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的白血病相关基因LRP16的克隆   总被引:36,自引:9,他引:27  
目的 发现新的白血病相关基因及探讨白血病的发生机制。方法 应用分子克隆技术RLGS及RACE技术自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骨髓标本中克隆新的白血病相关基因。结果 克隆到一个长度为2948bp的DNA片段,经国际基因库同源检索证明为一未知基因的一部分,并定位于第11号染色体长臂11区,进一步克隆到这一基因的全长cDNA,其长度为980bp,并被国际基因库以新的人类基因LRP16收录入库。结论 RLGS及RA  相似文献   

2.
目的:克隆白血病相关基因及白血病相关基因甲基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新的分子克隆技术RLGS及SouthernBlot技术自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骨髓标本中克隆白血病相关基因对该基因的甲基化进行检测。结果:克隆到一个长度为221bp因NotⅠ酶切位点甲基化所致的DNA片段,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其来源于急性白血病相关基因(WIT-1基因)第二外显子,WIT-1基因甲基化发生率在原发难治性AML中明显  相似文献   

3.
家族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相关新基因ELF2C cDNA全长的克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ang CY  Wang SY  Lin X  Zhang YW  Li JG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32):2245-2248
目的克隆家族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相关新基因全长,在分子水平上探讨急性白血病发生发展的机制。方法以构建的家族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抑制性?肖减性文库中1个有差异表达的新基因EST序列(zywb4)为基础,综合应用电子克隆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RACE)技术克隆家族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相关新基因的全长cDNA。结果获得家族性急性髓系白血病差异表达新基因ELF2C的全长cDNA和432bp的开放阅读框(ORF),Blast检索为一功能未知基因,被GenBank收录,注册号为DQ359746。结论成功获得一个家族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相关新基因ELF2CcDNA全长,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李景岗  王少元 《医学综述》2007,13(11):830-833
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与其相关基因的结构及功能异常密切相关,克隆白血病相关新基因有助于深入阐述白血病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为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奠定基础。目前克隆新基因全长的方法主要有cDNA文库筛选法、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反向PCR和锅柄PCR、基于表达序列标签的全长cDNA电子克隆,用这些方法克隆的新的白血病相关新基因有ZFP91、HV126、白血病复发相关候选基因、急性白血病预后风险因子1、混合性白血病融合基因。  相似文献   

5.
家族性急性髓系白血病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离家族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在基因水平上探讨急性白血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Super SMART和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技术,构建家族性急性髓系白血病cDNA消减文库;应用差异筛选技术进行差异表达片段的筛选与鉴定;测序结果进行BLAST同源性比对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家族性急性髓系白血病cDNA消减文库;克隆、筛选并鉴定了17条基因片段,与已知基因同源,11条为未知基因片段。结论SSH技术是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的有效方法;获得多个与细胞增殖和分化相关的已知基因;获得11条新基因EST片段,并被GenBank收录。  相似文献   

6.
重组人细胞因子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和非白血病骨髓细胞增殖的影响叶奇鲁,于载泺,马瑞英一、资料和方法1.骨髓细胞的制备: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骨髓标本28份,全部病例均按全国白血病分型标准经临床及实验室确诊。非白血病骨髓标本45份。将骨髓液经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7.
目的 克隆家族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相关新基因cDNA全长,在分子水平上探讨急性白血病发生发展的机制.方法 以构建的家族性AML抑制性消减文库中1个有差异表达的新基因EST序列zywb87(GenBank注册号CV973101)为基础,应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RACE)克隆其全长cDNA,应用生物信息学对其功能进行初步分析,应用一步法半定量RT-PCR检测其在AML患者及正常人中的表达.结果 获得了家族性AML相关新基因FAMLF的cDNA全长,该基因定位于染色体lq31.3,cDNA全长2313 bp,开放读码框(ORF)为249 bp,编码82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含有信号肽,富含亮氨酸重复单位(LRR_SD22),内在固有无序结构域等功能区.Blast检索为功能未知的新基因,已被GenBank收录,并命名为FAMLF,核酸注册号为EF413001,蛋白质注册号为ABN58747.新基因FAMLF在AML患者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1±0.66 vs 0.97±0.51,P<0.01).结论 成功获得一个家族性AML相关新基因FAMLF cDNA全长,FAMLF基因在AML中高表达,可能是具有一定生物功能的新基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新克隆的家族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相关新基因ELF2C和其蛋白序列进行分析,初步探讨其功能。方法以人类基因组数据库为基础,利用生物信息学程序预测ELF2C的基因结构、染色体定位、编码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蛋白质功能域等。结果ELF2C基因定位于4q31.1,全长2257bp,含有432bp的开放阅读框,可编码143氨基酸的蛋白质,且编码蛋白定位于核内,具有多个修饰位点和功能基序,是一个功能活跃的蛋白质。结论ELF2C基因可能是在家族性急性髓系白血病发生发展中具有生物功能的一条全长新基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 定量检测RIL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甲基化水平,观察RIL基因甲基化水平与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关系.方法 以60例原发急性髓系白血病、11例首次化疗后未完全缓解及16例首次化疗后达完全缓解的骨髓标本为研究对象,应用焦磷酸测序法检测RIL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并以20例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骨髓标本作为对照.结果 60例原发急性髓系白血病中有50例标本RIL基因启动区高甲基化,阳性率83.3%;20例对照组中未检测出RIL基因启动区高甲基化,阳性率为0;11例首次化疗后未完全缓解标本中,7例标本RIL基因启动区高甲基化,阳性率63.6%,甲基化平均值(22.8%±8.2%),骨髓白血病细胞比例平均值(23.0±8.9)%,而初诊时11例中10例标本RIL基因启动区高甲基化,阳性率90.9%,甲基化平均值(51.2±18.3)%,骨髓白血病细胞比例平均值(65.8±13.6)%;16例首次化疗后完全缓解标本中未检测出RIL基因启动区高甲基化,阳性率0,甲基化平均值(12.6±2.3)%,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平均值(1.2±0.9)%,而初诊时16例中13例标本RIL基因启动区高甲基化,阳性率81.2%,甲基化平均值(45.9±23.2)%,骨髓白血病细胞比例平均值(67.7±14.3)%.结论 RIL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普遍存在;RIL基因甲基化水平与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后缓解程度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以降钙素基因高度甲基化为白血病克隆的分子基因标志,检测白血病微量残留病,并预测预后的可能性。方法: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DNA,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29例急性白血病和8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患者的降钙素基因的甲基化程度,对降钙素基因高度甲基化阳性者,以降钙素基因高度甲基化为白血病克隆的分子基因标志。应用PCR技术定期追踪检测骨髓微量残留病。结果;20例白病完全缓解后均存在微量残留病。完全缓解后微量残留病持续阳性或转阴后再次出现阳性,提示将发生骨髓复发,能提早2-11个月预示疾病的复发。微量残贸病较早转阴并持续长期阴性者可能获得长期生存。结论:以降钙素基因高度甲基化为白血病克隆的分子基因标志,应用PCR技术能起到监测血病骨髓微量 留病的作用,为预测白血病的预后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信息学和实验学的方法检测LRP16基因在肿瘤细胞以及在造血发育不同阶段的表达状况,探讨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以及在血细胞成熟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方法:以NCBI提供的高通量CGAP/SAGEmap数据库为实验对象,“Virtual Northern”程序为实验工具,分析比较了LRP16基因在多种肿瘤组织、细胞系和相应正常组织中的表达谱;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了该基因在多种正常血细胞及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量。结果:SAGE结果显示LRP16在人类多种肿瘤细胞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正常对应组织。脐血中未检测到LRP16表达,正常骨髓及经G-CSF动员的PBSC(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s)中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人外周血、原代白血病细胞及白血病细胞系(P<0.001)。结论:LRP16在不同的血细胞中表达量不同。同时表明LRP16与急性白血病等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存在相关性;在初诊与复发白血病中,LRP16的表达差异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扩增42例急、慢性白血病患骨髓白血病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产生的第三互补决定区(CDR-Ⅲ)DNA序列。结果显示:35例淋巴细胞白血病中25例出现IgH基因单克隆性重排(71.4%),其中急、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各为80%(16/20)和87.5%(7/8)及2例T、B淋巴细胞双表型白血病,另外有1例急性未分化白敌国病也出现这种重排,而5例,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和6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均无重排,对3例CDR-Ⅲ阳性克隆的B-ALL病例在完全缓解期进行微小残留病变检测,其中2例PCR阳性病人先后复发,1例PCR阴性病人缓解持续时间明显长于阳性病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人HIF-1α的miRNA干扰表达载体并转染人急性髓性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方法设计合成针对人HIF-1α基因的miRNA前体寡核苷酸,通过退火成为双链DNA片段,以T4 DNA连接酶与线性化pcDNA(tm)6.2-GW/EmGFP-miR质粒连接,构建含HIF-1α前体miRNA的重组质粒。经测序鉴定后,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人急性髓性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结果经测序鉴定针对人HIF-1α基因的miRNA干扰质粒构建成功,并能够成功转染人急性髓性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结论成功构建针对人HIF-1α基因的miRNA干扰质粒并转染人急性髓性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为后续研究HIF-1α基因在人急性髓性白血病骨髓基质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急性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静  殷献录 《医学综述》2000,6(8):369-370
<正>1 发病机制 急性白血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已延伸到分子生物学水平。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研究有许多新的进展,尤其是在细胞凋亡、造血基因调控及形态发育基因调控,对探讨和揭示急性白血病的发生机制具有现实的作用。 1.1 细胞凋亡 急性白血病是由于髓系或淋系祖细胞的失控,呈克隆性扩张被阻滞于一定的分化阶段而发生的。研究表明,细胞活动除此之外,还存在细胞的程序化死亡,即细胞凋亡。由于细胞凋亡受到抑制细胞堆积而形成肿瘤。生物学研究证实t(14;18)染色体易位造成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高表达。原癌基因e-mye与肿瘤抑制基因p53都与凋亡调控有关,且这2个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构建人HIF-1α的miRNA干扰表达载体并转染人急性髓性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方法 设计合成针对人HIF-1α基因的miRNA前体寡核苷酸,通过退火成为双链DNA片段,以T4 DNA连接酶与线性化pcDNA(tm)6.2-GW/EmGFP-miR质粒连接,构建含HIF-1α前体miRNA的重组质粒.经测序鉴定后,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人急性髓性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结果 经测序鉴定针对人HIF-1α基因的miRNA干扰质粒构建成功,并能够成功转染人急性髓性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结论 成功构建针对人HIF-1α基因的miRNA干扰质粒并转染人急性髓性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为后续研究HIF-1α基因在人急性髓性白血病骨髓基质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p16基因纯合缺失和甲基化变化与其表达之间的关系,探讨其成人急性白血病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分别用多重聚合酶联反应(PCR)技术及甲基化敏感限制性内切酶-PCR技术检测了71例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DNA中p16基因纯合缺失及甲基情况;应用原位杂交及免疫技术检测p16基因mRNA及p16基蛋白表达,结果:71例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中,2例检测出p16基因纯合缺失,在无p16基因纯合缺失的病例中,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26)和9例急性髓性白血病(9/43)患者测出p16基因甲基化,p16mRNA及p16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70.4%(50/71例)、61.9%(44/71例),结论:在成人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中,p16基因甲基化比p16基因纯合缺失更具有意义;p16基因表达异常与成人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白细胞介素—6相关新基因的生物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白细胞介素-6(IL-6)相关新基因的生物学分析,研究IL-6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IL-6相关表达序列标签(EST)进行电子克隆获得924bp全长新基因,后采用RT-PCR方法从IL-6激活的人U937细胞所提的总RNA中钓取,此片断连到pGEM-Teasy质粒上并测序。结果:成功钓取了IL-6相关EST电子克隆的全长cDNA基因。结论:使用电子克隆技术对于发现新基因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急性髓系白血病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克隆性疾病,既往以细胞毒药物为主的化疗方案是治疗的基本骨架,但已难以满足临床治疗需求。近年来,深度测序技术的发展和靶向药物的应用开启了急性髓系白血病靶向治疗的大门,也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带来了巨大的进步。随着研究的深入,靶向药物耐药、联合治疗毒性叠加、缺乏有效靶点等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为治疗策略选择提出了新的挑战。未来,深入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发病机制,开发和合理使用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将有望进一步提高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推动其进入个体化精准治疗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9.
<正>急性白血病的发病机制至今仍无法完全阐明,然而基因突变与白血病的发生有着密切联系。此外随着对表观遗传学研究的深入,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也日益受到重视。TET2基因作为一种抑癌基因,在血液肿瘤疾病中该基因突变很常见,同时,该基因具有促进DNA去甲基化的功能。深入研究TET2基因生物学功能对研究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及探索白血病治疗有一定意义。1 TET基因家族人TET基因家族包含TET1、TET2、TET3,在染色体t(10;11)(q22;q23)易位的部分急性髓系白血  相似文献   

20.
舒青  李军 《医学争鸣》1997,18(2):133-135
目的:研究Rb基因异常与急性髓系白血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DNA印迹杂交和PCR技术。结果:在5/18例原发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发现Rb基因结构异常(28%),其中2例缺失5.4kb和出现新片段3.1kb和2.3kb。将其中1例用Rb基因外显子18,19,21,22,27五对引物进行分析,未发现异常。结论:Rb基因异常可能与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始发和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