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星  吴杰  魏崴  纪伟  杨德新 《吉林医学》2010,31(28):4854-4856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检查及治疗方法。方法:主诉下肢或足部麻木或疼痛、溃疡、坏疽的糖尿病患者中,经下肢动脉节段性测压(踝/肱指数ABI)或彩色超声检查发现有下肢动脉缺血表现者,进一步作磁共振血管显像(MRA)、螺旋CT血管显像(SCTA)或数控动脉造影检查(DSA)以明确诊断。结果:28例患者经ABI测定诊断为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BI在0.00~0.65范围,平均0.33。全组患者均作了SCTA,MRA或DSA检查,ABI无一例假阳性,最后确定28例中3例为主髂动脉段闭塞;6例为股腘动脉段闭塞;7例为股腘动脉伴腘动脉1~2分支闭塞;12例为膝以下动脉闭塞。28例根据造影结果分别接受了不同的手术或(和)药物治疗。结论:节段性测压和彩超检查是初步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检查方法,简易、价廉、无损伤性、患者易接受;SCTA,MRA或DSA可以准确诊断动脉闭塞的部位、程度和范围,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全面的依据。糖尿病合并动脉硬化闭塞症早期有效的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维动态增强MRA(3D CE-MRA)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均行下肢动脉3D CE-MR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的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60例,由影像医师和血管外科医师独立评估DSA和MRA血管资料,对比分析3D CE-MRA对下肢动脉狭窄51%-100%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与DSA相比较,MRA的符合率达89.2%,总的高估率和低估率分别为达7.9%和2.9%,诊断下肢动脉狭窄的敏感度为93.41%、特异性94.56%,准确性93.99%、阳性预测值94.44%、阴性预测值93.55%.结论:DSA是目前诊断动脉狭窄的"金标准",但因其创伤性大,费用昂贵使患者相对不容易接受,相比之下,3D CE-MRA是一种安全无创,是有效的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方法,与DSA诊断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牛志林  王雪  王玥  王燕 《中国医疗前沿》2009,4(16):74-74,77
周围血管病变包括肢体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的疾病。我国60岁以上的人群中,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的发病率约为7.97%。下肢动脉血管疾病在周围血管疾病中所占比例逐渐上升,后果十分严重。传统血管造影(DSA)的金标准地位目前已受到无创性检查技术的极大挑战。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结果与操作者的技术水平有明显关系,也难以检出高度狭窄或闭塞远段的病变。MR血管造影(MRA)虽然愈来愈多地用于显示周围血管疾病,但MRA的空间分辨力低、耗时,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多周围血管检查(personal vascular laboratory,PVL)与双功彩超在检测下肢动脉闭塞症中的优缺点和相对适应症。方法对29例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术前应用PVL、双功彩超和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方法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作比较分析。结果与动脉DSA相比,PVL检测下肢动脉闭塞症的符合率为73.9%;双功彩超与动脉DSA检测下肢动脉闭塞症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PVL仍不失为诊断下肢动脉闭塞症的初步筛选方法,双功彩超可为下肢动脉闭症患者的治疗提供更为精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在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临床怀疑下肢动脉硬化的患者行16层螺旋CT下肢动脉血管成像(CTA),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四种图像后处理方法。结果 CTA清晰显示了24例患者的双下肢动脉及主要分支,有23例患者可见不同程度和范围的狭窄或闭塞。其中15例行DSA检查,175段血管中14段狭窄程度与CTA不同。结论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是一种安全、可靠、无创的检查手段,能够清晰显示下肢动脉硬化狭窄及闭塞的程度及范围,在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AOD)中的诊断效果,通过临床病例对比分析MSCTA与下肢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诊断PAOD上的一致性.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本院收录的86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MSCTA与DSA检查图像进行影像学诊断,并对诊断结果做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7月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诊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55例,均接受下肢动脉DSA及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观察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下肢动脉病变的显示情况。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计算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下肢动脉闭塞的诊断效能。结果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共显示病变血管529段,其中轻度狭窄379段、中度狭窄100段,重度狭窄32段,闭塞18段。以DSA为标准,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与之诊断符合519段。其中对血管狭窄高估4段,对血管狭窄低估6段。一致性检验显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与DSA对下肢动脉闭塞症诊断情况Kappa值=0.984。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下肢动脉闭塞的诊断灵敏度为94.1%、特异度为99.8%、阳性预测值为88.9%、阴性预测值为99.9%、准确度为99.7%。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下肢动脉中度以上狭窄的诊断灵敏度为96.6%、特异度为99.2%、阳性预测值为95.3%、阴性预测值为99.4%、准确度为98.8%。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移床-运动追踪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下肢动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以及移床技术的优势。方法:对36例临床疑有下肢动脉疾病的患者行移床一运动追踪三维动态增强MRA检查.其中急性下肢动脉闭塞症5例检查后行急诊手术。慢性下肢动脉闭塞31例,其中10例行数字减影(DSA)检查。10例可评价病例以DSA作为金标准进行效果评价。结果:36例病人均获得清晰图像.满意显示了下肢动脉的正常结构和疾病分布情况。将每条下肢分为14段血管节段观察,15例可评价病例共观察420段动脉节段,显示可比动脉节段102段。与DSA比较。两者诊断符合率为93.14%(95/102)。MRA诊断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100%。结论:移床一运动追踪MRA与DSA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能全面、准确地评价下肢动脉病变的程度和范围,是一种可靠、无创、有应用价值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分析256排螺旋CTA血管成像技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4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先采用256排螺旋CTA检查、彩色超声检查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情况,2周后以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评价CTA、彩超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结果以DSA检查结果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金标准,CTA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准确率97.50%明显高于彩超诊断准确率87.50%,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256排螺旋CTA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准确率高,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烟雾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以及经颅多普勒、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与磁共振血管成像对该病的诊断。方法分析20例烟雾病,观察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结果20例MRA及9例DSA图像均显示颈内动脉末端、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近端狭窄或闭塞,DSA能清晰显示脑底明显增多的异常血管网,并对侧支循环吻合支显示更清晰;7例TCD血流速度增快,频谱紊乱,3例形成涡流。结论MRA能准确诊断烟雾病,且具有无创、经济、实用等特点,DSA在显示细节如烟雾血管、侧支循环等方面优于MRA,TCD可作为异常血管的筛选检查,对需要手术治疗患者,DSA仍为必需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蒋颖 《中外医疗》2012,31(30):165+167-165,167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诊断的可靠性。方法对该院收治的5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经过MRA诊断后进行回顾分析,50例患者其中女性23例,男性27例,年龄分布38~65岁,平均年龄45.5岁。分别用MRA和DSA对颅内动脉患者进行检查进行研究。结果 50例600根血管MRA与DSA诊断相符合血管数为540根,MRA对狭窄、闭塞脑血管的敏感性分别为92.7%,准确率为50%,假阳性率为8.2%,高估率为50%。结论 DSA一直被认为是判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金标准",然而因其有创性、价格高、费时、合并症多等诸多缺点,绝大部分的患者不愿采用这种治疗方式。经过笔者的研究发现,MRA在诊断中老年颅内动脉狭窄或者闭塞方面有较好的可靠性,可作为临床医师进行临床个体化治疗的依据与指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6层CT血管造影(16SCTA )在评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行16SCTA检查,采用容积再现(V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结合原始轴位图像观察病变血管。结果病变位于腹主动脉4例,累及骼动脉3例,累及股月国动脉20例,累及小腿动脉10例,广泛受累23例。16SCTA表现为血管管腔不规则,单发或多发狭窄或闭塞,局部侧支血管形成,部分管壁钙化。60例中20例行DSA检查及手术治疗,均与16SCTA结果吻合。结论16SCTA是一种安全、可靠、无创的检查手段,能够清晰显示下肢动脉硬化狭窄及闭塞的程度及范围,在评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TCD、MRA及与DSA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颅内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ICVD患者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影像资料,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其与TCD、MRA诊断ICVD颅内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结果共96例患者经DSA检查检出56例颅内动脉正常、14例轻度狭窄、8例中度狭窄、4例重度狭窄、14例闭塞;TCD检出51例正常51例,12例轻度狭窄,10例中度狭窄,6例重度狭窄,17例闭塞;MRA检查共检出56例正常,13例轻度狭窄,9例中度狭窄,6例重度狭窄,12例闭塞;与DSA检查结果对照,TCD诊断颅内动脉是否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14%、87.50%、84.37%、90.19%、77.77%,kappa值0.684;MRA为89.28%、85.00%、87.50%、89.28%、95.00%,kappa值为0.742;三种检查方在灵敏度、准确率、阴性预测值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CD灵敏度、阴性预测值显著低于MRA、DSA,而MRA、DSA诊断颅内血管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SA是诊断IVCD颅内动脉狭窄的"金标准",对比DSA,TCD、MRA在诊断ICVD颅内动脉狭窄上具良好一致性,且MRA与DSA的一致性相对更佳。  相似文献   

14.
姜山  肖格林  陈双 《海南医学》2008,19(7):36-38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1例临床疑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者行螺旋CT增强扫描,对全部图像行最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及表面阴影显示重建,部分行血管内镜重建,并对图像进行评价,31例中6例行DSA检查,10例行手术治疗。结果所有病例血管重建图像显示良好。将腹主动脉以下病变分五型,其中腹主动脉型2例,髂动脉型2例,股腘动脉型14例,小腿动脉型4例,广泛型8例,1例未见异常。病变的CTA表现为血管管腔不规则,单发或多发狭窄或闭塞,局部侧支血管形成,部分管壁钙化。行DSA检查和手术治疗的16例中15例与MSCTA结果完全吻合。结论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可以充分而准确地显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变情况,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李艳  苏镇培  黎宏庄  刘健 《广东医学》2005,26(12):1670-1671
目的比较经颅多普勒(TCD)与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在脑梗死静脉溶栓时对血管闭塞程度的判断。方法选择符合溶栓条件的患者,进行MRA并用TCD探测闭塞侧血流。结果62例患者中MRA提示54例有动脉闭塞,8例正常;TCD提示52例闭塞,10例正常。结论TCD能准确地反映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当无法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MRA等检查时,可代替造影检查,即时决策,确定溶栓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颅脑CT血管造影(CTA)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南阳南石医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66例疑似AIS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CTA检查,以DSA为金标准,最终确诊51例。观察CTA、MRA诊断颅内动脉狭窄结果与DSA符合情况;观察组CTA、MRA下动脉狭窄≥50%AIS和非AIS中的分布情况,分析CTA、MRA和二者联合诊断AIS效能。结果 CTA检查动脉狭窄与DSA轻度符合率为90.00%,中度符合率为75.00%,重度符合率为76.47%,闭塞符合率为100.00%;MRA分别为90.00%,中度符合率为91.67%,重度符合率为88.24%,闭塞符合率为100.00%。联合诊断AIS特异度为86.67%,灵敏度为98.04%;CTA诊断特异度为96.67%,灵敏度为90.38%;MRA诊断特异度为73.33%,灵敏度为96.08%。结论 CTA和MRA在AIS诊断中均有一定价值,但二者联合诊断效能最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磁共振血管造影(MR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在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狭窄的应用。方法:对37例临床高度怀疑颅内动脉狭窄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1周内行TCD与头颅MRA、DSA检查,并与DSA为金标准进行比较。结果:经DSA检查407支脑动脉血管,存在狭窄或闭塞的动脉为106支,阳性率为26.0%;术前行TCD检查,存在狭窄或闭塞的血管中有62支与DSA检查相符,阳性率为15.2%;术前行MRA检查,提示存在狭窄或闭塞的有79支与DSA检查相符,阳性率为19.5%,TCD与DSA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RA与DSA检查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A、DSA均能准确显示脑动脉狭窄,TCD有局限性,均能为临床提供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CT血管造影(CTA)与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对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60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TA、MR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CTA和MRA诊断糖尿病患者膝上动脉、膝下动脉病变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结果:DSA检查所有患者双下肢血管共显示狭窄血管452段,其中膝上动脉354段,膝下动脉98段;CTA检查显示狭窄动脉416段,膝上动脉345段,膝下动脉71段;MRA检查显示狭窄动脉441段,膝上动脉349段,膝下动脉92段;CTA对膝下动脉、双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敏感度、准确率均明显低于MR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与MRA均是诊断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有效方法,对于膝上动脉病变的诊断方面无明显差异,但MRA在膝下动脉病变诊断的准确度及敏感度方面优于CTA。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多功能周围血管检查(personal vascular laboratory,PVL)与双功彩超在检测下肢动脉闭塞症中的优缺点和相对适应征。方法对29例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术前应用PVL、双功彩超和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方法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作比较分析。结果与动脉DSA相比,PVL检测下肢动脉闭塞症的符合率为73.9%;双功彩超与动脉DSA检测下肢动脉闭塞症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PVL仍不失为诊断下肢动脉闭塞症的初步筛选方法;双功彩超可为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的治疗提供更为精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比评价颅内动脉狭窄所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经颅多普勒(TCD)、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诊断价值。方法460例经TCD检测发现颅内脑动脉狭窄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MRA检查,90例行DSA检查。结果TCD检测发现狭窄大脑中动脉436支,MRA检查发现狭窄大脑中动脉425支,两者符合率为93.3%,与DSA比较TCD检查颅内动脉狭窄敏感性为83.2%,而MRA为72.0%。结论TCD和MRA是诊断颅内动脉狭窄重要且无创的检查方法,TCD较MRA敏感性高,两者联合应用精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