有关。结论:中医药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症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学质量较低,存在潜在的发表偏倚。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近年来国内中西医结合治疗前葡萄膜炎的临床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系统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参照临床试验和循证医学原则,检索1980年1月1日~2011年6月1日发表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前葡萄膜炎的文献资料,采用RevMan 4.2.2版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到49篇相关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的有8篇,总样本量688例,Jadad评分显示所有文献得分均小于3分,属低质量文献。Meta分析结果,总的优势比为0.17,95%可信区间为0.11~0.2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前葡萄膜炎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疗效确切,可缩短治愈时间,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价中医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CSG)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医药学术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医药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在2000年1月-2010年1月近十年所收集的有关中医药治疗CSG的研究文献。收集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CSG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资料,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作系统评价。结果检索到相关文献459篇,全部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文献为16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医药治疗CSG与西医对比,两者总有效率存在显著差异(OR=4.82,95%CI为3.56~6.52,合并效应的检验Z=10.15,P〈0.00 001),中医药治疗CSG总有效率优于西药对照组。结论中医药在治疗CSG方面和西医相比可能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纳入评价的文献方法学质量较低以及发表性偏倚的存在,中医药治疗CSG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Meta分析方法探究对乙肝肝硬化应用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文献资料库搜索中西医结合对乙肝肝硬化治疗的相关研究资料文献,以Meta方法对符合条件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纳入文献8篇,均采用随机对照实验。由于不同的文献研究中治疗的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只对患者治疗期末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研究并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乙肝肝硬化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取得突出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患者不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对中西医结合治疗丛集性头痛的临床研究进行临床疗效性评价,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PubMed等数据库中中西医结合治疗丛集性头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或临床对照试验(CCT)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起至2020年12月。根据本研究设定的纳入及排除标准,对检索出的文献进行筛选、资料采集及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3软件和Stata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RCT文献,Meta分析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组与单独药物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22,95%CI(1.15,1.29)]。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丛集性头痛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独西药治疗。但受纳入试验研究的样本量及其质量的影响,仍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证实中西医结合治疗丛集性头痛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足又称糖尿病肢端坏疽,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是一个跨学科的疑难病症。目前现代医学仍不能很好地揭示其发病及病理变化的基本环节,国内外单纯西医方法治疗糖尿病足疗效不满意,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本研究旨在利用荟萃分析方法,对1998年1月~2005年11月期间国内发表的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文献的科研设计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并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1998年1月至2005年11月间国内生物医学期刊公开发表的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研究文献。1·2…  相似文献   

8.
目的 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efractory nephrotic syndrome, RNS)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对纳入研究患儿的中医证型进行统计分析。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Wanfang)、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时间为自建库起至2023年3月1日。根据预先设定纳排标准筛选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RNS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文献并进行数据提取,应用Cochrane协作网风险偏倚评估工具对文献方法学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采用GRADE系统对结局指标进行证据质量评价,并对纳入文献的中医证型分布进行频次、频率统计。结果 共纳入27篇文献,共1876例患者,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组967例,单纯西医治疗组909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单纯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RNS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RR...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中医熨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的方式,对维普、CBM、CNKI、万方、Pubmed等数据库有关中医熨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RCT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两人独立提取研究资料,应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资料分析,并应用漏斗图表示发表性偏倚。结果:严格按照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对所检索文献进行筛选,共纳入15篇文献,纳入病例2120例。经Meta分析数据显示,中医熨法或结合传统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总有效率方面与对照方案相比有明显优势。结论:中医熨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且中医熨法或联合传统疗法在总有效率上优于传统疗法、西药、中成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VIP、CBM、万方四个数据库中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RCT文献,对纳入文献采用Cochrane评价手册中RCT质量评价工具进行质量评价,提取有效率、症状积分、皮肤生理参数指标等数据,采用RevMan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2篇,患者1260例。Meta分析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R=1.17,95%CI为1.11~1.22,Z=6.41,P<0.05)。同时,从症状积分、皮肤生理参数指标、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来看,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能显著改善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临床症状,快速恢复面部皮肤屏障功能,安全可靠且复发率低,非常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1.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候要素的生物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常见症状和体征与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揭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中医证候本质。方法:纳入2002年1月~2006年1月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以及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龙华医院和普陀区中心医院的44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采用自制中医四诊信息调查表采集患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甲胎蛋白和B超等)。按出现频次高(〉40%)的中医症状或体征的有、无逐一将患者分为两组,分析两组间各症状、体征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变化,以探寻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中医常见证候的分类特征及生物化学特点。结果:44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出现频率大于40%的最常见症状和体征有乏力、尿黄、肝掌、面色晦黯、脉弦、腰膝酸软、口干口苦、多梦寐差、肢体困重、脘腹胀满、目黄、脉细、急躁易怒、脾大、纳谷不馨和胁肋疼痛。基于课题组前期对900例肝硬化患者进行证候分析的结果,440例患者的证候主要概括为湿热内蕴、肝肾阴虚、瘀热内蕴和肝郁脾虚4证。其生化特点显示,湿热内蕴证表现为肝脏的炎症活动明显,合成功能差;肝肾阴虚证则表现为肝脏炎症活动不明显,合成功能差;瘀热内蕴证表现为肝脏炎症活动不明显,但肝脏合成功能差,脾厚度增加;湿热内蕴、肝肾阴虚、瘀热内蕴同时伴有腹水增多。肝郁脾虚证也表现为以肝脏的炎症活动为主,但疾病严重程度较湿热内蕴证为轻,可伴有合成功能下降,同时腹水量少,门静脉内径小。结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不同证型具有不同的病理特点,表明中医证候分类是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的。  相似文献   

12.
吴新员 《河北医学》2013,19(2):236-238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硬化与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6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与同期住院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为对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酒精性肝硬化辅助检查示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升高,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丙氨酸基转移酶(ALT)、血尿酸(uA)等升高明显,肝大、脂肪肝、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发生比例较肝炎后肝硬化高,与肝炎后肝硬化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血清GGT升高显著。提示GGT是反映酒精性肝硬化的特征性指标。酒精性肝硬化预后比肝炎后肝硬化好,但晚期二者预后差别不大。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明显改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生活质量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探讨影响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新修订的简明健康生存质量(Short Form-36 Health Survey,SF-36)量表测试108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生命质量分值,并采集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相关临床信息,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病程、疾病的共性证候及主要实验室指标等。运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逐步回归筛选影响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结果:修订后的SF-36量表Cronbach’s a系数为0.773,提示各项目间内部有良好的一致性。肝炎后肝硬化组修订后SF-36总评分及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机体疼痛、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的平均评分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相关分析结果提示,肝炎后肝硬化共性证候评分与躯体功能、心理健康、情感角色、活力、总体健康状况具有相关性(均r〉0.6,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P=0.05水平,中医肝炎后肝硬化共同证候、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的回归系数分别是0.262、-0.2978、-0.4839、-0.4839、-0.5123、-0.5719,是影响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生活质量全面下降,纳入疾病中医共性证候的修订后SF-36量表更为客观,对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价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偏最小二乘法在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分类建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squares,PLS)在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分类模型建立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拟定中医四诊等生物信息采集基本要求,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采集278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症状、体征、舌象、脉象及临床实验室指标等生物信息;采用逐步回归方法筛选各证候相关指标,设证候类型为因变量矩阵,相关临床信息为自变量矩阵,所有变量均经列最大化处理后导入PLS程序中进行计算,采用留一法(Leave-One-Out,LOO)完成建模和样本的预测。结果:逐步回归建立的5个证候类型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R2均在0.7以上;在此基础上,基于PLS建立的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判识模型对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湿热内蕴和瘀热蕴结等主证候的预测准确率分别为73.02%、68.71%、92.45%、84.17%和68.71%。结论:PLS法能提高中医临床生物信息的利用度,在中医复杂证候建模的研究中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足方对糖尿病大鼠足部肌腱糖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预防组、中药治疗组、西药治疗组,并采取腹腔一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复制Wistar大鼠糖尿病模型。中药预防组在成模后即灌胃糖足方煎剂,中药治疗组、西药治疗组(予氨基胍水溶液)均在成模后1月灌胃给药。于实验第12周处死,观察大鼠后爪部肌腱组织病理变化及检测血糖、组织糖含量、果糖胺(FMN)及组织糖基化终产物(AGEs)。结果:中药预防组和中药治疗组均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后爪部肌腱组织病理损害,降低组织糖含量,且预防组优于治疗组,而西药无此作用;中药预防组和西药治疗组均可显著降低FMN、AGEs,而中药治疗组只有降低AGEs作用。结论:糖足方对糖尿病大鼠足部肌腱糖化损伤有保护作用,且早期干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与胆汁性肝硬化之间的血脂、载脂蛋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5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21例胆汁性肝硬化病人的血浆胆固醇(CHOL)、甘油三脂(TRIG)、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100(APOB100)、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并与正常人相比较.结果胆汁性肝硬化病人的CHOL、TRIG和APOB.明显升高,而肝炎后肝硬化病人却反有明显下降,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两组病人的HDL、APOA1都有轻度下降,两者的下降幅度相差不明显;所有病人TBIL均明显升高,以胆汁性肝硬化病人尤为明显,统计学差异显著;两肝硬化组病人的PTA比对照组明显降低,以肝炎后肝硬化组尤甚,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肝炎后肝硬化与胆汁性肝硬化血脂、载脂蛋白的变化有一定差异,可作为临床诊断、鉴别诊断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肝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相关指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硬化目前中医证治分型尚不统一,近年来在血清纤维化、血清肝功能等相关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研究方面有了较大发展.今后应逐步建立肝炎后肝硬化的中医辨证规范,充分利用Child Pugh分级分析病情、判定预后,同时应注重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8.
Viral hepatitis type B is common in China ,and is the most contagious disease that threatensthe health of Chinese people , especially severechronic hepatitis (SCH) and posthepatitic cirrhosis(PHC) . Because of lacking effective outstandingtherapy ,the fatality of SCH and PHC is al wayshigher .Currently ,comprehensive treat ment (CT)of these chronic liver diseases is the most populartherapeutic modality .Inthis study ,the nutritionalstatus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iveness of nutri-tiona…  相似文献   

19.
仝现州   《中国医学工程》2010,(1):158-160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腹膜后单个有核细胞移植对门静脉压力的影响。方法随机对肝炎后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70例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病人行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的同时在腹膜后植入自体骨髓单个有核细胞。对照组34例行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观察术后腹膜后血管再生情况及监测门静脉压力变化,对照同期手术再出血、腹水消失情况、低蛋白改善情况及肝性脑病的发生率。用SAS统计软件分析处理。结果 36例在手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腹膜后彩超复查侧枝循环开放增加、术后12个月测门静脉压力降低、腹水明显改善、低蛋白血症2例未纠正,随访五年无肝性脑病发生及再出血病例。对照组单纯性断流手术者在术后三年有11例再出血,并发肝性脑病7例,门静脉压力升高,腹水8例未改善,低蛋白血症2例未纠正。结论肝硬变并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在行脾切除,门-奇断流的同时,在腹膜后植入自体骨髓单个有核细胞可以增加门静脉侧枝循环,降低门静脉压力,预防再出血并发肝性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