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 ,男 ,6 0岁。因双下肢间断跛行 3年逐渐加重 ,于2 0 0 3年 3月 2日入院。患者 1994年因右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行右股 动脉自体大隐静脉旁路术 ,术后右下肢症状缓解。 2 0 0 0年再次出现双下肢间断跛行 ,以左下肢为重 ,入院时间歇跛行距离为 5 0m ,无静息痛 ,也无肢体溃疡及坏疽。患者有冠心病史 ,无心房颤动 ,入院前 3个月曾因心力衰竭在当地医院治疗 ,目前夜间可平卧。否认脑梗死、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史 ,但在入院前 2个月有 2次突然晕厥史 ,病因不明。患者有吸烟史 4 0年 ,2 0支 /d ,已戒烟 3个月。入院时体检 :神志清 ,血压 110 / 70… 相似文献
2.
《中国医学创新》2019,(32):126-129
目的:探讨MRA与CT血管造影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40例,行MRA检查与CT动脉血管造影检查后,再进行DSA病情确诊和治疗。以DSA结果为金标准,比较MRA和CTA检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符合率、高估率以及低估率;统计下肢动脉血管病变分级情况,以DSA结果为参照,比较MRA和CTA对病变血管检测的一致性。结果:MRA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符合率为98.81%,高于CTA的97.62%,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A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高估率和低估率分别为0.6%、0.6%,均低于CTA的1.2%、1.2%,但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RA与CTA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Kappa值均高于0.75,具有高度一致性。结论:MRA与CTA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与一致性,在临床上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三维动态增强MRA(3D CE-MRA)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准确性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3D CEMRA和DSA两种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ASO成像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与DSA相比较,3D CE-MRA评价ASO的符合率为90.5%;诊断下肢动脉病变的灵敏度为98.17%,特异度95.05%,准确率96.67%,阳性预测值95.54%,阴性预测值97.96%。结论对比研究结果表明:DSA仍是目前ASO诊断的"金标准",但其具有创伤性、风险较大且费用高,不适宜作为下肢狭窄的首选诊断方法。3D CE-MRA对全下肢血管病变显示有独特优势,具有无创、无辐射的特点,可作为ASO的主要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4.
刘继东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1,28(1):35-36
目的 探讨超声对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超声表现,并总结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二维图像特点及血流特征.结果 患者的64条下肢的二维表现为病变段血管管腔内中膜不规则增厚,并向管腔内突起,部分增厚的内膜内可见强回声钙化斑,重者管腔完全闭塞.彩色血流显像显示血管狭窄起始处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1例临床疑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者行螺旋CT增强扫描,对全部图像行最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及表面阴影显示重建,部分行血管内镜重建,并对图像进行评价,31例中6例行DSA检查,10例行手术治疗。结果所有病例血管重建图像显示良好。将腹主动脉以下病变分五型,其中腹主动脉型2例,髂动脉型2例,股腘动脉型14例,小腿动脉型4例,广泛型8例,1例未见异常。病变的CTA表现为血管管腔不规则,单发或多发狭窄或闭塞,局部侧支血管形成,部分管壁钙化。行DSA检查和手术治疗的16例中15例与MSCTA结果完全吻合。结论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可以充分而准确地显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变情况,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血管介入治疗下肢ASO的针对性护理价值。方法 129例血管介入治疗下肢ASO病患依据护理方式差异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以此为基准补充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并发症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护理后VAS与VRS评分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理想(P<0.05);护理后精神状态、社会职能、睡眠质量以及身体质量等各项生活质量指标均较对照组理想(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症率与总满意度明显更理想(P<0.05)。结论 血管介入治疗下肢ASO病患针对性护理,不仅有利于缓解病患术后疼痛,提升生活质量与对护理满意度,还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率。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价值。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下肢动脉疾病患者进行诊断。结果:69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中,随着病变程度和范围的不同,受累动脉有着不同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改变。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准确地评价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变程度及特点,为临床诊断疾病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客观、准确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周围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PAOD),是由于周围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动脉狭窄、闭塞引起的缺血性疾病,常见于下肢。随着生活水平和医学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无论在国外和国内动脉硬化性闭塞的发病均逐年上升。血管外科的诊治技术发展迅猛,日益更新,使得周围动脉硬化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探讨16层CT血管造影(16SCTA )在评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行16SCTA检查,采用容积再现(V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结合原始轴位图像观察病变血管。结果病变位于腹主动脉4例,累及骼动脉3例,累及股月国动脉20例,累及小腿动脉10例,广泛受累23例。16SCTA表现为血管管腔不规则,单发或多发狭窄或闭塞,局部侧支血管形成,部分管壁钙化。60例中20例行DSA检查及手术治疗,均与16SCTA结果吻合。结论16SCTA是一种安全、可靠、无创的检查手段,能够清晰显示下肢动脉硬化狭窄及闭塞的程度及范围,在评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于周围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动脉狭窄、闭塞引起的下肢缺血性疾病.随着生活水平和医学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无论在国外和国内动脉硬化性闭塞的发病均逐年上升.血管外科的诊治技术发展迅猛,日益更新,使得周围动脉硬化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杂交手术在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血管重建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杂交手术在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血管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998年1月至2009年8月收治血管重建的56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多节段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杂交手术32例,外科手术13例,血管腔内治疗11例.探讨3种血管重建方法在多节段病变血管重建的适应证、治疗效果、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率.结果 随访36例,随访时间2~101个月,平均随访时间53个月,随访率64.29%.杂交手术组远期通畅率明显高于外科手术和腔内治疗组(62.50% vs 30.76% vs 27.27%,ANOVA分析,F=54.17,P<0.05);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外科手术和腔内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56.25%、15.38%、13.64%,ANOVA分析,F=58.46,P<0.05;无效率分别为12.5%、61.54%、54.55%,ANOVA分析,F=54.23,P<0.05).并发症明显低于外科手术组,与腔内治疗组相当(12.5% vs 38.46% vs 18.19%,ANOVA分析,F=52.56,P<0.05).围手术期死亡率杂交手术和腔内治疗组均为0%,外科手术组为7.69%.结论 杂交手术对多节段病变患者更具优势,不仅能减少和降低麻醉及手术风险,而且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和远期通畅率. 相似文献
16.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该病最终因疼痛或肢体坏疽而需外科治疗 ,尤其是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病情发展快 ,程度重 ,一旦发生 ,截肢率是非糖尿病的40倍 [1]。我院自1990~1999年共收治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79例 ,其中合并糖尿病18例。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1一般资料本组共18例 ,其中男11例 ,女7例 ;年龄44~76岁 ,平均60岁 ;1型糖尿病7例 ,2型糖尿病11例 ;糖尿病史2~15年 ,平均8年。病变累及单侧下肢13例 ,双下肢5例 ,共有患肢23条。所有患者均有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于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80例疑似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并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为标准,观察二者结果的一致性,评估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诊断价值.结果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在64排CTCTA下的表现及64排CTCTA对该病的临床诊断价值和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经临床证实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CTA表现及其与DSA的比较。结果70例病患中阳性52例,阴性18例。与DSA比较造影剂用量明显减少,肾毒性减小;检查时间缩短,患者接受辐射量减少;显示病变范围扩大等。结论多排螺旋CTA具有几种技术特点,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显示(SSD),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等,成像后可以清晰地显示腹主动脉至足背动脉血管的形态、走向,区分动脉管壁的硬化性钙斑及管腔内造影剂,从各方位、多角度直观观察评判受检血管,对临床医生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9.
我院2001年5月至2003年9月共收治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9例,均行人造血管移植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医学综述》2016,(2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7月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诊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55例,均接受下肢动脉DSA及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观察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下肢动脉病变的显示情况。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计算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下肢动脉闭塞的诊断效能。结果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共显示病变血管529段,其中轻度狭窄379段、中度狭窄100段,重度狭窄32段,闭塞18段。以DSA为标准,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与之诊断符合519段。其中对血管狭窄高估4段,对血管狭窄低估6段。一致性检验显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与DSA对下肢动脉闭塞症诊断情况Kappa值=0.984。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下肢动脉闭塞的诊断灵敏度为94.1%、特异度为99.8%、阳性预测值为88.9%、阴性预测值为99.9%、准确度为99.7%。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下肢动脉中度以上狭窄的诊断灵敏度为96.6%、特异度为99.2%、阳性预测值为95.3%、阴性预测值为99.4%、准确度为98.8%。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