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的病因、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 回顾对比分析21例PNSH及50例DSA阳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临床资料。结果PNSH伴有高血压比例高而头痛相对较轻,脑神经损害、出血最较少,再出血率、脑积水等并发症较少。结论PNSH临床表现不典型,症状似对较轻,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对72例SAH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SAH临床表现以突发剧烈头痛为主;大部分患者通过头颅CT及腰穿确诊,大量出血、再出血及继发脑血管痉挛为主要死亡原因。结论:SAH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易诊断,但治疗比较复杂,治疗应针对病因治疗,预防再出血及继发脑血管痉挛。  相似文献   

3.
蛛网膜下腔出血50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506例SAH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 结果:SAH多为动脉瘤(425例)所致,非动脉瘤性中脑周围出血(20例)在SAH所占构成比较大。SAH临床表现以突发剧烈头痛为主;大部分患者多通过头部CT及全脑血管造影确诊。结论:SAH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虽较易诊断,但治疗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4.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与脑血管造影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与脑血管造影术的特点。方法对110例SAH患者症状、病因及DSA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是SAH主要症状;DSA造影阳性者92例,其中脑动脉瘤64例、血管畸形17例和脑动脉狭窄及闭塞11例。结论颅内动脉瘤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原因,全脑血管数字减影造影是SAH病因诊断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张强  胡萌  杨波  池英 《疑难病杂志》2010,9(11):859-860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病因很多,约70%~85%是由于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所致。但约15%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甚至重复造影未能发现出血原因,其中部分病例出血仅局限于中脑周围的脑池,称为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erimesencephalicnon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PNSH),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突出,预后良好,很少发生再出血及神经功能障碍。现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PNSH患者15例并复习文献资料,探讨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6.
王军  刘慧华 《广西医学》2009,31(8):1104-1105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首次全脑血管造影(DSA)阴性的原因及治疗策略。方法对32例首次DSA阴性的SAH患者的诊断、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中,21例复查DSA,7例明确诊断,14例仍阴性,其中6例诊断为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并随访1年,4例无再出血。未复查DSA的11例中,2例经MRI确诊,3例因病情加重紧急手术治疗,4例病重出院或死亡,2例拒绝检查。结论首次DSA阴性的SAH患者,应尽可能复查DSA,同时配合进行头颅CT、MRI以及MRA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12例CT及CTA表现,探讨其影像特性。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12例DSA及CTA检查阴性的局限于中脑周围SAH患者临床表现、CT特点。结果出血范围均位于脑干周围的脑池内,12例中9例CTA检查3例DSA检查均无阳性发现。结论 PNSH具有典型的CT表现,CTA的诊断价值甚至高于DSA,既通过平扫了解出血部位,同时又能排除动脉瘤破裂所致,但对于CTA表示怀疑的仍可以进一步行DSA检查,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脑血管造影阴性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刚  唐文渊  孙晓川  晏怡 《西部医学》2004,16(3):250-251
目的 探讨全脑血管造影 (DSA)阴性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的临床特征。方法 分析 30例DSA阴性的 SAH患者临床表现、CT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 本组病例临床表现 :头痛 30例 ,呕吐 2 6例 ,脑膜刺激征阳性 2 8例 ,一过性意识障碍 4例 ,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 4例 ,所有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且全部治愈出院。 30例中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PNSH) 18例。结论  DSA阴性的 SAH患者临床症状轻 ,并发症少 ,预后好。其中 PNSH病人应避免重复造影 ,脑、脊髓 MRI对明确病因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9.
DSA阴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中特殊类型的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的认识水平,指导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首次造影阴性的自发性SAH病人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本组31例患者,除3例患者行腰穿检查确诊为SAH外,其余患者均于发病1~2d内行头颅CT检查确诊。根据CT表现,出血仅位于中脑周围池者,和此部位延及侧裂池基底部者共22例。全部病人均在发病1~20d内首次行DSA检查,均为阴性。28例复查无阳性发现。病人均预后较好;1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恢复较好。随访6~12月,均无再出血发生。结论PNSH是一种特殊类型的SAH,无严重的脑血管痉挛、脑积水和再出血发生,无需特殊治疗,预后良好。提高对其的认识,对临床诊疗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特点及病因,以便早期诊断和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10年2月收治的24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人的临床表现,CT治疗预后.结果:行内科保守治疗的24例中,治愈6例,好转17例,死亡1例.结论:老年SAH主要病因是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病,头痛、意识障碍为主,早期识别SAH临床特征是防治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检查阴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病因、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比较90例DSA阴性和171例DSA阳性SAH患者的性别,诱因,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癫痫发作,入院时Hunt-Hess分级,内科治疗后的头痛、呕吐及意识障碍持续时间,再出血率,脑积水率,脑血管痉挛率,病死率,改良Fisher分级,CT表现符合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数量及出院时的NIHSS评分等指标。结果 DSA检查阴性的SAH患者男性居多,伴有高血压的患者较DSA阳性组少。DSA阴性的SAH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相对较轻;经治疗后,头痛及意识障碍持续时间均较短,再出血率、脑积水率、脑血管痉挛率及病死率均较低,预后良好。结论 DSA检查阴性的SAH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相对较轻,颅高压症状及意识障碍持续时间短,并发症率及病死率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造影阴性1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中特殊类型的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的认识水平,指导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48例首次造影阴性的自发性SAH病人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本组148例患者Ⅱ级以下133例,除5例患者行腰穿检查确诊为SAH外,其余患者均于发病1~2d内行头颅CT检查确诊。根据CT表现,出血仅位于中脑周围池者,和此部位延及一侧或两侧侧裂池者?延及纵裂池者?并有脑室出血者共122例。全部病人均在发病1~20d内首次行DSA检查,均为阴性。88例复查无阳性发现。139例病人愈后较好;3例有轻度的神经功能障碍;3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恢复较好;3例因高龄合并其它脏器并发症家属放弃治疗。百余例患者随访6~36m,均无再出血发生。【结论】PNSH是一种特殊类型的SAH,无严重的脑血管痉挛、脑积水和再出血发生。提高对其的认识,对临床诊疗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非典型的PNSH患者,在除外脑血管痉挛的情况下,要有技术充分的6条血管的脑血管造影,多个角度投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首次脑血管造影(DSA)阴性病例的病因、诊疗策略及预后等.方法 对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50例自发性SAH首次DSA阴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50例患者首次DSA均在发病后1周内检查,均为阴性.后经DSA复查并行MRI或MRA检查,根据结果总结SAH的原因、重复造影情况、治疗及预后.结果 50例经复查的患者中,共发现检查结果阳性病例10例,包括动脉瘤5例、隐匿性脑或脊髓血管畸形3例及海绵状血管瘤2例,其中9例行手术或栓塞治疗治愈出院,1例病人外院行伽马刀治疗痊愈;40例患者行非手术治疗,39例治愈出院,1例因合并严重内科疾病患者死亡.诊断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SAH(perimesencephalic non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PNSH)21例,复查14例,均为阴性.结论 对于首次DSA阴性的患者在执行科学规范的治疗基础上,应积极复查DSA并行MRI,根据结果,及时治疗.但对于诊断PNSH的病人,建议避免二次造影,但必须随诊CTA或MRI.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126例经临床确诊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进行全脑血管造影后,得出病因结果。方法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相应部位高密度影,及DSA全脑血管造影发现动脉瘤部位。结果动脉瘤多位于前后交通动脉,以单发性动脉瘤最多见。治疗主要包括外科手术夹闭和血管内栓塞两种方法,其中电解铂金弹簧图电解(CDC)治疗,是动脉瘤的治疗发展方向。结论颅内动脉瘤是SAH最常见病因,目前血管内栓塞是治疗动脉瘤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36例的临床资料、脑脊液、头颅CT及脑血管造影进行分析。[结果]本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典型病例为31例(占86.1%),而不典型病例为5例(占13.9%);出血病因在中老年患者主要是脑动脉硬化,而青年人主要为脑动静脉畸形;死因主要是脑水肿、脑疝、再出血、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等。[结论]对表现不典型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及早行头颅CT及脑脊液检查确诊;病因检查以脑血管造影为优;治疗以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为主,并全面兼顾治疗,以促进恢复,降低死率。  相似文献   

16.
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是全脑血管造影阴性而CT显示出血主要在中脑周围池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和预后均有其特异性.笔者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7例PNSH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本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7.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1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11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神经影象学检查、治疗及预后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SAH总病死率24.3%,再出血发生率21.6%,再出血后病死率75%,发病时有意识障碍及头部CT积血越厚预后越差.结论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仅次于脑梗塞和脑出血的急性脑卒中,再出血是其主要的死亡原因,内科保守治疗效果差,进早行脑血管造影查出病因,采用外科手术或血管内治疗是降低SAH病死率的根本手段,尤其对预防再出血和脑血管痉挛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刘玉芝  邱新文 《当代医学》2010,16(20):72-73
目的对于6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研究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就诊的6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用一般治疗、降颅压治疗、预防再出血、防治迟发性血管痉挛、脑脊液置换疗法等方法。结果本组病例就诊后24h内即明确诊断者50例(73.53%),就诊后2~4d内明确诊断者18例(26.47%)。6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明显好转35例,有一定好转21例,无效12例,有效率82.35%。结论 SAH起病状态不一,病因多为颅内动脉瘤,临床表现多样,DSA检查能直接明确病因,选择合理、恰当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脑血管造影阴性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的病因。方法 分析脑血管造影阴性的SAH2 5例。绝大多数均经CT、DSA、MRI检查。结果  2 5例中 ,脊髓动静脉畸形 1例 ,血液病 1例 ,另 2例可能为破裂出血的隐匿型血管畸形或海绵状血管瘤。结论 初次血管造影阴性的SAH的处理及预后与CT上出血的特征有密切关系 ,对于环中脑池蛛网膜下腔出血 (PNSH)应避免重复造影 ,脑脊髓MRI检查对明确病因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动脉瘤性SAH后脑积水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根据发病时间将SAH后的脑积水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期,并对36例动脉瘤性SAH后脑积水患者行头颅CT检查,分析其临床特点及诊断标准;治疗采用脑室外引流术11例,脑室-腹腔分流术25例。结果 全组均被诊断为脑积水。经治疗后临床状况改善情况:明显改善31例,好转5例;CT扫描显示脑室情况:正常29例,明显缩小5例,稍缩小2例。临床治愈34例。2例复发者经2次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治愈。结论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可以形成急性、亚急性或慢性脑积水;CT是诊断脑积水首选的主要方法;根据不同类型对脑积水进行脑室外引流或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方法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