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TZDM)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从冠状动脉造影住院病例中选取585例(其中冠心病合并糖尿病283例,单纯冠心病302例)比较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包括病变程度、累及的血管数目。结果:与非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组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发生病变的比例高于非糖尿病组(均P〈0.05),且血管狭窄的程度较重(狭窄程度≥75%的比例为61.1%比52.3%),3支血管均发生病变的比例显著增高(49.1%比40.1%,P〈0.01)。而单支病变比例低(13.0%比21.5%,P〈0.01)。结论: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表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较重、受累的血管数目较多。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中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方法本研究对87例中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与120例中年冠心病不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与冠心病不合并糖尿病患者相比TG、LDL-C、HDL-C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合并糖尿病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较明显,2支血管病变的和3支血管病变的分别占51%和36%,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也显著多于非糖尿病患者(P〈0.01)。结论中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易出现冠状动脉的弥漫性变化,并且多支病变出现的几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冠心病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 冠心病并发2型糖尿病者(糖尿病组)36例,冠心病未并发2型糖尿病者223例,从中随机选取62例作为非糖尿病组,采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方法检测冠状动脉病变范围与程度,左室造影方法测定左室射血分散。结果:糖尿病组病变血管比例,三支病变及多节段病变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P<0.05,P<0.01)。伴有高血压的糖尿病组病变血管比例,三支病变显著高于不伴有高血压的糖尿病组(P<0.01,P<0.05)。结论 糖尿病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对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效果及其预后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痛合并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对78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和136例非糖尿病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受累血管教目较多,多支病变多于单支病变,且弥漫性病例多见,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冠心病病人(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的冠状动脉血管受累明显较非糖尿病病人严重且病变更为弥漫.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比女性与男性冠心病患者的差异,探讨女性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型及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将冠脉造影确诊的146例女性冠心病患者与同期造影确诊的男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中医证型及冠脉病变特点相互对比分析。结果:与男性相比,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年龄较大,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的比例高,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明显高于男性患者(P〈0.05或P〈0.01);冠脉病变程度严重,病变累及左前降支及三支的比例较男性高(P〈0.01);中医证型方面,伴有气虚、阴虚及气滞等证表现者其比例明显高于男性患者(P〈0.05或P〈0.01),而具有血瘀、痰浊、寒凝等证的比例则与男性相似(P〉0.05)。结论:与男性相比,女性冠心病患者年龄偏大,合并冠心病危险因素者比例高,冠脉病变程度严重,应重视绝经期后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的预防与控制;中医治疗应在活血祛瘀、化痰通络治标的同时,顾护正气,加强益气养阴,同时注意调畅情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唐振媚  蒋小菊  庞振瑶 《广西医学》2009,31(10):1420-142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踝臂指数(ABI)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将178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据造影结果及是否患糖尿病分为对照组31例(无糖尿病及冠心病),糖尿病组30例(T2DM组),冠心病组44例(CAD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73例(T2DM合并CAD组),T2DM合并CAD组按病变血管支数分为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组。分别测量ABI并加以比较。结果ABI在各疾病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2DM合并CAD组显著低于T2DM组、CAD组(P〈0.05);T2DM合并CAD组中三支病变组ABI显著低于单支、双支病变组(P〈0.05);12DM组和CAD组A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I可以预测是否存在冠状动脉病变和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冠心病患者血清糖化蛋白(GSP)和内源性分泌型糖化终末产物受体(esRAGE)水平,探讨GSP、es-RAGE水平及GSP/esRAGE比值对判断冠心病的存在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入选患者135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和有无糖尿病分为:单纯冠心病组(52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48例),正常对照组(35例),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24例),双支病变组(29例)和三支病变组(47例)。测定各组血清GSP和eaRAGE水平,计算GSP/esRAGE比值。结果: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GSP水平和GSP/esRAGE比值显著高于单纯冠心病组(均P〈0.01)及对照组(均P〈0.011),单纯冠心病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esRAGE显著低千单纯冠心病组(P〈0.01)和对照组(P〈0.01),单纯冠心病组明显低于对照纽(P〈0.01);GSP(rs=0.460,P〈0.01)、esRAGE(rs=-0,542,P〈0.001)、GSP/esRAGE比值(fs=0.536,P〈0.001)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显著相关。结论:血清GSP、esRAGE水平及GSP/esRAGE比值对评价血糖正常或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存在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coronary heart disease,DM-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及中医证型的特征。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的冠心病患者80例,根据有无合并糖尿病分为2组,其中DM—CHD组40例,非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non diabetes mellitus type 2-coronary heart disease,NDM—CHD)组40例,观察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累及支数、狭窄程度及形态病变)及中医证型(虚证、实证及虚实夹杂证)的分布特征。结果DM-CHD组冠状动脉病变多见于3支病变或重度弥漫狭窄或严重钙化,与NDM—CHD患者的1支病变、轻重度狭窄和局限性狭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两组多见气虚、血瘀、痰浊、阴虚4证,DM—CHD组痰浊、阴虚、阳虚证发生率显著高于NDM—CHD组(P〈0.05),同时DM-CHD组多见复合证及虚实夹杂证,与NDM-CHD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DM—CHD患者冠脉病变程度较NDM—CHD患者严重,DM—CHD患者中医证型复杂,在气虚、血瘀基础上,多有阴虚、痰浊。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从冠状动脉造影病例中选取191例(其中冠心病合并糖尿病98例,单纯冠心病93例)进行血生化和血管造影资料对比分析。结果与单纯冠心病组比较,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甘油三酯(TG)和血糖水平较高,三支病变比例高达55.1%,单支病变比例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0月~2009年1月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者233例,分为糖尿病组(79例)和非糖尿病组(154例),比较两组资料冠脉造影的特点。结果:糖尿病组单支血管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糖尿病组三支、多支血管病变发生率及弥漫病变血管数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双支病变及病变血管的分布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支数多于非糖尿病患者,且病变血管弥漫,易发生多支病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冠状动脉狭窄时血中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118例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正常者为正常组(32例),冠状动脉狭窄≥50%为冠心病组(86例,占72.88%)。据病变累及血管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22例),双支病变组(28例),三支病变组(36例)。空腹取血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9.44±0.82mg/L)明显高于正常组(3.78±0.60mg/L),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三支病变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9.88±0.58mg/L)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8.45±0.62mg/L),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血中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时升高,随着病变严重程度增加其水平也随之增高。  相似文献   

12.
梅笑雪  缪晓萍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2):1064-1065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脉病变的特点。方法 选择5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54例同期行冠脉造影的无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的血脂水平及冠脉病变特点。结果 糖尿病组与对照组的年龄、性别、高血压、吸烟史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糖尿病组血脂异常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尤以甘油三酯,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糖尿病组冠脉病变以多支病变和C型病变为主(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因素多而复杂,其冠脉病变特点为多支重度弥漫性病变。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伴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和冠脉造影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用冠状动脉造影方法分析了419例伴有2型糖尿病(161例)和不伴有糖尿病(258例)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特点并将临床特点加以对照研究。结果冠心病并发2型糖尿病者空腹血糖和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两组之间血脂指标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明显差异。冠心病伴糖尿病组的心脏射血分数较非糖尿病组明显降低。冠心病伴糖尿病组Gensini积分、范围积分和冠脉积分高于非糖尿病组.糖尿病组三支病变明显多于非糖尿病组,非糖尿病组单支病变多见。结论冠心病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后冠状动脉的病变复杂严重。而糖尿病对心脏功能的影响必须系统全面地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征,以及其糖代谢状况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2006年1月~7月住院期间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23例,均在人院后进行75g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实验)测定0h及糖负荷后2h血糖.与同期青壮年冠心病为对照组比较.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特征.及冠状动脉病变和不同糖代谢状况的关系。结果:研究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较重,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双支及3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5.61%VS54.22%,P〈0.01),单支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4.39%VS45.78%P〈0.05),弥散性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1.79%VS32.53%P〈0.001)。研究组中.Ⅱ型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随着糖耐量异常和糖尿病的出现,多支病变、弥散性病变和末梢型病变发生率增加(P〈0.001)。结论:糖耐量异常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多表现为多支、弥散性和末梢血管病变,且随Ⅱ型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的患病率增高而增加。通过糖耐量试验可以早期发现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患者.有利于冠心病的早期预防。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结合珠蛋白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98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以及77例单纯糖尿病患者,采用PCR—SSP技术检测结合珠蛋白基因型,据此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分组,采用Gensini冠状动脉评分系统(Gensini积分)对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进行评分。结果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Hp基因型分布与单纯糖尿病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现为Hp2—2基因型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的频率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0.55vs0.35,P〈0.05)。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间,Hp2—2基因型组的Gensini积分明显高于Hpl-1/Hpl-2基因型组(P〈0.05)。结论Hp2—2基因型可能与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发生相关。且与糖尿病患者冠脉狭窄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空腹血糖正常的冠心病患者糖代谢状况,探讨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减低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对冠脉造影确诊的226例冠心病患者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据结果分成糖耐量正常(NGT)组,糖耐量减低(IGT)组和2型糖尿病(T2DM)组,分析糖代谢状况,测定三组的血PAI-1,hs—CRP,HbA1c水平和冠脉病变积分。结果:共发现糖代谢异常者120例(53.1%);血PAI-1,hs—CRP,HbA1c水平和冠脉病变积分在IGT和T2DM组比NGT组明显升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冠心病合并IGT组血PAI-1,hs—CRP,HbA1c水平和冠状动脉病变积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6082(P〈0.01)、0.4443(P〈0.05)、0.6327(P〈0.01)。结论:空腹血糖正常的冠心病患者糖代谢异常发生率高;冠心病合并IGT者冠脉病变严重,多支冠脉病变发生率高,病变呈弥漫性狭窄;血浆PAI—1,hs—CRP,HbA1c水平和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心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合并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者与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AD)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入选经冠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429例。按冠心病是否合并代谢综合征进行分组。所有患者均查体质指数(BMI)、血压(BP)、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尿酸(UA)及年龄、性别、吸烟等。结果合并代谢综合征组的BMI、BP、FBG、TG、HDL-c、TC、LDL-c、UA均显著高于与单纯冠心病组(P〈0.05),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评分和病变支数明显增加(P〈0.01);HDL-c、LDL-c、BMI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显著相关(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可加重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HDL-c、LDL-c、BMI可作为预测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临床及冠状动脉的病变特点。方法:选择42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糖尿病组,随机抽取同期冠状动脉造影的无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45例为对照组,采用Judkins法行冠状动脉造影,对两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病变复杂,多呈弥漫性的血管病变且多合并心功能不全,而对照组的患者多以单支单处病变为主,病变较简单。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示C型病变糖尿病组(71.4%)显著高于对照组(11.1%)(P〈0.01),A型病变糖尿病组(9.6%)显著低于对照组(68.9%)(P〈0.01),B型病变两组分别为19.0%和20.0%,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较无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病变复杂,累及的血管多、范围广,其冠状动脉病变为多支弥漫病变。  相似文献   

19.
曾智  谭维萍  吴霞  吴锡  何江 《西部医学》2011,23(9):1692-1694
目的观察Ⅱ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对293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均进行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根据1999年WHO标准分为Ⅱ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149例,单纯冠心病组144例。检测血糖、胰岛素、HbA1C,血脂、尿白蛋白,肌酐比值,采用稳态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s)。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结果与单纯冠心病组比较,Ⅱ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胰岛素抵抗指数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明显增高(均P〈0.05),胰岛素分泌指数明显降低(P〈0.01)。Ⅱ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发生3支病变较多(P〈0.05),冠状动脉重度狭窄、完全闭塞、弥漫病变比例较高(P〈0.05)。结论Ⅱ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冠状动脉病变累及范围广且程度重。  相似文献   

20.
李峰 《当代医学》2010,16(14):66-67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T2DM)高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和介入治疗的特点。方法对40例经临床诊断为冠心病高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按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两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糖尿病组以多支病变、C型病变、弥漫性病变为主,而非糖尿病组以单支病变、B型病变为主。两组患者在病变支数和病变类型有显著性差异(P〈O.O1,P〈O.05)。介入治疗显示糖尿病组患者需要支架后扩张、支架重叠、平均病变长度、术前参考血管直径、每个病变支架长度、平均每台手术时间、术中有无复流现象,与非糖尿病组患者有显著性差异(P〈O.O1,P〈O.05)。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比非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大、程度重、介入治疗难度大、并发症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