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枸地氯雷他定联合匹多莫德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16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例患者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枸地氯雷他定片,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匹多莫德颗粒。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和症状积分。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复发率分别为68.75%和65%,观察组分别为91.25%和13.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地氯雷他定联合匹多莫德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降低复发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枸地氯雷他定联合匹多莫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予枸地氯雷他定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对照组(52例)仅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症状体征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有效率为95.59%,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χ~2=9.10,P0.05)。治疗组CD_4~+细胞分数、CD_4~+/CD_8~+细胞比值高于对照组,CD_8~+细胞分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枸地氯雷他定联合匹多莫德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慢性荨麻疹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经过,其一线用药为第2代抗组胺药,治疗选择有限,且抗组胺药的疗效存在个体差异,并不能满足所有患者的需求。本研究旨在探索止痒消疹颗粒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且诊断为慢性荨麻疹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接受常规的第2代抗组胺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在常规的第2代抗组胺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止痒消疹颗粒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2组7日荨麻疹活动度评分(Weekly Urticaria Activity Score,UAS7)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的差异,采用症状积分下降指数(Symptom Score Reduce Index,SSRI)评价并比较2种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2组的UAS7均明显降低(分别P=0.001,P<0.001)。尽管根据UAS7计算SSRI来评价疗效时,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1.11%和59.38%,2组间疗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口服液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应用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体征改善情况、T细胞亚群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瘙痒、风团数目及风团直径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D4+、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7%(42/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0%(3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多莫德口服液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更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纠正患者细胞免疫平衡。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组胺球蛋白联合口服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采用组胺球蛋白穴位注射联合口服西替利嗪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抗组胺药西替利嗪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25%,对照组有效率53.33%,两组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穴位注射组胺球蛋白联合口服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研究匹多莫德联合童康片用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到我院就诊的214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用随机数字法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匹多莫德联合童康片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匹多莫德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2%明显高于对照组82.24%,统计学比较差异显著(P <0.05);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比较差异显著(P <0.05);两组均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匹多莫德联合同康片用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临床疗效满意,毒副作用不明显,安全可靠有效,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7.
丁丽霞 《大家健康》2015,(3):132-133
目的:分析研究匹多莫德联合童康片用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到我院就诊的214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用随机数字法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匹多莫德联合童康片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匹多莫德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2%明显高于对照组82.24%,统计学比较差异显著(P<0.05);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均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匹多莫德联合同康片用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临床疗效满意,毒副作用不明显,安全可靠有效,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舰船员慢性荨麻疹发病与马拉色菌的关系。方法对126例舰船员慢性荨麻疹患者及45例健康者进行真菌学比较研究。将马拉色菌阳性的8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分为A、B两组,A组单用抗组胺药,B组用抗组胺药联合2%酮康唑洗剂治疗。结果舰船员慢性荨麻疹患者皮肤马拉色菌带菌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两治疗观察组于治疗结束时,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结束6~8周后,B组疗效高于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B组真菌学检查马拉色菌转阴率高于A组(P<0.01)。结论舰船员慢性荨麻疹与皮肤马拉色菌有一定相关性,联合抗真菌治疗能提高其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抗组胺药物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 VCAM-1)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于千佛山医院确诊为慢性荨麻疹并进行治疗的资料完备的患者1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分为两组,观察组(70例)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70例)单纯采用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IL-4和s VCAM-1的影响。结果 1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2.8%,对照组为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观察组IL-4、s VCAM-1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抗组胺药物可通过改善体内炎症因子与黏附因子水平缓解患者的症状,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探讨依匹斯汀联合曲尼司特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方法 9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依匹斯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曲尼司特;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观察对比其临床效果,并在停药1周后观察患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5.7%(44/46),对照组有效率87.0%(40/4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1周后,观察组患者复发率23.9%(11/46),低于对照组的45.7%(21/46)(P<0.05)。结论依匹斯汀联合曲尼司特治疗慢性荨麻疹具有较好的疗效,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咪唑斯汀与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将136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按随机字母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予以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4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咪唑斯汀缓释片口服10 mg,每日1次。对照组予以依匹斯汀,每晚口服l片,每片10 mg,睡前口服。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日,进行疗效评估。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5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风团消失时间、疗程后1个月复发频次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咪唑斯汀与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应用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可以从抗组胺和调节机体免疫状态方面协同发挥治疗作用,临床疗效确切,治疗期间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铵与西替利嗪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口服盐酸西替利嗪分散片10mg 1次/d,治疗组加肌注复方甘草酸铵注射液2mg 1次/d,2组连续用药4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86.36%,对照组有效率达6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复方甘草酸铵有抗炎、抗变态反应、类糖皮质激素样作用,与抗组胺药西替利嗪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抗感颗粒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134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匹多莫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抗感颗粒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咳嗽、发热及肺内啰音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抗感颗粒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显著,发生不良反应较轻,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联合维A酸乳膏外用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多发性跖疣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维A酸乳膏外用治疗,观察组给予匹多莫德联合维A酸乳膏外用治疗,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17例(56.7%),显效6例(20.0%),有效5例(16.7%),总有效率28例(93.3%),显著高于对照组21例(70.0%),χ2=5.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4例(13.3%),与对照组2例(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41,P>0.05)。结论:匹多莫德联合维A酸乳膏外用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较佳,且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安全,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依匹斯汀联合转移因子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依匹斯汀联合转移因子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 将2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2例,对照组98例.两组均口服依匹斯汀20 mg,每天1次,同时治疗组联合口服转移因子6 mg,每天2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有效率为61.76%,对照组有效率为37.7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匹斯汀联合转移因子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其疗效优于单用依匹斯汀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荥阳市人民医院2015年4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57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78例采取匹多莫德治疗,观察组79例于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IgG、IgM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14%)高于对照组(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gA、IgG、IgM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效果确切,且能明显提升其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枸地氯雷他定片辅助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实验对象为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6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依照就诊时间将66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探讨,每组各33例,对照组单纯使用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实验组使用匹多莫德分散片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最终疗效及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最终疗效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地氯雷他定片辅助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显著,能快速缓解患者各项临床症状,药物毒副作用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联合头孢曲松治疗老年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同时检测治疗前后免疫抗体、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0.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较治疗前IgA、IgG、T细胞亚群CD3+、CD4+均明显升高(p〈0.01),CD8+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以上指标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匹多莫德可通过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抗感染药物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吴一菲  曹萍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9):1544-1545
目的:评价匹多莫德分散片联合吡美莫司软膏外用治疗白瘢风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匹多莫德分散片与吡美莫司软膏外用联合治疗,对照组仅外用吡美莫司软膏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0%,对照组39.4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5.21,P<0.05)。结论:匹多莫德分散片联合吡美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安全、有效,患者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维生素K4联合依匹斯汀雷尼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方法 135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76例,对照组59例.两组均口服依匹斯汀雷尼替丁,治疗组同时加用维生素K4口服治疗2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1%,对照组有效率79.6%.结论 维生素K4联合依匹斯汀雷尼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高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