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小燕 《求医问药》2014,(19):199-199
目的 :探讨用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与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进行剖宫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3年4月1日~2014年4月1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24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24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62例产妇。对对照组产妇进行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手术,对观察组产妇进行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术后,比较两组产妇术中的出血量、胎儿娩出的时间和新生儿Apgar(阿普加)评分情况及其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术后,在对照组的62例产妇中,胎儿娩出的时间平均为41±14 min,术中的出血量平均为92±15ml。在观察组的62例产妇中,胎儿娩出的时间平均为23±12 min,术中的出血量平均为61±13ml。观察组产妇胎儿娩出的时间及术中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产妇均未发生危害较大的伤口感染、血尿、膀胱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用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进行剖宫产手术与用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进行剖宫产手术相比,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进行剖宫产手术的疗效更为理想,可缩短胎儿娩出的时间,减少产妇术中的出血量,而且新生儿的Apgar评分也很高。此手术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行二次剖宫产横切口位置的改良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进行过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的足月妊娠孕妇,共计6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应用改良之后的手术方法进行手术,对照组进行传统手术,并对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研究组子宫切口撕裂比率为3.13%,明显低于对照组12.50%;研究组相邻器官的受损情况中膀胱受损率为0.00%,明显低于对照组受损率9.38%;研究组新生儿窒息率为3.13%,明显低于对照组窒息率15.63%;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次剖宫产术可以对手术切口位置进行改良及进行有效处理,对剖宫产术后切口的愈合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有效减少术中切口撕裂的机会,降低新生儿的窒息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李晓红 《当代医学》2009,15(27):108-109
剖宫产是解决高危妊娠和难产的主要方法,近30年来随着剖宫产技术、麻醉、急救及抗生素应用的发展,剖宫产安全性明显提高,产妇和医务人员对剖宫产的依赖和信任度亦明显增加,甚至有不少患者认为这是目前最好的分娩方式。本文就第一次剖宫产手术的选择及剖宫产对第二次妇科手术的影响做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改良式剖宫术与子宫下段剖宫术对产妇泌乳功能的影响 ,以改善护理质量 ,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我们对实施两种产式的初产妇进行了泌乳功能的观察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初产妇 80例 ,均无严重的产科并发症、内分泌疾病及乳房发育缺陷。年龄 2 1~ 37岁 ,平均 2 6岁。体重(6 5 .15± 6 .15 )kg。孕周 37~ 42周。 80例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40例。两组年龄、体重、孕周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1.2 方法 两组均行硬膜外麻醉 ,改良组采用腹部横直切口 ,钝性分离 ,不缝合腹膜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组 (…  相似文献   

5.
6.
杜江华 《吉林医学》2010,31(3):398-398
剖宫产术是当前产科解决异常分娩的主要措施,缩短手术时间可减少术中出血及术后粘连、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是促进产妇尽快康复的关键。2009年1月~2009年6月我科入院产妇共计336例。经子宫下段剖宫产260例,自然分娩76例,前者占产妇的77.3%。我们通过对336例手术患者的精心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8.
9.
王娇 《当代医学》2016,(33):36-37
目的 对改良腹式横切口与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 对接受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62例产妇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均分为2组(n=31),对对照组产妇进行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研究组产妇进行改良腹式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分析2组产妇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产妇的开腹出血量、术中总出血量、手术耗时分别为(4.93±2.01)mL、(146.81±26.93)mL、(21.04±6.05)min,对照组产妇开腹出血量、术中总出血量、手术耗时分别为(16.04±7.47)mL、(245.36±68.25)mL、(32.35±11.04)min,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的术后镇痛率、术后腹泻率、术后病率、恢复排气时间分别为12.90%、6.45%、3.23%、(23.87±11.02)h,对照组产妇术后镇痛率、术后腹泻率、术后病率、恢复排气时间分别为38.71%、16.13%、16.13%、(48.34±13.63)h,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剖宫产产妇实施改良腹式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改良腹式横切口与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03年10月开始实施改良腹式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该术式符合解剖生理特点,简化了手术步骤,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戚瑞虹 《中外医疗》2014,(31):23-24
目的研究改良式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用于产科剖宫产的使用价值。方法选取68例在该院产科于近1年来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将这68例产妇平均分为对照组34例和实验组34例,将传统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应用于对照组,将改良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用于实验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要低,且新生儿Apgar评分较对照组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改良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在产科剖宫产手术中的使用价值较高,疗效肯定,值得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改良腹式横切口与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效果。方法将有剖宫产手术指征的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两组均行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改良腹式横切口下段剖宫产术,对照组采用腹式纵切口下段剖宫产术,术后两组静脉滴注青霉素预防感染。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剖宫产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新生)LApgar评分、新生儿体质量,以及术中损伤(血尿、切口延裂)、术后疼痛等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剖宫产手术时间、取胎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体质量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中血尿、切口延裂、术后疼痛、术后病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腹式横切口剖宫产术比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手术效果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剖宫产子宫下段横切口缝合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恩兰  李华 《北京医学》1991,13(1):50-51
  相似文献   

14.
在临床上,剖宫产已成为解决难产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几年来随着种种像因剖宫产率不断上升,再次剖宫产率也随之上升,我院通过对160例二次剖宫产病例资料分析,比较不同腹壁切口及子宫切口对二次手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比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与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疗效。方法 比较58例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与60例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在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感染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纵切口下段剖宫产术相对于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胎儿娩出时间短、出血量少、Apgar评分情况好,再组术后感染率无差异。结论 纵切口下段剖宫产术损伤小,胎儿娩出时间易控制,对于需要尽快娩出胎儿的情况下是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6.
1999年 6月~ 2 0 0 1年 1 2月 ,我院住院分娩的的产妇 2 4 1 8人次 ,剖宫产 45 9人次 ,占 1 9%。现将其中的 388例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1 94例 ,比较其手术时间、术后病率、折线时间、切口愈合等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改良式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组 (观察组 ) 1 94例 ,传统的子宫下段剖宫产组 (对照组 ) 1 94例。两组在孕次、年龄、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手术指针及麻醉选择上无差异。1 2 手术方法1 2 1 观察组  ( 1 )选择耻骨联合上 3cm ,切口长约 1 2~ 1 4cm ,在切口中部切开皮下脂肪约 2cm ,钝性撕开…  相似文献   

17.
18.
杨晓红 《吉林医学》2013,34(4):705-70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采取腹壁横切口与纵切口二次手术的利弊。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二次剖宫产产妇148例,其中腹壁横切口70例,腹壁纵切口78例,对两组的术中及术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从盆、腹腔粘连、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情况、手术出血量及术口愈合情况相比较,腹壁横切口盆腹腔粘连较腹壁纵切口明显严重,腹壁横切口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增高,腹壁横切口愈合较腹壁纵切口愈合好(特别对肥胖产妇)。结论:从二次剖宫产手术结果来看,腹壁纵切口优于腹壁横切口,在剖宫产选择方式上应充分考虑其远期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新式剖宫产、改良式新式剖宫产术后第3次剖宫产腹壁及腹腔粘连情况.方法:选择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第3次手术为研究组,新式剖宫产及改良式剖宫产术后第3次手术为对照组,第3次手术均为原切口开腹剖宫产.对比三组术式腹壁及腹腔粘连情况,开腹时间、手术开始至胎儿取出时间手术时间.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腹壁各层及腹腔粘连及开腹时间、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而取出胎儿时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新式剖宫产不缝合腹膜可使腹直肌与子宫致密粘连再次手术分离粘连时间长,腹直肌损伤大,下段无法暴露[1],多数采用例"T"字形切口切开子宫,改良式剖宫产第3次手术腹壁各层粘连严重,均较第2次手术明显开腹困难.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腹壁各层均有粘连,但开腹均较对照组容易,腹腔粘连情况改良式剖宫产及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均无明显差别,故在基层医院针对可以多胎妊娠,且需剖宫产的产妇推荐使用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我们对263例孕妇进行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并以同期130例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及腹膜外剖宫产术作对照组,比较手术中及手术后情况;结果: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术后进水,进食及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其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药的使用次数亦少于对照组;结论;表明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优于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及腹膜外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